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門火炮再次對準了緊閉的知府衙門,看得向思問一陣心驚肉跳。不過他並沒有製止,他當然明白這些負隅頑抗的清兵的殺傷力有多大。很快兩輪炮擊之後大門被擊碎,然後同時換上了開花彈。裏麵立即傳來陣陣慘嚎。不過讓向思問揪心的是門牆都好幾個大缺口了,屋頂也有好幾處被炮彈砸爛了,裏麵的清兵依然沒有投降。
楊鴻章無奈地搖搖頭,將楊勝叫過來耳語一番。然後一百多騎兵騎著馬順著圍牆散開將整個知府衙門全部圍攏起來。旗幟揮動,所有人同時拋出了手中的掌心雷,然後反身縱馬離開。
轟隆,轟隆隆……此起彼伏的爆炸聲圍繞整個知府衙門,隨著硝煙的散去,整個現場也逐漸安靜下來,向思問的心在滴血。因為整個知府衙門的圍牆連同大部分建築都在炮火中成為了瓦礫。向思問最後實在忍不住了招唿身邊河間府守軍衝了進去……
片刻功夫之後,衙門裏的抵抗完全消失。楊鴻章也帶著人進入裏麵開始挨個房間搜尋幸存者。隻是等向思問與楊鴻章來的以前向思問的住所時,門依然完好,門前橫七豎八躺了不少清兵的屍體,但門口依然有四五個人。她們滿身血汙此刻顯得很緊張,但卻沒有投降。楊勝抓起一個掌心雷就準備扔過去,被楊鴻章連忙攔住。說了一句抓活的。
然後一百多人一擁而上!那四五個人企圖反抗也已經徒勞,被人直接壓倒在地上再也爬不起來。很快這些人守衛的房門被打開,向思問熟門熟路來到自己的臥室卻發現上麵還躺著一個年輕男子,不用仔細辨認他立刻就認了出來。正是當日領兵攻占河間的嶽托!
向思問激動不已,指著嶽托大聲對楊鴻章笑道:“楊將軍,這下逮住大魚了,不管豪格和鼇拜還能不能活過來,有他就足夠了。他是嶽托!建奴右路軍統帥,禮親王代善的長子,皇太極的心腹愛將!”
聞言楊鴻章也終於明白了為什知府衙門的一百多守衛為什麽如此拚命了。當然更多的也是激動。因為不僅僅活捉嶽托是巨大的功勞,關鍵是自己有了護身符,就算多爾袞帶著幾萬大軍兵臨城下,他也有自保的底牌了。不管局勢多麽危險,到時候用嶽托換自己手下幾百人的性命是肯定沒問題的。
床上的男子並沒有因為楊鴻章等人的闖入而驚慌失措,也不否認向思問的指控,依然很淡定,也沒有拿起武器反抗的打算,而是苦笑著搖搖頭,然後說道:“嶽托眼拙,不知道將軍是哪一鎮人馬?盧象升還是祖大壽?你們是如何探得虛實如此快速的占領河間的?”
楊鴻章注視著對方,很快他就發現了問題,這嶽托應該是視力有問題。因為他雖然麵對著自己和向思問,卻似乎沒有對角,或者說沒有精確的對著誰說話,想來倉促之間還沒有完全判斷出到底誰是領兵的將軍。估計是長途奔襲加上屬兔不服鬧的,這是迴到河間來養病了才讓自己有這個機會。
楊鴻章自然不會和他交底細,相反在接下來的時間裏還要想辦法套話套出右路軍兩三萬人的分布情況,盡管很有可能會一無所獲。
事實上對於嶽托親兵的審訊很快就證實了楊鴻章的猜想,這些親兵無一例外的將格羅哈罵成廢物。隻是讓楊鴻章失望的是關於清軍劫掠路線的具體安排,那些親兵似乎知道的不多,或者說骨頭比較硬。當然骨頭更硬的是嶽托,他始終保持了大請貝勒的氣度,向思問讓知府衙門的皂隸用盡手段也沒有收獲,最後還是楊鴻章看不下去了製止繼續拷問。撇開民族仇恨以及各為其主,楊鴻章對於年輕勇猛的嶽托還是有好感的。畢竟他是一個穿越者!
