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了夜,一場戰事暫時停歇。


    安營下寨的雙方離得很近,兩片大營之間隻隔了二十餘裏。


    風吹來都帶著血腥味。


    楊奔抱著帶血的頭盔走進大營,眼神與平時完全不同,似乎灰敗了許多。


    他看到了站在傷兵營前的李瑕,腳上頓了頓,上前道:“陛下,大概統計出來了……”


    “說吧。”


    “包括潰散的、重傷的,延安軍損失了兩千餘人,寧夏軍損失了兩千七百餘戰力,更具體的傷亡還需待明日。”


    李瑕默然片刻,問道:“昨夜呢?愛不花麾下,算上潰逃的、重傷的,損失了多少戰力?”


    “沒算過,想必上萬也不止。”


    “嗯。”


    李瑕沒再更多地安慰楊奔,道:“打起精神,隨朕來。”


    他大步走進軍議大帳,首先便看到了掛在那的大地圖。


    站著看了好一會,李瑕才開口道:“忽必烈來了。”


    楊奔有些發愣,似乎還沒從今日的戰事裏迴過神來。


    李瑕卻是自語道:“可見忽必烈兵力不多了。”


    “陛下,恕末將直言,忽必烈親征,算上河套原有的兵力,包括塔察兒、愛不花等部,十萬人還是能湊出來……”


    “多嗎?朕若願意,朕亦可湊出十萬人。”


    李瑕走到地圖前,隨手在治下六路點了點,道:“朕隻需抽調重慶、漢中等地守軍,再抽調各地維持治安的兵力,十萬官兵還是征調得出來。”


    楊奔訝然。


    軍事上,他太了解李瑕的作戰風格了,一直以來都是能精簡就精簡,因為治下人口稀少、糧食貴乏,就算能調動這麽多兵馬,卻供應不了大軍遠征在外的輜重線。何況,各地還能不守了不成?


    但今日卻突然說這些,莫不會是想征調大軍在河套與忽必烈決戰?


    卻見李瑕繼續指點著地圖,道:“忽必烈就算在河套聚集了十萬人,多嗎?不多。你把這十萬人分到開平、燕京,分到這陰山、太行山、燕山山脈上各個隘口,夠嗎?”


    “不夠的。”


    楊奔終於從挫敗感中迴過神來,上前,在地圖上的中原地區劃了一個圈,道:“至少在與我們不接壤的這些地方,元軍的兵力必然空虛。故而,忽必烈隻能在河套守住我們,一旦讓我們在河套立足,他的兵力已不足以分守各地,這便是他親征的理由?”


    “這一戰他不能敗,但不管任命誰為統帥,都不能保證必勝……除了他自己。”


    “但中原雖然空虛,忽必烈卻還是在與我們接壤之處安排了防線,山西、河南一直防備森嚴,因此陛下才選擇從河套繞道。現在連河套都被堵了,又如何殺進中原?”


    李瑕沒有直接迴答,而是麵露沉思,道:“其實蒙元與我們一樣,都是地廣人稀,兵力不算多。這種情況,進攻就是最好的防守。”


    他也還在消化忽必烈親征的消息。


    楊奔不再去想今日敗於張弘範一事,開始看著地圖思考戰局。


    “進攻就是最好的防守……陛下與忽必烈皆是以攻代守……”


    忽然,楊奔眼神一動,道:“這裏!”


    他手指一點,點在了山東。


    “今日我與張弘範交戰,發現他麾下兵馬許多都操山東口音。陛下亦言忽必烈兵力不足以布防各地,可見他必是將山東兵力抽調。如今宋廷若能出一支奇兵北上,則如入無人之境,直趨燕京絕非難事!”


    李瑕抬手,指了指桌桉,道:“那有份草稿。”


    “這是……”


    “朕已遣快馬迴長安,讓朝中遣使往宋廷,邀宋軍北上。但此事不過姑且一試,莫抱期望。相反,朕顧慮的是……若朕與忽必烈對峙下去,時長日久之後,宋廷是否會給我們下絆子。”


    【話說,目前朗讀聽書最好用的app,換源app,huanyuanapp. 安裝最新版。】


    楊奔已不太跟得上李瑕的思路。


    他不認為對峙到時長日久是什麽好主意,道:“陛下,是否還是暫時退兵為好?”


    “不。”


    李瑕已皺起了眉頭,遂背過身,道:“觀蒙古滅西夏、金國的經驗,蒙古擅於斡腹、掠殺,不停削弱敵人的國力,趁著忽必烈盛怒而來,決一死戰比拖下去要好。”


    他今夜一直在考慮的正是這件事,是退、還是戰?


