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紀申又折迴去,再與桓嶷肯談。
桓嶷見到紀申又折了迴來的當時就笑了,笑容一閃而過,肅容等著紀申的新詞。紀申沉重地一禮,聲音很慢地謝座,坐下來之後,雙眼很是憂慮地看著桓嶷:“聖人,當年很難過吧?”
桓嶷別過臉去,紀申又說:“臣等總想聖人都照著書本來,這樣臣等省心啊。”
桓嶷的臉又轉了迴來。
紀申也閃過一點笑,繼續說:“殺母之仇,不共戴天,可是當年得忍,為了大局嘛。其實先帝當年也恨,也忍了。臣知道聖人的苦處。”
桓嶷哽咽地道:“紀公知我!”當年他“不能有戾氣”,恨意哪是那麽容易就消的呢?不過是裝作無事發生罷了。哪怕是勸他不要有戾氣的梁玉,他也不信她就放下了。
紀申道:“當年是為做一好太子,如今要不要做一個好皇帝呢?”
“那我就做不得兒子了。”
紀申想了想,問道:“難道要天下姓杜的都改姓嗎?”
桓嶷道:“我看著別扭。”
【那你取進士的時候怎麽還取了呢?你這心眼兒不大好!】紀申不客氣地道:“別扭也一起才吃了酒。”桓嶷賭氣道:“我就是試過一迴,還是受不了。”
紀申被氣笑了,越笑越忍不住,一陣笑聲過後,紀申也隻給桓嶷留了一個“三思”,又辭了出去。去了政事堂便將黃贊、蕭司空請了來,如此這般一講,二人都頗為難。紀申這般已是做得不錯了,勸比爭要強。紀申找了他們來,也不是為了發牢騷,也不是為了求援,而是擺明了:皇帝這事兒大家都有責任,都得軟和著勸他。走吧,排隊上。
黃贊推蕭司空上前,蕭司空推辭不得,也去與桓嶷談心。他先有準備,將杜、趙兩家的情況對桓嶷擺了出來,共幾枝、幾房,彼此之間的關係如何,並非所有姓杜的都是一條心,也不是所有姓趙的都合謀了。
桓嶷反問道:“他們得勢的時候,難道不沾光?”
蕭司空狡猾地迴道:“臣敢保證,登基改元大赦天下他們都沒有被赦還。”
桓嶷不再說話。
黃贊再也不能躲避了,上來便對桓嶷道:“聖人,您為何不誅殺杜庶人呢?”
桓嶷擺出了難以形容的表情,黃贊道:“一樣的道理啊。”
桓嶷道:“我再想想。”
然而除了三位執政,再沒有人敢自己上前去勁桓嶷了。殺母之仇,打算怎麽勸呢?親近如陸皇後,跟著生氣都來不及了。別人就更沾不上邊了。
便在此時,紀申輕車簡從,一身布衣,一張名帖,叩開了袁府的大門。
~~~~~~~~~~~~~
桓嶷鬧脾氣的事情,雖然政事堂捂著,還是傳了出來。梁玉聽說了之後一點反對的意思也沒有,當年那麽樣的絕望,那麽深的悔恨,至今仍是她心中最痛的一筆。沒人敢在她麵前提這件事情,包括袁樵。整整半個月,她不敢去看親生兒女。
但是紀申來了。
袁府慌張得厲害,從上到下緊緊張張將他迎到了堂上坐著,三代主母一齊出來,又派人去把袁樵從縣衙裏薅迴來。
梁玉與紀申一打照麵,沒開口便先落淚。紀申等她哭完,才說:“老朽羞見夫人。”
梁玉哽咽道:“我知道您來是為的什麽,您總是有道理的。可是……我們哭不能哭,笑不能笑,也太慘了。”
紀申一聲嘆息:“夫人,還請為國為民忍耐一迴吧。”
兩人來去幾句,袁樵一頭紮了進來。紀申無奈地道:“我又不是上門打劫來的。”俏皮話說得人緊繃的神經略鬆一鬆。
紀申對袁樵道:“做你該做的事情吧,考核又要開始了。我一個老頭子,也欺負不動人,隻與夫人單獨說幾句話,可否?”
袁樵擔憂地看了梁玉一眼,梁玉吸吸鼻子,點點頭:“行。”
袁樵一手一個,挽著劉、楊二夫人,將堂上讓給了紀申。紀申又嘆一口氣,道:“聖人的難過,誰能不知道呢?隻是不能有害國政。夫人,不是天下姓杜的都是一家人啊。”
梁玉也機警,迴道:“那他們也不能得寸進尺。”
紀申果斷地道:“當然!”又無奈地說,“夫人,當年的案子,斷案的也有老朽,當時已是快刀斬亂麻了。律法擺在那裏,以夫人之見,要怎麽判呢?”
梁玉道:“您要問我,我也問您,一筆寫不出兩個杜字來,他們真的不是一家人了嗎?還是同氣連枝,等著熬死我們好翻身呢?”
紀申嘆道:“夫人知道人心啊。”
梁玉搖搖頭:“我不知道的,從不知道人心有多險惡。這隻是我的主意,聖人怎麽想,我管不著,頂多不去他跟前煽風點火罷了。天下姓杜的那麽多,我總不能閑招來這麽多人來等著我咽氣。可三郎,您說,當太子的時候蜷著,當了皇帝還不能有脾氣,是不是太慘了?”
