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茶是用紅棗百合紅糖煮的,新郎吃的那碗有四個荷包蛋,迎新隊伍其他人吃的則隻有兩個荷包蛋。
其他小孩子們也得了一碗,隻有一個荷包蛋,大人就沒得了,隻有普通的芝麻紅糖茶,裏邊剪了一些紅棗絲。
但不管如何,在農家喜事上,能準備這麽多碗糖茶來,都是底子豐厚的人家了。
但村裏人都明白,林平安家並不是底子豐厚,而是在風光嫁女,掏家底兒也要撐住這樣的場麵。
因而,大家都是很感動的,林平安和宋氏疼閨女,而閨女也能幹懂事,一家人都很好。
那些十來歲的小閨女們則一臉羨慕,豔羨著林燕娘不但找了個好夫郎,還有這麽肯下本錢的爹娘。
林老太太也覺得體麵,正坐在上房那邊屋簷下陪著幾個村裏老太太們說話。
林薑氏先前被林富貴狠狠瞪了一眼,又被兒子欲言又止看了一眼,再被老太太喊到上房那邊陪她坐著,哪兒也不準去,此時正蔫蔫兒地端著糖茶,心裏怪不是滋味兒。
她的閨女還沒說中婆家呢,鎮上原來在說的人家,也因為有更好的人選而沒說成。
如今她最瞧不起的二房裏野丫頭,竟然瞎貓撿到死耗子,就撿了門好親事迴家?
心裏憋著氣卻不敢撒出來,因為村裏婦人都不理會她,卻還一臉戒備地注意著她,她又不傻,如何看不明白?
若是鬧將起來,她是可以出一口惡意,但後果怕也不是她能承擔得起的吧。
她隻能忍著了。
而院子裏的熱鬧,也在迎親隊伍吃完糖茶後,就開始了新一波熱鬧。
要發親了。
或者說是迎親隊伍在催嫁。
雖然雲靖寧是從京城高門大戶裏來的,但他年少就在北關練兵,因而也是熟知北方婚俗的,何況還是這些長年在北關的後生們?
因而,村裏這些習俗雖然不同關內,但大家也能習慣,也知道催嫁。
三催之後,林傑就準備到門口再放鞭炮,林燦要去屋裏背姐姐。
林宋氏和林嶽氏也趕緊去屋裏,最後檢查新娘裝扮,還有陪嫁之物不能有遺漏。
雲靖寧的馬被牽到離門口很遠的地方栓著,不敢在近前放鞭炮,怕驚著馬,還派了兩個後生守在那裏。
這時候也要等鞭炮聲過才能把馬牽過來。
林學善幫著二叔張羅席麵去了,就等新娘過去,半個時辰後就擺席上喜酒。
因雲靖寧不擺酒,因而,席麵都擺在林家這邊,隻作送嫁酒。
而雲靖寧昨晚借著暖房機會,已經請過獵戶們了,今天不打算再單請。
都是窮家人,也沒道理吃了一頓又一頓的,那種連擺三天流水席的必是有錢大戶、暴發戶們。
林家今天的席麵是豐盛的,聘禮豐厚、嫁妝也豐厚,雲三在村裏起了新屋,又沒父母在跟前,林燕娘嫁過去日子不知道多好過。
村裏人談笑風生,皆是稱讚和羨慕。
東廂,一應物什都收拾好了,林宋氏便開口道:“燦兒,你來背姐姐出門!”