    這次攻河套,李瑕認為自己是“偷取”河套。


    他並不希望因為偷取河套而引起與忽必烈的決戰,沒有這樣的國力,也沒有做好準備。


    麵對忽必烈的親征,他確實感到了巨大的壓力。


    但他心裏不想退,想要扛住。


    他認為,忽必烈同樣沒有做好決戰的準備。


    那麽,若是戰,勝機在何處?


    李瑕思來想去,摸著地圖上的某一處,低語道:“中原兵力空虛,可惜連河套的路都被堵了,我們殺不進中原。但也許未必要殺入中原,朕若與忽必烈打下去,也許時長日久,中原人心同樣會變?”


    眼前所考慮的問題,就像是要在突然之間把十年的心血以及肩上擔負的一切摁在賭桌上,一局定勝負。


    而他其實可以退一步,退迴長安,慢慢經營。


    賭還是不賭?


    ~~


    元軍大營。


    張弘範迎接了忽必烈派來的近臣,述說了今日的戰功。


    “九拔都果然英勇。”


    和禮霍孫聽了戰況,連連點頭。


    他是蒙古人,還是忽必烈的怯薛軍出身,但卻精通學問、擅長繪畫,此時開口說的也是流利的漢語。


    “不過……九撥都今日為何不趁勝追擊李瑕?”


    張弘範道:“陛下已禦駕親征,要擊敗李瑕,不急在這一日。”


    和禮霍孫又問道:“可李瑕若是逃了,怎麽辦?”


    張弘範略略沉吟,道:“他若退迴興慶府,也好。至少陛下一親征,馬上便保了河套不失。其餘的,徐徐圖之即可。”


    “這?”


    和禮霍孫笑了笑,道:“恕我沒有聽懂。”


    “李瑕不過七八千兵力,他若不退,等大軍包圍,必死無疑;他若退了,那便是陛下一至,李瑕即聞風而逃。”


    和禮霍孫依舊沒有明白,直接問道:“可是,這兩者之間差別好像很大?一個是畢全功於一役,一個隻能彰顯陛下的威風……當然,陛下之君威不需靠嚇退李瑕來顯現。”


    張弘範不由笑了,坦誠道:“好吧,那再考慮到我今日直接攻打李瑕的風險,這差別就不大了。”


    和禮霍孫倒沒想到他如此坦誠,愣了一下。


    張弘範又道:“我就是怕我輸了,與陛下我也敢如此直言。怕輸不丟臉,輸了才是真正的丟臉。”


    和禮霍孫起身,再鞠了一躬,道:“明白了,我這就去迴報給陛下。”


    “有勞了。”


    張弘範送了和禮霍孫離開,之後便登上了陰山的小山峰,凝望著遠處的唐軍大營,分析了形勢,信心愈足。


    等到後半夜,和禮霍孫已把戰況迴報給了忽必烈,再次來到了張弘範的大營,一見麵就大笑不已。


    “恭喜九拔都,陛下對九拔都今日的戰果很滿意。”


    張弘範並不驚訝,他知道自己在戰場上的慎重選擇陛下是能明白的。


    “我沒有繼續攻打李瑕,陛下可有發怒?”


    和禮霍孫搖了搖頭,快步走進大帳,一邊低聲道:“陛下有一張地圖交給九拔都,快來一觀。”


    張弘範眉頭一挑,已有所感,連忙喝令親衛守好大帳,跟了進去。


    他挑亮燭火,隻見和禮霍孫已將一張小地圖在桉上鋪開。


    隻看那幾個箭頭,張弘範便不由讚歎一聲。


    “吾皇聖明!”


    這一句讚歎他是出於真心,認為他的陛下親征,果然完全不同於史天澤、塔察兒、合丹。


    包括阿裏不哥。


    如今想來,這些年李瑕之所以無往不勝,不過是因為陛下從來沒有把目光移到李瑕身上而已。


    他湊近了,仔細分析著那幾道箭頭,點頭不已。


    “如此一來,此戰十拿九穩……對了,這支兵力又是?”


    “九拔都還不知道吧?”提到此事,和禮霍孫眼神顯得有些複雜,道:“安西王已經在率兵迴來的路上了。”


    張弘範一訝,之後迅速想明白了個中原委,竟不就此多問,而是道:“陛下原本想先平西域……看來李瑕這次偷取河套是引火燒身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終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怪誕的表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怪誕的表哥並收藏終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