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高陽郡王的案子你也接手,兩案並一案,讓盧會聽你調遣。”
“是。”
桓琚扯過一張紙,匆匆寫了幾行字:“拿著這個,你先辦這個案子。杜氏放一放。讓周明都幫你。”
崔穎將帽子戴上,深深躬下了腰,雙手捧著紙張倒退到門邊轉身開了門。
桓琚炸雷一樣的聲音在身後隨著打開的大門沖了出來:“程為一!進來!”
程為一心頭一顫,小跑著到了桓琚的身邊:“聖人。”
桓琚道:“今天有人到昭慶殿了嗎?”
“是,賢妃娘娘的母親來了,已經走了,聖人要見她嗎?”
“不了。你去悄悄的辦,不要讓她察覺,不許她與外麵交通消息。”
“是。”程為一心裏打鼓,就在三天前,桓琚剛剛解了賢妃的禁錮,今天又下了同樣的命令,並且比之前的那一道兇險得多了。“悄悄的辦”這是一個信號。上一次下命令的時候,桓琚是充滿了無奈與憐惜的,這一次卻是沒有一點感情波動的。
【賢妃娘娘要糟。】
桓琚想得就更多了:無論什麽人要構陷,不至於將這兩個人用同一個罪名扯到一起來,且二人詛咒不是同一件事,手段相同、所求不同。則所求或許是虛,所行必然為實。那麽,賢妃呢?穆士熙的案子,她是真的無辜嗎?她急著嫁女兒,是為的什麽?淩慶做過詛咒的事,她會不會呢?
皇帝的疑心病起來的時候,總是相當可怕的。
~~~~~~~~~~~~~~
崔穎辦案比盧會靠譜得多,他先夜審葉勤,葉勤事無巨細,將淩慶昔年的不堪情狀統統描述了一遍。
【狗咬狗,】崔穎麵無表情地想,【不用說,淩慶近來的倒黴事就是高陽郡王進京之後搞的,高陽郡王一個郡王,被昔日的奴僕坑陷,也是可憐可嘆可笑。】
崔穎沒有去問淩慶,正如盧會也不先問高陽郡王一樣,他拿著桓琚的手諭,天黑之後帶著周明都直撲淩家。此時已經宵禁,大街小巷不見人影,崔穎以“宮中有令”詐開了淩府大門。崔穎捧著桓琚的手諭,讓淩府全家接個旨意。
淩慶到現在還沒迴來,就是落在崔穎的手上,如今他又迴來了,淩府本能地不安了起來。看他捧著的手諭又不像是假的,淩母隻得帶著兒孫擺香案、跪地迎旨。崔穎問道:“人數似乎不對?”
淩母道:“他、他們出去玩了。”
崔穎點點頭:“開始吧。”
周明都的人馬一擁而上。
仿佛是查封穆士熙府邸的翻版,還是崔、周二人指揮,行動的步驟都是一樣的。軍士輕車熟路,拿人、封房子,男女分兩處押禁。崔穎拿著淩府的花名冊,對著淩府的帳冊,僕人裏誰拿月錢最多的先揪出來審——這一定是心腹。
誰有功勞去倒騰十幾年前的陳穀子爛芝麻?聖人關心的是詛咒,是近來有沒有再幹這個事,崔穎也把這一個當成重點來看。與有可能對聖人行咒術,媚惑一個高陽郡王算得了什麽大事?
淩府的家僕也不負所望,淩慶賣主賣得順手,自家僕人也有樣學樣。感謝盧會等人的惡名,即使崔穎都是有理有據,人也都怕他。還真觀在第一時間進入了崔穎的視野,與淩府交好的幾個道士的名字也被供了出來。崔穎甚至沒有用動任何刑具,就得到了這樣一個結果。
崔穎帶著淩府的僕人,直撲還真觀,又是詐開了門,從上到下一網打盡。
此時,天光初現,整個京城還沉浸在昨天的消息之中——淩慶又被告了。
京城小民的生活裏,高陽郡王離開十幾年了,沒有幾個人關心,淩慶就不一樣了。然而淩家也是悄無聲息的,還真觀也掛出了今天謝絕香客的牌子。與此同時,周明都率領一隊騎士飛馳出城,也隻是引起路過人的側目而已——這身衣甲真是威風哎!
~~~~~~~~~~~
這一天京城的天氣很好,梁玉早早的起來換了身新衣裳,阿蠻給她拿了件夾袍披上:“天開始冷了,三娘多穿一點。到了宮裏凍得哆嗦了不像話。”
梁玉笑道:“就你貼心!”
杜皇後也起得很早,因為徐國夫人上了年紀覺越發的少,此時二人已經起床梳洗打扮完了。徐國夫人是昨天下午進的宮,杜皇後給她送了消息——聖人解除了淩賢妃的禁錮,淩賢妃的母親也能探望她了。梁婕妤母子給賢妃求了情,這可怎麽辦?
杜皇後本來不著急的,十二郎、十三郎已經被放逐了,賢妃眼見沒有什麽本事了,賢妃一旦失寵,沒有一個在聖人麵前構陷她的人,她的危險就會大大的減少。她隻要一直拖著就是勝利,但是,梁婕妤添的什麽亂呢?
徐國夫人進宮之後母女兩人關起門來說悄悄話,杜皇後說了自己的消息:“聖人去探病,梁婕妤勸了聖人去看賢妃。據說,是太子將他引過去的。”
徐國夫人恨聲道:“三郎真是忘恩負義!沒有我等力保,太子哪裏輪得到他來做呢?”這話說得也不算錯,當時除了蕭司空,趙侍中、杜尚書也都是力主“立長”的人。
杜皇後傷心得哭了:“我何曾對不起他?”
