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名親兵身穿綿甲,頭帶鐵盔,鐵盔上插著一隻二尺來高的雕翎,腰懸雙刀雙斧、弓箭,手提順刀,緊跟著滿將迅速展開了行動,冒著矢石的危險,成功地來到了牆根下,並樹好了雲梯,開始爬城牆。
為首的滿將名叫塔古,正統的白甲兵出身,從最低層的披甲幹起,作戰悍不畏死,天聰三年當上巴牙喇壯達(隊長),陣斬明朝的參將,提拔為甲喇章京,十幾年來積累戰功,先後授予、提拔、擔任世職牛錄章京,每次攻城戰或野戰表現的都很勇猛。
一切看來相當的順利,就在這幾位領頭的選鋒好不容易左閃右躲避過守軍拋落的碎石的時候,城上突然停止了攻擊。
對於這一改變,爬了一大半雲梯的塔古及其親兵都感覺十分的幸運,他們在同一時刻都作出了一個同樣的錯誤判斷:守軍的枕木、礌石正好用完了,所以不得不停止攻擊,進行補充,而這也就意味著,現在是一舉衝上城樓的最佳時機!
於是這十個八旗勇士就像打了雞血似的,開始用最快的速度奮力向上攀爬。
終於,等他們快要到達城頭時,第一個看到城牆內部狀況的塔古吃驚的發現,自己眼前的並非是正在手忙腳亂地尋找、搬運檑木石塊的守軍,而是一排雪白而鋒利的長槍以及正等待他們露頭的那一刹那的明軍士卒。
隨著整齊劃一的戳刺動作以及隨即接連傳來的聲聲慘叫,塔古的九名親兵一時之間三死六傷,跟著他們爬上來的清兵們處境也好不到哪兒去。有的身中箭矢,有的被大斧劈去頭顱,有的被掀了雲梯墮下摔成肉餅,有的則被火箭燒死,等等不一而足。
塔古見狀睚眥欲裂,幾欲發狂!
從後背抽出大刀,就是一通橫掃,一下子砍斷了十幾根長槍,使得明軍的攻勢不由得一鈍。
明軍士卒無論是用刀砍還是用槍刺,都因為不能穿透塔古的重甲而無能為力。
眼見塔古已經跨上城垛,對城上的明軍執刀亂砍,有人急中生智大聲喊道:“快刺他的臉!”於是守軍們紛紛用槍朝著塔古的臉招唿起來。
塔古雖然仗著身上的重甲在城頭單打獨鬥越戰越勇,一度使得城上守兵幾乎無可奈何,被殺死殺傷了好多人。
直到有人提醒找到了塔古的弱門,守城的將士很快掌握了戰鬥的主動權,塔古在以手護麵的同時,旁邊一名守軍士卒趁機用鉤鐮槍鉤住他的鎧甲,成功把他鉤倒了,緊接著又手持鐵鉤鐮,用力鉤斷了他的喉管,而另一名守卒則拿出腰刀,順便割下他的頭。塔古死後他的身子就此墮落了城下。
就在他的屍體墜落城下的那一刻,剩餘的幾個親兵也顧不得登城了,他們像發了瘋似的一齊跑到城下去搶屍體,城上守軍又趁此時機梆鼓齊鳴,用磚石弓箭對城下的清兵展開了猛烈的進攻,幾門虎蹲炮裝滿了散彈,齊齊發射,數百上前顆炮子如雨而下,一下子造成了不少清兵的傷亡,清兵大亂,狼狽撤退。
至此,局部的危機算是緩和了,但是近旁的戰鬥還是十分激烈,清兵似乎在每一道城壁下都選擇了幾個進攻點,隻要一處得手,登上城樓,就可驅散守軍,搶奪城門,放進大隊人馬。
麵對著清兵的流動進攻,金聲桓也不固定駐守在某處,他帶著數千親兵部將,乘城而行,看到戰況劇烈之處,就令親兵隊前去助戰,同時激勵將士,奮勇殺敵,將士們人人奮戰,找到攻擊目標就一箭射去,還有用鳥槍、三眼銃、甚至檑木、火箭攻擊的,努力擊退清兵。
數十門火炮也發揮了殺傷敵人的作用,這些老舊笨重的火炮裝滿了炮子,跟著虎蹲炮一起發威,遠距離地攻擊敵方陣後,破壞他們組織進攻。