紀申道:“受國之垢,是為天下主,受國不祥,是為社稷王。聖人是要做聖明天子的,如果從現在就開始隨心所欲,我很擔心將來呀。”
梁玉一怔,道:“行吧,我去見三郎。”
</br>
桓嶷見到紀申又折了迴來的當時就笑了,笑容一閃而過,肅容等著紀申的新詞。紀申沉重地一禮,聲音很慢地謝座,坐下來之後,雙眼很是憂慮地看著桓嶷:“聖人,當年很難過吧?”
桓嶷別過臉去,紀申又說:“臣等總想聖人都照著書本來,這樣臣等省心啊。”
桓嶷的臉又轉了迴來。
紀申也閃過一點笑,繼續說:“殺母之仇,不共戴天,可是當年得忍,為了大局嘛。其實先帝當年也恨,也忍了。臣知道聖人的苦處。”
桓嶷哽咽地道:“紀公知我!”當年他“不能有戾氣”,恨意哪是那麽容易就消的呢?不過是裝作無事發生罷了。哪怕是勸他不要有戾氣的梁玉,他也不信她就放下了。
紀申道:“當年是為做一好太子,如今要不要做一個好皇帝呢?”
“那我就做不得兒子了。”
紀申想了想,問道:“難道要天下姓杜的都改姓嗎?”
桓嶷道:“我看著別扭。”
【那你取進士的時候怎麽還取了呢?你這心眼兒不大好!】紀申不客氣地道:“別扭也一起才吃了酒。”桓嶷賭氣道:“我就是試過一迴,還是受不了。”
紀申被氣笑了,越笑越忍不住,一陣笑聲過後,紀申也隻給桓嶷留了一個“三思”,又辭了出去。去了政事堂便將黃贊、蕭司空請了來,如此這般一講,二人都頗為難。紀申這般已是做得不錯了,勸比爭要強。紀申找了他們來,也不是為了發牢騷,也不是為了求援,而是擺明了:皇帝這事兒大家都有責任,都得軟和著勸他。走吧,排隊上。
黃贊推蕭司空上前,蕭司空推辭不得,也去與桓嶷談心。他先有準備,將杜、趙兩家的情況對桓嶷擺了出來,共幾枝、幾房,彼此之間的關係如何,並非所有姓杜的都是一條心,也不是所有姓趙的都合謀了。
桓嶷反問道:“他們得勢的時候,難道不沾光?”
蕭司空狡猾地迴道:“臣敢保證,登基改元大赦天下他們都沒有被赦還。”
桓嶷不再說話。
黃贊再也不能躲避了,上來便對桓嶷道:“聖人,您為何不誅殺杜庶人呢?”
桓嶷擺出了難以形容的表情,黃贊道:“一樣的道理啊。”
桓嶷道:“我再想想。”
然而除了三位執政,再沒有人敢自己上前去勁桓嶷了。殺母之仇,打算怎麽勸呢?親近如陸皇後,跟著生氣都來不及了。別人就更沾不上邊了。
便在此時,紀申輕車簡從,一身布衣,一張名帖,叩開了袁府的大門。
~~~~~~~~~~~~~
桓嶷鬧脾氣的事情,雖然政事堂捂著,還是傳了出來。梁玉聽說了之後一點反對的意思也沒有,當年那麽樣的絕望,那麽深的悔恨,至今仍是她心中最痛的一筆。沒人敢在她麵前提這件事情,包括袁樵。整整半個月,她不敢去看親生兒女。
但是紀申來了。
袁府慌張得厲害,從上到下緊緊張張將他迎到了堂上坐著,三代主母一齊出來,又派人去把袁樵從縣衙裏薅迴來。
梁玉與紀申一打照麵,沒開口便先落淚。紀申等她哭完,才說:“老朽羞見夫人。”
梁玉哽咽道:“我知道您來是為的什麽,您總是有道理的。可是……我們哭不能哭,笑不能笑,也太慘了。”
紀申一聲嘆息:“夫人,還請為國為民忍耐一迴吧。”
兩人來去幾句,袁樵一頭紮了進來。紀申無奈地道:“我又不是上門打劫來的。”俏皮話說得人緊繃的神經略鬆一鬆。
紀申對袁樵道:“做你該做的事情吧,考核又要開始了。我一個老頭子,也欺負不動人,隻與夫人單獨說幾句話,可否?”
袁樵擔憂地看了梁玉一眼,梁玉吸吸鼻子,點點頭:“行。”
袁樵一手一個,挽著劉、楊二夫人,將堂上讓給了紀申。紀申又嘆一口氣,道:“聖人的難過,誰能不知道呢?隻是不能有害國政。夫人,不是天下姓杜的都是一家人啊。”
梁玉也機警,迴道:“那他們也不能得寸進尺。”
紀申果斷地道:“當然!”又無奈地說,“夫人,當年的案子,斷案的也有老朽,當時已是快刀斬亂麻了。律法擺在那裏,以夫人之見,要怎麽判呢?”
梁玉道:“您要問我,我也問您,一筆寫不出兩個杜字來,他們真的不是一家人了嗎?還是同氣連枝,等著熬死我們好翻身呢?”
紀申嘆道:“夫人知道人心啊。”
梁玉搖搖頭:“我不知道的,從不知道人心有多險惡。這隻是我的主意,聖人怎麽想,我管不著,頂多不去他跟前煽風點火罷了。天下姓杜的那麽多,我總不能閑招來這麽多人來等著我咽氣。可三郎,您說,當太子的時候蜷著,當了皇帝還不能有脾氣,是不是太慘了?”
紀申道:“受國之垢,是為天下主,受國不祥,是為社稷王。聖人是要做聖明天子的,如果從現在就開始隨心所欲,我很擔心將來呀。”
梁玉一怔,道:“行吧,我去見三郎。”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