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這隻是一個守門房的管事而已,官話極好,後麵四個後生也是端正體麵的。見了梁大郎,不卑不亢地道:“這位郎君好生麵生,不知有何貴幹?”


    “我、呃,那個,來謝袁先生的。”


    “敝主人訪親去了,郎君可有名帖?”


    “啥帖?”


    名帖,又叫名刺,體麵人家拜訪但又不局限於拜訪時用的東西。梁大郎長這麽大還沒聽過那東西呢,庚帖他就知道了,成婚的時候央媒人給包辦的。梁大郎茫然地迴過頭看了看妹妹,對管事道:“您等一下哈。”


    迴到車邊問妹妹:“玉啊,他要名帖哩,那是啥?”


    梁玉也茫然了一下,然後想了起來,她在縣城是聽過這玩藝兒的,但是!從沒見過!


    兄妹倆再次麵麵相覷,梁玉臉上的汗也下來了。這個沒準備呀!別看梁玉現在識字也不算少了,怎麽寫名帖,她一點數也沒有。她那一手字,也是個初學者的水準,拿出去給人看,她自己都覺得不好意思。


    一陣冷風吹過,鸞鈴聲由遠及近。兄妹倆不約而同看過去,隻見一支車隊從轉角轉了出來,背後一陣腳步聲,方才要名帖的人小步跑下了台階,列隊相迎——主人家迴來了。


    ~~~~~~~~~~~~~~~~~~~~~~~


    袁樵的心情很不好。


    他奉母親、祖母,攜幼子,一家四口上京,按原計劃是要依祖劉氏的哥哥的。劉氏的哥哥正任著禮部尚書,對妹妹也頗有感情。外甥死了之後,劉尚書就想讓妹妹帶著全家一同上京的,但是袁樵要守喪,要扶靈歸葬,這事就暫緩了。等守完了孝,劉尚書掐著點兒派人送信。


    劉氏在家裏能當大半個家,隻是平時不大說話,如今思慮再三,還是覺得自己的哥哥比袁家的族人更可靠一些。有自己的情麵在,劉尚書會更加用心提攜袁樵。袁氏的族人也能照顧袁樵,但是其用心程度,就不一定能與劉尚書相比了。


    袁樵與鄭氏也都贊同了這個觀點。


    不想天有不測風雲,啟程的時候書信往來,劉尚書還一派瀟灑的口氣。等他們到了京裏,派人先去遞個帖子通知,劉府卻已經隻剩幾個看家的老蒼頭了!


    細細一問,才知道劉尚書因為建儲的事情與皇帝硬槓了一場,既要槓皇帝,又不能罵皇帝罵得太難聽,於是就卯足了勁罵了淩賢妃。皇帝認為太子的母親出身低微,隻是個宮人,淩賢妃已經是賢妃了,身份更高些;劉尚書就說,淩家還是賤籍出身呢,梁才人好歹是良家子入的宮。


    這一下,不止皇帝聽了別人罵他的心肝不痛快,連淩賢妃、賢妃所生的兒女,淩家一大家子,統統被他兜頭踩了一腳。劉氏當世名門,劉尚書就拿這出身說事,誰都沒法跟他就出身問題對嗆。


    槓完之後,太子冊的是梁才人的兒子。劉尚書覺得自己勝了,好吃好睡幾個月,前幾天皇帝突然發難,將他給貶出京去邊州做刺史了。一家人哭天抹淚,一別京師路三千。


    得知前情之後,袁家一家四口哀嘆一迴,又麵臨了一個新的問題——接下來怎麽辦?


    千裏迢迢的來了,再迴老家是不行的,就在京城裏住,劉尚書又遠謫。最後隻能選擇先在自家在京城的舊宅裏住下,然後拜訪袁氏族人,以及諸姻親家,交際不能斷。袁樵還要再接著讀點書,拜訪一下權貴與名士,博些好名聲,然後好出仕。


    袁樵放下行李就幹著這四處奔波的事,今天更是全家往西鄉房在京的人家裏去了。袁樵的祖父隻有一個兒子,袁樵的父親也隻有一個兒子,人丁是不旺的,但是西鄉房、整個袁氏,就是一個大家族了。袁樵的祖父兄弟十三人,再遠些的族人更多,這些人又與他姓聯姻,是一個龐大的圈子。


    袁樵祖父已經故去了,但是叔祖裏還有七位健在。袁樵的嗣子袁先,卻不是這七位中任何一位的曾孫。一番交際,弄得袁樵腦仁生疼。今天這位叔祖,他官做得不太高,派頭卻又太足,甚至對嫂子劉氏也不像哥哥在世時那麽恭敬了。


    憋了一肚子氣迴來,袁樵騎在馬上,遠遠就看到自家門前停了兩輛車,還挺寒酸的。


    【這是誰?】


    袁樵打馬上前,要問的話忽然卡在了喉嚨裏,跳下馬來,硬生生改了一句:“你怎麽找過來了?禮部沒教你們演禮?還是出了什麽事了?”


    梁玉尷尬了一下,又昂起頭:“我爹叫我和大哥來謝先生。”


    袁樵心情好了不少,笑道:“進來說話吧。”轉馬去祖母和母親車邊分別說了此事。劉氏道:“唔,不枉你教過他們。”楊氏則叮囑:“快些進去吧。”叫人看到了不太好,她也不願意讓人知道袁樵給梁家充了二十天西席。


    一行人進了袁府,梁大郎和梁玉就想把布帛給搬……等等!咋還不到正廳哩?


    有多大的門就有多大的屋,袁府幾重院落,每重都比梁家那“豪宅”大。且尋常見客不到當中那大的廳事裏,隻在一間花廳裏。是以他們過了三道門、繞過兩片照壁,才到了地方。按規矩,梁玉得去拜劉氏、楊氏,梁大郎跟袁樵見禮,梁玉從來沒見過這陣仗,跟著大哥去到了花廳。


    劉氏、楊氏婆媳兩個,衣服還沒換,在另一小廳裏喝茶歇息,左等不來,右等不來。楊氏便派人去看梁玉怎麽了,使女迴報:“小娘子去了小花廳。”婆媳兩個你看我、我看你,楊氏問道:“阿家,這是個什麽規矩?”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長命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想吃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想吃肉並收藏長命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