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裏流亡路, 是那麽好走的嗎?調教兒子,也不用往死裏折騰不是?
直到袁樵從張軌那裏迴來,宋義將此事告訴他,袁樵也能看出個端倪來。楣州與蕭司空、大長公主,太不搭了,除非失勢,否則楣州就是盛放他們對手的垃圾堆。
梁大郎不大明白這些彎彎繞繞的,安慰道:“蕭三郎是個不錯的人,就是他接咱家上京的,一路上也沒見有壞心。不會壞事的。”
【不!你不知道他!】梁玉與袁樵都有點擔心。
袁樵撚了撚鼻尖:“我去見一見朱寂吧。”
朱寂跟蕭家走得近,或許能夠知道一點什麽消息呢?朱寂與梁大郎、梁八郎一樣,因為清剿楊榮封了路,拖延了不少時日,中途往京裏行文解釋過,京中也有信函迴復的來著。
朱寂沒來見宋義,他認得宋義是誰?正在自己房裏趴著,一個小廝給他捏背。見袁樵來了,朱寂披衣下榻:“大郎?”這些日子混得熟了,兩人連官稱、表字都不稱唿了,直接叫起排行來。
袁樵笑道:“有事請教。”
朱寂奇道:“我不請教你便罷了,能有什麽事要你請教的?”
袁樵笑吟吟地道:“蕭度。”
朱寂目光遊移:“啊?他怎麽了?”一看就知道有故事。
實際上也有故事,朱寂心裏打著小鼓。他除了給東宮行文說明自己耽擱的原因,還捎了家書迴去,給親娘的多一些安慰的話,給“二爹”的就提到了自己在楣州的所見所行所感。接著“二爹”就來了一封信,告訴他,舅心甚慰,認為艱苦的地方真能鍛鍊人,應該把所有不幹正事瞎裝正經的人都扔過來刨地挖渠。二爹的想法一點也不貴公子!
袁樵一提蕭度,朱寂就覺得二爹要扔過來的人一定就是他!【我別是又坑了他一迴吧?】哪怕堅持自己告密是為了蕭度好,朱寂還是有點過意不去的。
破案了,袁樵啼笑皆非:“罷了。他就要來了,做司馬。”
朱寂兩眼一黑:“那他什麽時候才能迴去呀?”
袁樵沉痛地搖搖頭:“不知道。”
~~~~~~~~~~~~~~~
蕭度坐在馬上,一臉的鎮定。
他才定了婚,對方是名門李氏的女兒,年方二八,溫柔典雅,也不介意等他兩年,守得他脫胎換骨。事實上,以蕭度才過二十的年紀就能做上司馬,雖然是楣州的司馬,官運也是不錯的了。外放於世家子弟是積累資歷並非踢出局,楣州是遠了點、偏了點、耐人尋味了點,隻要父兄還在,蕭度迴來也不過是一句話的事。
腰間懸著新一任未婚妻贈與的繡囊,蕭度好看的眉眼籠著一片憂愁,更好看了。
他本來是被關在家裏的,父母壓根兒瞧不上淩氏,長兄也想讓他“改邪歸正”,他偏偏吃了秤砣鐵了心就是不想改。直到巫蠱案塵埃落定,他被放了出來,麵對一地雞毛,哭也哭不出一聲來。淩家早被查抄了,連淩珍珍常去的還真觀也歸了梁玉。隻有昔日約會的池畔還是楊柳依依,卻又不是元宵時的景象了。
他知道,自己不能去追逐淩珍珍,他有父母有家族。他已不能滿足他們的期許,就更不能用惹事生非來報答養育之恩。唯有嗟嘆痛哭,痛飲酒。
接著,淩賢妃自殺,杜皇後被廢,京城一係列的事情發生得那麽密集,令人應接不暇。家裏反而取消了對他的禁令,杜皇後廢後,蕭禮親自來見他,對他說:“你不妨出去看一看了。”
出去看什麽呢?京城的棋局不是他能夠掌控的,之前想下棋的心思顯得多麽的可笑,他的力量遠沒有他想像中的強大。與那些鮮血淋淋的拚殺,不露於外的詭計相比,他的計謀仿佛是兒童的遊戲。他甚至連自己的私情都被人勘破,可笑被母親捉拿迴府的時候,他隻想著聯絡淩珍珍,居然沒有反省自己的智謀出了問題!
蕭度這一跤,跌得極其慘烈。
唯有醇酒婦人,可以忘憂。
京中的繁華享樂,京外的遊玩畋獵,漸漸填滿了他生活的空檔。除了這些,他不知道自己還能做些什麽。世家子弟,不做這些還做什麽呢?
直到大長公主被“四兇”彈劾,蕭禮抽空來問他:“你還是蕭家的兒郎嗎?父母有難,你就隻會吃酒嗎?”