一陣炮轟箭射後,城壕以內的清兵被殺死殺傷了不少,城壕以外的清兵也被轟擊得站不住腳,紛紛撤退,丟在城根、戰壕中的雲梯也顧不得搬走,縋城而下的明軍一把大火,把他們燒成灰燼,火焰衝天而起,遮蔽了白日,在清兵混亂的退卻中,這些縋城而下的勇士義兵敢於渡濠追擊,掩殺潰兵,使清兵丟下了大量的屍體匆匆而逃。
這一天清兵齊攻東門、南門,而以攻南門為最急,金聲桓手下能戰的部將如副將吳高、劉一鵬,參將蓋遇時等幾乎全部出動了,東門沒有重大的戰鬥,副將向朝佐也被調到南門上督戰。
雙方戰況空前激烈,從早晨卯時一直戰鬥到酉時,進攻的清兵損失較大,有四千多名清兵和不少軍將被殺死殺傷,明軍方麵也有相當損失,有些城樓上插滿了無數箭矢,炮子轟出的大洞,幾乎有近千名守軍和民壯被精於騎射的滿蒙八旗弓手們射死射傷。
譚泰見天色已晚,依舊無法取勝,隻得下令鳴金收兵,預備來日再戰。
自滿洲入關後,攝政王多爾袞就定下了驅犬逐狼的國策,要盡量避免滿蒙八旗兵的損失,保存實力。
所有每逢清軍與明軍交戰,向來第一波先驅綠營作戰。
綠營,是清廷最基本,最主要的正規軍。
滿清人口基數太少,滿蒙漢八旗兵總數隻有十來萬人,再加上孔有德、吳三桂等人的部隊,核心兵力也不過二十多萬,入關之後兵力不敷使用,因此大力發展綠營漢奸軍,入關後陸續投降的漢軍都被統編為綠營。
綠營的軍製仿效明軍的鎮戍製度,軍官也按總兵、副將、參將、遊擊等一係列官職設置,到了最底層的士兵,則分為馬兵、戰兵和守兵。(綠營守兵,一般負責押運輜重和修築營寨,同時也是戰兵的預備隊。)
第二波驅東北各族部落兵或者漢八旗作戰,第三波驅蒙八旗作戰,最後才是滿洲八旗主力上陣。
驅使炮灰雜牌填取濠溝,攻城攻壕作戰,滿洲八旗的主子們己是極有心得。
今日激戰下來,看似清軍一天就傷亡四千多人,其實大半都是綠營雜牌,少部分漢八旗及外族披甲人,真正的滿、蒙八旗的旗丁傷亡人數較少,不過數百,不到最關鍵的時刻他們絕不輕易出戰,隻在陣前督戰,或後軍壓陣。
對滿洲八旗王公來說,那些綠營兵根本無足輕重,隻要給錢給糧,賞口飯吃,要收編多少就有多少,多得是人應募,至於披甲人,消耗完了,再去深山老林子抓就是,隻要八旗旗丁大部不失,一切都不是問題。
為首的滿將名叫塔古,正統的白甲兵出身,從最低層的披甲幹起,作戰悍不畏死,天聰三年當上巴牙喇壯達(隊長),陣斬明朝的參將,提拔為甲喇章京,十幾年來積累戰功,先後授予、提拔、擔任世職牛錄章京,每次攻城戰或野戰表現的都很勇猛。
一切看來相當的順利,就在這幾位領頭的選鋒好不容易左閃右躲避過守軍拋落的碎石的時候,城上突然停止了攻擊。
對於這一改變,爬了一大半雲梯的塔古及其親兵都感覺十分的幸運,他們在同一時刻都作出了一個同樣的錯誤判斷:守軍的枕木、礌石正好用完了,所以不得不停止攻擊,進行補充,而這也就意味著,現在是一舉衝上城樓的最佳時機!
於是這十個八旗勇士就像打了雞血似的,開始用最快的速度奮力向上攀爬。
終於,等他們快要到達城頭時,第一個看到城牆內部狀況的塔古吃驚的發現,自己眼前的並非是正在手忙腳亂地尋找、搬運檑木石塊的守軍,而是一排雪白而鋒利的長槍以及正等待他們露頭的那一刹那的明軍士卒。
隨著整齊劃一的戳刺動作以及隨即接連傳來的聲聲慘叫,塔古的九名親兵一時之間三死六傷,跟著他們爬上來的清兵們處境也好不到哪兒去。有的身中箭矢,有的被大斧劈去頭顱,有的被掀了雲梯墮下摔成肉餅,有的則被火箭燒死,等等不一而足。
塔古見狀睚眥欲裂,幾欲發狂!