“來啦!”林燦早就在門口等著了,這時候就朝院門外的弟弟喊了一聲。
林傑立刻和村裏幾個差不多年紀的娃子放起了鞭炮,鞭炮過後,秦湛才敢讓人把馬牽到院門口來。
林燦在屋裏已經紮上了馬步,林燕娘看著個頭還沒有自己高的弟弟,心裏一陣柔軟。
她先抬手在弟弟肩膀上輕拍了兩下,以示稱讚,這才輕輕躍上後背。
略嫌單薄的小少年並沒有被姐姐壓垮,也是打小練武、練箭的他還是有把子力氣的。
“姐!你放心好了,我每天大碗吃的飯可不是白吃的,背得動你!”林燦似乎怕姐姐擔心,還笑嘻嘻地安慰了一句。
“傻小子,你別說話,要穩住呀。”林宋氏在一旁擔心地叮囑著。
林燦要到今年秋天才滿十歲,一個十歲的小少年,要背著十五歲常年習武打獵的姐姐,別說當娘的擔心,就是院子裏看熱鬧的所有人,心裏都懸著呢。
一時之間院子裏有些安靜,竟是沒有人說話,好像生怕驚嚇到少年,讓少年紮不住腳步。
“嗬嗬。”上房那邊屋簷下,林薑氏一聲冷笑,正要開口咋唿幾句。
一旁林老太太突然瞪住她:“你想說什麽?當伯娘的沒有伯娘的樣兒,是嫌家裏太冷清了麽?”
林薑氏猛地迴神,撇了下嘴,陰陽怪氣地開口。
“娘你如今到是會偏袒二房了,如今我這個大媳婦連話都不能說了呢,也怪我家金花沒找到有錢女婿呢。”
嗬嗬,雲三有錢又如何?可有給老婆子一個子兒?
林老太太臉色一沉,低斥道:“今兒我二孫女出嫁,我當奶奶的隻希望她好,其他都不重要!”
“你若敢壞我二孫女的喜慶,就別怪我算到大孫女頭上,你也別借機在這兒找罵!老娘平時不管你,不是管不了你!”
在一旁坐著的幾個老大娘見又要吵起來了,連忙說勸,也是提醒林老太太,別自己發脾氣反而鬧起來了。
林老太太反應過來,硬生生咽下這口氣,又橫了林薑氏一眼。
林薑氏早已氣黑了臉,幾次張嘴想要辯解。
但想到大閨女親事難題,也是生生忍下了這口悶氣,將臉別向另一邊,也不理老太婆了。
東廂那邊熱鬧正在繼續,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新娘身上,新娘已蓋上了繡牡丹的喜帕,安靜地趴在弟弟的背上。
林燦雖然有些吃力,更多的還是緊張,但他本是穩重性子,因而一臉嚴肅、認真地朝院門口邁著腳步。
雲靖寧看得心驚膽戰,幾次伸了手想要把人抱過來,但想到眾目睽睽之下也不好做得太過。
林學善也趕來了,在一旁幾次張嘴想要換他來背,但他來晚了一步,人已經由堂弟背著了,半道上到不好換人。
心裏也是有些無奈的,如果一早就讓他來背,哪兒這麽多擔心的事兒?
他能直接背到隔壁雲家去。
林燦也想背到雲家去,隻是平時走慣的院中小道,今天卻因為人多,怕被人踩壞了家裏那少得可憐的菜畦,因而上午就讓王威搬來草垛把林家這邊出入口給攔了。
所有人要過去雲家,都要從院門過去。
雲家今天自是院門大開,院門口寬簷下也掛了一對大紅燈籠,貼了喜聯。
院子裏隻留了兩個獵戶大叔幫忙守著,不然這屋裏還是有許多東西的,怕人起壞心思。
其他人全跟著迎親隊伍到了林家這邊,此時全都讓開了道兒,看著林燦背姐姐出門。
雲靖寧快走了兩步,秦湛趕緊將馬牽了過來。
雲靖寧盯著林燦腳步出了院門,連忙伸手。
“好啦,大舅子你的任務完成了,出了林家門,你姐姐就歸姐夫管啦!”
雲靖寧不由分說就將小少年背上的新娘子給接了過來,直接打橫抱走。
小媳婦到了自己手中,男人心裏才鬆了一口氣,臉上笑容更加濃鬱,渾身散發著誌得意滿、意氣風發的氣息。
惦記了這麽久、哄騙了這麽久的小媳婦,終於是自己的了!
然而隨著他這一抱,林燕娘由原來的趴伏姿勢變成現成差點後仰的姿勢,頭上喜帕差點掉落,嚇得她連忙伸手抓住了帕角,也直了直身。
這個冒失的家夥,若不是場合不對,她非要跳起來揍他不可!
