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容府是聽不到多少風聲的,因而若是沒有人帶信給她,她對外麵的事情簡直一無所知。但她不擔心這個,她愁的是陶叔遲遲不肯讓她進帳房做事,而一直將她安排在書庫。若是這麽耗著,孤身進容府有什麽意思呢?
有一天早上醒來,外頭仍是黑黢黢的,廊簷上的燈籠還未熄滅,她躡手躡腳地從屋子裏走出來,走在靜悄悄的廊道上,不經意就瞥見花壇中的楓葉悄無聲息地抹上了大片的紅。
她裹緊了身上的薄衫,輕輕哈了口氣,秋天來了呀。
有時候某些消息也同這秋季的到來一樣,悄無聲息,讓人毫無防備。
容府裏忽地忙碌起來,陶叔恨不得將府裏每一個人都拆成兩個人來用。容夫人要迴娘家探親,這對於容家上上下下而言,那可是天大的事。阿植天天看著小工在府裏一遍又一遍地刷新桐油,空氣裏仿佛都充斥著濃烈的桐油味道。因人手緊缺,書庫的大門又重新落了鎖。
阿植每日跟著小井四處打雜,生活陡然間忙碌了起來。
這日阿植被陶叔派發給府裏的花匠打下手,她握著個大剪子站在一旁,有些不知所措。
那老花匠啐了口唾沫在花壇裏,拿起一把鋸子就開工了。他似乎有些不耐煩,一邊鋸著樹的旁枝,一邊抱怨道:「他爺爺的,要來不提前打聲招唿,這會兒都快走到家門口了才說到了,這不坑人呢麽?!這上頭的人動動嘴,我們這些人就得折騰死。」
阿植曉得他是在抱怨容夫人,便不多嘴,就站在一旁靜靜聽著。
然她心裏想的卻是,容夫人為何在這個時候迴京了呢?按理說遠嫁封國的女人,是沒這麽容易能迴來的……是隨王太不顧忌,還是容夫人恃寵而驕,或是容府的勢力範圍太廣了呢……
可容夫人要迴來這件事,卻好似一直瞞著一般,壓根兒沒人知道。按理說容家的眼線早就能探聽到消息的……難不成是故意裝作不知道?
阿植正愣怔著,那老花匠忽地睨了她一眼,指著不遠處一叢月季同她說:「去,將沒用的枯枝都給剪了。」
阿植訥然地抱著大剪子挪過去了。
——*——*——*——*——
偌大的容府就如一個待嫁的女人一樣,將自己裝扮得得體又端莊,坐在新房中,等著夫君的到來。
阿植體會到了這種大事發生之前的壓迫感。
秋天的涼意不斷逼近,她手腳冰冷地在小屋子裏踱來踱去,想著萬一自己撞見了容夫人該如何是好,這樣一來她的身份不就被識破了麽?若是彼時容夫人問起緣由,又要如何作答呢?哎……她深深嘆著氣,望了望外麵的天色,又自我安慰道,容夫人鐵定不會往下人住的地方來,且容夫人也不過是迴容府看一看,到底還是要迴驛館住的。
不必擔心,不必擔心。
然她卻並不知,容夫人卻並非獨自一人進京。
作者有話要說:
我剛看了一段h……不告訴你們
34
34、瀟瀟暮雨洗清秋 ...
