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檔競爭通常也不大,大製作大ip都選國慶檔廝殺,淡季也有淡季的好,隻要成績差不多,院線排片肯定少不了。


    《我不是藥神》當時也是走這條路,避開大製作,劍走偏鋒的宣傳,當然關鍵是作品好看,才能製霸整整一個半月。


    換成以前演員不用操心,但自己這次是製片人,百分之七十的大股東,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更何況是兄弟第一次當導演的作品,於公於私都要全力以赴。


    隨著團隊不斷磨合,進度越來越快,這讓胡中華整天樂嗬嗬的,早完成一天省的都是錢啊!


    但今天遇見意外,步凡皺著眉頭看著劇本,總感覺不太對勁,情緒老是達不到滿意的點,把胡中華和編劇叫過來,先停停,大家商量商量。


    “是不是台詞太囉嗦?”


    身為資深編劇的王鵬,很快明白步凡的意圖,建議道:“原本想著主角麵對如此高壓之下,肯定會表現的不知所措,所以...”


    步凡點點頭,對於編劇的實力很認可,但身為演員是最貼近角色的人物,沉思片刻道:“普通人麵對這種情況第一反應肯定是不知所措,但反派沒有打算給主角留任何時間。”


    “可以說他就是在享受獵物被一點點逼入絕境的過程!”


    “就好像把勒在主角脖子上繩索逐漸拉緊,看著獵物哀嚎掙紮,這個才是他最爽的時候。”


    王鵬點點頭,步凡的意見很中肯,尤其是演技早就證明一切。


    如同一台機器,精準穩定,再難的鏡頭從來沒有超過三條,基本都是一條過。


    憑一人之力,硬生生讓拍攝進度提前最少三分之一,這種演員不隻是導演用爽,連製片人都嗨翻天。


    “你的意思是用內心戲表達絕望和無助?”


    步凡點點頭,認真道:“語言這個時候是最蒼白的,情緒和肢體細節才是傳達給觀眾緊迫感的關鍵,你們覺得呢?”


    王天跟王鵬對視一眼,紛紛點頭同意,也就是步凡有資格在導演麵前裝逼,換成別人.....


    看著王鵬興衝衝離開,步凡問胡中華:“從哪裏找到的?”


    “你不知道現在連編劇都有經紀人嗎?”


    胡中華舒舒服服靠在沙發上,一直趕進度,今天終於能喘口氣,開玩笑道:“人家一線編劇的排場不比三線明星差。”


    “跟明星經紀人差不多,負責打理編劇除寫作之外,精通一切經紀事務的專業人才。簽約編劇,對接和匹配影視公司項目,對期間的談判、試筆、簽約等每個流程進行跟蹤....”


    “現在是內容為王,加上影視工業化的成熟與行業細分,不僅傳統編劇公司提供編劇經紀,像歪馬、如戲、劇本超市、編劇幫、雲萊塢等公司都開辟出編劇經紀服務,還有公司專門提供針對項目的劇本經紀。”


    “尤其是劇本經紀人要做的事情更為複雜,更像是製片人或者項目前端總策劃,負責劇本包裝甚至做反向ip孵化,還能像caa一樣解決碼盤子的事,將導演、製片人、投資公司甚至發行渠道打包輸送影視公司。”


    步凡有些吃驚,現在玩的這麽專業?


    “你跟著戚總和藍姐混,這種事肯定不用操心。”胡中華笑道:“先不說你們公司肯定有專門團隊負責劇本,就是您現在的人脈圈子,也不用擔心這種事情。”


    “我有朋友專門吃這路,10-20%抽成是常態,編劇經紀公司和編劇公司還不一樣,據我所知國內做這項業務的公司可能不超過20家,專門做編劇經紀和劇本交易的不超過5家。”


    “而具備一定寫作能力的編劇至少有幾千人,尤其對於新入行的編劇,經紀公司無疑能解決資源和圈子的匱乏問題,跟新藝人入行差不多。”


    “那些知名大編劇更是需要經紀人,不是所有人都有野心想開公司,編劇是創作人才,整天都宅在家裏,商務交給經紀人完善。遇見壓箱底的劇本想要售出,或者活多做不過來時,有人幫忙去整合資源,甚至分包下去找搶手,你懂得。”


    步凡很感興趣,追問道:“一個經紀能帶幾個編劇?”


