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來蕭度還是給足了王刺史的麵子,要幹什麽都請示了,底下如何操作卻又不是王刺史所能掌握的了。


    蕭度離開王刺史就去找了袁樵。


    ~~~~~~~~~~~~~~~~~~~~


    袁樵這天沒出城,除了開荒種地挖渠分水,文牘、城內的庶務也是要處理的。楣縣縣衙與楣州的府衙離得很近,蕭度騎馬過去,被砸了兩個果子就到了。


    蕭度這張臉在哪裏都不會被輕易忘掉,門上的差役見到是他,急在他馬頭前作了個揖:“司馬。”


    蕭度瀟灑地下馬,韁繩往侍從手裏一扔,問道:“袁郎可在?”


    “在的。小人這便去稟報……”


    “不用,我自己去。他在大堂?”


    “不是,去巡查倉房去了。”


    “嗯?”蕭度眨了眨眼,他起家便在中樞任職,旋即到了東宮,實務性的工作幾乎沒有做過,這方麵的經驗比王刺史還要少呢。不過袁樵是個先於他來做地方官的,去巡查倉房必有他的道理。


    【難道是先前的帳目有假?】蕭度帶著這樣的猜測,揪了個差役領路,趕去了倉房。


    一地的倉庫分為幾種,不同的物資因其儲藏的要求往往分在數個倉庫裏,袁樵去的是糧倉。糧倉也因用途不同分幾種,袁樵去的是常平倉。楣縣的常平倉空得能餓死耗子,袁樵背著手,在濕冷的倉房裏踱步。


    前任們沒給他留下多少家底,他到任時間尚短,也沒攢下什麽。今年雖然播種晚了,袁樵自認敦促得力,秋天應該會有糧食入帳。朝廷減免了賦稅,袁樵卻又另有進項。貧苦百姓、從山寨中清點出來的人口,許多人沒有牛馬等可以輔助耕田的牲口,袁樵依舊舊式的做法,由官府提供部分的耕牛、種子,使用官府提供的耕牛、種子、農具的人,獲得的收成要與官府分成。


    也是一筆收入。


    有糧食入帳,就得有糧倉存放,還得提前準備好了。不能那邊糧食交了,這邊倉庫還是破破爛爛的。以前任縣令給他的帳冊來看,這糧倉,大約也是閑置很久、需要修葺的。


    到了一看,果不其然,糧倉的基本構架是存在的,牆也沒塌,就是頂漏了。楣州比京城要潮濕一些,糧食更容易腐壞。


    【還得修這個!到哪裏再找人來幹這個呢?】袁樵飛快地在心裏盤算,理由正當,但是如果安排不合適的話,好事也要幹成壞事了。


    袁樵左腳立著,右腳在地上打著拍著。二條趨了進來:“郎君,蕭司馬來了。”


    袁樵對蕭度還有一點氣,蕭度這個傢夥對梁玉問話太不客氣了。抿抿嘴,袁樵一張冷臉待百客:“請。”


    蕭度進過一些糧倉,這麽小而破爛的頭一迴見,張望一番,感慨地道:“楊仕達能夠招致如許多的流亡,不是沒有道理的。”


    袁樵問道:“司馬有何貴幹?”


    教養讓他們要學會不要一驚一乍,喜不過分的喜、悲也不過分的悲,蕭度還是從袁樵的表情、動作、語氣裏讀出了淡淡的不喜與疏離。蕭度假裝不知道,答曰:“是王府君。命我與各縣的縣令多多交往,隨時可知各縣的情況,大約是為了有事可以調度。”


    袁樵指指倉庫:“就是這個樣子的了。”


    蕭度道:“得修啊。不過也不急吧?今年免賦,又是常平倉……”


    “有收入的。”袁樵公事公辦地給蕭度講解了耕牛的使用。歷來官府都有這樣的做法,鼓勵屯墾的時候尤其會推廣,隻是做成什麽樣子全看地方官的能力與想法,蕭度道:“不錯不錯,是這樣的!我不諳庶務,一時竟沒有想起來。”


    袁樵不欠蕭禮人情,對蕭度便沒那麽客氣,問道:“司馬還有什麽事嗎?烏縣離楣州還遠,想去見他怕是要早早動身才好。”


    蕭度遭了冷遇也不惱,依舊溫煦如春日一般:“楣縣才隻看了一個皮毛,還說什麽烏縣呢?蜻蜓點水一般,豈是我輩所為?你不必管我,我跟著看看、學學,還望不吝賜教。”


    袁樵自認沒有這樣的厚臉皮,臉有點黑。今天還約好了要出城去作坊那裏跟梁玉見個麵的,梁玉說有個新想法,想聽聽他的意見。因為與紡織有關,要設在作坊附近的河邊,邀他去實地勘查一番再作定論。


    這得去。


    袁樵後麵跟著個拖油瓶來到了作坊門外。


    ~~~~~~~~~~~~~~~~~~


    袁樵不大樂意,梁玉反而覺得有趣。她讀書不多,建碓坊的時候想起來史書裏約略有些記載,翻出來一看,是河岸如果水碓太多,會影響航道。毫無疑問的,如果水力紡車立起來了,是瞞不住人的眼的。


    假設水力紡車的效率與腳踏紡車一樣,就值得紡紗人去仿造。如果效率高一倍,一定會有有財有勢的人招集了工匠來研究,建個紡線的作坊。就如水碓一般,不少水碓不是哪一家的,它可能是合族、全村的人湊錢建的,推幾個人在碓坊裏勞作,各家依次、按照共同約定的費用來使用、維護這個碓坊。


    這樣水力紡車一定不會少!


    那麽對河道會有什麽樣的影響呢?梁玉熟悉土地,知道以楣州的土壤,累死也不可能致富。紡織作坊反而是條路。她希望楣州能夠成為一個布帛、絲麻的生產和集散地,那麽水陸交通就很重要了。最起碼得袁樵這個縣令做個規劃,再大一點的規模袁樵都策劃不了,還得王刺史去調度、協調境內各縣。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長命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想吃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想吃肉並收藏長命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