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鴻章在君臣的爭議聲


    楊鴻章在君臣的爭議聲中帶著隊伍離開了北京城前往天津,許多勳貴、官員甚至彈冠相慶,楊鴻章來直隸的將近三個月可謂是出淨風頭,而抵達北京的一個月更是讓北京城裏的勳貴官員們是又愛又恨,正是因為楊鴻章的及時出現多爾袞才被迫撤離,讓這些勳貴和官員可以繼續他麽奢華的生活,也正是楊鴻章大牢裏的那些奏章讓皇上下了決心決定推行稅率改革。


    和恩情比起來,人們永遠記得的是自己的利益,楊鴻章是稅率改革的首倡者和執行者,等於從勳貴和官員們手中直接掏銀子,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這才有火燒府邸和當街刺殺,奈何楊鴻章命硬,不得已勳貴們鋌而走險, 企圖通過發動政變來取消征稅,結果還是失敗了。而且每一次的失敗都是在給楊鴻章加分,皇上心中的楊鴻章越來越重。


    現在楊鴻章這個煞星終於要離開北京城了,是所有勳貴和大部分文官們都願意看到的,尤其是在孫承宗迴到京城之前將楊鴻章弄走,這樣才不至於讓孫承宗這個元老和這個新貴成為緊密的聯盟。楊鴻章終於離開了,他們如願了,勳貴們的心思又活絡起來,他們希望在沒了楊鴻章的整日蠱惑之後皇上能夠迴心轉意。


    楊鴻章這次走得也是相當瀟灑,比起當初離開高陽和河間都不同,他終於有機會見到皇上,能夠有機會和那些掌管大明中樞的內閣大學士們同堂上朝,是皇上欽點的進士,是擁有領兵權的總兵了。


    由於方正化的配合,他從河間帶來的三千人全部還給了他。皇上還下旨先期從戶部撥付白銀叁拾萬兩,自己還從內奴拿出來十萬兩。戶部尚書倪元璐雖然有點心疼,但是現在國庫裏的錢大部分是楊鴻章弄來的,皇上又如此支持他,隻好割愛。帶著肆拾萬兩白銀上任的總兵羨煞旁人。


    至於皇上說後麵按需撥付,倪元璐是有自己的想法的,到時候看楊鴻章的成績和國庫情況再說。不過天津離北京這麽近,楊鴻章要是跑到京城來鬧,他還真吃不消,最主要的是他是受益者,沒有楊鴻章他這個戶部尚書這個年還不知道怎麽過呢,所以他跟方正化一樣很配合。


    和楊鴻章終於可以離開京城這個是非之地輕鬆愉快相比,根能夠跟隨著楊鴻章去天津讓這三千人異常興奮。尤其是那些從高陽出來的人,包括孫源在內。因為他們終於要成為一名真正的大明軍人了,而帶領他們的將軍是驍勇善戰的楊鴻章!


    如果非要說有什麽牽掛,那向雲芳無疑是楊鴻章最大的牽掛,奈何自己現在是臣子,還是皇上最信任的臣子,而向雲芳已經成為了貴妃,這是皇上寵幸的信號,楊鴻章不敢想象向雲芳那句承諾,我永遠隻是你一個人的女人!如果她堅持,那麽一定會出問題!楊鴻章隻能希望聰明的向雲芳能夠處理好。


    另一個擔憂自然就是新的稅率執行情況,和諧時代的曆史書上描述的這位年輕的皇帝就是多疑,善變。如果孫承宗能夠堅定支持自己的稅率改革還好說,如果他中立或者反對,估計朱由檢改弦更張的可能性很大,至少不會在直隸以外的省份大力推廣。因為有這兩個牽掛,楊鴻章才深刻體會到了自己需要更大的權力,足夠影響這個朝廷的權力,或許天津總兵和天津知府正是最好的轉折。


    按照朝廷聖旨新成立的天津府管轄天津、靜海、青縣、南皮、鹽山、慶雲、滄州六縣一州。幾乎與保定府一東一西拖住了北京。


    來天津的路上楊鴻章聽沿途的百姓說起過天津的情況,盡管楊鴻章有思想準備,但是經曆了清軍劫掠的天津衛衛城的殘破程度還是超出了他的想象。楊鴻章到過被清軍燒毀的高陽,這裏和哪裏能有一比。高陽因為有城外水泥墩子的存在以至於城牆基本完好,隻是在後來的火燒中被波及了部分城門和城樓。而天津衛城的城牆似乎發生過激烈戰鬥的緣故,到處都是斑駁不堪,好多的地方都出現了豁口。四扇城門則是空蕩蕩的,基本上就隻剩下一個門洞。城內的建築沒有完全燒毀,但是方基本上都是一些低矮破爛還沒來得及修補的。


    衛所衙門更是隻剩下了幾名低級官員,至於那些屯田的軍戶更是逃離了絕大多數,如今清軍撤退快兩個月了,依然沒有多少人迴來。支支撐天津衛的都是些普通百姓。


    聽說朝廷派來了新總兵衙門裏僅剩下的一名鎮撫羅克敵個


    率領所有的官吏和僅剩下的幾個百戶出來迎接,居然沒有一個士兵。再打聽天津左衛和天津右衛的情況,居然也是差不多,整個天津三衛所的指揮使不是清軍來之前逃跑了就是在亂戰中殉國了,幾個千戶也是被清軍重點照顧,據說嶽托南下的時候攻擊過一次天津,多爾袞圍攻北京城之前又來了一次,結果一些百戶都沒有幸免啊。可見當初戰況治之激烈,或者說是多爾袞心中的怒火有多大。


