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不韋因嫪毐叛亂而受到牽連,被罷免相邦之位,貶到河南。呂不韋到達河南後,仍有萬千賓客相迎,這令嬴政十分反感。
呂不韋究竟是不是秦王嬴政的親生父親?
首先要知道呂不韋將趙姬送給嬴異人的時間和目的。
呂不韋的目的很簡單,是想通過送趙姬取得嬴異人的信任,同時通過嬴異人迴去繼承秦國國君之位而使自己飛黃騰達。這在之前不是沒有先例,秦國一直是一個開明的國度,很多東方六國的人都在秦國做過國相,秦國的客卿製度是它們引進人才的一個重要手段,呂不韋就是想通過嬴異人搭上這條船。
那麽關於趙姬被送過去的時候,有沒有懷孕的問題,就要看實際情況和呂不韋的動機了。
首先看動機,如果呂不韋想通過這種方式篡取秦國的王權,那麽後來他就應該和秦始皇一條心的治理好秦國。但實際上他卻和秦始皇因為權力之爭而翻臉,最終被處死。所以呂不韋的動機隻是想自己獨攬大權,根本無暇顧及下一代的問題,何況這樣做還會冒很大的風險,一旦嬴異人發現,將會失去對呂不韋的信任。
再來看當時的實際情況,呂不韋討好嬴異人是計劃內的事情,機會是刻不容緩的,他不可能等到趙姬懷了孕才送過去,而且能查出懷孕的話就應該有妊娠反應了,嬴異人不可能蠢到連這都看不出來。還有一點,如果秦始皇是呂不韋的孩子,他的長相肯定和呂不韋多少有些相似,當然也可能像趙姬,但肯定和嬴異人一點關係都沒有,嬴異人難道不產生懷疑嗎?
還有一個重要的事實可以肯定:秦始皇絕對不是呂不韋的兒子!
就是在趙國遭遇“長平之敗”後,被秦軍趁勢進軍圍了國都邯鄲,當時呂不韋及嬴異人一家都在邯鄲,形勢對嬴異人非常不利。關鍵時候,呂不韋想法帶著嬴異人潛逃出了邯鄲,投奔秦軍陣前才迴到秦國。而趙姬母子則被拋棄在了邯鄲,如果不是她們命大,估計早被趙王殺死泄憤了。直到嬴異人被立為秦國太子後,才從趙國接迴趙姬母子(此時兩國停火)。如果秦始皇真是呂不韋的兒子,那麽作為呂不韋計劃的一部份,他不可能將秦始皇拋棄在危險的趙國,這樣豈不是前功盡棄?
公元前235年,呂不韋又被貶謫到蜀地。呂不韋接到旨意後,矛盾萬分,明白秦王嬴政生性暴戾高傲,自己難再活命,眼看自己費盡心機幾十年的功績宣告破產,呂不韋絕望之中飲鴆自盡。
而秦王嬴政看著將要自裁的呂不韋,問出了天下人都好奇的話。
“究竟你到底是不是寡人的生父?”秦王嬴政雙眼通紅地看著曾經風光無限的秦相呂不韋。
“怎麽可能?當年大王出生之時,我和先王曾經當場滴血驗親,證實大王的確是嬴氏血脈,從此君臣之間再無芥蒂。”呂不韋苦笑地解釋道。
“既然如此,你為何從未公開辯解?”秦王嬴政大惑不解地追問道。
“大王曾經當著滿朝大臣的麵當場滴血驗親,不是已經證實了麽?老臣的辯解還有用嗎?謠言止於智者,就像樊於期和成蛟,他們為了造反,隻不過想找一個合適的借口罷了。”呂不韋接著唉聲歎息道。
“兩代先王的去世是不是你下的毒手?”秦王嬴政立即又問道,雙目爆發出仇恨的火光。
“大王也太看得起老臣了,謀害兩代秦王可是誅九族的死罪。再說嬴姓宗室曆來不缺體弱多病而早逝的,隻不過有人想對付老臣,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呂不韋徹底叫屈起來。
“你權傾朝野,可曾想過取而代之?”秦王嬴政接續問道。
“老夫有沒有想過,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老夫根本沒有機會成功。秦國排外勢力太強了,無論是商鞅公孫衍,還是張儀範雎,哪怕是羋姓外戚,都沒有機會勝過秦國本土勢力。這就是現實!”呂不韋苦笑道,“老臣不過是一個商人,不會冒那麽大的風險,去謀取根本得不到的東西。”
“看在你這麽多年的苦勞份上,寡人會放過你的家人,你安心地去吧。”秦王嬴政默默站了一會,留下一杯毒酒,飄然而去。
