東崮山,趙軍主帥大帳。


    邯鄲傳來消息,後方糧草不濟,我們必須和秦軍決戰了。趙國大將扈輒十分憂慮地說道。


    父親,邯鄲城內並非無糧。中軍校尉扈敢冷不防地冒出這麽一句話。校尉扈敢是趙國大將扈輒的幼子,而扈輒的長子扈勇正在鄴城內死守。


    邯鄲城內有糧草?糧草從何而來?趙國大將扈輒驚奇地問道。


    趙國上卿大夫和宗室封君府內囤積了大量了糧草,尤其以權臣郭開府內最多,光他一人囤積的糧草就足夠十萬大軍維持一年的消耗。中軍校尉扈敢緩了一口氣,繼續說道,我和不少郭府的家將相熟,得知郭開最近一直在囤積糧草,準備等趙國出現饑荒就拋售出去大賺一筆。


    此事不要再說。郭開利益熏心自私小氣,又怎麽可能帶頭捐糧救國。再說了為父之所以能夠接替龐煖老將軍統帥趙軍,也是討好郭開的緣故。因為在趙國,沒有誰能夠得罪郭開。廉頗老將軍德高望重功勳卓著,還不被郭開陷害出逃他國,就是最好的例子。趙國大將扈輒悲哀地歎氣道。


    父親,趙國最大的是趙王。隻要我們掌握郭開的罪證,就能夠扳倒郭開。中軍校尉扈敢不服氣地反駁道。


    掌握郭開的罪證?郭開的耳目遍及趙國,就連趙國王宮內也是耳目眾多。恐怕還沒到你收集齊全罪證,郭開已經提前布局好如何對付我們。想一想,最近郭開也有些提防老夫了。所以才派老夫前來接收鄴城等地,何嚐不是想通過秦軍的兵鋒除掉老夫。目前看來,隻能希望我們能夠大敗秦軍,方能得到大王的重視。有了大王的信任,我們就有機會和郭開決一雌雄。趙國大將扈輒無奈地說道,其實他也明白擊敗兩倍兵力的秦軍,簡直是白日做夢。


    父親,秦軍兩倍於我軍,更何況秦軍深溝高壘兵甲銳利,我軍如何能夠戰勝他們?中軍校尉扈敢不敢置信地問道。


    我扈家自從趙武靈王開始就深受國恩,如今隻能和秦軍決一死戰,以此報答大王的厚恩。趙國大將扈輒無可奈何地說道,隨後用慈愛的目光看著幼子扈敢,幾個孫兒都年幼無知。你今夜就走,去楚國避難吧,總算給扈家留一條血脈。


    我會派人送走親眷家人,但是我會和父兄一起血戰到底,否則餘生隻能在悔恨和恥辱中度過。男子漢大丈夫,豈能貪生怕死!中軍校尉扈敢長跪不起,很明顯如果主帥扈輒不同意,他就會一直跪地到死。


    罷了,罷了既然你已經存了死亡的誌向,我們父子三人就和秦軍決一死戰吧。趙國大將扈輒老淚縱橫,終於狠心答應下來。


    趙國在長平之戰損失了40多萬軍隊,為何不到10年,又是東方強國?


    秦趙長平之戰,趙國大敗。經過1年多的鏖戰,趙國的40多萬軍隊全軍覆沒。在經過這次大敗之後,趙國元氣大傷,國內的軍隊精銳消耗殆盡。從當時的情況來看,趙國似乎已經無力與列國爭奪天下。但是誰也沒有想到,不到十年時間,趙國再一次成為東方強國。那麽,已經貧弱的趙國是如何做到的?


    就在長平之戰結束的9年以後,燕國派遣大軍進攻趙國,原來燕國試圖趁火打劫。燕國使臣在趙國發現,趙國的士兵年齡差別很大,從10多歲的娃娃到胡須發白的老兵比比皆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燕國決定大舉攻趙。但是萬萬沒有想到,燕國被趙國一頓暴打,趙國軍隊仍然十分強悍。按照道理來說,趙國軍隊的精銳早就不複存在,趙國根本沒有太多的力量。其實,隻能說燕國不了解趙國的實際情況。


    首先趙國是一個四麵都是強敵的國家,自從趙武靈王改革之後,趙國國內尚武的氣氛非常濃厚。這一點和秦國類似,至於其他的國家,打仗是軍隊的事情。趙國在長平之戰中損失了40多萬精銳,國內重新組建的部隊戰鬥力雖說不是特別強,但對於燕國這個級別的國家還是綽綽有餘的。後來的事實證明,趙國軍隊確實強悍,趙國有一個很好的基礎。


    第二就是吸收了大量的胡人,依靠趙國自己的人口已經遠遠不夠。李牧在鎮守北方邊境時,大量的吸收遊牧民族參軍。後來,趙國的20多萬軍隊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胡人。最為關鍵的是趙國沒有排斥這些胡人,趙國士兵與這些胡人士兵是平等的,大家一起作戰一起生活。久而久之,胡人也產生了那種家國認同感。在有一點上,中原文化非常的厲害,那就是同化。無論再彪悍的民族,到了中原也會被同化掉。當然的金兵如何?大遼國又如何?


