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帝朱由檢最近的心情很不好。一方麵是寵妃田貴妃重病太醫們束手無策。另外一方麵朝堂上楊鴻章推行稅率改革後麻煩不斷,住的府邸被人放火燒了,走在大街上被邊軍冒充的強人刺殺。盡管這是針對楊鴻章的,也沒有成功,但這是對皇權的挑釁,這是在北京城啊。是他朱由檢力排眾議拔擢楊鴻章,然後接納他的主張才有稅率改革。
這幾天又有人上書說楊鴻章驍勇善戰,這樣的人才應該為國家鎮守邊疆,而不應該在京城虛度年華。這看起來是憂國憂民,但經不起推敲,仔細一想就如同當初那些人想盡一切辦法讓孫承宗出京督師一樣,孫承宗一路尾隨多爾袞到了山海關,之後定沒有立即迴返。於是就有人上書主張讓孫承宗以內閣大學士身份重建遼東關寧錦防線,也有人說應該讓孫承宗擔任薊遼總督。總之就是不能讓孫承宗迴來。
在孫承宗的使用問題上,朱由檢承認自己是有點過分了,讓孫承宗在高陽虛度了十幾年。但正是這浪費的十幾年孫承宗已經垂垂老矣,作為一個內閣重臣輔佐君王還可以。但是要長期身處前線,隨時與清軍開戰,孫承宗的身體已經不允許了。楊鴻章推薦了盧象升。而其他人現在在推薦楊鴻章。
盧象升做過宣大總督,去遼東倒是問題不大,但是推薦楊鴻章的人可不是推薦他去做總督也不是某一鎮的總兵,隻是想辦法將楊鴻章弄出京城,這是朱由檢不能接受的。
朱由檢準備來一個將計就計,將奏章拿出來給內閣輔臣們看,然後說楊鴻章對付建奴有獨到之處可以去薊鎮或者大同擔任總兵,結果引來的四名內閣的一致反對,這還包括新拔擢的劉玉亮和倪元璐。四個人的理由一樣資曆不夠難以服眾。朱由檢原本也隻是試驗一下大臣們沒想到下麵反映如此激烈反而激發了他年輕的好鬥心。
朱由檢的理由也很充分,楊鴻章現在是正四品的文官,在稅率改革的問題上又是有巨大的功勞,外放的話應該是至少從三品甚至正三品,如果是武將,那正三品的總兵是合理的。結果拿到朝堂上議論結果是反對聲一片。無奈之下隻好就此作罷。
結果沒幾天寵妃田貴妃卻終究沒等來楊鴻章從杭州請來洋和尚,丟下朱由檢一個人仙遊去了,為此朱由檢傷心欲絕輟朝十日!朝臣們雖有非議卻不敢去觸皇上的眉頭。
楊鴻章終究是沒找到向思問,也沒有傳來關於向思問官職調動的消息,向思問也不上朝。楊鴻章無奈隻好將心思放在皇上寄予厚望的稅收上。
有了前兩次的教訓,現在楊勝帶著三十多人的隨從隊伍寸步不離楊鴻章,倒是讓楊鴻章成為了北京城最威風的四品官員。
皇帝因愛輟朝,但是下麵的人不能不做事,尤其是他這個戶部的重要人物。日子過得很快,眼看著就要過年了,楊鴻章在想著是不是找機會迴去杭州一趟,或者讓夏燕來京城早日完婚,不然向雲芳的事情拖下去絕對不是什麽好事情。
隻是不等楊鴻章安排好這一日深夜卻街道了一個驚天的消息。楊勝將送消息的人帶到書房的時候,那人撲通就跪倒在地語帶哭腔:“楊大人,快些去救救皇上吧,那些逆賊發動了宮裏變。”
來人是個太監,但是楊鴻章不認識,但是這消息也太過於驚世駭俗了。準確性自然就值得懷疑。那太監見到楊鴻章似乎不相信自己又從懷中掏出來一張信箋,上麵有一行清秀的字跡:範福翠聯合陳國公、高起潛叛亂,速來救駕。很容易辨認出來這是個女人寫的,還有點熟悉。
楊鴻章拿著信箋問來人:“這是誰寫的?”