向思問倒是很給楊鴻章麵子,見他如此也就將人撤了,將嶽托直接交給了楊鴻章。看到在大請高高在上,身為代善長子,皇太極心腹愛將的嶽托如今骨瘦如柴的樣子,楊鴻章也是在心中感歎,自己這隻小蝴蝶還是最終沒有改變嶽托的命運。曆史的記載中,皇太極也是在多爾袞的請功奏章中沒有看到右路軍統帥嶽托的名字而發問,結果被告知嶽托病死在管內。
如今曆史雖然沒有重演,但是不出意外他應該是迴不到盛京了。楊鴻章可是清楚地知道一個勇猛善戰的嶽托對大清國的幫助。
“小將軍是那一鎮的?”嶽托見到楊鴻章摒退了審訊的人卻隻是安靜地看著自己,終究還是忍不住舊事重提。
“無名小卒,不足掛齒。倒是將軍怕是就吃虎落平陽不能再迴去盛京,不知道有何遺言,若是可能本將願代為轉達。”楊鴻章很認真地看著嶽托,然後卻莫名其妙地想象著多爾袞,不知道多爾袞該是怎樣一個模樣,那個在和諧後世被電視劇一再神化的皇父攝政王如果能夠多活一些時間會不會大請的國策有所變化呢。還有這位貝勒,他的父親代善因為阿巴蓋的事情而被努爾哈赤放棄,失去了繼承皇位的機會。如果這位代善最能幹的兒子,皇太極的心腹愛將沒有死在這次劫掠中,而是迴到了盛京,擁有輛紅旗支持的他有沒有實力與多爾袞分庭抗禮?
“小將軍似乎很特別!”嶽托湊近了點,盡管依然看得很模糊,但從輪廓和聲音他判斷出楊鴻章的年齡,關鍵是楊鴻章的談吐確實不是他以往見過的明朝將軍的樣子,於是再次問道,“將軍能夠偷襲河間成功,並且知道嶽托在城內就絕對不是泛泛之輩,嶽托行將就木之人,難道小將軍還害怕嶽托泄露什麽嗎?”
“好吧,你聽好了,不過我估計你聽完了也不會相信的……”麵對好奇寶寶一樣的嶽托,楊鴻章搖搖頭,將自己如何來了北直隸,如何滯留在高陽,又如何被王樂年拒之門外,又如何偷襲河間從偷盜位說了一遍。
“哈哈,天不佑我嶽托啊,多爾袞,你要小心了,或者你醫生的敵人出現了。如果明朝皇帝能夠一如既往的給與小將軍信任,那多爾袞可能有麻煩了。”嶽托聽完了楊鴻章的故事開口大笑,隨後又迅速收斂了笑容一臉嚴肅地端詳著楊鴻章,像是在自言自語,又像是在提醒遠在保定城外的多爾袞。
“貝勒嚴重了,其實如果滿清權貴們能夠在對待漢人的問題上一視同仁,隻要對我大明百姓好,本將其實是不介意誰坐在紫禁城那個寶座上的。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而非一姓皇族治天下。我大好河山非朱明之天下,更愛新覺羅之狩獵場。明廳昏聵舞蹈,自有德者取而代之,絕非爾等可以隨意淩辱的。貝勒能有今日何嚐不是天理循環。那多爾袞也好,皇太極也好,在我泱泱中華麵前都終將隻是過眼雲煙而已。我華夏萬裏河山,人才輩出。本將奈何不了他們自然海湖有其他人。請問貝勒滿清之強大比之當年的萌圖鐵劑如何?皇太極、多爾袞之流比之當年的鐵木真如何?我若是貝勒當手書一封勸解那多爾袞早日收兵迴,不然隻是徒增罪孽而已!”