    “我朋友手下有七八個,包括王鵬在內的資深老鳥,再多就忙不過來了。”


    “剛開始在別的城市,發現這個商機後來京城,幾個朋友成立公司,算是最早的一批創業者,現在混的風生水起。”


    “他們團隊內部資源也是共享的,一旦拿到項目會把需求發給所有經紀人,讓每個人推薦合適編劇,以提高推薦成功幾率。”


    “每周開會交流工作進展,經紀人要向同事們介紹自己簽約的新編劇,最擅長寫什麽類型的本子,讓大家心裏都有數,這樣出去談項目的時候,自己手裏若沒有合適的,還可以推薦其他同事的簽約編劇。”


    “今年他們公司簽約編劇超過200位,服務編劇130多個,代理原創項目超過100個。”


    見步凡吃驚的表情,繼續道:“全約編劇公司抽取分成基本上在10-20%,根據他的知名度浮動。”


    “半約編劇隻需要匹配項目,全約編劇就得深度帶。不同階段的編劇往往需求也千差萬別。有的希望接更多活,賺更多錢,有的堅決不接定製隻接原創。”


    “成熟編劇很多項目可能就不接,隻做他感興趣的,年輕編劇需要更多成長機會,就沒有那麽挑。”


    “這幾年不隻是演員片酬,連編劇都一路飛起,小有名氣的衛視劇作品編劇,每集十幾萬輕輕鬆鬆。對編劇經紀公司而言,不太願意接的是網大項目,最頂級的網大劇本也就是10萬一集,通常2-5萬,20%傭金毛毛雨。”


    胡中華喝口茶,分析道:“你也知道原創劇本在圈裏不好出手,尤其是編劇不太出名的時候,金主喜歡直接砸錢買經過市場認證的所謂大ip,隨便改改,找幾個流量就能立項。”


    “我經常給他們聊天,按照他們的說法,在劇本類型上,除了喜劇和動作、戰爭題材相對好賣之外,其實並沒有特定題材能夠長期受到青睞,市場往往容易跟風。”


    “很多時候遇見什麽題材都先屯著,投資方要什麽都有。聽說最近要衛視電視劇的少,網大去年很好,今年也不行。網劇越來越吃香,大家都開始往裏砸錢。”


    “現在他們幾個公司湊在一起準備幹大事,一個是建立編劇經紀體係,做國內最大的編劇信息庫,把所有人才一網打盡。另一個是確立劇本交易模式,成熟行業化運營。”


    “編劇經紀人負責簽約編劇,為其找委托創作項目;劇本經紀人更像是前期製片或者項目總策劃,需要對劇本進行篩選、評估和包裝,比如設計概念海報,做項目策劃書,進行市場和預算分析,然後精準推送給各渠道。”


    “因為影視行業的鏈條是斷點式,光提供劇本是不太容易成項目。比如和導演洽談,他們甚至可以提供50個投資公司,20個製片人,可以粘合資源,幫你解決碼盤子的問題。”


    “去年策劃一部奇幻網劇,編劇是大學在校生,但劇本題材和概念很好。於是他找到一家影視公司,提供策劃方案,推薦導演,甚至幫忙接洽播出平台。”


    “現金和10%的股權迴報,除去付給編劇的稿酬,光一個項目中淨賺百萬。通過經紀人的運作,劇本孵化的成本可以由上百萬降低到十幾萬,當然也很考驗經紀人對項目的判斷以及運營能力。”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就是演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風小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風小魚並收藏我就是演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