</br>
“高陽郡王的案子你也接手,兩案並一案,讓盧會聽你調遣。”
“是。”
桓琚扯過一張紙,匆匆寫了幾行字:“拿著這個,你先辦這個案子。杜氏放一放。讓周明都幫你。”
崔穎將帽子戴上,深深躬下了腰,雙手捧著紙張倒退到門邊轉身開了門。
桓琚炸雷一樣的聲音在身後隨著打開的大門沖了出來:“程為一!進來!”
程為一心頭一顫,小跑著到了桓琚的身邊:“聖人。”
桓琚道:“今天有人到昭慶殿了嗎?”
“是,賢妃娘娘的母親來了,已經走了,聖人要見她嗎?”
“不了。你去悄悄的辦,不要讓她察覺,不許她與外麵交通消息。”
“是。”程為一心裏打鼓,就在三天前,桓琚剛剛解了賢妃的禁錮,今天又下了同樣的命令,並且比之前的那一道兇險得多了。“悄悄的辦”這是一個信號。上一次下命令的時候,桓琚是充滿了無奈與憐惜的,這一次卻是沒有一點感情波動的。
【賢妃娘娘要糟。】
桓琚想得就更多了:無論什麽人要構陷,不至於將這兩個人用同一個罪名扯到一起來,且二人詛咒不是同一件事,手段相同、所求不同。則所求或許是虛,所行必然為實。那麽,賢妃呢?穆士熙的案子,她是真的無辜嗎?她急著嫁女兒,是為的什麽?淩慶做過詛咒的事,她會不會呢?
皇帝的疑心病起來的時候,總是相當可怕的。
~~~~~~~~~~~~~~
崔穎辦案比盧會靠譜得多,他先夜審葉勤,葉勤事無巨細,將淩慶昔年的不堪情狀統統描述了一遍。
【狗咬狗,】崔穎麵無表情地想,【不用說,淩慶近來的倒黴事就是高陽郡王進京之後搞的,高陽郡王一個郡王,被昔日的奴僕坑陷,也是可憐可嘆可笑。】
崔穎沒有去問淩慶,正如盧會也不先問高陽郡王一樣,他拿著桓琚的手諭,天黑之後帶著周明都直撲淩家。此時已經宵禁,大街小巷不見人影,崔穎以“宮中有令”詐開了淩府大門。崔穎捧著桓琚的手諭,讓淩府全家接個旨意。
淩慶到現在還沒迴來,就是落在崔穎的手上,如今他又迴來了,淩府本能地不安了起來。看他捧著的手諭又不像是假的,淩母隻得帶著兒孫擺香案、跪地迎旨。崔穎問道:“人數似乎不對?”
淩母道:“他、他們出去玩了。”
崔穎點點頭:“開始吧。”
周明都的人馬一擁而上。
仿佛是查封穆士熙府邸的翻版,還是崔、周二人指揮,行動的步驟都是一樣的。軍士輕車熟路,拿人、封房子,男女分兩處押禁。崔穎拿著淩府的花名冊,對著淩府的帳冊,僕人裏誰拿月錢最多的先揪出來審——這一定是心腹。
誰有功勞去倒騰十幾年前的陳穀子爛芝麻?聖人關心的是詛咒,是近來有沒有再幹這個事,崔穎也把這一個當成重點來看。與有可能對聖人行咒術,媚惑一個高陽郡王算得了什麽大事?
淩府的家僕也不負所望,淩慶賣主賣得順手,自家僕人也有樣學樣。感謝盧會等人的惡名,即使崔穎都是有理有據,人也都怕他。還真觀在第一時間進入了崔穎的視野,與淩府交好的幾個道士的名字也被供了出來。崔穎甚至沒有用動任何刑具,就得到了這樣一個結果。
崔穎帶著淩府的僕人,直撲還真觀,又是詐開了門,從上到下一網打盡。
此時,天光初現,整個京城還沉浸在昨天的消息之中——淩慶又被告了。
京城小民的生活裏,高陽郡王離開十幾年了,沒有幾個人關心,淩慶就不一樣了。然而淩家也是悄無聲息的,還真觀也掛出了今天謝絕香客的牌子。與此同時,周明都率領一隊騎士飛馳出城,也隻是引起路過人的側目而已——這身衣甲真是威風哎!
~~~~~~~~~~~
這一天京城的天氣很好,梁玉早早的起來換了身新衣裳,阿蠻給她拿了件夾袍披上:“天開始冷了,三娘多穿一點。到了宮裏凍得哆嗦了不像話。”
梁玉笑道:“就你貼心!”
杜皇後也起得很早,因為徐國夫人上了年紀覺越發的少,此時二人已經起床梳洗打扮完了。徐國夫人是昨天下午進的宮,杜皇後給她送了消息——聖人解除了淩賢妃的禁錮,淩賢妃的母親也能探望她了。梁婕妤母子給賢妃求了情,這可怎麽辦?
杜皇後本來不著急的,十二郎、十三郎已經被放逐了,賢妃眼見沒有什麽本事了,賢妃一旦失寵,沒有一個在聖人麵前構陷她的人,她的危險就會大大的減少。她隻要一直拖著就是勝利,但是,梁婕妤添的什麽亂呢?
徐國夫人進宮之後母女兩人關起門來說悄悄話,杜皇後說了自己的消息:“聖人去探病,梁婕妤勸了聖人去看賢妃。據說,是太子將他引過去的。”
徐國夫人恨聲道:“三郎真是忘恩負義!沒有我等力保,太子哪裏輪得到他來做呢?”這話說得也不算錯,當時除了蕭司空,趙侍中、杜尚書也都是力主“立長”的人。
杜皇後傷心得哭了:“我何曾對不起他?”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