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妾成群的人,連幾天都忍不了,非要到青樓去逛?”
“我不是。”
劉元振還趴在那疼得吡牙咧嘴,聽得李瑕一句教訓,頗覺冤枉。
“你聽我解釋,我到平康坊不是去嫖……胡祗遹的名氣早年間我也聽過,其人與長安名妓朱簾秀交往,賦詞數首相贈,‘一片閑雲任卷舒,掛盡朝雲暮雨’,我去查查她。”
“既有防備,你為何還會遇刺?”
“若非我有防備,我已經死了。”
劉元振猶想支起身作風流姿態,牽動傷口,臉上皮肉抽搐。
“朱簾秀數年不撫琴了,今日因是我劉公子去了,才肯賞臉撫一曲。這名都第一琴娘之風采,如何說呢。”
話到這裏,劉元振一時詞窮,感慨道:“確隻有胡祗遹那一首詞,可訴佳人風采啊……‘冷冷一聲徐起,墜梁塵、不放彩雲飛。按止玉纖牙拍,細傾萬斛珠璣’,哈,兩處箭傷,得聽一曲,值!”
語罷,他臉色愈發蒼白,神情卻還灑脫,風流豪氣。
這南與北的文人,在這種事上,習氣卻是相通的。
李瑕卻對此不感興趣,問道:“然後呢?”
“我看朱簾秀看得專注,卻也防著刺客。不想,刺客不是她,反而是一個送茶水的小廝,一刀捅來,被我護衛擋下了……前門有廝殺聲起,我從後門出平康坊,民居中箭失如雨,便中了兩箭。”
“為何不披甲?”
“到風月之地還披甲,教人小瞧了我。”
“我看是你小瞧天下人。”李瑕不悅,道:“老毛病不改,總覺得廉希憲不過爾爾,你偏要去會會他。”
一句話,又敲掉了劉元振那風流灑脫的姿態。
劉元振咳了咳,道:“你不是也在會廉希憲嗎?”
“哦,你看我能與他過招,你便覺得你也能了?”
“為何你查到胡祗遹,就不去查朱簾秀?”
“胡祗遹一生經曆千絲萬縷,障眼法罷了。”李瑕道:“你沒有勾心鬥角的天賦,老老實實走文武正法吧。”
劉元振歎息一聲。
這些事,他聽李瑕抽絲剝繭,覺得不難,之前還在嘲笑那兩個書生,沒想到自己今日才牛刀小試,馬上便栽了個大跟鬥。
與胡祗遹被李瑕拿下時如出一轍。
這是李瑕與廉希憲的過招,不是他這種“俊彥”聽了幾句話就能學會的。
~~
李瑕走出劉家別院,林子已領著護衛擁簇上來。
他在漢中時出門從無這般大陣仗。
“大帥,怪我沒查到平康坊。”林子道:“劉……”
“讓劉元振吃點苦頭也好,要擺正他的心態,也不是靠我說說就能點透的。”
林子應道:“是,連我也是今日方知,大帥手段與常人不同之處。”
“廉希憲留下的死士眾多,一個個捉捉不完的,還會引得長安大亂,捉主事人。”
“是,今日已順著刺客又捉到兩個,與胡祗遹、耶律有尚不是同一批的。”
“耶律有尚呢?為何還未捉到?”
“還未得到他的蹤跡。”林子道:“長安不像漢中,查訪很難,多還是靠探子搜尋。”
李瑕走過長街,轉頭四顧,猶不能感受到長安城的熱情。
走動著的百姓所穿衣物,短襟、窄袖,皆是左衽,與宋地不同。他們眼見護衛儀仗,紛紛避開,眼神麻木中帶著疏離。
金國治理一百餘年,蒙古治理二十餘年,這裏就是敵國,廉希憲能行間諜,便是這些的表象。
不是僅靠幾天時間就能消除隔閡。
若以為長安那麽好掌控,那便是犯了和劉元振一樣狂妄的錯。
“光有防還不夠,到了治一治廉希憲的時候了……查到蓮屏了嗎?”
“有了點線索。”
李瑕眯了眯眼,按捺住心中的情緒。
“迴去說……”
~~
“長安附近,以‘蓮屏’為名者,有幾個地方,最有名的當屬華山‘蓮屏鬆柱’,附近有個道觀名‘蓮屏觀’,其中皆是女冠……”
“自古華山一條道,是個伏殺我的好地方。”
“大帥既然猜到了,廉希憲的設伏就毫無意義。”
“先派人仔細查吧。”
李瑕看著地圖一會想了想,忽沉吟道:“華山就在潼關附近?”