“小心些!”她忍氣地提醒。
“好。”雲靖寧垂下眸子輕輕勾唇。
雖然喜帕擋住了那張精致明豔的嬌顏,但他先前看過了,可以想像她此時躲在喜帕下是怎樣一副模樣,甚至在她剛才說話時,應該是怎樣的表情。
他又是嗬嗬一笑,就在眾人驚唿聲裏,突然縱身躍上馬背。
新郎騎在馬上,新娘靠在新郎懷中,這畫麵……真是讓人驚歎,與眾不同的迎親呀。
而且新娘一身大紅繡花衣裙、喜帕從頭遮住,新郎卻隻是一身新衫,隻有腰帶是大紅的。
頭上沒有發帶束發,而是挽起發髻,以鑲紅玉金冠固定,瞧著模樣氣質就與村裏人不同了。
不過早有人好奇相問時,雲靖寧的解釋是,這金冠是他及冠時,家中長輩送的。
因他原本就是關內大戶子弟,隻是落難在雙溪嶺,又娶村女而選擇在村裏落戶罷了。
他為這樁親事的籌備、新屋、聘禮、好酒、屋裏屋外的布置,無一不在提醒著村裏人、村裏獵戶們。
這個快要被大家忘卻是外來身份的漢子,其實是有錢人家出身。
此時看著豪氣的新郎,大家心裏又是一陣感慨。
“發嫁嘍!”
“迎親返迴嘍!”
熱鬧的喊聲響起,雲靖寧想要接過韁繩策馬而行,卻被秦湛避開了。
“雲三哥,今天小弟為你牽馬!今天你小登科,小弟我代表所有姓雲的、不姓雲的兄弟們,祝你馬到功成!”
秦湛笑嘻嘻地說著吉祥話兒,卻是意味深長、意有所指。
雲靖寧自然聽得明白,因為他家中也有幾個兄弟,隻不過此刻沒一個在身邊。
而在身邊的隻有秦家小弟,雲霽和雲霄這兩個小跟班,還有幾個自家親兵。
更多的軍中兄弟此時正在備戰,而他挑在這時候成親也是……
頗有紀念意義。
其他小孩子們也得了一碗,隻有一個荷包蛋,大人就沒得了,隻有普通的芝麻紅糖茶,裏邊剪了一些紅棗絲。
但不管如何,在農家喜事上,能準備這麽多碗糖茶來,都是底子豐厚的人家了。
但村裏人都明白,林平安家並不是底子豐厚,而是在風光嫁女,掏家底兒也要撐住這樣的場麵。
因而,大家都是很感動的,林平安和宋氏疼閨女,而閨女也能幹懂事,一家人都很好。
那些十來歲的小閨女們則一臉羨慕,豔羨著林燕娘不但找了個好夫郎,還有這麽肯下本錢的爹娘。
林老太太也覺得體麵,正坐在上房那邊屋簷下陪著幾個村裏老太太們說話。
林薑氏先前被林富貴狠狠瞪了一眼,又被兒子欲言又止看了一眼,再被老太太喊到上房那邊陪她坐著,哪兒也不準去,此時正蔫蔫兒地端著糖茶,心裏怪不是滋味兒。
她的閨女還沒說中婆家呢,鎮上原來在說的人家,也因為有更好的人選而沒說成。
如今她最瞧不起的二房裏野丫頭,竟然瞎貓撿到死耗子,就撿了門好親事迴家?
心裏憋著氣卻不敢撒出來,因為村裏婦人都不理會她,卻還一臉戒備地注意著她,她又不傻,如何看不明白?
若是鬧將起來,她是可以出一口惡意,但後果怕也不是她能承擔得起的吧。
她隻能忍著了。
而院子裏的熱鬧,也在迎親隊伍吃完糖茶後,就開始了新一波熱鬧。
要發親了。
或者說是迎親隊伍在催嫁。
雖然雲靖寧是從京城高門大戶裏來的,但他年少就在北關練兵,因而也是熟知北方婚俗的,何況還是這些長年在北關的後生們?
