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嘭!”
一聲重響,開封城汴河東岸的潘家酒樓內響起陶罐砸落的聲音,之後便是哭爹喊娘,不時還響起幾聲慘叫。
李瑕站在街邊,目光望去,隻見一隊兵士正在酒樓內大肆搶擄,有個中年男子正跪在那哀求不已,旁邊是兩具屍體,血流了滿地都是。
喝罵聲中,李瑕也大概聽懂了這是在做什麽。
所謂“鉤考”,查的是錢糧賦稅,蒙古對漢地的管理十分鬆散,要的是每年有錢糧上貢,供應其無休無止的征戰。
如今經略使趙璧以“克扣軍賞”的罪名被拿下,開封的賦稅顯然是有大虧空。鉤考局遂開始親自收繳這部分錢糧。
這便像是個粗人占了一片地盤,平時丟給管事的打理,他萬事不管。但時不時也要親自來看看,給管事的幾巴掌,搜刮一遍,再告訴管事的“看清楚了,錢糧是這麽收的”。
對於史天澤、趙璧這些漢人高官而言,五年心血,將河南治理得井井有條,開封城複見繁榮……卻成了被養肥的雞,拉出來宰一宰。
各級官員被捉拿拷打,慘死獄中,畏鉤考如虎,稱其慘絕人寰。
而對鬥升小民而言,才叫真正的殘酷。
環目望去,街巷之中行走的,皆是砧板上的肉而已。
李瑕看了一會,見潘家酒樓中的兵士有十二人,遂轉身向一條小巷子走去。不一會兒,前方便聽到了哭喊聲。
“沒了這些糧,小人一家真的活不下去了啊……”
隻見一名老者正抱著一個兵士的小腿慟哭不已,那兩個兵士一人背著個小布包,一人拿著件碎花破袍,正對著老者亂踹。
李瑕沒去看那老者,開封城內這樣的人太多,他顧不過來。
他隻是快步上前,袖子裏的匕首徑直捅在一名兵士背後。
這一下突如其來,那兵士還未及反應便栽倒在地,另一人才轉過身,匕首已劃過他的喉嚨。
裝著糧食的小布包落在地上。
李瑕沒去撿,也沒說話,轉過拐角,很快便離開了現場。
七拐八繞,他走近一間破屋,拿鑰匙打開門鎖,進屋後飛快脫下身上的道袍。
再出門時,李瑕已是衣裳襤褸,臉上也滿是汙漬,手裏捧著一個破碗,如同一個乞丐……
~~
“你是說,城中有一道士殺了兩名鉤考局的士卒?”
說話的老者名叫“劉太平”,乃是蒙古大臣,奉蒙哥汗之命協助阿藍答兒鉤考,受任為陝西行省參政知事。
劉太平雖是漢人,卻非忽必烈一係。
雖然忽必烈“以漢法治漢地”之政籠絡了大部分漢人,如姚樞、郝經這些文人,如張柔、史天澤這些世侯,他們心底裏還放不下漢家的禮儀傳承,認為自己所作所為是讓蒙人行漢法,此非賣國,乃融合歸化胡人。
但大蒙古國的漢官也並非全部就被這點情懷打動。
如劉太平等人便認為,大汗就是大汗,不論是用漢法治理漢地,還是讓迴迴人來理財,本質上都是為大汗收繳錢糧,有何區別?
忽必烈幕府那些漢人在他們眼裏,便像是到了青樓賣身卻還自詡清高,可笑。角妓也好,色妓也罷,誰不是為了錢?
這次,蒙哥命劉太平協助阿藍答兒,分工也很明確。阿藍答兒要做的是鏟除忽必烈的勢力,劉太平要做的則是搜刮漢地的錢糧。
因此,近日來在河南“彌補虧空”之事,便是劉太平負責。
今日聽了稟報,劉太平喃喃道:“全真教……重陽觀……”
“叔父說的是,侄兒也認為是全真教所為。”劉忠直拱手道:“侄兒想去徹查重陽觀。”
劉太平道:“如今佛道之爭激烈,未必不是佛門故意栽贓道門,你莫要先入為主。”
佛道之爭,劉太平還是更傾向於道門,隻看他這名字便知。
“是,若無確鑿證據,侄兒不會亂來。那侄兒這就去重陽觀一趟?”