“是。”
“好,那就準備吧,也該有個了結了……”
~~
八月初五。
李瑕做好了準備,將蜀地各地駐兵調動完畢,初步完成了關中各州縣的布防。
他規劃好了關中的治理政策,交由劉黑馬、吳潛、楊果開始測量從蒙古貴族手中奪迴的十餘萬頃良田。
之後,李瑕親任主帥,調集關中騎兵兩千人、步卒四千人,以劉元禮為副帥,準備攻打潼關。
這一戰,本打算用劉元振出征……倒不是因為劉元振更善戰,而是因為劉元禮更沉穩些,更適合領長安城防務。
劉元禮雖然也中過這樣那樣的計,但每次都是“被動”中計,被形勢逼到無奈了,才會放手一搏。
劉元振不同,總喜歡一試身手,故而李瑕本打算將他帶在身邊。
反而是這次他受了傷,未必是壞事,自負的性子收一收,按部就班守城就行。
對於李瑕而言,差別不大,甚至更輕鬆。
這一戰,他更多做的是督軍,由劉元禮放手指揮,由西麵攻潼關不算難,依舊是按部就班。
八月初七,兵至華州城外駐紮,正在華山腳下。
是夜,劉元禮隨李瑕走上戰台,向南麵的高山望去。
李瑕抬手一指,道:“廉希憲故意放出情報,想引我上華山。”
“有伏兵?”劉元禮沉吟道:“北臨渭水,東麵潼關,南依華山,這個位置……”
“是啊,這位置很微妙吧?”
劉元禮道:“但廉希憲為何要提醒大帥?”
“因為我們必定要攻潼關,必定要駐兵於華州,這是不可改變的。”李瑕道,“提不提醒,我們也隻能駐軍於此。”
劉元禮有些會意過來。
“華山形險,他藏一支伏兵我們也很難查到,偏是我們得了消息,攻潼關時難免不安,想要探個清楚。而僅派數十哨探搜不完華山,派一支兵力卻會被他一一殲擊。不理會,又擔心攻潼關時會被偷襲?”
“嗯,這事不易辦,我懷疑廉希憲是親自來了。”
“他在華山上?”劉元禮一驚,“可他若不提醒,我們若沒想到蒙軍還能伏兵於華山,不是正好守住潼關?”
“對他而言不夠,他之前太擅作主張,在忽必烈眼裏已是大罪。若隻守住潼關不夠挽迴局麵,他必須殺我,收迴關隴。”
“為了讓大帥來?”
“我認為是這樣。”李瑕道,“他知道我隻要得到這個情報,就不會放心讓你單獨領兵,故而,我一定會來。”
“那我們怎麽做?”
“仲民別理會便是。”李瑕道:“你安心攻潼關,我來,便是為應付他。”
劉元禮聽話得多,不像他長兄非要問出個所以然來,應道:“好,那我便準備攻事……”
~~
次日,宋軍開始攻潼關,無非是先造器械,並試探潼關防備。
李瑕隻留五百親衛兵馬守營,在營中戰台上拿望筒看劉元禮指揮。
過了許久,林子迴來,低聲稟報。
“大帥,派往華山的哨探都沒迴來,在裂穀裏找到兩具屍體,山上果然有廉希憲的伏兵。”
《我的治愈係遊戲》
李瑕皺眉,問道:“有多少人?”
“暫時還不知,應該不會太多。”
李瑕沉吟道:“北地擅攀山者有,史樟便曾以精兵攀山攻下苦竹隘。藏兵華山更簡單些,但這樣的勇士,廉希憲至多也隻能湊出幾百人吧……”
“大帥是要攻山?”林子道:“但華山地形實在險峻。”
“不,不必理會他。”
“那大帥是否移營?”
“不用。”李瑕道:“我就在這等他,看誰先沉不住氣。”
至此,廉希憲的布置他已經看明白了。
目的很簡單,殺他李瑕。
先刺殺,且準備好刺殺失敗後留下的情報,這情報皆是明謀,李瑕哪怕看穿,也必須在意。
李瑕在意了,就能追查到胡祗遹,這個過程中又能製造更多刺殺的機會,比如劉元振便是如此遇刺。
若還是刺殺失敗,那就繼續給情報,“邀請”李瑕來華山。
這是邀請。
“你看,我據華山天險協防潼關、我有你想知道的消息、我一直在刺殺你、我的間諜沒完沒了……千頭萬緒,但你隻要來剿滅我就能理清這些。”
廉希憲就是為了製作出一個他沒那麽弱、李瑕沒那麽強的戰場,借用潼關分李瑕的兵,借用華山這個地勢。
至於其它的一切間諜手段,都是為了達到這一目的。
兵法,最終都是為了達到剝弱敵人的勢、增強自己的勢。
李瑕也願意接受這個邀請。
因為戰場在哪他不在乎,隻要能贏就好……
“我不是。”
劉元振還趴在那疼得吡牙咧嘴,聽得李瑕一句教訓,頗覺冤枉。
“你聽我解釋,我到平康坊不是去嫖……胡祗遹的名氣早年間我也聽過,其人與長安名妓朱簾秀交往,賦詞數首相贈,‘一片閑雲任卷舒,掛盡朝雲暮雨’,我去查查她。”
“既有防備,你為何還會遇刺?”