因而,村裏這些習俗雖然不同關內,但大家也能習慣,也知道催嫁。
三催之後,林傑就準備到門口再放鞭炮,林燦要去屋裏背姐姐。
林宋氏和林嶽氏也趕緊去屋裏,最後檢查新娘裝扮,還有陪嫁之物不能有遺漏。
雲靖寧的馬被牽到離門口很遠的地方栓著,不敢在近前放鞭炮,怕驚著馬,還派了兩個後生守在那裏。
這時候也要等鞭炮聲過才能把馬牽過來。
林學善幫著二叔張羅席麵去了,就等新娘過去,半個時辰後就擺席上喜酒。
因雲靖寧不擺酒,因而,席麵都擺在林家這邊,隻作送嫁酒。
而雲靖寧昨晚借著暖房機會,已經請過獵戶們了,今天不打算再單請。
都是窮家人,也沒道理吃了一頓又一頓的,那種連擺三天流水席的必是有錢大戶、暴發戶們。
林家今天的席麵是豐盛的,聘禮豐厚、嫁妝也豐厚,雲三在村裏起了新屋,又沒父母在跟前,林燕娘嫁過去日子不知道多好過。
村裏人談笑風生,皆是稱讚和羨慕。
東廂,一應物什都收拾好了,林宋氏便開口道:“燦兒,你來背姐姐出門!”
“來啦!”林燦早就在門口等著了,這時候就朝院門外的弟弟喊了一聲。
林傑立刻和村裏幾個差不多年紀的娃子放起了鞭炮,鞭炮過後,秦湛才敢讓人把馬牽到院門口來。
林燦在屋裏已經紮上了馬步,林燕娘看著個頭還沒有自己高的弟弟,心裏一陣柔軟。
她先抬手在弟弟肩膀上輕拍了兩下,以示稱讚,這才輕輕躍上後背。
略嫌單薄的小少年並沒有被姐姐壓垮,也是打小練武、練箭的他還是有把子力氣的。
“姐!你放心好了,我每天大碗吃的飯可不是白吃的,背得動你!”林燦似乎怕姐姐擔心,還笑嘻嘻地安慰了一句。
“傻小子,你別說話,要穩住呀。”林宋氏在一旁擔心地叮囑著。
林燦要到今年秋天才滿十歲,一個十歲的小少年,要背著十五歲常年習武打獵的姐姐,別說當娘的擔心,就是院子裏看熱鬧的所有人,心裏都懸著呢。
一時之間院子裏有些安靜,竟是沒有人說話,好像生怕驚嚇到少年,讓少年紮不住腳步。
“嗬嗬。”上房那邊屋簷下,林薑氏一聲冷笑,正要開口咋唿幾句。
一旁林老太太突然瞪住她:“你想說什麽?當伯娘的沒有伯娘的樣兒,是嫌家裏太冷清了麽?”
林薑氏猛地迴神,撇了下嘴,陰陽怪氣地開口。
“娘你如今到是會偏袒二房了,如今我這個大媳婦連話都不能說了呢,也怪我家金花沒找到有錢女婿呢。”
嗬嗬,雲三有錢又如何?可有給老婆子一個子兒?
林老太太臉色一沉,低斥道:“今兒我二孫女出嫁,我當奶奶的隻希望她好,其他都不重要!”
“你若敢壞我二孫女的喜慶,就別怪我算到大孫女頭上,你也別借機在這兒找罵!老娘平時不管你,不是管不了你!”
在一旁坐著的幾個老大娘見又要吵起來了,連忙說勸,也是提醒林老太太,別自己發脾氣反而鬧起來了。
林老太太反應過來,硬生生咽下這口氣,又橫了林薑氏一眼。
林薑氏早已氣黑了臉,幾次張嘴想要辯解。
但想到大閨女親事難題,也是生生忍下了這口悶氣,將臉別向另一邊,也不理老太婆了。
東廂那邊熱鬧正在繼續,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新娘身上,新娘已蓋上了繡牡丹的喜帕,安靜地趴在弟弟的背上。
林燦雖然有些吃力,更多的還是緊張,但他本是穩重性子,因而一臉嚴肅、認真地朝院門口邁著腳步。
雲靖寧看得心驚膽戰,幾次伸了手想要把人抱過來,但想到眾目睽睽之下也不好做得太過。
林學善也趕來了,在一旁幾次張嘴想要換他來背,但他來晚了一步,人已經由堂弟背著了,半道上到不好換人。
心裏也是有些無奈的,如果一早就讓他來背,哪兒這麽多擔心的事兒?