從後背抽出大刀,就是一通橫掃,一下子砍斷了十幾根長槍,使得明軍的攻勢不由得一鈍。
明軍士卒無論是用刀砍還是用槍刺,都因為不能穿透塔古的重甲而無能為力。
眼見塔古已經跨上城垛,對城上的明軍執刀亂砍,有人急中生智大聲喊道:“快刺他的臉!”於是守軍們紛紛用槍朝著塔古的臉招唿起來。
塔古雖然仗著身上的重甲在城頭單打獨鬥越戰越勇,一度使得城上守兵幾乎無可奈何,被殺死殺傷了好多人。
直到有人提醒找到了塔古的弱門,守城的將士很快掌握了戰鬥的主動權,塔古在以手護麵的同時,旁邊一名守軍士卒趁機用鉤鐮槍鉤住他的鎧甲,成功把他鉤倒了,緊接著又手持鐵鉤鐮,用力鉤斷了他的喉管,而另一名守卒則拿出腰刀,順便割下他的頭。塔古死後他的身子就此墮落了城下。
就在他的屍體墜落城下的那一刻,剩餘的幾個親兵也顧不得登城了,他們像發了瘋似的一齊跑到城下去搶屍體,城上守軍又趁此時機梆鼓齊鳴,用磚石弓箭對城下的清兵展開了猛烈的進攻,幾門虎蹲炮裝滿了散彈,齊齊發射,數百上前顆炮子如雨而下,一下子造成了不少清兵的傷亡,清兵大亂,狼狽撤退。
至此,局部的危機算是緩和了,但是近旁的戰鬥還是十分激烈,清兵似乎在每一道城壁下都選擇了幾個進攻點,隻要一處得手,登上城樓,就可驅散守軍,搶奪城門,放進大隊人馬。
麵對著清兵的流動進攻,金聲桓也不固定駐守在某處,他帶著數千親兵部將,乘城而行,看到戰況劇烈之處,就令親兵隊前去助戰,同時激勵將士,奮勇殺敵,將士們人人奮戰,找到攻擊目標就一箭射去,還有用鳥槍、三眼銃、甚至檑木、火箭攻擊的,努力擊退清兵。
數十門火炮也發揮了殺傷敵人的作用,這些老舊笨重的火炮裝滿了炮子,跟著虎蹲炮一起發威,遠距離地攻擊敵方陣後,破壞他們組織進攻。
一陣炮轟箭射後,城壕以內的清兵被殺死殺傷了不少,城壕以外的清兵也被轟擊得站不住腳,紛紛撤退,丟在城根、戰壕中的雲梯也顧不得搬走,縋城而下的明軍一把大火,把他們燒成灰燼,火焰衝天而起,遮蔽了白日,在清兵混亂的退卻中,這些縋城而下的勇士義兵敢於渡濠追擊,掩殺潰兵,使清兵丟下了大量的屍體匆匆而逃。
這一天清兵齊攻東門、南門,而以攻南門為最急,金聲桓手下能戰的部將如副將吳高、劉一鵬,參將蓋遇時等幾乎全部出動了,東門沒有重大的戰鬥,副將向朝佐也被調到南門上督戰。
雙方戰況空前激烈,從早晨卯時一直戰鬥到酉時,進攻的清兵損失較大,有四千多名清兵和不少軍將被殺死殺傷,明軍方麵也有相當損失,有些城樓上插滿了無數箭矢,炮子轟出的大洞,幾乎有近千名守軍和民壯被精於騎射的滿蒙八旗弓手們射死射傷。
譚泰見天色已晚,依舊無法取勝,隻得下令鳴金收兵,預備來日再戰。
自滿洲入關後,攝政王多爾袞就定下了驅犬逐狼的國策,要盡量避免滿蒙八旗兵的損失,保存實力。
所有每逢清軍與明軍交戰,向來第一波先驅綠營作戰。
綠營,是清廷最基本,最主要的正規軍。
滿清人口基數太少,滿蒙漢八旗兵總數隻有十來萬人,再加上孔有德、吳三桂等人的部隊,核心兵力也不過二十多萬,入關之後兵力不敷使用,因此大力發展綠營漢奸軍,入關後陸續投降的漢軍都被統編為綠營。
綠營的軍製仿效明軍的鎮戍製度,軍官也按總兵、副將、參將、遊擊等一係列官職設置,到了最底層的士兵,則分為馬兵、戰兵和守兵。(綠營守兵,一般負責押運輜重和修築營寨,同時也是戰兵的預備隊。)
第二波驅東北各族部落兵或者漢八旗作戰,第三波驅蒙八旗作戰,最後才是滿洲八旗主力上陣。
驅使炮灰雜牌填取濠溝,攻城攻壕作戰,滿洲八旗的主子們己是極有心得。
今日激戰下來,看似清軍一天就傷亡四千多人,其實大半都是綠營雜牌,少部分漢八旗及外族披甲人,真正的滿、蒙八旗的旗丁傷亡人數較少,不過數百,不到最關鍵的時刻他們絕不輕易出戰,隻在陣前督戰,或後軍壓陣。
對滿洲八旗王公來說,那些綠營兵根本無足輕重,隻要給錢給糧,賞口飯吃,要收編多少就有多少,多得是人應募,至於披甲人,消耗完了,再去深山老林子抓就是,隻要八旗旗丁大部不失,一切都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