“去吧。”劉太平又埋首案牘。
於他而言,這僅是一樁小事,死了兩個人,表明有人對鉤考不滿,意料之中。
劉忠直得了允許,遂點了一隊人,往重陽觀而去。
他與叔父劉太平不同,他不在意佛門、道門,隻想要辦好手上的差事。
有人妄敢殺了他的人,管其是道士還是和尚,劉忠直必定要將其揪出來……
~~
孫德彧近日並不開心。
他好不容易攢了些錢,開封城裏的酒樓與勾欄卻都不開,到處人心惶惶,有錢也不知如何花。
“以往隻知沒錢的煩惱,原來有錢也有煩惱,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我如今卻不是聖人,尚需修行。”
他喃喃自語著,才打坐沒多久,又忍不住將那兩錠銀子拿出來。
“爾等擾我清修,恨不能將爾等花出去才好……”
突然,有腳步聲傳來,孫德彧忙將銀錠收了,才閉上眼,便聽有人道:“師弟,有公門中人來了,喚你過去一趟。”
“啊?苗師兄,是好事還是壞事?”
“來人神色不善,想必是壞事。”
“哎喲,那你好歹喊一句‘不好了’啊……”
孫德彧嘴裏埋怨著,卻是悄悄將袖子裏的錢藏到墊子下麵,這才忐忑不安地跟出去。
還沒到偏殿,便聽裏麵的對話聲傳來,卻是俞德宸又在解釋南下殺李瑕之事。
這點事情俞德宸已翻來覆去說了許多次了,聽在孫德彧耳裏,隻覺這位俞師兄真是謊話愈說愈熟練,哪還有半點清修之人的樣子嘛?
~~
偏殿當中,劉忠直已審了俞德宸好一會。
“你真不知那張君寶去了何處?”
俞德宸道:“真不知。”
劉忠直踱了幾步,看了一眼殿上的神像,問道:“你可敢當著三清尊者起誓?”
“貧道起誓,確不知張君寶去了何處,亦不知張君寶是否宋廷細作。”
劉忠直皺了皺眉,正見一小道士從門外進來。
“你是孫德彧?”
“貧道正是。”
“有人看見你昨日與張君寶同遊,是嗎?”
“是啊。”孫德彧直言不諱,道:“昨日我帶俞師兄與張君寶去吃炒菜。”
“其後張君寶去了何處?”
“一眨眼就不眼了,說要去找玄逸真人認親。”孫德彧道:“但我看,他這人實在可疑。”
“哦?”劉忠直眼睛一亮,道:“細說。”
孫德彧低著頭,眼珠子一轉,道:“這位官人,其實我俞師兄是有點呆的。”
俞德宸瞥了孫德彧一眼,皺了皺眉。因公門中人在,隻好悶不作聲。
“俞師兄自小就在終南山上長大,每日隻知功課,不諳世事的。哪裏比得了宋人老辣又狡滑,他出遠門辦這樣的事,很可能被人看破了……”
孫德彧先是這般為俞德宸開脫了,這才再次說起自己的推論。
劉忠直聽罷,有些訝異。
“你是說,那張君寶是李瑕假扮的?他混進開封做什麽?”
孫德彧眼睛睜得老大,認認真真道:“我們全真教派人殺他,他迴來……當然是報複啊,也許是要刺殺棲雲真人。”
“嗬。”劉忠直輕笑了一聲。
他雖不了解李瑕,卻已從今日的調查中得知李瑕乃宋廷知縣。
堂堂一縣父母,孤身來殺一個老道士?可笑……若那李瑕真來了開封,要做的絕不是這等無聊之事。
思及至此,劉忠直眼中已泛起沉思之色。
孫德彧又道:“不過哦,我俞師兄肯定是無辜的,他就是呆了一點,沒準被人利用了。”
“對,那張君寶自稱是來尋親的,說的和真的一樣,我們重陽觀眾師兄弟都信了他。誰能想到竟敢當街殺人……”
“就是說啊。”孫德彧道:“昨日我與史家二郎說了這個推論,連史家二郎都不信呢。”
“史家二郎?”劉忠直忽皺起眉頭,凝視著孫德彧,問道:“史二郎又是怎迴事?”
“我……貧道……”
孫德彧忽然意識到了什麽,不敢再說。
在他心裏,史家那是頂天的人物,這才把史樟搬出來以示張君寶演得好,證明俞德宸無辜。
但此時看見劉忠直神色不善,孫德彧想到這句話怕是要給史樟招禍,後悔不迭。
劉忠直卻不放過他,上前一步,逼問道:“說,史二郎是怎麽迴事?”
孫德彧有些被嚇到,手都不知往何處放。
他不說,自有人說。
“昨日史二郎來過,特意來查看李瑕的首級……”
劉忠直還在皺眉思索,又有下屬快步進來,低聲道:“今日殺人那個道士,有人昨日見到過。”
“在哪?”
