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這次,東方六國的墨家子弟十分痛恨秦國武安君白起坑殺四十萬趙國士兵,所以這次動員了三千人墨家俠士守衛鄴城和宜安。


    俠,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一個令人著迷的存在。人們對俠充滿了期待,認為俠是正義、光明和公道的象征,是替天行道的人間使者。遠的不說,倘若沒有俠,金庸、古龍的江湖裏,就少了波瀾壯闊的豪情。可是,中國古代的統治者們,卻普遍不喜歡俠。雄才大略如秦皇漢武,都曾有過滅俠的舉動。那麽,俠是什麽時候產生的?秦皇漢武為什麽要滅俠?


    俠是什麽開始出現的呢?西周以前,社會結構非常固定,人人安守本分,安居樂業,就像一個蘿卜一個坑一樣,沒有什麽意外。從春秋時起,社會結構鬆動,人員流動活躍,人們從社會結構中解放出來,“士”登上曆史舞台,他們脫離了農業生產,遊走於列國,謀求官職。“俠”就是“士”中的特殊群體。


    俠士有一套高尚的原則——信義,“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不愛其軀”,為了信義,會為主人或朋友慷慨赴死,凜然之氣雖越千古而不朽。正因為有此般情懷,俠士才成為後人津津樂道的風流人物。比如晉國豫讓,給智伯報仇失敗,不惜拔劍自殺。魯仲連、專諸、聶政等,都是其中佼佼者。


    春秋戰國時期,中原大地戰火恣起,硝煙彌漫。列國都主動或被動地投入戰爭當中。為了在列國兼並中站穩腳跟,列國想盡辦法招攬人才,有的甚至到了卑躬屈膝的地步。集信義、忠誠於一身的俠,就成為他們的招攬對象。戰國四君子孟嚐君、平原君、信陵君和春申君門下,就養著不少俠士,供自己驅使。


    不過,這些俠士不單純地充當貴族的“槍”,也不單純是他們的“打手”或“殺手”,如果他們覺得主人的行為太下作了,這些俠士也會絕塵而去,長逝不顧。


    春秋戰國時期,列國並立,沒有統一的國家秩序,俠在這種散漫而自由的環境中,簡直如魚得水。他們“十步殺一人,千裏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自帶悲壯氣質和灑脫風流。


    曆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有個人的出現,徹底改變了俠士的生存環境。此人正是秦始皇。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橫掃六合,一統寰宇,建立了規矩有序的龐大帝國,遊俠原先散漫、自在的風格,都要被收攏到國家秩序中來。在《大秦帝國》中有這句一句話“赳赳老秦,共赴國難”。每每讀到這句話,總能觸到曆史的厚重與滄桑。盡管春秋戰國無義戰,但對任何一個國家而言,所經曆的每一場戰爭,都是與明天的提早告別。贏秦,這個為東方六國所鄙夷的西方諸侯,經過了數百年浴血奮戰,才完成了一統天下的大業,其中艱難,誰與之言?


    秦統治者要做的,除了建設新的國家,還要確保國家的內外安全與穩定,他們不允許任何威脅國家安全的異己勢力的存在。禁俠就是由此而來。


    韓非子在《五蠹》中說:“儒以文亂,俠以武犯禁”。所謂“以武犯禁”,就是以武為持,違反國家法令。他認為俠是不把朝廷放在眼裏,把自己的至性至情隨心所欲放在第一位的。他們往往為了私人交情,而做出一些有損社會安全的事情。俠遊走在國家秩序之外,不受管轄,就像一顆顆遊走的炸彈,說不定什麽時候就會爆炸,鼓動民眾,威脅統治。


    墨子提出了“兼愛”“非攻”等觀點,創立墨家學說。墨子的一生都在踐行俠士的行為準則,稱之為中國曆史上第一俠士都是可以的,且看他行俠仗義的事跡:他在聞知魯陽文君要攻打鄭國後,前去說之以理,並通過現場實物圖演示擊敗了公輸般的攻城的器械和技術,最終說服魯陽文君停止攻鄭。楚國攻宋,墨子派弟子禽滑釐等三百人持守城裝備幫助宋國,又以機智交鋒,迫使楚國退兵而去,使弱小的宋國得以保全。他“南遊使衛”,宣講“蓄士”以備守禦,又多次訪問楚國,獻書楚惠王,但後來他拒絕了楚王賜給他的封地,離開了楚國。墨子晚年來到齊國,企圖勸止項子牛討伐魯國,但沒有成功。越王邀請墨子作官,並許給他以五百裏的封地,墨子以“聽吾言,用我道”作為前往條件,而不計較封地與爵祿。


    所以後人將墨子推崇為“華夏五俠之”!