容夫人比預料中晚了一天抵達京城。那天也並非什麽好天氣,雨絲無聲無息地飄著,頗有些無止盡的味道。阿植站在走廊裏打了個哆嗦,剛抬頭便瞧見不遠處一把油紙傘飄了過來。天色青灰青灰的,蓋著一層霜般迷濛。
那人漸漸走近,到了廊內才背對著她收了傘。雨滴順著收起的傘麵滾落下來,滴在走廊上。
「這兩天京城都是這般天氣嗎?」聲音清朗,不急不慢。
阿植立時便聽出是誰的聲音,她心中一驚,暗暗吸了口冷氣,有些忐忑地迴道:「昨日還是晴天。」
「那倒是不趕巧了。」還是那樣沉到水底般的寂然,清清冷冷的,一絲波瀾也無。就如這漫天秋雨,下得無知無覺,無悲無喜。
長衫上也跟著蒙上一絲雨濕,握著傘柄的手仍是骨節分明,又顯著病弱的蒼白。
阿植不言聲,覺得道破了不好,便往後退了兩步。然管儀似乎也打算遂她的願,重新撐開傘,慢慢走迴了雨中。
秋雨飄搖進廊內,打在她衣衫上,阿植的心思卻完全不在這上頭。管儀的突然造訪,讓她心裏有些不好的預感。看他的樣子就好似早就知道自己在容府了一樣?他想做什麽?他又知道什麽呢?
阿植斂了斂思緒,匆匆地跑到西苑的茶水間,小井瞧見她便嘀咕道:「怎麽這麽晚才來?聽聞容夫人下午便到了,前頭都忙瘋了,今兒又下雨,真是倒黴。」小井瞥了一眼窗戶,皺眉道:「去把窗子關了,真是冷透了。」
阿植默默去關了窗,屋子裏瞬時安靜了下來,細密的雨聲隔著窗子傳來,倒悶了一些。小井繼續絮叨:「該預備的前頭都預備好了,就怕到時候要住在府裏,那可就麻煩死人了。也真是的,挑這時候迴來,真不是時候啊。」
阿植繼續愣著,擺弄茶具。下午才來?那管儀方才出現又是怎迴事?她腦子裏有些迷糊,就像做了一場夢。
「你杵在那兒幹嘛呢?」小井皺皺眉,「快過來幫忙將這些剛做好的點心送過去。」
由是天氣不好,許多形式上的事情都省了。再者,容夫人吩咐一切從簡,連隨行的車隊都不顯眼。阿植想,之前說隻有容夫人一個人進京的線報,鐵定也是假的。方才那人若真是管儀,那他們倒極有可能是分了兩路走的,管儀先到了京城,容夫人緊隨其後。
</br>
有一天早上醒來,外頭仍是黑黢黢的,廊簷上的燈籠還未熄滅,她躡手躡腳地從屋子裏走出來,走在靜悄悄的廊道上,不經意就瞥見花壇中的楓葉悄無聲息地抹上了大片的紅。
她裹緊了身上的薄衫,輕輕哈了口氣,秋天來了呀。
有時候某些消息也同這秋季的到來一樣,悄無聲息,讓人毫無防備。
容府裏忽地忙碌起來,陶叔恨不得將府裏每一個人都拆成兩個人來用。容夫人要迴娘家探親,這對於容家上上下下而言,那可是天大的事。阿植天天看著小工在府裏一遍又一遍地刷新桐油,空氣裏仿佛都充斥著濃烈的桐油味道。因人手緊缺,書庫的大門又重新落了鎖。
阿植每日跟著小井四處打雜,生活陡然間忙碌了起來。
這日阿植被陶叔派發給府裏的花匠打下手,她握著個大剪子站在一旁,有些不知所措。
那老花匠啐了口唾沫在花壇裏,拿起一把鋸子就開工了。他似乎有些不耐煩,一邊鋸著樹的旁枝,一邊抱怨道:「他爺爺的,要來不提前打聲招唿,這會兒都快走到家門口了才說到了,這不坑人呢麽?!這上頭的人動動嘴,我們這些人就得折騰死。」
阿植曉得他是在抱怨容夫人,便不多嘴,就站在一旁靜靜聽著。
然她心裏想的卻是,容夫人為何在這個時候迴京了呢?按理說遠嫁封國的女人,是沒這麽容易能迴來的……是隨王太不顧忌,還是容夫人恃寵而驕,或是容府的勢力範圍太廣了呢……
可容夫人要迴來這件事,卻好似一直瞞著一般,壓根兒沒人知道。按理說容家的眼線早就能探聽到消息的……難不成是故意裝作不知道?