“昨日在礬樓舊址處,有人親眼看到史家二郎與那道士見過麵。”
劉忠直猛地迴過頭,瞪向孫德彧。
下一刻,俞德宸大步上前,攔在孫德彧麵前。
“不錯,昨日我們出門確實見到了史家二郎。但我與師弟並不知張君寶之身份,若有罪過,問責我一人便是。”
一聲重響,開封城汴河東岸的潘家酒樓內響起陶罐砸落的聲音,之後便是哭爹喊娘,不時還響起幾聲慘叫。
李瑕站在街邊,目光望去,隻見一隊兵士正在酒樓內大肆搶擄,有個中年男子正跪在那哀求不已,旁邊是兩具屍體,血流了滿地都是。
喝罵聲中,李瑕也大概聽懂了這是在做什麽。
所謂“鉤考”,查的是錢糧賦稅,蒙古對漢地的管理十分鬆散,要的是每年有錢糧上貢,供應其無休無止的征戰。
如今經略使趙璧以“克扣軍賞”的罪名被拿下,開封的賦稅顯然是有大虧空。鉤考局遂開始親自收繳這部分錢糧。
這便像是個粗人占了一片地盤,平時丟給管事的打理,他萬事不管。但時不時也要親自來看看,給管事的幾巴掌,搜刮一遍,再告訴管事的“看清楚了,錢糧是這麽收的”。
對於史天澤、趙璧這些漢人高官而言,五年心血,將河南治理得井井有條,開封城複見繁榮……卻成了被養肥的雞,拉出來宰一宰。
各級官員被捉拿拷打,慘死獄中,畏鉤考如虎,稱其慘絕人寰。
而對鬥升小民而言,才叫真正的殘酷。
環目望去,街巷之中行走的,皆是砧板上的肉而已。
李瑕看了一會,見潘家酒樓中的兵士有十二人,遂轉身向一條小巷子走去。不一會兒,前方便聽到了哭喊聲。
“沒了這些糧,小人一家真的活不下去了啊……”
隻見一名老者正抱著一個兵士的小腿慟哭不已,那兩個兵士一人背著個小布包,一人拿著件碎花破袍,正對著老者亂踹。
李瑕沒去看那老者,開封城內這樣的人太多,他顧不過來。
他隻是快步上前,袖子裏的匕首徑直捅在一名兵士背後。
這一下突如其來,那兵士還未及反應便栽倒在地,另一人才轉過身,匕首已劃過他的喉嚨。
裝著糧食的小布包落在地上。
李瑕沒去撿,也沒說話,轉過拐角,很快便離開了現場。
七拐八繞,他走近一間破屋,拿鑰匙打開門鎖,進屋後飛快脫下身上的道袍。
再出門時,李瑕已是衣裳襤褸,臉上也滿是汙漬,手裏捧著一個破碗,如同一個乞丐……
~~
“你是說,城中有一道士殺了兩名鉤考局的士卒?”
說話的老者名叫“劉太平”,乃是蒙古大臣,奉蒙哥汗之命協助阿藍答兒鉤考,受任為陝西行省參政知事。
劉太平雖是漢人,卻非忽必烈一係。
雖然忽必烈“以漢法治漢地”之政籠絡了大部分漢人,如姚樞、郝經這些文人,如張柔、史天澤這些世侯,他們心底裏還放不下漢家的禮儀傳承,認為自己所作所為是讓蒙人行漢法,此非賣國,乃融合歸化胡人。
但大蒙古國的漢官也並非全部就被這點情懷打動。
如劉太平等人便認為,大汗就是大汗,不論是用漢法治理漢地,還是讓迴迴人來理財,本質上都是為大汗收繳錢糧,有何區別?
忽必烈幕府那些漢人在他們眼裏,便像是到了青樓賣身卻還自詡清高,可笑。角妓也好,色妓也罷,誰不是為了錢?
這次,蒙哥命劉太平協助阿藍答兒,分工也很明確。阿藍答兒要做的是鏟除忽必烈的勢力,劉太平要做的則是搜刮漢地的錢糧。
因此,近日來在河南“彌補虧空”之事,便是劉太平負責。
今日聽了稟報,劉太平喃喃道:“全真教……重陽觀……”
“叔父說的是,侄兒也認為是全真教所為。”劉忠直拱手道:“侄兒想去徹查重陽觀。”
劉太平道:“如今佛道之爭激烈,未必不是佛門故意栽贓道門,你莫要先入為主。”
佛道之爭,劉太平還是更傾向於道門,隻看他這名字便知。
“是,若無確鑿證據,侄兒不會亂來。那侄兒這就去重陽觀一趟?”