    墨家的思想內容和當時的秦國產生了劇烈的衝突,秦國在統一六國的過程中,墨子都帶著守城器械和弟子們為秦國侵略的對象義務打防守戰。


    南陽城守府內。


    鬼穀門門主董安接著說道,“鄴城和宜安防備嚴密,尤其囤積了各種防守的兵械,如弩、戟、矛、斧、長椎、長鐮、長斧、壘石、鉤拒等兵器。又有各種運土載人的四輪木車,另外城上藏有大量的水和沙石,與及水缸等盛器,還有火灶、大釜等,以應付敵人的火攻、又或以之澆灌爬城上來的敵人。最令人痛恨的就是金汁(糞便)!一旦燒成滾燙的汁水,任敵人盔甲防護再好,也是皮開肉綻,輕者燙傷、哀嚎,重則感染、病死!”


    蒙毅無奈地歎氣道:“看來,要不了多久,就會傳迴秦軍困頓於堅城之下。”


    鬼穀門門主董安笑著說道,“如果是有人作為內應,想必再堅固的城池也會被攻下!”


    蒙毅吃驚地問道:“鄴城和宜安必定是嚴防死守,些許內應恐怕不足以成功破城吧?趙國大將扈輒雖然不如野戰不如秦國大將桓齮,但是守城應該還是湊合的。再說有前麵的教訓,趙國大將扈輒一定會小心謹慎的。秦軍肯定沒有那麽容易成功。”


    鬼穀門門主董安故作高深,“我們拭目以待吧。”


    蒙毅還想繼續追問下去,鬼穀門門主董安卻又扯開了話題。


    鬼穀門門主董安的思維非常奇怪,莫名其妙地問道,“你可知桓齮為何不喜歡你們蒙家人?”


    蒙毅自然有些不明白,因為祖父蒙驁一向在秦軍之中是“老好人”的形象,基本上沒有得罪過任何秦軍將領。


    鬼穀門門主董安若有所思地迴答道,“無他,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你祖父蒙驁占盡了風頭,而同時期的桓齮自然黯淡無光。如今顧戀舊情的王翦迴國述職,桓齮獨掌大權,自然對你們蒙家子弟多有打壓。”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有三層意思。


    第一層意思:


    1、文人都很謙虛,均不敢說自己的文章是最好的,沒人敢認天下第一,所以說文無第一。


    2、練武的都好勇鬥狠,均不肯說自己比別人差,都認為自己是最厲害的,所以說武無第二。


    第二層意思:


    1、文人做文章各有千秋,難以分出誰高誰低,所以說文無第一。


    2、練武的是直接比試,拉出來一較量便可分出誰高誰低,所以說武無第二。


    第三層意思:


    “文無第二,武無第一”屬於互文。互文也叫互辭上下兩句或一句話中的兩個部分,看似各說兩件事,實則是互相唿應,互相闡,互相補充,說的是一件事。也就是說,無論文武都是不肯服輸的,都想當第一。


    蒙毅苦笑道說道,“原來如此。這麽一來,我們豈不是要窩在後方,直到戰事結束?”


    鬼穀門門主董安鶴童顏,笑著提醒道:“《莊子》有言:“安危相易,禍福相生。《老子》有言: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蒙毅也領悟出點門道,“董老是想提醒我,趙國大將扈輒會大敗於秦國大將桓齮,而秦國大將桓齮恐怕也會大敗於趙國大將李牧。”


    鬼穀門門主董安見蒙毅也參悟出其中關鍵之處,欣喜地大笑,“哈哈,孺子可教也。李牧未出,誰敢言勝?即使是王翦,恐怕也不敢說穩勝李牧吧。”


    接著,鬼穀門門主董安拉著蒙毅的手說道,“老夫此次前來,還有一件私事,你究竟是否喜歡我的孫女董柔?”


    蒙毅沒想到鬼穀門門主董安會這麽直白,有些不知所措。


    古語雲“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男孩、女孩到了成家的年齡,都要盡量早日結婚,組成一個家庭,這樣才不會頗感壓力,有彼此互相關心、照顧,既讓父母感到欣慰,也讓自己幸福一生,這才是人們所期待的美好日子。但想法雖好,卻不一定能如願,在古代或者現代,均有許多到了成家的年紀,男生女生還是光棍、剩女的情況。


    鬼穀門門主董安自顧自地說道,“男人無妻財無主,女人無夫身落空。秦王嬴政看上了柔兒,老夫自然心知肚明,但是深宮刀光劍影絕不是一個好歸宿。所以,你一定要主動向秦王表明立場,否則年複一年,難道要我的孫女孤苦到老?”


    “向秦王表明立場?”蒙毅內心一陣叫苦不迭,心想: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誰動我衣服,我砍誰手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秦命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神話將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神話將軍並收藏大秦命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