“有趣,有趣!看你年紀輕輕,沒想到比起明廷那些內閣老家夥來還要狡猾,不管你用什麽手段,我是不會投降的,更加不會替你們寫什麽書信的,哈哈……”嶽托似乎看清楚了楊鴻章的心思一樣,但是很顯然他內心也是十分震驚的,震驚於楊鴻章對明廷的態度,對清朝的態度。他敏銳的感覺得到這位年輕的明人將軍似乎並不那麽中心,隻可惜現在自己的處境艱難,若是反過來說不定也能讓他成為範文程、孔有德等能夠為大請出力的重要人物。
嶽托當然無法明白楊鴻章此時此刻的心情,別看楊鴻章最近總是大勝仗,但他漸漸地這個腐朽的明廷有了切身的體會,王樂年、向思問一個個生動的人物在自己麵前的所作所為讓楊鴻章的內心的期待越來越少。當然更多的是作為一個穿越者,他對嶽托說的基本上也是內心獨白。
“日此貝勒存在唯一作用也隻是楊某人向朝廷請功大請貝勒了,還望貝勒保重身體才好!”楊鴻章說完沒有再停留,他也知道自己的心思跟這個時代的大部分是沒法交流。
與此同時,夏冬偉與張虎二人迅速掃蕩了其餘三門,大約擊斃百人,有幾十人見機得快掏出了城外。正如向思問每天在楊鴻章耳邊聒噪的那樣,盡管離嶽托攻陷河間府城已經過去一段時間。但這裏的一大半朝廷的糧倉還是滿的。城中的百姓也沒有全部逃離而是被限製了行動,或者是被圍困了不敢出門。一番張羅之後,有大膽的百姓走出家門才知道原來是朝廷的軍隊收複了河間,連知府大人都重新坐鎮衙門了,於是紛紛走出了家門。有些膽大的甚至開始去城外招唿那些曾經逃離的鄉親們迴來。河間城很快就恢複了生機會。
讓楊鴻章高興的是除了河間大量的戰備物資外,就是向思問的態度,對河間府的防務向思問表現得比孫承宗還在的時候王樂年還要配合,出布告,招募壯丁修繕工事等都是按照高陽的模式進行。而向思問安排好這些事情之後則將大部分精力放在了那份朝廷的奏章上麵。
偷襲河間府成功,不管後麵能夠堅持多久都是值得大書特書的功勞。當然也不能直接說自己化妝逃跑的事情,那樣一來自己就最多功過相抵了。眼看著向思問在書房裏挪不開腳,楊鴻章無奈隻好自己連夜布置防禦。
楊鴻章無奈地搖搖頭,將楊勝叫過來耳語一番。然後一百多騎兵騎著馬順著圍牆散開將整個知府衙門全部圍攏起來。旗幟揮動,所有人同時拋出了手中的掌心雷,然後反身縱馬離開。
轟隆,轟隆隆……此起彼伏的爆炸聲圍繞整個知府衙門,隨著硝煙的散去,整個現場也逐漸安靜下來,向思問的心在滴血。因為整個知府衙門的圍牆連同大部分建築都在炮火中成為了瓦礫。向思問最後實在忍不住了招唿身邊河間府守軍衝了進去……
片刻功夫之後,衙門裏的抵抗完全消失。楊鴻章也帶著人進入裏麵開始挨個房間搜尋幸存者。隻是等向思問與楊鴻章來的以前向思問的住所時,門依然完好,門前橫七豎八躺了不少清兵的屍體,但門口依然有四五個人。她們滿身血汙此刻顯得很緊張,但卻沒有投降。楊勝抓起一個掌心雷就準備扔過去,被楊鴻章連忙攔住。說了一句抓活的。
然後一百多人一擁而上!那四五個人企圖反抗也已經徒勞,被人直接壓倒在地上再也爬不起來。很快這些人守衛的房門被打開,向思問熟門熟路來到自己的臥室卻發現上麵還躺著一個年輕男子,不用仔細辨認他立刻就認了出來。正是當日領兵攻占河間的嶽托!
向思問激動不已,指著嶽托大聲對楊鴻章笑道:“楊將軍,這下逮住大魚了,不管豪格和鼇拜還能不能活過來,有他就足夠了。他是嶽托!建奴右路軍統帥,禮親王代善的長子,皇太極的心腹愛將!”