呂不韋死後,秦王嬴政聽從秦國貴族所言,下了《逐客書》,逐出六國食客。
李斯早年為郡小吏,師從荀子學習帝王之術。學成之後,入秦為官,丞相呂不韋以為郎官,勸說秦王嬴政滅諸侯成帝業,任為長史?。秦王納其計謀,遣謀士持金玉遊說關東六國,離間各國君臣,以為客卿,在秦滅六國事業中發揮重大作用。
聽聞秦王嬴政頒發《逐客書》,李斯立即給秦王上書,勸秦王不要逐客,這就是有名的《諫逐客書》:“我聽說群臣議論逐客,這是錯誤的。從前秦穆公求賢人,從西方的戎請來由餘,從東方的楚國請來百裏奚,從宋國迎來蹇叔,任用從晉國來的丕豹公孫支?。秦穆公任用了這五個人,兼並了二十國,稱霸西戎。秦孝公重用商鞅,實行新法,移風易俗,國家富強,打敗楚魏,擴地千裏,秦國強大起來。秦惠王用張儀的計謀,拆散了六國的合縱抗秦,迫使各國服從秦國。秦昭王得到範雎,削弱貴戚力量,加強了王權,蠶食諸侯,秦成帝業。這四代王都是由於任用客卿,對秦國才做出了貢獻。如果這四位君王也下令逐客,隻會使國家沒有富利之實,秦國也沒有強大之名。”
秦王嬴政明辨是非,醒悟過來,果斷地采納了李斯的建議,立即取消了逐客令。
而李斯仍然受到重用,被封為廷尉。
“李斯終於登上了曆史的大舞台,廷尉隻是他的起點,終有一天他會為萬人矚目!”蒙毅看著曆史依舊如同正常的轉動著。
不過蒙毅卻發現了意外地發現了屠龍王的蹤影,此次嫪毐之亂中就有意外因素的加入:戎狄公。
秦國的戎狄主要指義渠人。義渠從商代武乙年間建部落方國算起,至秦昭王時存在800餘年,其中在慶陽建立奴隸製郡國(公元前772年到前272年)達500年之久。
直到公元前306年,秦昭王立為國君,因年紀尚小,由母親宣太後攝政。她改變正麵征討義渠戎國的策略,采用懷柔拉攏腐蝕的政策,以墮戎王之誌。她書請義渠王於甘泉宮,讓其長期居住,並以優厚的生活款待他。後義渠王同宣太後暗通款曲,生有二子,使義渠王完全喪失了對秦國的警惕。34年後(公元前272年),宣太後殺義渠王於甘泉宮,接著發兵攻打義渠,義渠國亡,領土並入秦國。義渠國滅亡後,逐漸被秦國人同化,但是為了安撫戎狄人,曆代秦王還是加封一些戎狄首領。
蒙毅猜測此次應該是屠龍王暗中說服了秦國國內的戎狄首領謀逆!可惜戎狄首領都死於兵荒馬亂,無從查起。
“屠龍王,你終於路出馬腳了。我還以為你成了千年的王八,打死都不動了呢。”蒙毅仰天開心地吼道。
驪山腳下,驪城蒙府。
“朝堂已經逐漸平靜下來,我們蒙家是否重迴鹹陽呢?”蒙武將軍召集蒙家骨幹,群策群力地問道。
“父親如今接替成為蒙家家主,事事應當秉承中庸之道,秦國即將東出,我們蒙家應該聽從大王的安排,而不是去索求什麽。”蒙毅發表了自己看法。
“靜觀其變麽?這樣會不會錯過振興家族的機會?”蒙武有些不高興地說道。
“非也非也,如今大王親政,最怕有人像呂不韋一樣處處掣肘自己。所以如果大王想再次重用蒙家,不用我們請戰,大王自然會有恩典。”蒙毅解釋道。
“二弟如今掌控黑衣衛,不算大王重用嗎?兄長我可是坐了好幾年的冷席位。”蒙武有些不滿地情緒。
“哈哈兄長勿惱!我雖然名義掌控黑衣衛,但是實際掌控權早就被大王收迴,我隻不過掛著名義上的黑衣衛尉而已。”蒙毅索性將事情公開化,詳細地解釋道,“這就是大王的高明之處,明麵上處處重用人才,暗地裏處處提防,誰也無法像呂不韋那樣權傾朝野。”
“原來如此,我說福伯最近也被升調至驪山大營,看來大王早就在暗暗布局。我們隻需要靜心等待即可。”蒙武將軍苦笑著說道,“任何小看大王的人,都會倒在他前進的道路上,誰也不會例外。”
“自古君心兩麵,我們應當明哲保身。”蒙毅見父親蒙武已經徹底看清,趁機再加一把火,否則蒙家在秦朝大廈傾倒後,也會隨之陪葬。
“為臣子,怎麽如此揣測君王?”蒙恬十分氣憤,離席而去。
“癡兒,癡兒日後定會吃虧在此。”蒙武見狀也無可奈何,“毅兒,以後要是有什麽不測,你可得多多照看恬兒。”
呂不韋究竟是不是秦王嬴政的親生父親?