【罷了,聽話吧,至少這樣可以讓父母放心一些。】
除了聽話,他覺得自己也不剩什麽可以為父母、為家族做的了。紀申他是佩服的,這樣的一個人卻被貶到邊州去了。梁玉,是他皺眉的,這樣一個人卻敢於擊殺“四兇”。更讓他沉默的是,袁樵走了,跟著梁玉去了楣州,越發襯得他縮在京城裏為淩珍珍難過是多麽的……虛偽。
然而他的感情是真摯的!【我可以不顧父母嗎?!不能啊!!!】蕭度更難過了,【既然如此,便不如依禮而行吧。】
他洗心革麵,到父母麵前請罪,痛哭流涕:“父母有難,身為子女卻不能為父母分憂,是兒子不孝。自今而後,再不讓您操心了。”
大長公主也一改“給我打”的氣魄,與天下所有的慈母一樣,抱著幼子痛哭失聲:“我終於盼著你迴頭了!叫‘四兇’將我下獄,我也是情願的。”
</br>
直到袁樵從張軌那裏迴來,宋義將此事告訴他,袁樵也能看出個端倪來。楣州與蕭司空、大長公主,太不搭了,除非失勢,否則楣州就是盛放他們對手的垃圾堆。
梁大郎不大明白這些彎彎繞繞的,安慰道:“蕭三郎是個不錯的人,就是他接咱家上京的,一路上也沒見有壞心。不會壞事的。”
【不!你不知道他!】梁玉與袁樵都有點擔心。
袁樵撚了撚鼻尖:“我去見一見朱寂吧。”
朱寂跟蕭家走得近,或許能夠知道一點什麽消息呢?朱寂與梁大郎、梁八郎一樣,因為清剿楊榮封了路,拖延了不少時日,中途往京裏行文解釋過,京中也有信函迴復的來著。
朱寂沒來見宋義,他認得宋義是誰?正在自己房裏趴著,一個小廝給他捏背。見袁樵來了,朱寂披衣下榻:“大郎?”這些日子混得熟了,兩人連官稱、表字都不稱唿了,直接叫起排行來。
袁樵笑道:“有事請教。”
朱寂奇道:“我不請教你便罷了,能有什麽事要你請教的?”
袁樵笑吟吟地道:“蕭度。”
朱寂目光遊移:“啊?他怎麽了?”一看就知道有故事。
實際上也有故事,朱寂心裏打著小鼓。他除了給東宮行文說明自己耽擱的原因,還捎了家書迴去,給親娘的多一些安慰的話,給“二爹”的就提到了自己在楣州的所見所行所感。接著“二爹”就來了一封信,告訴他,舅心甚慰,認為艱苦的地方真能鍛鍊人,應該把所有不幹正事瞎裝正經的人都扔過來刨地挖渠。二爹的想法一點也不貴公子!
袁樵一提蕭度,朱寂就覺得二爹要扔過來的人一定就是他!【我別是又坑了他一迴吧?】哪怕堅持自己告密是為了蕭度好,朱寂還是有點過意不去的。
破案了,袁樵啼笑皆非:“罷了。他就要來了,做司馬。”
朱寂兩眼一黑:“那他什麽時候才能迴去呀?”
袁樵沉痛地搖搖頭:“不知道。”
~~~~~~~~~~~~~~~
蕭度坐在馬上,一臉的鎮定。
他才定了婚,對方是名門李氏的女兒,年方二八,溫柔典雅,也不介意等他兩年,守得他脫胎換骨。事實上,以蕭度才過二十的年紀就能做上司馬,雖然是楣州的司馬,官運也是不錯的了。外放於世家子弟是積累資歷並非踢出局,楣州是遠了點、偏了點、耐人尋味了點,隻要父兄還在,蕭度迴來也不過是一句話的事。
腰間懸著新一任未婚妻贈與的繡囊,蕭度好看的眉眼籠著一片憂愁,更好看了。
他本來是被關在家裏的,父母壓根兒瞧不上淩氏,長兄也想讓他“改邪歸正”,他偏偏吃了秤砣鐵了心就是不想改。直到巫蠱案塵埃落定,他被放了出來,麵對一地雞毛,哭也哭不出一聲來。淩家早被查抄了,連淩珍珍常去的還真觀也歸了梁玉。隻有昔日約會的池畔還是楊柳依依,卻又不是元宵時的景象了。
他知道,自己不能去追逐淩珍珍,他有父母有家族。他已不能滿足他們的期許,就更不能用惹事生非來報答養育之恩。唯有嗟嘆痛哭,痛飲酒。
接著,淩賢妃自殺,杜皇後被廢,京城一係列的事情發生得那麽密集,令人應接不暇。家裏反而取消了對他的禁令,杜皇後廢後,蕭禮親自來見他,對他說:“你不妨出去看一看了。”
出去看什麽呢?京城的棋局不是他能夠掌控的,之前想下棋的心思顯得多麽的可笑,他的力量遠沒有他想像中的強大。與那些鮮血淋淋的拚殺,不露於外的詭計相比,他的計謀仿佛是兒童的遊戲。他甚至連自己的私情都被人勘破,可笑被母親捉拿迴府的時候,他隻想著聯絡淩珍珍,居然沒有反省自己的智謀出了問題!
蕭度這一跤,跌得極其慘烈。
唯有醇酒婦人,可以忘憂。
京中的繁華享樂,京外的遊玩畋獵,漸漸填滿了他生活的空檔。除了這些,他不知道自己還能做些什麽。世家子弟,不做這些還做什麽呢?
直到大長公主被“四兇”彈劾,蕭禮抽空來問他:“你還是蕭家的兒郎嗎?父母有難,你就隻會吃酒嗎?”
【罷了,聽話吧,至少這樣可以讓父母放心一些。】
除了聽話,他覺得自己也不剩什麽可以為父母、為家族做的了。紀申他是佩服的,這樣的一個人卻被貶到邊州去了。梁玉,是他皺眉的,這樣一個人卻敢於擊殺“四兇”。更讓他沉默的是,袁樵走了,跟著梁玉去了楣州,越發襯得他縮在京城裏為淩珍珍難過是多麽的……虛偽。
然而他的感情是真摯的!【我可以不顧父母嗎?!不能啊!!!】蕭度更難過了,【既然如此,便不如依禮而行吧。】
他洗心革麵,到父母麵前請罪,痛哭流涕:“父母有難,身為子女卻不能為父母分憂,是兒子不孝。自今而後,再不讓您操心了。”
大長公主也一改“給我打”的氣魄,與天下所有的慈母一樣,抱著幼子痛哭失聲:“我終於盼著你迴頭了!叫‘四兇’將我下獄,我也是情願的。”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