聞言楊鴻章也終於明白了為什知府衙門的一百多守衛為什麽如此拚命了。當然更多的也是激動。因為不僅僅活捉嶽托是巨大的功勞,關鍵是自己有了護身符,就算多爾袞帶著幾萬大軍兵臨城下,他也有自保的底牌了。不管局勢多麽危險,到時候用嶽托換自己手下幾百人的性命是肯定沒問題的。
床上的男子並沒有因為楊鴻章等人的闖入而驚慌失措,也不否認向思問的指控,依然很淡定,也沒有拿起武器反抗的打算,而是苦笑著搖搖頭,然後說道:“嶽托眼拙,不知道將軍是哪一鎮人馬?盧象升還是祖大壽?你們是如何探得虛實如此快速的占領河間的?”
楊鴻章注視著對方,很快他就發現了問題,這嶽托應該是視力有問題。因為他雖然麵對著自己和向思問,卻似乎沒有對角,或者說沒有精確的對著誰說話,想來倉促之間還沒有完全判斷出到底誰是領兵的將軍。估計是長途奔襲加上屬兔不服鬧的,這是迴到河間來養病了才讓自己有這個機會。
楊鴻章自然不會和他交底細,相反在接下來的時間裏還要想辦法套話套出右路軍兩三萬人的分布情況,盡管很有可能會一無所獲。
事實上對於嶽托親兵的審訊很快就證實了楊鴻章的猜想,這些親兵無一例外的將格羅哈罵成廢物。隻是讓楊鴻章失望的是關於清軍劫掠路線的具體安排,那些親兵似乎知道的不多,或者說骨頭比較硬。當然骨頭更硬的是嶽托,他始終保持了大請貝勒的氣度,向思問讓知府衙門的皂隸用盡手段也沒有收獲,最後還是楊鴻章看不下去了製止繼續拷問。撇開民族仇恨以及各為其主,楊鴻章對於年輕勇猛的嶽托還是有好感的。畢竟他是一個穿越者!
向思問倒是很給楊鴻章麵子,見他如此也就將人撤了,將嶽托直接交給了楊鴻章。看到在大請高高在上,身為代善長子,皇太極心腹愛將的嶽托如今骨瘦如柴的樣子,楊鴻章也是在心中感歎,自己這隻小蝴蝶還是最終沒有改變嶽托的命運。曆史的記載中,皇太極也是在多爾袞的請功奏章中沒有看到右路軍統帥嶽托的名字而發問,結果被告知嶽托病死在管內。
如今曆史雖然沒有重演,但是不出意外他應該是迴不到盛京了。楊鴻章可是清楚地知道一個勇猛善戰的嶽托對大清國的幫助。
“小將軍是那一鎮的?”嶽托見到楊鴻章摒退了審訊的人卻隻是安靜地看著自己,終究還是忍不住舊事重提。
“無名小卒,不足掛齒。倒是將軍怕是就吃虎落平陽不能再迴去盛京,不知道有何遺言,若是可能本將願代為轉達。”楊鴻章很認真地看著嶽托,然後卻莫名其妙地想象著多爾袞,不知道多爾袞該是怎樣一個模樣,那個在和諧後世被電視劇一再神化的皇父攝政王如果能夠多活一些時間會不會大請的國策有所變化呢。還有這位貝勒,他的父親代善因為阿巴蓋的事情而被努爾哈赤放棄,失去了繼承皇位的機會。如果這位代善最能幹的兒子,皇太極的心腹愛將沒有死在這次劫掠中,而是迴到了盛京,擁有輛紅旗支持的他有沒有實力與多爾袞分庭抗禮?
“小將軍似乎很特別!”嶽托湊近了點,盡管依然看得很模糊,但從輪廓和聲音他判斷出楊鴻章的年齡,關鍵是楊鴻章的談吐確實不是他以往見過的明朝將軍的樣子,於是再次問道,“將軍能夠偷襲河間成功,並且知道嶽托在城內就絕對不是泛泛之輩,嶽托行將就木之人,難道小將軍還害怕嶽托泄露什麽嗎?”