首先要知道呂不韋將趙姬送給嬴異人的時間和目的。
呂不韋的目的很簡單,是想通過送趙姬取得嬴異人的信任,同時通過嬴異人迴去繼承秦國國君之位而使自己飛黃騰達。這在之前不是沒有先例,秦國一直是一個開明的國度,很多東方六國的人都在秦國做過國相,秦國的客卿製度是它們引進人才的一個重要手段,呂不韋就是想通過嬴異人搭上這條船。
那麽關於趙姬被送過去的時候,有沒有懷孕的問題,就要看實際情況和呂不韋的動機了。
首先看動機,如果呂不韋想通過這種方式篡取秦國的王權,那麽後來他就應該和秦始皇一條心的治理好秦國。但實際上他卻和秦始皇因為權力之爭而翻臉,最終被處死。所以呂不韋的動機隻是想自己獨攬大權,根本無暇顧及下一代的問題,何況這樣做還會冒很大的風險,一旦嬴異人發現,將會失去對呂不韋的信任。
再來看當時的實際情況,呂不韋討好嬴異人是計劃內的事情,機會是刻不容緩的,他不可能等到趙姬懷了孕才送過去,而且能查出懷孕的話就應該有妊娠反應了,嬴異人不可能蠢到連這都看不出來。還有一點,如果秦始皇是呂不韋的孩子,他的長相肯定和呂不韋多少有些相似,當然也可能像趙姬,但肯定和嬴異人一點關係都沒有,嬴異人難道不產生懷疑嗎?
還有一個重要的事實可以肯定:秦始皇絕對不是呂不韋的兒子!
就是在趙國遭遇“長平之敗”後,被秦軍趁勢進軍圍了國都邯鄲,當時呂不韋及嬴異人一家都在邯鄲,形勢對嬴異人非常不利。關鍵時候,呂不韋想法帶著嬴異人潛逃出了邯鄲,投奔秦軍陣前才迴到秦國。而趙姬母子則被拋棄在了邯鄲,如果不是她們命大,估計早被趙王殺死泄憤了。直到嬴異人被立為秦國太子後,才從趙國接迴趙姬母子(此時兩國停火)。如果秦始皇真是呂不韋的兒子,那麽作為呂不韋計劃的一部份,他不可能將秦始皇拋棄在危險的趙國,這樣豈不是前功盡棄?
公元前235年,呂不韋又被貶謫到蜀地。呂不韋接到旨意後,矛盾萬分,明白秦王嬴政生性暴戾高傲,自己難再活命,眼看自己費盡心機幾十年的功績宣告破產,呂不韋絕望之中飲鴆自盡。
而秦王嬴政看著將要自裁的呂不韋,問出了天下人都好奇的話。
“究竟你到底是不是寡人的生父?”秦王嬴政雙眼通紅地看著曾經風光無限的秦相呂不韋。
“怎麽可能?當年大王出生之時,我和先王曾經當場滴血驗親,證實大王的確是嬴氏血脈,從此君臣之間再無芥蒂。”呂不韋苦笑地解釋道。
“既然如此,你為何從未公開辯解?”秦王嬴政大惑不解地追問道。
“大王曾經當著滿朝大臣的麵當場滴血驗親,不是已經證實了麽?老臣的辯解還有用嗎?謠言止於智者,就像樊於期和成蛟,他們為了造反,隻不過想找一個合適的借口罷了。”呂不韋接著唉聲歎息道。
“兩代先王的去世是不是你下的毒手?”秦王嬴政立即又問道,雙目爆發出仇恨的火光。
“大王也太看得起老臣了,謀害兩代秦王可是誅九族的死罪。再說嬴姓宗室曆來不缺體弱多病而早逝的,隻不過有人想對付老臣,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呂不韋徹底叫屈起來。
“你權傾朝野,可曾想過取而代之?”秦王嬴政接續問道。
“老夫有沒有想過,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老夫根本沒有機會成功。秦國排外勢力太強了,無論是商鞅公孫衍,還是張儀範雎,哪怕是羋姓外戚,都沒有機會勝過秦國本土勢力。這就是現實!”呂不韋苦笑道,“老臣不過是一個商人,不會冒那麽大的風險,去謀取根本得不到的東西。”
“看在你這麽多年的苦勞份上,寡人會放過你的家人,你安心地去吧。”秦王嬴政默默站了一會,留下一杯毒酒,飄然而去。
呂不韋死後,秦王嬴政聽從秦國貴族所言,下了《逐客書》,逐出六國食客。
