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政辦主任梁月花對淩誌遠的“家”很是下了一番功夫,打掃的一塵不染,在燈光的照射下,窗玻璃能映照出人的倒影來。


    淩誌遠請喬玲玉在沙發上坐定,臉上露出幾分訕訕之色,開口說道:“喬科長抱歉,真是不好意思,連茶水都沒有,下次過來我一定用最好的茶招待你!”


    “書記客氣了!”喬玲玉柔聲說道,“下午,我去縣裏辦事的,沒去您那兒匯報工作,抱歉!”


    喬玲玉是黨委委員、宣傳科長,是正兒八經的鎮領導,這麽說已經很給麵子了。


    淩誌遠的嘴角露出幾分笑意,開口說道:“喬科長客氣了,我初來乍到,以後還仰仗你能多多支持!”


    “書記言重了,沒問題!”喬玲玉麵帶微笑道。


    盡管喬玲玉表麵上很客套,但她心裏到底怎麽想的,淩誌遠也不清楚,兩人這會頗有幾分虛與委蛇之意。


    “喬科長也不是雙橋人?”淩誌遠出聲詢問道。


    這兒是鎮黨委政府宿舍樓,雙橋本地的鄉鎮幹部一般都不會住在這兒,淩誌遠這麽問便是衝著這點去的。


    喬玲玉輕點了一下頭,柔聲說道:“我家在三河,平時住在這兒,周六、周末迴去。”


    “哦,那還不錯,離的不是很遠!”淩誌遠接口說道。


    雙橋和縣城之間隻相距十多公裏,來往停方便的。


    喬玲玉聽到這話後,輕點了一下頭。


    cm


    淩誌遠用眼睛的餘光掃了美女科長一眼,看似隨意的說道:“喬科長,雙橋鎮水泥機械企業比較紅火,好像有二十多家同類企業,怎麽會出現這種情況的呢?”


    雙橋鎮的產業結構確實比較奇怪,一個鄉鎮裏二十多家同類企業這一情況可不多見。這在無形之中形成了規模效應,拉動了鎮上總體經濟的發展。


    這雖是一個可喜的狀況,但他心裏還是很是幾分好奇的,怎麽會出現這一狀況的。


    “書記,這一狀況和鎮上原先的重點企業——雙橋機械廠有關。”喬玲玉柔聲說道。


    “哦,喬科長,這是怎麽迴事,麻煩你給我介紹一下!”淩誌遠一臉急切的說道。


    “好的,書記!”喬玲玉開口說道。


    根據喬玲玉的介紹,雙橋機械廠原先的規模非常大,在三河縣赫赫有名,後來在改製的過程中,由於這樣那樣的原因,便沒落了。現在雙橋鎮上這些生產水泥機械的企業老板,很多都是當時雙橋的廠長、采購員、車間主任之類的人。


    淩誌遠聽到這話後,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如此,怪不得鎮上出現水泥機械企業紮堆的情況呢!


    “書記應該知道龍越、海越和中光是鎮上三家最大的企業,這三位企業的老板都和雙橋機械廠有很大關聯。”喬玲玉柔聲說道。


    “他們原先都是雙橋機械廠的人?”淩誌遠問道。


    喬玲玉輕點了一下頭,開口說道:“龍越和海越兩家企業的老板是兄弟倆,分別叫做張家龍和張家海,他們企業的名字中都帶有一個越字便有超越雙橋機械廠之意。他們原先是廠裏的采購員,兩人手裏的業務量占了廠子裏的半壁江山。自己辦廠之後,迅速崛起,其他人根本無法與之抗衡。”


    市場決定企業生存和發展,張家兄弟手中有龐大的客戶群體,在鎮上的企業中獨占鼇頭,一點也不奇怪。


    “那中光是怎麽迴事呢?”淩誌遠一臉好奇的問道。


    張家龍和張家海兄弟倆手中掌握著絕對的客戶資源,他們的廠子紅火起來,很容易理解,中光憑什麽和他們平起平坐呢,淩誌遠很是不解。


    “中光的老板名叫賈忠堂,他有兩個身份,其一,原雙橋機械廠的副廠長;其二,雙橋老書記賈德亮的兒子。”喬玲玉壓低聲音說道。


    淩誌遠聽到這話後,微微一愣,沒想到中光機械有限公司的老總賈忠堂竟還是權二代,這是他始料未及的。


    “賈書記一直深耕於雙橋官場,當年在鎮上說一不二,據說十多年前,給賈廠長說親的人都將老書記家的門檻給踏平了,嗬嗬!”喬玲玉說這話時,臉上露出了幾分開心的笑意。


    喬玲玉這話看似在開玩笑,實則卻透露出當時賈書記在雙橋的威望之高。


    略作停頓之後,喬玲玉看似隨意的說道:“書記,您可能不知道吧,馬鎮長當年便是賈書記的秘書,鎮上不少人都說,他和老書記之間很像!”


    “喬科長,你別說,這話還真有點道理,據我所知,鎮長也是雙橋土生土長的幹部,對吧?”淩誌遠笑著問道。


    喬玲玉聽後,輕點了一下頭。


    聽完喬玲玉的講述之後,淩誌遠才意識到雙橋鎮上的三家龍頭企業來曆都不簡單,尤其是這個中光,涉及到前任鎮黨委書記。老爺子從工作一直到退休都在雙橋,這種情況可不多見,因此涉及到中光的事必須多留個心眼,免得陷入被動,尚不自知。


    淩、喬二人又聊了一番閑話,後者便起身告辭了。


    淩誌遠將其送到門口,輕道了一聲再見,待其進門之後,這才轉身關上門。


    感受到淩誌遠的細心之後,喬玲玉的嘴角露出了幾分開心的笑意。


    迴到家之後,淩誌遠在冰箱裏找到了茶葉。辦公室主任梁月花很細心,不但有龍井、鐵觀音兩種綠茶,還有紅茶和咖啡,不過淩誌遠隻對龍井感興趣,至於其他的,頗有幾分視若無睹之意。


    雖說到雙橋才一天時間,但淩誌遠收獲的信息量是非常龐大的。雙橋鎮看似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實則亂象叢生,鎮上的經濟更是一個空架子,辦公樓和廣場幾乎掏空了鎮上的家底,他這個一把手肩頭的任務很重。


    一番思索之後,淩誌遠決定在近階段采取兩手抓的策略,一手緊抓鎮上的經濟建設,盡快弄清家底,有針對性的開展工作;一手狠抓社會治安,將花和尚等人繩之以法,還老百姓一個健康安寧的雙橋。


    派出所長在鎮上的作用非常關鍵,必須盡快將鄭光明換掉,否則,要想抓住花和尚等人無異於紙上談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步步為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騎鶴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騎鶴人並收藏步步為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