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頓時如同一顆巨石投入湖中,激起層層波瀾,流民中嘩聲四起,膽子小的已經嚇得瑟瑟發抖,恨不得拔腿就跑。可還沒等到他們做出反應,前麵那五百人馬已經迅速四散開來,且每兩匹馬之間都拉出一條長長的繩子,將所有流民團團圍困住。說是圍困,其實五百人相對兩三萬而言,根本不值一提,但這五百人稀稀疏疏地堵住所有路口,且一個個都舉起手中的兵器,在尚未摸透情況的流民看來,逃走簡直就是自尋死路,更何況流民本就是一盤散沙,且多數羸弱不堪,誰也沒有膽子與燕王府對抗。出於好奇特地到城樓上觀望的陶新知也被這陣勢嚇到了,愣了半晌後猛然驚出一身冷汗,低聲喃喃道:“完了完了!我惹下大禍事了!”一旁的心腹疑惑道:“大人何處此言?”陶新知顫著嘴唇,抖抖索索道:“你忘了京城的清殺令了嗎?我……我竟然以為燕王是要救濟這些百姓……”那心腹也是一驚:“這……這……”陶新知已經嚇得腿軟,似乎下一刻就會看到城門外血流遍野的場景,扶著城牆失色道:“兩萬八!足足兩萬八千人!之前他逼著我開倉放糧,我竟然信以為真,想不到繞了一大圈……”“不對啊……”那心腹麵露疑惑,“燕王何必多此一舉?”陶新知愣住,半晌後搖搖頭,一臉茫然。此時,城外已經形成一個半圓形的包圍圈,正對城門的大旗下是這五百人馬的統領,此人是賀淵親自挑選出來的,名叫丁勇,人如其名,異常勇猛,且最大的特色是聲如洪鍾。丁勇一開口,洪亮的聲音如撞鍾搬蕩開:“燕王有令,所有人等,無論男女,無論老幼,想要獲得口糧的,統統跟我們走!”話音落下,迴音陣陣,包圍圈內卻是一片寂靜,所有人都被震得目瞪口呆,直到包圍圈逐漸收攏,他們才猛然驚醒,頓時不知所措。沒有人知道他們即將去哪裏,又即將麵對什麽,可看著左右越來越靠近的繩索與騎兵,終究還是被這樣的威勢震懾住,再加上“口糧”二字吸引力巨大,他們在被迫形成隊伍後,終於默默跟著那麵大旗往前方走去。其中自然不乏心思活絡之人想要趁機逃跑,隻是還沒來得及跑出百步,就被一支釘在腳邊的利箭攔住去路,其他人看到頓時心驚膽戰。其實多一人少一人,甚至十人、百人,都並無多少影響,可一旦讓個別人成功逃跑,其他人必然蠢蠢欲動,一個不慎就會引起大亂,到那時區區五百人根本無能為力。好在一陣短暫的騷亂後,這一龐大臃腫的隊伍最終安安穩穩地抵達玉山腳下早已辟出的一片開闊之地。此時賀淵與薛雲舟正站在山頂上,下麵的情形一覽無餘,薛雲舟抬手摸摸賀淵的背,一臉同情:“二哥,委屈你了,他們會理解你的苦心的。”賀淵神色淡然,反捉住他的手,握在手心。薛雲舟說的是今天將流民驅趕過來的這一出,明明最終目的是為他們好,可表現出來的卻是當權者的蠻橫,經此一出,賀淵的惡名恐怕又要更進一步了。其實關於這件事究竟要如何起頭,他們之前列過好幾個計劃,最終都一一否決,因為涉及到後麵的改革,有些事沒辦法解釋清楚,更何況古代的百姓隻識得門前的一畝三分地,解釋了他們也未必會懂,反倒給自己招惹麻煩,倒不如直接利用權勢壓迫,這樣既省事又高效,等他們享受到好處之後自然就會明白過來。更何況,在民眾尚未完全開化的封建時代,想要推行政策,講道理是沒用的,必須使用強硬手段,至少在最初階段,權勢威逼少不了。兩人在山上吹了一陣風,就見丁勇的一位屬下上來匯報情況。賀淵點了點頭:“先挑出壯勞力,按計劃編成隊伍。”作者有話要說:  [小劇場]洲洲:聽說作者給我們開了金手指!二哥:嗯。洲洲:有了金手指,我們就可以賺錢養兵,當上一方霸主,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想想還有點小激動呢!二哥:迎娶什麽?洲洲:白富……白……富……帥……二哥:什麽?洲洲扶額:臥槽怎麽迴事!突然失憶了……第46章 安排山腳下的流民原本就因為前途未卜而膽戰心驚,接著又因為分組而與家人分離,正不知所措時,就見丁勇站在了臨時搭建的高台上,頓時安靜下來,一個個都緊張地看著他。