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玉也挑不出什麽毛病來,笑道:“都聽您的。”
劉夫人道:“那就具本吧,趁著現在聖人也閑著,早早批覆下來,我們也好早做準備。”不但要收拾府邸——這個好辦,因為袁樵娶媳婦兒,家裏才修飾一新——還要準備接待隨同桓琚出遊禦林、內侍、宮女等等。
這些梁玉也都不插手了,她給自己劃了條線,如果上頭沒有婆婆、太婆婆,她拚著鬧笑話也得自己張羅。但是既然有長輩,她一個不很熟悉這些上流細節的人,就還是以學為主。便對劉夫人道:“聽您吩咐。”
既搶機會又不搶風頭,這樣的兒媳婦誰不喜歡呢?
劉夫人道:“我也隻是幼時見過家中長輩做過,叔玉,你也不要往後退,這個家是要交到你的手上的,以後你必定是要自己準備這些事情的。”
楊夫人笑眯眯地對劉夫人說:“阿家,不若讓阿先與美娘也各領一件事,邊幹邊學。”
袁樵左看右看,笑道:“可否容我做個毛遂,代具奏本?”
梁玉笑道:“難道你要躲懶不成?”
袁樵笑道:“不敢,不敢。會有人來教阿先、美娘禮儀,也不要忘了準備。”
一家子人人高興,袁先與美娘都有點激動,大聲答應了。
劉夫人謹慎,先不宣揚,讓袁樵寫了奏本呈上去,得到答覆之後才宣布開始準備。
日期定在了二月初六,不是休沐日,但也不是大朝會,還算令人滿意。桓琚還嫌棄梁玉太小氣,聽完書不給飯吃,要求梁玉招待兩餐。
~~~~~~~~~~~~~
接到旨意,袁府便忙碌了起來。袁府不吝錢財,梁玉又拿出金帛來,先賞了家中上下,令人人出力。
宮中程唯一派了程祥,周明都派了一個心腹校尉郭唐,來到袁府商議接駕事宜。
郭唐是來看地方好布防的,程祥則是與袁府商定桓琚起居等事的。彼此見過禮,袁樵看一眼郭唐:“我看你有些眼熟,不知是哪裏見過的?”其實他想說的是,這個郭唐看起來嫩得很,居然被派出來幹這個人,不能很能幹、就是很有背景。
梁玉卻突然驚叫一聲:“啊!老郭!”
郭唐這長相,跟當年去解楣州之圍的郭宜是一個模子裏印出來的。袁樵問道:“不知令尊?”
郭唐笑笑:“家父諱宜。”
“原來是故人之子!”
連兩位夫人都知道郭宜這個人,對郭唐愈發親切。袁家還記得他父親,這讓郭唐也很高興,幾人敘了一迴舊,在程祥的提醒下才想起來有正事。幾人湊在了一起,程祥與郭唐都指出袁府上奏的計劃有些需要修改的地方,程序上應該先到袁府,郭唐提出了聖駕出行路線上的要求,程祥則希望能夠去實地看一看作坊。
袁府一一答應了。
於是劉、楊二位夫人主持全局,梁玉則與郭、程去作坊,郭唐看了一迴,道:“這個地方選得不錯哎!”
梁玉笑道:“這是我與豐邑公主換的地方。”
桓琚給他閨女的地方,那能不好嗎?道路方便、風水宜人,安全自然也是有保障的。程祥看了一迴作坊,則指出至少到了那一天需要搭些帳篷之類的,以供隨行人員使用。梁玉也都答應了。
送走了他們,梁玉拿出錢來讓阿蠻給錢同,讓他這段日子不要亂走,一旦作坊有需要他就得過去。然後請過來呂娘子,交給她一件事情——僱人,一定要保證二月的時候,作坊已經開工了。“聖人到的時候,織機要都開著,要有布能正好卸下來。”
呂娘子心領神會:“我理會的。三娘如今就不要再跑啦,跟著太夫人學學。”
梁玉道:“好。”
劉、楊二夫人忙的時候,梁玉在她們跟前打下手。待到晚間用過了飯,她們去歇息了,梁玉抽空跑到廚下去,親自下廚調些滋味。應允了要請桓嶷吃野菜,味道就一定要好了。袁樵在房裏不見妻子迴來,一路找到廚房,梁玉正調了一碟蘸料,焯好了一盤菜。
見袁樵來了,梁玉笑吟吟地道:“來嚐嚐,好不好吃。我廚藝可不止是刀工呢。”
袁樵接過盤子,奇道:“晚飯也有青菜,不合你的口味嗎?”
“不是,我不是準備野菜呢嗎?”挾了一筷子青菜蘸了,遞到袁樵的口邊,“嚐嚐。”
袁樵張口含了,隻覺得酸鹹適度又略帶一點甜味,淋了一點熟油,極香。贊道:“好!明天我要吃!對了,野菜要挑好,不要混進什麽雜草藥材。”
“放心,到時候我一顆一顆的摘。”
袁樵胃口開了,端過盤子,拉著妻子:“咱們迴房吃去。後天在家裏守歲,大後天就要開始拜年了……”
“嗯,我明天請呂娘去一趟我娘家……”
~~~~~~~~~~~~~
忙碌中的日子總是過得很快,轉眼新年。旨意下來是瞞不住人的,留點心就知道桓琚年後要出宮到袁府,還順道在無塵觀裏踩一腳。那能是因為袁樵長得俊嗎?必然是因為袁樵成了桓琚的聯襟。連帶的,京城的治安都好了不少。
“他這個娘子娶得真是太值了!”無數人這樣說著。
</br>
劉夫人道:“那就具本吧,趁著現在聖人也閑著,早早批覆下來,我們也好早做準備。”不但要收拾府邸——這個好辦,因為袁樵娶媳婦兒,家裏才修飾一新——還要準備接待隨同桓琚出遊禦林、內侍、宮女等等。
這些梁玉也都不插手了,她給自己劃了條線,如果上頭沒有婆婆、太婆婆,她拚著鬧笑話也得自己張羅。但是既然有長輩,她一個不很熟悉這些上流細節的人,就還是以學為主。便對劉夫人道:“聽您吩咐。”
既搶機會又不搶風頭,這樣的兒媳婦誰不喜歡呢?