    第三就是趙國保留了完善的指揮係統,其他國家都是一個都城,趙國其實有三個。除了名義上的首都邯鄲以外,舊都晉陽和北地重鎮代郡也都有一定了指揮職能。後來,秦國軍隊占領了邯鄲,趙國殘餘勢力就是在代郡重建了政權。所以說,想徹底摧毀趙國的指揮係統很困難。後來的明朝與隻有點類似,除了北京和南京以外,還有一個中都鳳陽。李自成攻克京師之後,福王朱由崧立刻就能在南京重建明朝的架子。


    第四就是趙國長平慘敗後,仍有強大的戰力!


    關於長平之戰,為人所熟知的描述是趙括指揮無方,導致趙軍大敗。戰後,趙國士卒被坑殺40餘萬。不過實際上是趙軍戰死20餘萬,將領死後投降者被處決者達20餘萬。而對麵的秦軍,自身傷亡也達20餘萬。按照司馬遷的記載,這一場戰役後秦卒死者過半,國內空。連秦國都國內空了,趙國的境況隻會比這個更慘。當時的趙括冒然率軍出戰,也是迫於無奈。如果說,當時的趙國軍隊有什麽缺憾的話,那便是後勤。在長平之戰後期,趙國國君已派人去尚且富裕的齊國祈求糧食援助,隻可惜齊國不允。無奈之下,已經是幾近斷糧的前線軍隊隻得被迫出門迎戰。


    若是趙國軍隊能在持續地正麵交鋒中打贏秦軍,廉頗為何還要背負罵名堅壁清野而不出?不是趙國軍隊沒有這個戰鬥力,而是趙國沒有如此國力支撐軍隊長期的正麵作戰。隻能說,趙國一開始就輸了,而且輸在了國力與後勤上。但是趙國的將士卻用自己的意誌頑強地扛了下來。當然了,這不是要為趙括翻案。畢竟他當時背負的,可是趙國兩百餘年積澱下來的家底。


    但即便主力打完了,趙國也並非空無一物。公關前258年,也就是長平之戰兩年後,秦國前後共計派出55萬大軍圍攻趙國國都邯鄲。在廉頗平原君等人的指揮下,趙魏楚三國聯軍共計28萬餘人大敗秦軍於城下。此役,聯軍殺傷40餘萬秦軍,一舉抹平了長平之戰的傷亡比。


    若不是秦國嚴苛的行政體係和商鞅定下的耕戰國策,接連兩場大戰,沒有個幾十年怕是難以恢複元氣。在幾年之後,趙國迎來了一次反撲的機會。在公元前241年,以趙國為首的五國聯軍共計百萬餘人西征秦國,是為蕞之戰。若此役聯軍配合緊湊,那麽曆史將被改寫。但是曆史不容許假設,此戰過後,東方六國真的無力抗秦。


    趙國擁有這些優勢,足以保證趙國也就有強國的實力。但在長平之戰中,趙國畢竟損失了40多萬精銳,這是無論如何也彌補不了的。其實在長平之戰以後,秦國統一天下的趨勢已經基本形成。隨後的幾十年裏,東方六國幾次反擊秦國,可都沒有太大的作用。秦國在人力物力方麵,占據絕對的優勢,秦國的統一僅僅是時間問題。當然,秦國自己的製度也有很多問題,秦國後來的崩潰,與之有很大關係。


    鄴城,城守府。


    昨晚家父派死士冒死穿越秦軍的封鎖,傳來口信。鄴城守將扈勇看著麾下的數名校尉說道。


    不知大帥有何妙計?如今鄴城嚴防死守,絲毫不懼秦軍攻城。但是城內缺乏糧草,恐怕不等秦軍攻城,我們先要餓死了。守城副將急不可耐地問道。


    鄴城有精兵五萬,再加上三千墨者數萬青壯幫助守城。連秦軍也隻是圍而不攻。


    趙國缺糧,大王已經命令家父與秦軍決戰。鄴城守將扈勇猶豫了一下,還是以實情告知。


    什麽?與秦軍決戰?守城副將大驚失色,其餘校尉一聽也是立馬嗡聲一片。


    秦軍主帥大帳。


    各位將軍,邯鄲傳來密報。趙軍糧草不濟,趙國大將扈輒極有可能會冒險出兵。秦國主帥桓齮欣喜異常,可以說是威風八麵,心想:終於輪到老夫主掌大軍了,一定要青史留名。


    主帥,趙軍既然糧草不濟,我軍最好堅守不出耗死敵軍即可。副將楊端和建議道。


    其餘秦軍將領自然是隨聲附和。


    好,本帥也正有此意。等到趙軍兵疲力竭,我軍再全力出擊。秦國主帥桓齮自然不想和急於求戰的趙軍野戰,應允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秦命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神話將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神話將軍並收藏大秦命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