“是向妃娘娘!向妃娘娘因為住得比較偏遠才有機會讓小的出來傳消息,其他的宮門怕是早已封鎖。娘娘說楊大人你一定有辦法救皇上的,請大人你想想辦法吧。”
楊鴻章如五雷轟頂,後麵小太監說什麽已經聽不清楚了,向妃娘娘?宮裏麵何時多了一個向妃娘娘,還是熟悉他楊鴻章的,偏偏寫的字還是自己熟悉的?
向思問啊向思問,莫不是這就是你所圖嗎?文官不是一向不屑於送女入宮的嗎?這個向思問真是一個意外。然後他又想到了自己與向雲芳的那一晚,如果被外人知道可能就是楊家和向家滿門抄斬!
難道向雲芳事先就知道了他父親的所作所為?可是為了什麽她要如此呢。作為一個男人製造更多的婦女,讓更多的男人做接盤俠在和諧時代是值得炫耀的一件事情,可是這是禮教甚嚴的明朝啊,更何況向雲芳是自己的女人啊!兩個人兩情相悅,說也沒想過也辜負誰,這突然之間就成為了別人的女人,這個別人還是皇上。
現在這個心愛的女人讓自己去救這個別人。而這個別人正在麵臨前所未有的政治危機!
如果向雲芳真的成為了娘娘,那宮變的真實性就大了許多。這不是和諧時代,可愛的向雲芳對自己不可能有那麽多陰謀!
楊鴻章努力讓自己冷靜下來,一把揪住小太監的衣領子大聲問道:“你說的向妃娘娘是不是向思問大人家的那一位?”
小太監忙不迭地點頭,驚恐死看這位傳說中的驍勇善戰的大人,不知道楊鴻章為何魂不守舍,還突然發怒。
“皇上什麽時候新納了妃子,為何不曾聽說?”
拿小太監聞言以為楊鴻章因為不相信向妃的身份而發怒,於是連忙解釋:“小的聽說當初是為了替田貴妃娘娘衝喜才臨時決定的,因為皇上也擔心田貴妃的病情也沒心思操辦於是就簡單了舉行了一個儀式。然後向妃娘娘就進宮了。這不還沒幾天呢,大人不知道也正常。”
“你給我說說那向妃娘娘的模樣,還有你呦嗬憑證證明你是向妃娘娘派來的?”楊鴻章人就不死心。
“呃,向妃娘娘年輕貌美,對小的們都很好……臨出宮的時候娘娘將這個給了小的,說大人一定認識這個。”說完小太監變魔法一樣從袖管裏掏出來一支短火槍,這種短火槍隻有楊鴻章和太從海上帶來的兩百人有,楊鴻章將自己的其中一支送給向雲芳,原本是想著在戰亂的時候防身用,沒想到這麽快就迴到了他身邊。
“楊大人,娘娘還說,你在河間的時候與向大人交好,還說……”
楊鴻章聞言徹底無語了,明民間經常有因為家中有病人久治不愈的於是給小輩們操辦婚事用來衝喜。不過作為衝喜的女子,無論病人是否治愈在家中地位都是可有可無的。選擇的對象也一般是家境十分貧寒或者相貌醜陋難以出嫁的女子。
楊鴻章無論如何都不能想象衝喜這樣的事情會輪到活波可愛的向雲芳,想到向雲芳如小媳婦一樣就這樣草率地被送進宮裏麵,楊鴻章心如刀絞。他恨啊,向思問這個混蛋,皇上要衝喜隨便找個荀常家的女子就好,絕對不會強迫一個正三品的文官女兒進宮的道理,也就是說這是向思問上杆子送進去的!這皇上也是糊塗了,就這麽隨俗編編的答應了向思問的建議,他不知道用來衝喜對於一個女子來說意味著什麽嗎?是了,他是皇上,根本不必也絕不會在乎普通人家女子的心思。
向雲芳在宮裏麵不管是否得寵都不是楊鴻章希望看到的,但是現在木已成舟,身為臣子如何跟皇上搶女人?可是他心有不甘……而且最讓楊鴻章擔心的是如今田貴妃還是不治,皇上心情不會好,有可能遷怒到衝喜的向雲芳身上,想到小小年紀可能就此在冷宮中終老楊鴻章更是心如刀絞。一朵嬌嫩的玫瑰難道就此凋零?
