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年笑了一下,轉頭看著秦王道:“你們為何費盡心機想要保住鹹陽?”
秦王道:“你不廢話嗎?鹹陽是秦國的都城,都城沒了,秦國也就亡了!”
渠年道:“義渠年的都城不是被我秦國占領了嗎?那義渠國怎麽沒亡?”
秦王微微一怔,道:“你什麽意思?”
渠年道:“正如你們所知道的那樣,我這個人沒帶過兵,不會排兵布陣,如果讓我領兵上戰場,三打一我都打不過人家,所以我隻能從大的戰略思想上給你們提供意見。兵法有雲,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而你們現在之所以一籌莫展,就是眼光局限住了你們的思想,為什麽一定要盯著鹹陽的一畝三分地?你們現在既想擊敗敵軍,又想保住鹹陽,魚和熊掌,都想得到,但到最後,卻是一樣都得不到。而且保住鹹陽這個根深蒂固的想法,不但沒有給你們帶來任何幫助,反而束縛住你們的手腳,這三十萬兵馬調都不敢調,這不是作繭自縛嗎?”
眾將領麵麵相覷,竟感覺好像有點道理,在他們的意識中,確實從來沒有想過放棄鹹陽,畢竟這是秦國的都城哪,全家老小都在這裏呢,連狗都養在這裏。
秦王怔道:“你的意思是,不會打算放棄鹹陽吧?”
渠年道:“既然守不住,為什麽不放棄?現在鹹陽對我們來說,完全就是一個累贅,就是你們一心想守住鹹陽,正因為這個想法,你們完全放不開手腳,三麵都想防住,但到最後,一麵都防不住,隻會人財兩空,最後的結局,鹹陽還是被攻破。既然鹹陽被攻破的結局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那我們還不如提前放棄。而且何在野和昌化君攻破鹹陽以後,並不會屠城泄憤,我們隻是暫時離開。但你們現在想一下,如果我們放棄鹹陽,是不是覺得眼前豁然開朗,手腳忽然放開,想怎麽幹就怎麽幹,自由自在,再也沒有什麽東西可以羈絆你們的手腳?”
眾將領聽他這麽一說,眼前真的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感覺他說的一點都沒錯,既然鹹陽反正要被攻破,那還不如主動放棄呢!
不過這事有點丟臉,秦王有些猶豫,道:“如果我們直接就把祖宗的基業白白拋棄了,不就變成不孝子孫了嗎!”
渠年道:“如果不把鹹陽拋棄,父王能守得住嗎?最後還不是被人家攻破,還不是做了不孝子孫?而且到那時我們都死了,連收複鹹陽的機會都沒有了,九泉之下都沒有臉麵麵對列祖列宗!留得青山在,才不怕沒柴燒。”
秦王想想也是這個道理,點了點頭道:“那如果放棄鹹陽,我們下一步該怎麽做?”
渠年道:“隻要我們有放棄鹹陽的想法,那這事就好辦了呀!首先東麵函穀關的三十萬守軍可以撤過來,不要理會山東六國,如果他們想趁火打劫,開門讓他們進來,我們不抵抗,他們又能幹嘛?最多劫掠一番,我鹹陽都不要了,還怕他們劫掠?如果等我們緩過氣來,還可以關門打狗,讓他們有來無迴!退一萬步講,他們來不來還是兩碼事,可能也就是隔岸觀火。”
山東六國進關中,對秦國來說,自古以來都是天塌下來的大事,但現在從渠年嘴裏說出來,卻是如此地輕描淡寫,就好像是小孩子過家家的一樣,最令他們不可思議的事,如此兒戲的想法,他們竟然覺得很有道理。
秦王也點了點頭道:“那然後呢?”
渠年道:“然後在西邊防線上再抽調二十萬兵馬過來,隻留下十萬,不求他們能戰勝昌化君,隻要拖延住昌化君進攻的速度,給我們爭取時間,這一點應該不難。南邊的防線上也同樣如此,抽調十萬迴來,也是讓他們拖延時間,給我們主力部隊爭取時間。”
秦王道:“抽調過來幹嘛?”
渠年道:“現在事情就明了了呀!我們現在手上有三十萬兵馬,北邊防線上有三十萬兵馬,函穀關再調來三十萬兵馬,西邊南邊的防線上再抽調三十萬兵馬,這樣我們手上就有了一百二十萬兵馬,這一百二十萬兵馬合兵一處,全力進攻北方的何在野和義渠國聯軍。俗話說,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隻要切斷何在野這根大拇指,敵軍不戰自潰!”