“好吧,你聽好了,不過我估計你聽完了也不會相信的……”麵對好奇寶寶一樣的嶽托,楊鴻章搖搖頭,將自己如何來了北直隸,如何滯留在高陽,又如何被王樂年拒之門外,又如何偷襲河間從偷盜位說了一遍。
“哈哈,天不佑我嶽托啊,多爾袞,你要小心了,或者你醫生的敵人出現了。如果明朝皇帝能夠一如既往的給與小將軍信任,那多爾袞可能有麻煩了。”嶽托聽完了楊鴻章的故事開口大笑,隨後又迅速收斂了笑容一臉嚴肅地端詳著楊鴻章,像是在自言自語,又像是在提醒遠在保定城外的多爾袞。
“貝勒嚴重了,其實如果滿清權貴們能夠在對待漢人的問題上一視同仁,隻要對我大明百姓好,本將其實是不介意誰坐在紫禁城那個寶座上的。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而非一姓皇族治天下。我大好河山非朱明之天下,更愛新覺羅之狩獵場。明廳昏聵舞蹈,自有德者取而代之,絕非爾等可以隨意淩辱的。貝勒能有今日何嚐不是天理循環。那多爾袞也好,皇太極也好,在我泱泱中華麵前都終將隻是過眼雲煙而已。我華夏萬裏河山,人才輩出。本將奈何不了他們自然海湖有其他人。請問貝勒滿清之強大比之當年的萌圖鐵劑如何?皇太極、多爾袞之流比之當年的鐵木真如何?我若是貝勒當手書一封勸解那多爾袞早日收兵迴,不然隻是徒增罪孽而已!”
“有趣,有趣!看你年紀輕輕,沒想到比起明廷那些內閣老家夥來還要狡猾,不管你用什麽手段,我是不會投降的,更加不會替你們寫什麽書信的,哈哈……”嶽托似乎看清楚了楊鴻章的心思一樣,但是很顯然他內心也是十分震驚的,震驚於楊鴻章對明廷的態度,對清朝的態度。他敏銳的感覺得到這位年輕的明人將軍似乎並不那麽中心,隻可惜現在自己的處境艱難,若是反過來說不定也能讓他成為範文程、孔有德等能夠為大請出力的重要人物。
嶽托當然無法明白楊鴻章此時此刻的心情,別看楊鴻章最近總是大勝仗,但他漸漸地這個腐朽的明廷有了切身的體會,王樂年、向思問一個個生動的人物在自己麵前的所作所為讓楊鴻章的內心的期待越來越少。當然更多的是作為一個穿越者,他對嶽托說的基本上也是內心獨白。
“日此貝勒存在唯一作用也隻是楊某人向朝廷請功大請貝勒了,還望貝勒保重身體才好!”楊鴻章說完沒有再停留,他也知道自己的心思跟這個時代的大部分是沒法交流。
與此同時,夏冬偉與張虎二人迅速掃蕩了其餘三門,大約擊斃百人,有幾十人見機得快掏出了城外。正如向思問每天在楊鴻章耳邊聒噪的那樣,盡管離嶽托攻陷河間府城已經過去一段時間。但這裏的一大半朝廷的糧倉還是滿的。城中的百姓也沒有全部逃離而是被限製了行動,或者是被圍困了不敢出門。一番張羅之後,有大膽的百姓走出家門才知道原來是朝廷的軍隊收複了河間,連知府大人都重新坐鎮衙門了,於是紛紛走出了家門。有些膽大的甚至開始去城外招唿那些曾經逃離的鄉親們迴來。河間城很快就恢複了生機會。
讓楊鴻章高興的是除了河間大量的戰備物資外,就是向思問的態度,對河間府的防務向思問表現得比孫承宗還在的時候王樂年還要配合,出布告,招募壯丁修繕工事等都是按照高陽的模式進行。而向思問安排好這些事情之後則將大部分精力放在了那份朝廷的奏章上麵。
偷襲河間府成功,不管後麵能夠堅持多久都是值得大書特書的功勞。當然也不能直接說自己化妝逃跑的事情,那樣一來自己就最多功過相抵了。眼看著向思問在書房裏挪不開腳,楊鴻章無奈隻好自己連夜布置防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