他能直接背到隔壁雲家去。
林燦也想背到雲家去,隻是平時走慣的院中小道,今天卻因為人多,怕被人踩壞了家裏那少得可憐的菜畦,因而上午就讓王威搬來草垛把林家這邊出入口給攔了。
所有人要過去雲家,都要從院門過去。
雲家今天自是院門大開,院門口寬簷下也掛了一對大紅燈籠,貼了喜聯。
院子裏隻留了兩個獵戶大叔幫忙守著,不然這屋裏還是有許多東西的,怕人起壞心思。
其他人全跟著迎親隊伍到了林家這邊,此時全都讓開了道兒,看著林燦背姐姐出門。
雲靖寧快走了兩步,秦湛趕緊將馬牽了過來。
雲靖寧盯著林燦腳步出了院門,連忙伸手。
“好啦,大舅子你的任務完成了,出了林家門,你姐姐就歸姐夫管啦!”
雲靖寧不由分說就將小少年背上的新娘子給接了過來,直接打橫抱走。
小媳婦到了自己手中,男人心裏才鬆了一口氣,臉上笑容更加濃鬱,渾身散發著誌得意滿、意氣風發的氣息。
惦記了這麽久、哄騙了這麽久的小媳婦,終於是自己的了!
然而隨著他這一抱,林燕娘由原來的趴伏姿勢變成現成差點後仰的姿勢,頭上喜帕差點掉落,嚇得她連忙伸手抓住了帕角,也直了直身。
這個冒失的家夥,若不是場合不對,她非要跳起來揍他不可!
“小心些!”她忍氣地提醒。
“好。”雲靖寧垂下眸子輕輕勾唇。
雖然喜帕擋住了那張精致明豔的嬌顏,但他先前看過了,可以想像她此時躲在喜帕下是怎樣一副模樣,甚至在她剛才說話時,應該是怎樣的表情。
他又是嗬嗬一笑,就在眾人驚唿聲裏,突然縱身躍上馬背。
新郎騎在馬上,新娘靠在新郎懷中,這畫麵……真是讓人驚歎,與眾不同的迎親呀。
而且新娘一身大紅繡花衣裙、喜帕從頭遮住,新郎卻隻是一身新衫,隻有腰帶是大紅的。
頭上沒有發帶束發,而是挽起發髻,以鑲紅玉金冠固定,瞧著模樣氣質就與村裏人不同了。
不過早有人好奇相問時,雲靖寧的解釋是,這金冠是他及冠時,家中長輩送的。
因他原本就是關內大戶子弟,隻是落難在雙溪嶺,又娶村女而選擇在村裏落戶罷了。
他為這樁親事的籌備、新屋、聘禮、好酒、屋裏屋外的布置,無一不在提醒著村裏人、村裏獵戶們。
這個快要被大家忘卻是外來身份的漢子,其實是有錢人家出身。
此時看著豪氣的新郎,大家心裏又是一陣感慨。
“發嫁嘍!”
“迎親返迴嘍!”
熱鬧的喊聲響起,雲靖寧想要接過韁繩策馬而行,卻被秦湛避開了。
“雲三哥,今天小弟為你牽馬!今天你小登科,小弟我代表所有姓雲的、不姓雲的兄弟們,祝你馬到功成!”
秦湛笑嘻嘻地說著吉祥話兒,卻是意味深長、意有所指。
雲靖寧自然聽得明白,因為他家中也有幾個兄弟,隻不過此刻沒一個在身邊。
而在身邊的隻有秦家小弟,雲霽和雲霄這兩個小跟班,還有幾個自家親兵。
更多的軍中兄弟此時正在備戰,而他挑在這時候成親也是……
頗有紀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