“若非我有防備,我已經死了。”
劉元振猶想支起身作風流姿態,牽動傷口,臉上皮肉抽搐。
“朱簾秀數年不撫琴了,今日因是我劉公子去了,才肯賞臉撫一曲。這名都第一琴娘之風采,如何說呢。”
話到這裏,劉元振一時詞窮,感慨道:“確隻有胡祗遹那一首詞,可訴佳人風采啊……‘冷冷一聲徐起,墜梁塵、不放彩雲飛。按止玉纖牙拍,細傾萬斛珠璣’,哈,兩處箭傷,得聽一曲,值!”
語罷,他臉色愈發蒼白,神情卻還灑脫,風流豪氣。
這南與北的文人,在這種事上,習氣卻是相通的。
李瑕卻對此不感興趣,問道:“然後呢?”
“我看朱簾秀看得專注,卻也防著刺客。不想,刺客不是她,反而是一個送茶水的小廝,一刀捅來,被我護衛擋下了……前門有廝殺聲起,我從後門出平康坊,民居中箭失如雨,便中了兩箭。”
“為何不披甲?”
“到風月之地還披甲,教人小瞧了我。”
“我看是你小瞧天下人。”李瑕不悅,道:“老毛病不改,總覺得廉希憲不過爾爾,你偏要去會會他。”
一句話,又敲掉了劉元振那風流灑脫的姿態。
劉元振咳了咳,道:“你不是也在會廉希憲嗎?”
“哦,你看我能與他過招,你便覺得你也能了?”
“為何你查到胡祗遹,就不去查朱簾秀?”
“胡祗遹一生經曆千絲萬縷,障眼法罷了。”李瑕道:“你沒有勾心鬥角的天賦,老老實實走文武正法吧。”
劉元振歎息一聲。
這些事,他聽李瑕抽絲剝繭,覺得不難,之前還在嘲笑那兩個書生,沒想到自己今日才牛刀小試,馬上便栽了個大跟鬥。
與胡祗遹被李瑕拿下時如出一轍。
這是李瑕與廉希憲的過招,不是他這種“俊彥”聽了幾句話就能學會的。
~~
李瑕走出劉家別院,林子已領著護衛擁簇上來。
他在漢中時出門從無這般大陣仗。
“大帥,怪我沒查到平康坊。”林子道:“劉……”
“讓劉元振吃點苦頭也好,要擺正他的心態,也不是靠我說說就能點透的。”
林子應道:“是,連我也是今日方知,大帥手段與常人不同之處。”
“廉希憲留下的死士眾多,一個個捉捉不完的,還會引得長安大亂,捉主事人。”
“是,今日已順著刺客又捉到兩個,與胡祗遹、耶律有尚不是同一批的。”
“耶律有尚呢?為何還未捉到?”
“還未得到他的蹤跡。”林子道:“長安不像漢中,查訪很難,多還是靠探子搜尋。”
李瑕走過長街,轉頭四顧,猶不能感受到長安城的熱情。
走動著的百姓所穿衣物,短襟、窄袖,皆是左衽,與宋地不同。他們眼見護衛儀仗,紛紛避開,眼神麻木中帶著疏離。
金國治理一百餘年,蒙古治理二十餘年,這裏就是敵國,廉希憲能行間諜,便是這些的表象。
不是僅靠幾天時間就能消除隔閡。
若以為長安那麽好掌控,那便是犯了和劉元振一樣狂妄的錯。
“光有防還不夠,到了治一治廉希憲的時候了……查到蓮屏了嗎?”
“有了點線索。”
李瑕眯了眯眼,按捺住心中的情緒。
“迴去說……”
~~
“長安附近,以‘蓮屏’為名者,有幾個地方,最有名的當屬華山‘蓮屏鬆柱’,附近有個道觀名‘蓮屏觀’,其中皆是女冠……”
“自古華山一條道,是個伏殺我的好地方。”
“大帥既然猜到了,廉希憲的設伏就毫無意義。”
“先派人仔細查吧。”
李瑕看著地圖一會想了想,忽沉吟道:“華山就在潼關附近?”