“去吧。”劉太平又埋首案牘。
於他而言,這僅是一樁小事,死了兩個人,表明有人對鉤考不滿,意料之中。
劉忠直得了允許,遂點了一隊人,往重陽觀而去。
他與叔父劉太平不同,他不在意佛門、道門,隻想要辦好手上的差事。
有人妄敢殺了他的人,管其是道士還是和尚,劉忠直必定要將其揪出來……
~~
孫德彧近日並不開心。
他好不容易攢了些錢,開封城裏的酒樓與勾欄卻都不開,到處人心惶惶,有錢也不知如何花。
“以往隻知沒錢的煩惱,原來有錢也有煩惱,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我如今卻不是聖人,尚需修行。”
他喃喃自語著,才打坐沒多久,又忍不住將那兩錠銀子拿出來。
“爾等擾我清修,恨不能將爾等花出去才好……”
突然,有腳步聲傳來,孫德彧忙將銀錠收了,才閉上眼,便聽有人道:“師弟,有公門中人來了,喚你過去一趟。”
“啊?苗師兄,是好事還是壞事?”
“來人神色不善,想必是壞事。”
“哎喲,那你好歹喊一句‘不好了’啊……”
孫德彧嘴裏埋怨著,卻是悄悄將袖子裏的錢藏到墊子下麵,這才忐忑不安地跟出去。
還沒到偏殿,便聽裏麵的對話聲傳來,卻是俞德宸又在解釋南下殺李瑕之事。
這點事情俞德宸已翻來覆去說了許多次了,聽在孫德彧耳裏,隻覺這位俞師兄真是謊話愈說愈熟練,哪還有半點清修之人的樣子嘛?
~~
偏殿當中,劉忠直已審了俞德宸好一會。
“你真不知那張君寶去了何處?”
俞德宸道:“真不知。”
劉忠直踱了幾步,看了一眼殿上的神像,問道:“你可敢當著三清尊者起誓?”
“貧道起誓,確不知張君寶去了何處,亦不知張君寶是否宋廷細作。”
劉忠直皺了皺眉,正見一小道士從門外進來。
“你是孫德彧?”
“貧道正是。”
“有人看見你昨日與張君寶同遊,是嗎?”
“是啊。”孫德彧直言不諱,道:“昨日我帶俞師兄與張君寶去吃炒菜。”
“其後張君寶去了何處?”
“一眨眼就不眼了,說要去找玄逸真人認親。”孫德彧道:“但我看,他這人實在可疑。”
“哦?”劉忠直眼睛一亮,道:“細說。”
孫德彧低著頭,眼珠子一轉,道:“這位官人,其實我俞師兄是有點呆的。”
俞德宸瞥了孫德彧一眼,皺了皺眉。因公門中人在,隻好悶不作聲。
“俞師兄自小就在終南山上長大,每日隻知功課,不諳世事的。哪裏比得了宋人老辣又狡滑,他出遠門辦這樣的事,很可能被人看破了……”
孫德彧先是這般為俞德宸開脫了,這才再次說起自己的推論。
劉忠直聽罷,有些訝異。
“你是說,那張君寶是李瑕假扮的?他混進開封做什麽?”
孫德彧眼睛睜得老大,認認真真道:“我們全真教派人殺他,他迴來……當然是報複啊,也許是要刺殺棲雲真人。”
“嗬。”劉忠直輕笑了一聲。
他雖不了解李瑕,卻已從今日的調查中得知李瑕乃宋廷知縣。
堂堂一縣父母,孤身來殺一個老道士?可笑……若那李瑕真來了開封,要做的絕不是這等無聊之事。
思及至此,劉忠直眼中已泛起沉思之色。
孫德彧又道:“不過哦,我俞師兄肯定是無辜的,他就是呆了一點,沒準被人利用了。”
“對,那張君寶自稱是來尋親的,說的和真的一樣,我們重陽觀眾師兄弟都信了他。誰能想到竟敢當街殺人……”
“就是說啊。”孫德彧道:“昨日我與史家二郎說了這個推論,連史家二郎都不信呢。”
“史家二郎?”劉忠直忽皺起眉頭,凝視著孫德彧,問道:“史二郎又是怎迴事?”
“我……貧道……”
孫德彧忽然意識到了什麽,不敢再說。
在他心裏,史家那是頂天的人物,這才把史樟搬出來以示張君寶演得好,證明俞德宸無辜。
但此時看見劉忠直神色不善,孫德彧想到這句話怕是要給史樟招禍,後悔不迭。
劉忠直卻不放過他,上前一步,逼問道:“說,史二郎是怎麽迴事?”
孫德彧有些被嚇到,手都不知往何處放。
他不說,自有人說。
“昨日史二郎來過,特意來查看李瑕的首級……”
劉忠直還在皺眉思索,又有下屬快步進來,低聲道:“今日殺人那個道士,有人昨日見到過。”
“在哪?”
“昨日在礬樓舊址處,有人親眼看到史家二郎與那道士見過麵。”
劉忠直猛地迴過頭,瞪向孫德彧。
下一刻,俞德宸大步上前,攔在孫德彧麵前。
“不錯,昨日我們出門確實見到了史家二郎。但我與師弟並不知張君寶之身份,若有罪過,問責我一人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