一旁的楊勝聽了小太監的話也是傻了眼,再看看楊鴻章的表情瞬間就明白了,於是連忙安慰道:“少爺,現在皇上和那小子有危險,少爺正好帶兵景皇宮救駕順便將那小子從宮裏麵解出來。”
一語驚醒夢中人,楊鴻章看著表情古怪的小太監,朝著楊勝使了個眼色,楊勝立刻閉嘴。但心思和楊鴻章顯然一樣,是準備趁著行動的時候將向雲芳從宮裏麵接出來。但隨即楊鴻章又陷入了沉思,向雲芳可是登記在冊的妃子,不是一個普通的宮女、太監,就算是普通的宮女太監失蹤宮裏麵也不會隨隨便便掩蓋,更何況自己在宮裏麵也不認識幾個人,要如何實施呢?
終於從小。太監嘴裏證實了自己不願相信的消息,楊鴻章悵然若失,還是楊勝在一旁提醒他,者才意識到現在不是兒女情長的時候。於是又開始詳細的詢問那名小太監現在宮裏的情況。那小太監對於宮裏麵的具體情況其實也不怎麽了解,全部都是聽向妃娘娘說,聽娘娘說……
氣得楊鴻章差點移交將那小太監踹死,無奈之下楊鴻章隻好兵分兩路,讓楊勝去兵營招唿夏冬偉和張虎帶人,自己則帶領幾個機靈的人去皇宮外打探消息。
這幾天又有人上書說楊鴻章驍勇善戰,這樣的人才應該為國家鎮守邊疆,而不應該在京城虛度年華。這看起來是憂國憂民,但經不起推敲,仔細一想就如同當初那些人想盡一切辦法讓孫承宗出京督師一樣,孫承宗一路尾隨多爾袞到了山海關,之後定沒有立即迴返。於是就有人上書主張讓孫承宗以內閣大學士身份重建遼東關寧錦防線,也有人說應該讓孫承宗擔任薊遼總督。總之就是不能讓孫承宗迴來。
在孫承宗的使用問題上,朱由檢承認自己是有點過分了,讓孫承宗在高陽虛度了十幾年。但正是這浪費的十幾年孫承宗已經垂垂老矣,作為一個內閣重臣輔佐君王還可以。但是要長期身處前線,隨時與清軍開戰,孫承宗的身體已經不允許了。楊鴻章推薦了盧象升。而其他人現在在推薦楊鴻章。
盧象升做過宣大總督,去遼東倒是問題不大,但是推薦楊鴻章的人可不是推薦他去做總督也不是某一鎮的總兵,隻是想辦法將楊鴻章弄出京城,這是朱由檢不能接受的。
朱由檢準備來一個將計就計,將奏章拿出來給內閣輔臣們看,然後說楊鴻章對付建奴有獨到之處可以去薊鎮或者大同擔任總兵,結果引來的四名內閣的一致反對,這還包括新拔擢的劉玉亮和倪元璐。四個人的理由一樣資曆不夠難以服眾。朱由檢原本也隻是試驗一下大臣們沒想到下麵反映如此激烈反而激發了他年輕的好鬥心。
朱由檢的理由也很充分,楊鴻章現在是正四品的文官,在稅率改革的問題上又是有巨大的功勞,外放的話應該是至少從三品甚至正三品,如果是武將,那正三品的總兵是合理的。結果拿到朝堂上議論結果是反對聲一片。無奈之下隻好就此作罷。