劉夫人道:“我也隻是幼時見過家中長輩做過,叔玉,你也不要往後退,這個家是要交到你的手上的,以後你必定是要自己準備這些事情的。”
楊夫人笑眯眯地對劉夫人說:“阿家,不若讓阿先與美娘也各領一件事,邊幹邊學。”
袁樵左看右看,笑道:“可否容我做個毛遂,代具奏本?”
梁玉笑道:“難道你要躲懶不成?”
袁樵笑道:“不敢,不敢。會有人來教阿先、美娘禮儀,也不要忘了準備。”
一家子人人高興,袁先與美娘都有點激動,大聲答應了。
劉夫人謹慎,先不宣揚,讓袁樵寫了奏本呈上去,得到答覆之後才宣布開始準備。
日期定在了二月初六,不是休沐日,但也不是大朝會,還算令人滿意。桓琚還嫌棄梁玉太小氣,聽完書不給飯吃,要求梁玉招待兩餐。
~~~~~~~~~~~~~
接到旨意,袁府便忙碌了起來。袁府不吝錢財,梁玉又拿出金帛來,先賞了家中上下,令人人出力。
宮中程唯一派了程祥,周明都派了一個心腹校尉郭唐,來到袁府商議接駕事宜。
郭唐是來看地方好布防的,程祥則是與袁府商定桓琚起居等事的。彼此見過禮,袁樵看一眼郭唐:“我看你有些眼熟,不知是哪裏見過的?”其實他想說的是,這個郭唐看起來嫩得很,居然被派出來幹這個人,不能很能幹、就是很有背景。
梁玉卻突然驚叫一聲:“啊!老郭!”
郭唐這長相,跟當年去解楣州之圍的郭宜是一個模子裏印出來的。袁樵問道:“不知令尊?”
郭唐笑笑:“家父諱宜。”
“原來是故人之子!”
連兩位夫人都知道郭宜這個人,對郭唐愈發親切。袁家還記得他父親,這讓郭唐也很高興,幾人敘了一迴舊,在程祥的提醒下才想起來有正事。幾人湊在了一起,程祥與郭唐都指出袁府上奏的計劃有些需要修改的地方,程序上應該先到袁府,郭唐提出了聖駕出行路線上的要求,程祥則希望能夠去實地看一看作坊。
袁府一一答應了。
於是劉、楊二位夫人主持全局,梁玉則與郭、程去作坊,郭唐看了一迴,道:“這個地方選得不錯哎!”
梁玉笑道:“這是我與豐邑公主換的地方。”
桓琚給他閨女的地方,那能不好嗎?道路方便、風水宜人,安全自然也是有保障的。程祥看了一迴作坊,則指出至少到了那一天需要搭些帳篷之類的,以供隨行人員使用。梁玉也都答應了。
送走了他們,梁玉拿出錢來讓阿蠻給錢同,讓他這段日子不要亂走,一旦作坊有需要他就得過去。然後請過來呂娘子,交給她一件事情——僱人,一定要保證二月的時候,作坊已經開工了。“聖人到的時候,織機要都開著,要有布能正好卸下來。”
呂娘子心領神會:“我理會的。三娘如今就不要再跑啦,跟著太夫人學學。”
梁玉道:“好。”
劉、楊二夫人忙的時候,梁玉在她們跟前打下手。待到晚間用過了飯,她們去歇息了,梁玉抽空跑到廚下去,親自下廚調些滋味。應允了要請桓嶷吃野菜,味道就一定要好了。袁樵在房裏不見妻子迴來,一路找到廚房,梁玉正調了一碟蘸料,焯好了一盤菜。
見袁樵來了,梁玉笑吟吟地道:“來嚐嚐,好不好吃。我廚藝可不止是刀工呢。”
袁樵接過盤子,奇道:“晚飯也有青菜,不合你的口味嗎?”
“不是,我不是準備野菜呢嗎?”挾了一筷子青菜蘸了,遞到袁樵的口邊,“嚐嚐。”
袁樵張口含了,隻覺得酸鹹適度又略帶一點甜味,淋了一點熟油,極香。贊道:“好!明天我要吃!對了,野菜要挑好,不要混進什麽雜草藥材。”
“放心,到時候我一顆一顆的摘。”
袁樵胃口開了,端過盤子,拉著妻子:“咱們迴房吃去。後天在家裏守歲,大後天就要開始拜年了……”
“嗯,我明天請呂娘去一趟我娘家……”
~~~~~~~~~~~~~
忙碌中的日子總是過得很快,轉眼新年。旨意下來是瞞不住人的,留點心就知道桓琚年後要出宮到袁府,還順道在無塵觀裏踩一腳。那能是因為袁樵長得俊嗎?必然是因為袁樵成了桓琚的聯襟。連帶的,京城的治安都好了不少。
“他這個娘子娶得真是太值了!”無數人這樣說著。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