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的金殿之內,趙詰坐在龍椅上,前方是空曠無人的大殿,和一方印璽。


    莊嚴肅穆的環境,因為沒有半點聲音,讓人感覺很壓抑。


    趙詰用手撫摸著陪伴二十年的玉璽,眼中充斥著種種情緒,最後又被溫涼的玉璽壓迴了眼底,重新歸於平靜。


    在這方印璽麵前,世上的一切好像都不值一提。


    傾國傾城的美人、忠肝義膽的將相、價值連城的珍寶甚至血脈相連的情親,都不值一提。


    隻有手中這枚玉璽是真的,有了它可以得到一切,失去便盡皆化為泡影。


    同父同母,趙詰年長一歲,與趙轍是血脈相連的親兄弟。


    情同手足,也曾同氣連枝。


    先帝病故,十幾位皇子爭破頭,唯獨他們兄弟二人沒彼此反目。


    都是才華橫溢,哪怕在太後難以抉擇的時候,也是互相推舉,把親情看到比一個位置重。


    繼位後,可以把江南交給他,想帶兵可以破例給他一隻私軍,把侄女當做親閨女,甚至比正兒八經的公主都地位超然。


    這麽多年,何曾虧待過他一點?


    本以為能一直持續下去,可人逐漸成長,近二十年未見麵,當年的一幕幕也隻留在記憶中。


    太後那句‘康王在江南沉澱多年,磨去了當年的棱角,反而比現在的你更能看清局勢’,意思很明白。


    康王現在更有資格握著這方印璽。


    帝王之家,哪兒來的骨肉親情,子殺父、弟殺兄,屢見不鮮。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能說出這句話,是因為站在龍椅的下麵,沒坐在這個位置。


    鐺—鐺—鐺——


    極遠處的鍾聲響起。


    趙詰微微抬頭,似乎又看見了東方的微光照映出了巍峨的宮殿,層層疊疊的飛簷金瓦。


    殿門打開,數道宮門開啟,一眼可以望到禦街,著朝服的文武百官,恭恭敬敬的往這邊走來。


    世上,隻有一人能看到這風景,也隻能有一人...


    ---------


    “駕——架——”


    冬日的官道之上,駿馬疾馳揚起塵土,焦急的催促聲不停響起,鞭子近乎瘋狂的抽打在馬身上。


    高頭大馬口頭白沫,壓榨著最後的一絲力氣往前飛奔,可這條官道似乎沒有盡頭。


    睦洲到杭州兩百餘裏,杭州到陽山八十裏,二百八十裏的路程,如同一道遙不可及的鴻溝。


    八百裏加急,驛使一天奔行八百裏,建立在每隔三十裏一個驛站,沿途換人換馬的前提下。


    杭州到睦洲有驛站,可以憑借黑羽衛的權利隨時調用,但即便以八百裏加急的速度,抵達杭州也要半晚上,而杭州到陽山之間的沒有驛站,最後三十多裏得自己跑過去。


    按在荊娘子說的話來推算,康王今天晚上剛好到陽山,若是背後有任何陰謀,都已經開始實行了。


    一晚上的時間,足夠做很多事情。


    難以跨域的距離,讓人根本沒時間去想背後是誰在做手腳,隻能想著‘快一點,再快一點’....


    ---------


    紅燈隨風搖曳,燈籠上的‘曹’字晃晃悠悠。


    武安侯府的燙金匾額之下,一襲宮裙的趙天洛,腹部微微隆起,讓原本的纖腰看起來雍容了幾分,英氣的瓜子臉也被陳靖柳喂得有些微圓,依然絕美,不過現在更像少婦,而不是青稚的少女了。


    雪花潑潑灑灑,落在踴路街上,清泉般的眸子望向南方,思念深深藏在眼底。


    “公主,外麵冷,當心著涼。”


    陳靖柳拿著雪白狐裘,走到大門外,披在了趙天洛的肩頭,個頭比趙天洛高出一點,體態也更加成熟,倒像是個關心妹妹的姐姐。


    趙天洛幽然一歎,緊了緊身上的狐裘:“馬上年關,你進門也馬上一年了,相公...今年恐怕迴不來,得我們兩個人過年了。”


    陳靜柳眼中有思念,卻並沒說出來,知曉公主有身孕後心緒不寧,柔聲勸道:


    “聖上讓相公領兵,是建功立業的好機會,不用急著迴來......前些日子傳來消息,相公用‘大都督炮’破了杭州城門,朝臣都在討論這事兒.....去年我剛遇見相公,他就在折騰這些東西,神神秘秘的,卻沒想到作用這麽大,等迴來後,封賞肯定少不了,公主應當開心才是....”


    趙天洛點了點頭,想了想,撫摸著腹部,柔聲親語:


    “聽說趙淮天天跟著相公打仗,都不想迴家了,父王尚武,定然喜歡這些東西.....如今杭州已經打迴來,父王想來也迴了白馬山,不知道開春戰亂能不能平息,若是平息了,我們再迴去一趟,母妃一直念叨外孫,我忽然抱個娃娃迴去,想來能把母妃嚇一跳...”


    陳靖柳點頭輕笑,扶著趙天洛,緩步進入了府門,迴頭朝南方深深望了一眼...


    ----------


    蔡太師府,書房之內。


    燈火幽幽,頭發花白的蔡京,看著江南送來的戰報,雙目深邃。


    嫡子蔡悠在書房之內來迴渡步,一直在琢磨聖上最近的動作,分析背後的意圖。


    撤造作局、停花石綱、派重兵平叛,都是情理之中的操作,給曹華一個武職,卻是有些出乎意料。


    自從萬家的事兒和曹華鬧翻後,蔡太師一係,包括右相一係,都在用各種手段給曹華挖坑,目的是消減典魁司的權職,打壓曹華擁有的勢力。


    一切順風順水,天子也逐漸猜忌之心加重,李師師的事兒更是讓君臣之間貌合神離。


    可就在這個時候,趙詰忽然態度巨變,開明的如同一代賢君,不計前嫌給曹華封了個武職。


    封了個武職也罷,偏偏曹華能力又太強。帶著世子趙懷攻無不克,忽然冒出來的‘大都督炮’,直接讓曹華在軍伍中名聲大漲,若是再不壓製,等曹華迴來把‘大都督炮’的鑄造扶上馬,假以時日屢建奇功,再想搬到曹華,就力不從心了。


    “爹,讓曹華毫無限製的在江南建功,叛亂平息恐怕能官至京兆尹,京城真成曹華的後花園了。”


    京兆尹便相當於汴京市長,負責京城及周邊的治安,幾乎是為曹華量身定做的官職。


    蔡京放下戰報,隻是看了皇宮一眼:


    “曹華現在應當隨王稟在攻睦洲,打下睦洲後,你起草一封折子,為曹華請賞。”


    “嗯?”蔡悠一愣,略顯不解:“爹的意思是?”


    蔡太師沉默了片刻,淡然道:


    “聖上現在不會動曹華,隻會重賞安撫,免得被史官在書上留下幾句有損後世風評的話語。”


    蔡悠滿眼茫然,上前幾步,微微俯身:“聖上連下四道聖旨召曹華迴京,曹華抗旨後,怎麽會忽然加封武職,又重賞他?”


    蔡京歎了口氣,搖頭道:“若是連番催促,剛把曹華調離江南,江南就出了事,世人會怎麽想?”


    “江南會出什麽事?”


    “過幾天,因該就知道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逍遙小都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關關公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關關公子並收藏逍遙小都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