結果沒幾天寵妃田貴妃卻終究沒等來楊鴻章從杭州請來洋和尚,丟下朱由檢一個人仙遊去了,為此朱由檢傷心欲絕輟朝十日!朝臣們雖有非議卻不敢去觸皇上的眉頭。
楊鴻章終究是沒找到向思問,也沒有傳來關於向思問官職調動的消息,向思問也不上朝。楊鴻章無奈隻好將心思放在皇上寄予厚望的稅收上。
有了前兩次的教訓,現在楊勝帶著三十多人的隨從隊伍寸步不離楊鴻章,倒是讓楊鴻章成為了北京城最威風的四品官員。
皇帝因愛輟朝,但是下麵的人不能不做事,尤其是他這個戶部的重要人物。日子過得很快,眼看著就要過年了,楊鴻章在想著是不是找機會迴去杭州一趟,或者讓夏燕來京城早日完婚,不然向雲芳的事情拖下去絕對不是什麽好事情。
隻是不等楊鴻章安排好這一日深夜卻街道了一個驚天的消息。楊勝將送消息的人帶到書房的時候,那人撲通就跪倒在地語帶哭腔:“楊大人,快些去救救皇上吧,那些逆賊發動了宮裏變。”
來人是個太監,但是楊鴻章不認識,但是這消息也太過於驚世駭俗了。準確性自然就值得懷疑。那太監見到楊鴻章似乎不相信自己又從懷中掏出來一張信箋,上麵有一行清秀的字跡:範福翠聯合陳國公、高起潛叛亂,速來救駕。很容易辨認出來這是個女人寫的,還有點熟悉。
楊鴻章拿著信箋問來人:“這是誰寫的?”
“是向妃娘娘!向妃娘娘因為住得比較偏遠才有機會讓小的出來傳消息,其他的宮門怕是早已封鎖。娘娘說楊大人你一定有辦法救皇上的,請大人你想想辦法吧。”
楊鴻章如五雷轟頂,後麵小太監說什麽已經聽不清楚了,向妃娘娘?宮裏麵何時多了一個向妃娘娘,還是熟悉他楊鴻章的,偏偏寫的字還是自己熟悉的?
向思問啊向思問,莫不是這就是你所圖嗎?文官不是一向不屑於送女入宮的嗎?這個向思問真是一個意外。然後他又想到了自己與向雲芳的那一晚,如果被外人知道可能就是楊家和向家滿門抄斬!
難道向雲芳事先就知道了他父親的所作所為?可是為了什麽她要如此呢。作為一個男人製造更多的婦女,讓更多的男人做接盤俠在和諧時代是值得炫耀的一件事情,可是這是禮教甚嚴的明朝啊,更何況向雲芳是自己的女人啊!兩個人兩情相悅,說也沒想過也辜負誰,這突然之間就成為了別人的女人,這個別人還是皇上。
現在這個心愛的女人讓自己去救這個別人。而這個別人正在麵臨前所未有的政治危機!
如果向雲芳真的成為了娘娘,那宮變的真實性就大了許多。這不是和諧時代,可愛的向雲芳對自己不可能有那麽多陰謀!
楊鴻章努力讓自己冷靜下來,一把揪住小太監的衣領子大聲問道:“你說的向妃娘娘是不是向思問大人家的那一位?”
小太監忙不迭地點頭,驚恐死看這位傳說中的驍勇善戰的大人,不知道楊鴻章為何魂不守舍,還突然發怒。
“皇上什麽時候新納了妃子,為何不曾聽說?”