“是。”
“好,那就準備吧,也該有個了結了……”
~~
八月初五。
李瑕做好了準備,將蜀地各地駐兵調動完畢,初步完成了關中各州縣的布防。
他規劃好了關中的治理政策,交由劉黑馬、吳潛、楊果開始測量從蒙古貴族手中奪迴的十餘萬頃良田。
之後,李瑕親任主帥,調集關中騎兵兩千人、步卒四千人,以劉元禮為副帥,準備攻打潼關。
這一戰,本打算用劉元振出征……倒不是因為劉元振更善戰,而是因為劉元禮更沉穩些,更適合領長安城防務。
劉元禮雖然也中過這樣那樣的計,但每次都是“被動”中計,被形勢逼到無奈了,才會放手一搏。
劉元振不同,總喜歡一試身手,故而李瑕本打算將他帶在身邊。
反而是這次他受了傷,未必是壞事,自負的性子收一收,按部就班守城就行。
對於李瑕而言,差別不大,甚至更輕鬆。
這一戰,他更多做的是督軍,由劉元禮放手指揮,由西麵攻潼關不算難,依舊是按部就班。
八月初七,兵至華州城外駐紮,正在華山腳下。
是夜,劉元禮隨李瑕走上戰台,向南麵的高山望去。
李瑕抬手一指,道:“廉希憲故意放出情報,想引我上華山。”
“有伏兵?”劉元禮沉吟道:“北臨渭水,東麵潼關,南依華山,這個位置……”
“是啊,這位置很微妙吧?”
劉元禮道:“但廉希憲為何要提醒大帥?”
“因為我們必定要攻潼關,必定要駐兵於華州,這是不可改變的。”李瑕道,“提不提醒,我們也隻能駐軍於此。”
劉元禮有些會意過來。
“華山形險,他藏一支伏兵我們也很難查到,偏是我們得了消息,攻潼關時難免不安,想要探個清楚。而僅派數十哨探搜不完華山,派一支兵力卻會被他一一殲擊。不理會,又擔心攻潼關時會被偷襲?”
“嗯,這事不易辦,我懷疑廉希憲是親自來了。”
“他在華山上?”劉元禮一驚,“可他若不提醒,我們若沒想到蒙軍還能伏兵於華山,不是正好守住潼關?”
“對他而言不夠,他之前太擅作主張,在忽必烈眼裏已是大罪。若隻守住潼關不夠挽迴局麵,他必須殺我,收迴關隴。”
“為了讓大帥來?”
“我認為是這樣。”李瑕道,“他知道我隻要得到這個情報,就不會放心讓你單獨領兵,故而,我一定會來。”
“那我們怎麽做?”
“仲民別理會便是。”李瑕道:“你安心攻潼關,我來,便是為應付他。”
劉元禮聽話得多,不像他長兄非要問出個所以然來,應道:“好,那我便準備攻事……”
~~
次日,宋軍開始攻潼關,無非是先造器械,並試探潼關防備。
李瑕隻留五百親衛兵馬守營,在營中戰台上拿望筒看劉元禮指揮。
過了許久,林子迴來,低聲稟報。
“大帥,派往華山的哨探都沒迴來,在裂穀裏找到兩具屍體,山上果然有廉希憲的伏兵。”
《我的治愈係遊戲》
李瑕皺眉,問道:“有多少人?”
“暫時還不知,應該不會太多。”
李瑕沉吟道:“北地擅攀山者有,史樟便曾以精兵攀山攻下苦竹隘。藏兵華山更簡單些,但這樣的勇士,廉希憲至多也隻能湊出幾百人吧……”
“大帥是要攻山?”林子道:“但華山地形實在險峻。”
“不,不必理會他。”
“那大帥是否移營?”
“不用。”李瑕道:“我就在這等他,看誰先沉不住氣。”
至此,廉希憲的布置他已經看明白了。
目的很簡單,殺他李瑕。
先刺殺,且準備好刺殺失敗後留下的情報,這情報皆是明謀,李瑕哪怕看穿,也必須在意。
李瑕在意了,就能追查到胡祗遹,這個過程中又能製造更多刺殺的機會,比如劉元振便是如此遇刺。
若還是刺殺失敗,那就繼續給情報,“邀請”李瑕來華山。
這是邀請。
“你看,我據華山天險協防潼關、我有你想知道的消息、我一直在刺殺你、我的間諜沒完沒了……千頭萬緒,但你隻要來剿滅我就能理清這些。”
廉希憲就是為了製作出一個他沒那麽弱、李瑕沒那麽強的戰場,借用潼關分李瑕的兵,借用華山這個地勢。
至於其它的一切間諜手段,都是為了達到這一目的。
兵法,最終都是為了達到剝弱敵人的勢、增強自己的勢。
李瑕也願意接受這個邀請。
因為戰場在哪他不在乎,隻要能贏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