秦王想了想,深吸一口氣,道:“一百二十萬對陣九十萬,雖然贏的機會大一點,但耗時耗力,想要一舉擊潰何在野恐怕沒有那麽容易,一旦打成拉鋸戰,昌化君和巴蜀國肯定會攻破防線,這是毋庸置疑的,到時人家前後夾擊,我們腹背受敵,非常危險哪!”
渠年笑道:“這個時候你還怕危險?富貴險中求,我們本來就是在破釜沉舟,要麽生,要麽死!而且我剛剛說了,我沒有帶過兵,並不會排兵布陣,我現在隻能指望戰場上這些優秀的將領,如果一百二十萬對陣九十萬,還是主場作戰,如果都不能做到速戰速決,那這仗也不要打了,就是神仙也救不了秦國,大家還是散夥逃命好了。”
眾將領交頭接耳,竊竊私語。這時,一名將領說道:“王上,我感覺公子說的這個辦法可以嚐試一下,畢竟我們已經沒有退路了,不如破釜沉舟搏一把,隻要能擊潰何在野,勝算還是在我們的手裏。”
另一名將領說道:“沒錯,正如公子所說,死馬當活馬醫,這樣我們還能賭一把,鹿死誰手還不一定。”
渠年道:“沒錯,其實我讓你們放棄鹹陽,並不是真的放棄鹹陽,我隻是讓你們放棄這個包袱,做最壞的打算,鹹陽會不會丟,還不一定。我不會領兵打仗,隻會紙上談兵,所以秦國的未來還是在你們的手裏,隻要你們足夠優秀,這隻是一道小坎!”
萬庭這時說道:“沒錯,我讚成公子的建議,前怕狼後怕虎,永遠成不了大事,我就不相信我們一百二十萬兵馬幹不過何在野的九十萬兵馬,那死了也是活該。”
秦王點了點頭,就拿目光掃視眾人,道:“也就是說,你們都讚成渠年的提議,有沒有人反對的?”
眾人都沒有吱聲,畢竟他們連一個像樣的計劃都沒有,拿什麽反對?雖然渠年的計劃在他們的眼裏,算不上完美,畢竟還有很大的風險,但在這種情況下,已經算得上是非常完美的計劃了,起碼還能有讓他們有賭一把的機會,不像之前,他們都已經準備英勇就義了。看來公子這一人可抵百萬大軍的名頭,並不是浪得虛名,難怪人家就算殺了太子,迴到秦國還跟沒事人一樣,甚至還會受到重用,真是有能力的人不管走到哪裏,都是吃得開的。也難怪人家可以在敵國的都城混得如魚得水,不是沒有原因的。
渠年這時說道:“說得我嗓子都冒煙了!”轉頭看著馬公公,道:“公公,我的茶涼了沒有?”
馬公公又吹了兩口,道:“差不多啦!”說時就把茶盞遞了過來!
渠年接過茶盞,輕輕嘬了一口,茶水果然已經涼了,便跟喝酒一樣,仰脖一飲而盡!
剛剛這些將領見渠年在這麽緊張的時刻還有心思喝茶,心裏都是嗤之以鼻的,現在卻不這樣想了,感覺人家一口氣說了這麽多話,確實挺辛苦的,就應該喝點茶潤潤嗓子。
馬公公見他喝完,便又說了一句:“公子,還要給你再倒一杯嗎?”
渠年便把茶盞遞給他,道:“行了,潤潤嗓子就行了!多謝公公了!”
馬公公道:“公子客氣了,這是奴才應該做的。如果公子沒有別的事情,那奴才就告退了。”
渠年點了點頭!
秦王看得滿腹疑竇,渠年明明懷疑馬公公已經跟何在野串通了,為什麽還當著他的麵說出他的計劃,這不是間接告訴了何在野嗎?剛剛他還以為準備把馬公公殺之滅口了,如果渠年真這樣做,他為了秦國,也不會拒絕,萬萬沒想到渠年竟然會放馬公公出去,這不是讓他去通風報信的嗎?雖然馬公公並不一定是叛徒,但這麽大的事情,關係國家興亡,總得要謹慎一點呀!
他實在想不通渠年的葫蘆裏賣的是什麽藥,但他現在特別相信渠年,也沒有多說什麽,他不相信渠年這麽聰明的人,會犯這種低級錯誤!
等到馬公公出門,渠年就把秦王叫到一旁,小聲道:“父王,你現在派個人監視馬公公,一定要派高手,不能讓他發覺,他現在有可能要去傳信,隻要知道他把信傳出去就可以了,不要阻撓!”
秦王怔道:“等他把信傳出去,我們的計劃不就走漏風聲了嗎?”
渠年道:“現在時間緊急,我來不及解釋,你按我的吩咐做就行了。”
秦王微微一怔,自從他登上王位以後,還從來沒有一個人對他敢用“吩咐”這個詞,但這種時候,他也懶得為一個詞語斤斤計較,便點了點頭!