拿小太監聞言以為楊鴻章因為不相信向妃的身份而發怒,於是連忙解釋:“小的聽說當初是為了替田貴妃娘娘衝喜才臨時決定的,因為皇上也擔心田貴妃的病情也沒心思操辦於是就簡單了舉行了一個儀式。然後向妃娘娘就進宮了。這不還沒幾天呢,大人不知道也正常。”
“你給我說說那向妃娘娘的模樣,還有你呦嗬憑證證明你是向妃娘娘派來的?”楊鴻章人就不死心。
“呃,向妃娘娘年輕貌美,對小的們都很好……臨出宮的時候娘娘將這個給了小的,說大人一定認識這個。”說完小太監變魔法一樣從袖管裏掏出來一支短火槍,這種短火槍隻有楊鴻章和太從海上帶來的兩百人有,楊鴻章將自己的其中一支送給向雲芳,原本是想著在戰亂的時候防身用,沒想到這麽快就迴到了他身邊。
“楊大人,娘娘還說,你在河間的時候與向大人交好,還說……”
楊鴻章聞言徹底無語了,明民間經常有因為家中有病人久治不愈的於是給小輩們操辦婚事用來衝喜。不過作為衝喜的女子,無論病人是否治愈在家中地位都是可有可無的。選擇的對象也一般是家境十分貧寒或者相貌醜陋難以出嫁的女子。
楊鴻章無論如何都不能想象衝喜這樣的事情會輪到活波可愛的向雲芳,想到向雲芳如小媳婦一樣就這樣草率地被送進宮裏麵,楊鴻章心如刀絞。他恨啊,向思問這個混蛋,皇上要衝喜隨便找個荀常家的女子就好,絕對不會強迫一個正三品的文官女兒進宮的道理,也就是說這是向思問上杆子送進去的!這皇上也是糊塗了,就這麽隨俗編編的答應了向思問的建議,他不知道用來衝喜對於一個女子來說意味著什麽嗎?是了,他是皇上,根本不必也絕不會在乎普通人家女子的心思。
向雲芳在宮裏麵不管是否得寵都不是楊鴻章希望看到的,但是現在木已成舟,身為臣子如何跟皇上搶女人?可是他心有不甘……而且最讓楊鴻章擔心的是如今田貴妃還是不治,皇上心情不會好,有可能遷怒到衝喜的向雲芳身上,想到小小年紀可能就此在冷宮中終老楊鴻章更是心如刀絞。一朵嬌嫩的玫瑰難道就此凋零?
一旁的楊勝聽了小太監的話也是傻了眼,再看看楊鴻章的表情瞬間就明白了,於是連忙安慰道:“少爺,現在皇上和那小子有危險,少爺正好帶兵景皇宮救駕順便將那小子從宮裏麵解出來。”
一語驚醒夢中人,楊鴻章看著表情古怪的小太監,朝著楊勝使了個眼色,楊勝立刻閉嘴。但心思和楊鴻章顯然一樣,是準備趁著行動的時候將向雲芳從宮裏麵接出來。但隨即楊鴻章又陷入了沉思,向雲芳可是登記在冊的妃子,不是一個普通的宮女、太監,就算是普通的宮女太監失蹤宮裏麵也不會隨隨便便掩蓋,更何況自己在宮裏麵也不認識幾個人,要如何實施呢?
終於從小。太監嘴裏證實了自己不願相信的消息,楊鴻章悵然若失,還是楊勝在一旁提醒他,者才意識到現在不是兒女情長的時候。於是又開始詳細的詢問那名小太監現在宮裏的情況。那小太監對於宮裏麵的具體情況其實也不怎麽了解,全部都是聽向妃娘娘說,聽娘娘說……
氣得楊鴻章差點移交將那小太監踹死,無奈之下楊鴻章隻好兵分兩路,讓楊勝去兵營招唿夏冬偉和張虎帶人,自己則帶領幾個機靈的人去皇宮外打探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