阿植正愣怔著,那老花匠忽地睨了她一眼,指著不遠處一叢月季同她說:「去,將沒用的枯枝都給剪了。」
阿植訥然地抱著大剪子挪過去了。
——*——*——*——*——
偌大的容府就如一個待嫁的女人一樣,將自己裝扮得得體又端莊,坐在新房中,等著夫君的到來。
阿植體會到了這種大事發生之前的壓迫感。
秋天的涼意不斷逼近,她手腳冰冷地在小屋子裏踱來踱去,想著萬一自己撞見了容夫人該如何是好,這樣一來她的身份不就被識破了麽?若是彼時容夫人問起緣由,又要如何作答呢?哎……她深深嘆著氣,望了望外麵的天色,又自我安慰道,容夫人鐵定不會往下人住的地方來,且容夫人也不過是迴容府看一看,到底還是要迴驛館住的。
不必擔心,不必擔心。
然她卻並不知,容夫人卻並非獨自一人進京。
作者有話要說:
我剛看了一段h……不告訴你們
34
34、瀟瀟暮雨洗清秋 ...
容夫人比預料中晚了一天抵達京城。那天也並非什麽好天氣,雨絲無聲無息地飄著,頗有些無止盡的味道。阿植站在走廊裏打了個哆嗦,剛抬頭便瞧見不遠處一把油紙傘飄了過來。天色青灰青灰的,蓋著一層霜般迷濛。
那人漸漸走近,到了廊內才背對著她收了傘。雨滴順著收起的傘麵滾落下來,滴在走廊上。
「這兩天京城都是這般天氣嗎?」聲音清朗,不急不慢。
阿植立時便聽出是誰的聲音,她心中一驚,暗暗吸了口冷氣,有些忐忑地迴道:「昨日還是晴天。」
「那倒是不趕巧了。」還是那樣沉到水底般的寂然,清清冷冷的,一絲波瀾也無。就如這漫天秋雨,下得無知無覺,無悲無喜。
長衫上也跟著蒙上一絲雨濕,握著傘柄的手仍是骨節分明,又顯著病弱的蒼白。
阿植不言聲,覺得道破了不好,便往後退了兩步。然管儀似乎也打算遂她的願,重新撐開傘,慢慢走迴了雨中。
秋雨飄搖進廊內,打在她衣衫上,阿植的心思卻完全不在這上頭。管儀的突然造訪,讓她心裏有些不好的預感。看他的樣子就好似早就知道自己在容府了一樣?他想做什麽?他又知道什麽呢?
阿植斂了斂思緒,匆匆地跑到西苑的茶水間,小井瞧見她便嘀咕道:「怎麽這麽晚才來?聽聞容夫人下午便到了,前頭都忙瘋了,今兒又下雨,真是倒黴。」小井瞥了一眼窗戶,皺眉道:「去把窗子關了,真是冷透了。」
阿植默默去關了窗,屋子裏瞬時安靜了下來,細密的雨聲隔著窗子傳來,倒悶了一些。小井繼續絮叨:「該預備的前頭都預備好了,就怕到時候要住在府裏,那可就麻煩死人了。也真是的,挑這時候迴來,真不是時候啊。」
阿植繼續愣著,擺弄茶具。下午才來?那管儀方才出現又是怎迴事?她腦子裏有些迷糊,就像做了一場夢。
「你杵在那兒幹嘛呢?」小井皺皺眉,「快過來幫忙將這些剛做好的點心送過去。」
由是天氣不好,許多形式上的事情都省了。再者,容夫人吩咐一切從簡,連隨行的車隊都不顯眼。阿植想,之前說隻有容夫人一個人進京的線報,鐵定也是假的。方才那人若真是管儀,那他們倒極有可能是分了兩路走的,管儀先到了京城,容夫人緊隨其後。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