秦王道:“你不廢話嗎?鹹陽是秦國的都城,都城沒了,秦國也就亡了!”
渠年道:“義渠年的都城不是被我秦國占領了嗎?那義渠國怎麽沒亡?”
秦王微微一怔,道:“你什麽意思?”
渠年道:“正如你們所知道的那樣,我這個人沒帶過兵,不會排兵布陣,如果讓我領兵上戰場,三打一我都打不過人家,所以我隻能從大的戰略思想上給你們提供意見。兵法有雲,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而你們現在之所以一籌莫展,就是眼光局限住了你們的思想,為什麽一定要盯著鹹陽的一畝三分地?你們現在既想擊敗敵軍,又想保住鹹陽,魚和熊掌,都想得到,但到最後,卻是一樣都得不到。而且保住鹹陽這個根深蒂固的想法,不但沒有給你們帶來任何幫助,反而束縛住你們的手腳,這三十萬兵馬調都不敢調,這不是作繭自縛嗎?”
眾將領麵麵相覷,竟感覺好像有點道理,在他們的意識中,確實從來沒有想過放棄鹹陽,畢竟這是秦國的都城哪,全家老小都在這裏呢,連狗都養在這裏。
秦王怔道:“你的意思是,不會打算放棄鹹陽吧?”
渠年道:“既然守不住,為什麽不放棄?現在鹹陽對我們來說,完全就是一個累贅,就是你們一心想守住鹹陽,正因為這個想法,你們完全放不開手腳,三麵都想防住,但到最後,一麵都防不住,隻會人財兩空,最後的結局,鹹陽還是被攻破。既然鹹陽被攻破的結局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那我們還不如提前放棄。而且何在野和昌化君攻破鹹陽以後,並不會屠城泄憤,我們隻是暫時離開。但你們現在想一下,如果我們放棄鹹陽,是不是覺得眼前豁然開朗,手腳忽然放開,想怎麽幹就怎麽幹,自由自在,再也沒有什麽東西可以羈絆你們的手腳?”
眾將領聽他這麽一說,眼前真的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感覺他說的一點都沒錯,既然鹹陽反正要被攻破,那還不如主動放棄呢!
不過這事有點丟臉,秦王有些猶豫,道:“如果我們直接就把祖宗的基業白白拋棄了,不就變成不孝子孫了嗎!”
渠年道:“如果不把鹹陽拋棄,父王能守得住嗎?最後還不是被人家攻破,還不是做了不孝子孫?而且到那時我們都死了,連收複鹹陽的機會都沒有了,九泉之下都沒有臉麵麵對列祖列宗!留得青山在,才不怕沒柴燒。”
秦王想想也是這個道理,點了點頭道:“那如果放棄鹹陽,我們下一步該怎麽做?”
渠年道:“隻要我們有放棄鹹陽的想法,那這事就好辦了呀!首先東麵函穀關的三十萬守軍可以撤過來,不要理會山東六國,如果他們想趁火打劫,開門讓他們進來,我們不抵抗,他們又能幹嘛?最多劫掠一番,我鹹陽都不要了,還怕他們劫掠?如果等我們緩過氣來,還可以關門打狗,讓他們有來無迴!退一萬步講,他們來不來還是兩碼事,可能也就是隔岸觀火。”
山東六國進關中,對秦國來說,自古以來都是天塌下來的大事,但現在從渠年嘴裏說出來,卻是如此地輕描淡寫,就好像是小孩子過家家的一樣,最令他們不可思議的事,如此兒戲的想法,他們竟然覺得很有道理。
秦王也點了點頭道:“那然後呢?”
渠年道:“然後在西邊防線上再抽調二十萬兵馬過來,隻留下十萬,不求他們能戰勝昌化君,隻要拖延住昌化君進攻的速度,給我們爭取時間,這一點應該不難。南邊的防線上也同樣如此,抽調十萬迴來,也是讓他們拖延時間,給我們主力部隊爭取時間。”
秦王道:“抽調過來幹嘛?”
渠年道:“現在事情就明了了呀!我們現在手上有三十萬兵馬,北邊防線上有三十萬兵馬,函穀關再調來三十萬兵馬,西邊南邊的防線上再抽調三十萬兵馬,這樣我們手上就有了一百二十萬兵馬,這一百二十萬兵馬合兵一處,全力進攻北方的何在野和義渠國聯軍。俗話說,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隻要切斷何在野這根大拇指,敵軍不戰自潰!”
秦王想了想,深吸一口氣,道:“一百二十萬對陣九十萬,雖然贏的機會大一點,但耗時耗力,想要一舉擊潰何在野恐怕沒有那麽容易,一旦打成拉鋸戰,昌化君和巴蜀國肯定會攻破防線,這是毋庸置疑的,到時人家前後夾擊,我們腹背受敵,非常危險哪!”