李斯早年為郡小吏,師從荀子學習帝王之術。學成之後,入秦為官,丞相呂不韋以為郎官,勸說秦王嬴政滅諸侯成帝業,任為長史?。秦王納其計謀,遣謀士持金玉遊說關東六國,離間各國君臣,以為客卿,在秦滅六國事業中發揮重大作用。
聽聞秦王嬴政頒發《逐客書》,李斯立即給秦王上書,勸秦王不要逐客,這就是有名的《諫逐客書》:“我聽說群臣議論逐客,這是錯誤的。從前秦穆公求賢人,從西方的戎請來由餘,從東方的楚國請來百裏奚,從宋國迎來蹇叔,任用從晉國來的丕豹公孫支?。秦穆公任用了這五個人,兼並了二十國,稱霸西戎。秦孝公重用商鞅,實行新法,移風易俗,國家富強,打敗楚魏,擴地千裏,秦國強大起來。秦惠王用張儀的計謀,拆散了六國的合縱抗秦,迫使各國服從秦國。秦昭王得到範雎,削弱貴戚力量,加強了王權,蠶食諸侯,秦成帝業。這四代王都是由於任用客卿,對秦國才做出了貢獻。如果這四位君王也下令逐客,隻會使國家沒有富利之實,秦國也沒有強大之名。”
秦王嬴政明辨是非,醒悟過來,果斷地采納了李斯的建議,立即取消了逐客令。
而李斯仍然受到重用,被封為廷尉。
“李斯終於登上了曆史的大舞台,廷尉隻是他的起點,終有一天他會為萬人矚目!”蒙毅看著曆史依舊如同正常的轉動著。
不過蒙毅卻發現了意外地發現了屠龍王的蹤影,此次嫪毐之亂中就有意外因素的加入:戎狄公。
秦國的戎狄主要指義渠人。義渠從商代武乙年間建部落方國算起,至秦昭王時存在800餘年,其中在慶陽建立奴隸製郡國(公元前772年到前272年)達500年之久。
直到公元前306年,秦昭王立為國君,因年紀尚小,由母親宣太後攝政。她改變正麵征討義渠戎國的策略,采用懷柔拉攏腐蝕的政策,以墮戎王之誌。她書請義渠王於甘泉宮,讓其長期居住,並以優厚的生活款待他。後義渠王同宣太後暗通款曲,生有二子,使義渠王完全喪失了對秦國的警惕。34年後(公元前272年),宣太後殺義渠王於甘泉宮,接著發兵攻打義渠,義渠國亡,領土並入秦國。義渠國滅亡後,逐漸被秦國人同化,但是為了安撫戎狄人,曆代秦王還是加封一些戎狄首領。
蒙毅猜測此次應該是屠龍王暗中說服了秦國國內的戎狄首領謀逆!可惜戎狄首領都死於兵荒馬亂,無從查起。
“屠龍王,你終於路出馬腳了。我還以為你成了千年的王八,打死都不動了呢。”蒙毅仰天開心地吼道。
驪山腳下,驪城蒙府。
“朝堂已經逐漸平靜下來,我們蒙家是否重迴鹹陽呢?”蒙武將軍召集蒙家骨幹,群策群力地問道。
“父親如今接替成為蒙家家主,事事應當秉承中庸之道,秦國即將東出,我們蒙家應該聽從大王的安排,而不是去索求什麽。”蒙毅發表了自己看法。
“靜觀其變麽?這樣會不會錯過振興家族的機會?”蒙武有些不高興地說道。
“非也非也,如今大王親政,最怕有人像呂不韋一樣處處掣肘自己。所以如果大王想再次重用蒙家,不用我們請戰,大王自然會有恩典。”蒙毅解釋道。
“二弟如今掌控黑衣衛,不算大王重用嗎?兄長我可是坐了好幾年的冷席位。”蒙武有些不滿地情緒。
“哈哈兄長勿惱!我雖然名義掌控黑衣衛,但是實際掌控權早就被大王收迴,我隻不過掛著名義上的黑衣衛尉而已。”蒙毅索性將事情公開化,詳細地解釋道,“這就是大王的高明之處,明麵上處處重用人才,暗地裏處處提防,誰也無法像呂不韋那樣權傾朝野。”
“原來如此,我說福伯最近也被升調至驪山大營,看來大王早就在暗暗布局。我們隻需要靜心等待即可。”蒙武將軍苦笑著說道,“任何小看大王的人,都會倒在他前進的道路上,誰也不會例外。”
“自古君心兩麵,我們應當明哲保身。”蒙毅見父親蒙武已經徹底看清,趁機再加一把火,否則蒙家在秦朝大廈傾倒後,也會隨之陪葬。
“為臣子,怎麽如此揣測君王?”蒙恬十分氣憤,離席而去。
“癡兒,癡兒日後定會吃虧在此。”蒙武見狀也無可奈何,“毅兒,以後要是有什麽不測,你可得多多照看恬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