    楊鴻章能夠想象,多爾袞帶領著十萬精銳破關而來,結果收獲寥寥卻折兵損將,甚至連豪格與嶽托都成了俘虜。從保定窩囊地撤退之後不但是多爾袞,怕是幾乎所有的清軍都將怒火傾瀉*了下來,以至於那些膽小畏戰的衛所兵都逃無可逃。


    看到這位新來的總兵似乎有點不高興還以為是迎接的場麵太寒酸站在衛城門口支支吾吾想要解釋一下卻被楊鴻章打斷了。他無法想象薊鎮和保定府會被破壞城什麽樣子。


    天津這樣的基礎確實差了點,但是對於他即將開展的行動倒是有利的。


    不過城內的百姓確實少了點,楊鴻章即將興建天津城需要大量的人手,看來隻能等過了春節再張榜招募民夫了。


    三千人在衛城了駐紮下來後就被分成了三波,分別負責修補破敗不堪的城牆、建設新軍營和進行日常訓練與防備。


    由於天津還管轄了其他幾個縣州有大量的民政需要處理,再加上鹽場和即將建設的軍械局可謂是千頭萬緒,在臨行前楊鴻章曾經向皇上朱由檢提出來給自己配備幾個助手,朱由檢問他有沒有人選推薦,楊鴻章一臉的尷尬,自己躥升得太快以至於夾帶裏基本沒人,軍事方麵還好一些可以自己手把手教,民政方麵就必須時常盯著的,楊鴻章想到江南的顧炎武與黃宗羲等人,於是寫信去問問看看這些人肯不肯來,或者推薦一些學子來也好。另外就是從那些西洋傳教士當中的火器製造工匠和通曉軍事的人也要盡快來天津。另外就是天津城必須另外選址重建,重建後的商業發展也是個大問題,所以需要楊家和夏家的支持。


    還有就是水師的規劃,楊鴻章很糾結是不是直接讓施琅加入進來,因為沒有專門的水師,天津的財政有限,施琅的前途也有限。於是也準備寫封信詢問他本人的意願。


    為了穩妥,楊鴻章決定讓楊勝帶著人迴去一趟杭州,將願意來天津的人一起帶迴來。


    隻是沒等楊鴻章將一切鋪開,就有兩個不好的消息傳來。


    第一個是朝廷任命了前高陽知縣王樂年為天津府同知。楊鴻章覺得這是楊嗣昌純粹是在惡心自己,或許是趁著孫承宗還沒有迴到京城加快自己的布局,哪怕是天津這樣一個剛設立的府也要摻沙子。這樣一個人成為自己的副手,楊鴻章如果能夠選擇的話寧願沒有。


    不過和這個消息比起來,第二個消息則簡直就是晴天霹靂,因為剛剛經曆了清軍劫掠的直隸發生了鼠*疫,最先發現的是巨鹿一帶,現在保定府和北京城已經發現了。


    楊鴻章明白在這個時代麵對鼠*疫,人們隻能任其發展,能不能活下來全靠個人的體質。基本上是防不勝防,治療更是完全沒有辦法。所以發現鼠*疫對幾乎所有的人都是災難性的!是死是活全部都在等待上天的裁決!


    好消息是王樂年因為擔心鼠*疫推遲了前往天津上任的時間,當然王樂年的借口是春節臨近,準備過了年再說前往。這讓楊鴻章有時間來安排很多事情,其中包括接下來應對鼠*疫。


    疫情就是命令,盡管目前天津府管轄的縣州暫時沒有發現疫情,但是楊鴻章知道,這次的疫情和前兩個月的激烈戰鬥有分不開的關係,包括明軍和清軍兩方死亡的將士以及被清軍屠戮的百姓,過去的幾個月整個直隸死亡的人至少超過二十萬,由於大量的百姓逃亡,導致大量州府基本上沒有能力妥善處理死者的屍體,這些腐爛的屍體被老鼠發現之後就是災難的開始,所以一旦疫情爆發,這些地方都有可能會成為病毒的滋生點和傳染源。


    楊鴻章連夜整理了一下一些自己和諧時代關於傳染病防控知識然後匆忙寫就了一份關於防控鼠*疫的田裏,足足有上萬字,然後將三千將士中會認字的都集中起來謄抄、學習,然後再分小組學習。這樣持續了一天之後,三千人被分散其中每個縣派遣了兩百人作為督導隊,在當地負責指導和監督鼠*疫防控,其餘的人則被努力從各地購買糧草準備度過最艱難的時刻。


    包括夏冬偉和張虎等人在內其實對於楊鴻章的這個防控條例沒什麽信心,不過出於對楊鴻章過往事跡的仰慕,他們都非常認真的去執行了。


    楊鴻章的另外衣一個舉措就是將城內所有的裁縫店老板都叫到了衙門然後給了他們幾張圖紙,要求開足馬力縫製一種帶有兩根帶子的幾層棉布小方巾,數量居然是生產多少知府衙門要多少,要不是知府大人直接每個裁縫店支付了兩百兩白銀的定金,幾乎所有的裁縫店老板都不敢相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複興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魔力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魔力鳥並收藏複興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