渠年笑道:“這個時候你還怕危險?富貴險中求,我們本來就是在破釜沉舟,要麽生,要麽死!而且我剛剛說了,我沒有帶過兵,並不會排兵布陣,我現在隻能指望戰場上這些優秀的將領,如果一百二十萬對陣九十萬,還是主場作戰,如果都不能做到速戰速決,那這仗也不要打了,就是神仙也救不了秦國,大家還是散夥逃命好了。”
眾將領交頭接耳,竊竊私語。這時,一名將領說道:“王上,我感覺公子說的這個辦法可以嚐試一下,畢竟我們已經沒有退路了,不如破釜沉舟搏一把,隻要能擊潰何在野,勝算還是在我們的手裏。”
另一名將領說道:“沒錯,正如公子所說,死馬當活馬醫,這樣我們還能賭一把,鹿死誰手還不一定。”
渠年道:“沒錯,其實我讓你們放棄鹹陽,並不是真的放棄鹹陽,我隻是讓你們放棄這個包袱,做最壞的打算,鹹陽會不會丟,還不一定。我不會領兵打仗,隻會紙上談兵,所以秦國的未來還是在你們的手裏,隻要你們足夠優秀,這隻是一道小坎!”
萬庭這時說道:“沒錯,我讚成公子的建議,前怕狼後怕虎,永遠成不了大事,我就不相信我們一百二十萬兵馬幹不過何在野的九十萬兵馬,那死了也是活該。”
秦王點了點頭,就拿目光掃視眾人,道:“也就是說,你們都讚成渠年的提議,有沒有人反對的?”
眾人都沒有吱聲,畢竟他們連一個像樣的計劃都沒有,拿什麽反對?雖然渠年的計劃在他們的眼裏,算不上完美,畢竟還有很大的風險,但在這種情況下,已經算得上是非常完美的計劃了,起碼還能有讓他們有賭一把的機會,不像之前,他們都已經準備英勇就義了。看來公子這一人可抵百萬大軍的名頭,並不是浪得虛名,難怪人家就算殺了太子,迴到秦國還跟沒事人一樣,甚至還會受到重用,真是有能力的人不管走到哪裏,都是吃得開的。也難怪人家可以在敵國的都城混得如魚得水,不是沒有原因的。
渠年這時說道:“說得我嗓子都冒煙了!”轉頭看著馬公公,道:“公公,我的茶涼了沒有?”
馬公公又吹了兩口,道:“差不多啦!”說時就把茶盞遞了過來!
渠年接過茶盞,輕輕嘬了一口,茶水果然已經涼了,便跟喝酒一樣,仰脖一飲而盡!
剛剛這些將領見渠年在這麽緊張的時刻還有心思喝茶,心裏都是嗤之以鼻的,現在卻不這樣想了,感覺人家一口氣說了這麽多話,確實挺辛苦的,就應該喝點茶潤潤嗓子。
馬公公見他喝完,便又說了一句:“公子,還要給你再倒一杯嗎?”
渠年便把茶盞遞給他,道:“行了,潤潤嗓子就行了!多謝公公了!”
馬公公道:“公子客氣了,這是奴才應該做的。如果公子沒有別的事情,那奴才就告退了。”
渠年點了點頭!
秦王看得滿腹疑竇,渠年明明懷疑馬公公已經跟何在野串通了,為什麽還當著他的麵說出他的計劃,這不是間接告訴了何在野嗎?剛剛他還以為準備把馬公公殺之滅口了,如果渠年真這樣做,他為了秦國,也不會拒絕,萬萬沒想到渠年竟然會放馬公公出去,這不是讓他去通風報信的嗎?雖然馬公公並不一定是叛徒,但這麽大的事情,關係國家興亡,總得要謹慎一點呀!
他實在想不通渠年的葫蘆裏賣的是什麽藥,但他現在特別相信渠年,也沒有多說什麽,他不相信渠年這麽聰明的人,會犯這種低級錯誤!
等到馬公公出門,渠年就把秦王叫到一旁,小聲道:“父王,你現在派個人監視馬公公,一定要派高手,不能讓他發覺,他現在有可能要去傳信,隻要知道他把信傳出去就可以了,不要阻撓!”
秦王怔道:“等他把信傳出去,我們的計劃不就走漏風聲了嗎?”
渠年道:“現在時間緊急,我來不及解釋,你按我的吩咐做就行了。”
秦王微微一怔,自從他登上王位以後,還從來沒有一個人對他敢用“吩咐”這個詞,但這種時候,他也懶得為一個詞語斤斤計較,便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