丁勇手裏舉著燕王府的令旗,高聲道:“王爺有令,今日起,所有壯丁開始服從勞役!”下麵的人臉色全都變了,百姓最怕的就是勞役,不僅每日都吃不飽,還要忍受官差的辱罵抽打,更有甚者直接死在外麵就地掩埋,能活著迴去與家人團聚的少之又少。就在所有人都心生絕望時,丁勇接著喊道:“年過十八、不過四十五、身無疾病的男子,一律算作壯丁。所有服勞役者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每日由燕王府供應口糧,不偷懶不懈怠者一律管飽,且依勞作量每日可領五到十文不等。”底下的人越聽眼睛越亮,這在現代絕對不算公正的待遇,放到古代卻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那些身體較為強健的壯丁無不躍躍欲試,可激動過後又隱約生出幾分不安:天下哪有這麽好的事?聽說燕王根本不將百姓的死活放在眼裏,難道他離開京城就變仁慈了?服勞役能活著迴來都是萬幸,還指望歇息?指望拿銅板?這是在做白日夢吧?“此外,年過十八、不過四十、身無疾病的女子須參與其他勞作,與壯丁服役類似,每日管飽,依勞作量每日可領三到五文不等。”丁勇掃視下麵被震得目瞪口呆的人,又道,“所有年幼、年老或身患疾病者,可以不用參與勞作,全部由燕王府供應飯食,但不領分文。”下麵的人已經全部驚呆,身為飽受統治階級壓迫的普通百姓,沒有人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最後,由於此地離青州相去甚遠,你們每日領取的並非銅板,而是專門由燕王府發放的青州券,這些青州券會印有燕王府的標記,可以在青州兌換成銅板或現銀。”底下疑慮叢生的眾人一聽說暫時領不到銅板,不但沒有失望,反而鬆了一口氣,他們此時終於不認為自己在做夢了,更有甚者已經十分篤定,那些聽都沒聽說過的青州券必然是糊弄人的,到時候鐵定兌換不了。至於青州券究竟是什麽,不抱希望的眾人自然也毫不關心。不僅僅是他們,就連丁勇心裏都在犯嘀咕,一是不理解賀淵的這些虧本政策,二是不理解這種彎彎繞的以券換幣的做法,三是不確定青州券是否真的有效。但職責在身,他還是神色嚴肅地解釋了一番:“青州券,顧名思義,隻有在青州才可兌換,在青州以外的任何地方都是廢紙一張。你們每日領到手之後務必妥善保管,不然以後別人拿著券去換真金白銀,你們卻隻能眼巴巴看著,腸子悔青了都沒用。”眾人紛紛點頭,他們雖然都不抱什麽希望,但想著留下也沒什麽壞處,到時不能兌換的話再扔掉也不遲,於是紛紛釋然。丁勇又說了一些細化的問題,對壯丁以外的人也進行了一番安排,之後一聲令下,熱騰騰的大鍋飯被陸續抬了過來,裏麵隻有異常簡單的飯菜,又因為是大鍋混煮,就連口感也談不上有多好,但這對於餓得雙腿發飄、吃了這頓愁下頓的流民而言,簡直是天大的恩賜。燕王府首先實現了“管飽”的承諾,雖然才隻是第一天,但已成功打破了多數人的疑慮。這麽多人,這麽大陣仗,自然瞞不過周邊城池的官府,而且賀淵也不打算隱瞞,他所用到的米糧還是從周邊城池買過來的,當然這所謂的買與普通百姓的買完全不一樣,擺出燕王的身份,連買帶送,基本和搶也差不多了。賀淵對此並沒有多少愧疚,他能買到這麽多糧,而百姓卻食不果腹,可見那些官府或糧商都是經得起剝削的,更何況這又不是在青州,他沒必要愛民如子,倒不是他狹隘,而是他有意要建立青州的優勢,希望通過各方麵的努力與潛移默化,讓青州成為所有百姓心中的一方樂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嫁給攝政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扶風琉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扶風琉璃並收藏嫁給攝政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