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瑕道:“五尺道沿途,全是山高穀深的懸崖峭壁,我們要在昭通、威寧建城,不就是看中這是唯二的地勢平緩之處、可以屯田養兵嗎?”


    “話是這般說,但如何守衛?”


    “威寧四周山溝密布,地形險峻,又有可渡關扼住驛道,勉強可以守衛了。”


    高長壽顯然不太安心,道:“萬一蒙軍翻山過來,便可長驅直抵威寧城下了。”


    李瑕沉吟了一會,道:“這是難以兩全之事。昭通、威寧既有五尺道聯通西南,又是高山深穀之中的平緩地勢,還是大宋、蒙古的邊陲之地。這是它們的好處。


    當然,此地遠比天府之國貧瘠,五尺道也太窄太長,不利通行。遠不如合州釣魚城,險峻高山之上一馬平川,既能屯田又占地勢,且還占據水路要道。


    但這已經是我們在天下之間唯一能落子的地方了。若能站穩腳跟,往後可期待北據川蜀、南通大理。這也是我一定要謀求宋朝官位的原因,或能稍彌補它的地勢缺陷吧。”


    高長壽點點頭,明白李瑕的無奈。


    既要兼顧地利、又要屯田練兵,世上更好的地方有很多,但以他們眼下的實力占不到。


    “我了解,隻擔心建城於此,拒敵的難處很大。”


    “是,好在阿術也僅有數千蒙古兵了,他在西南也不僅我們一個敵人,還有交趾、自杞、羅氏鬼國,蒙古在大理的兵力消耗得也很厲害,隻要我們前期能守住,他未必會與我們死磕。”


    李瑕說到這裏,揉了揉額頭,又道:“還記得楊西庵先生給我們的情報吧?”


    “自是記得。”


    “去歲,蒙軍入蜀,已牽製了川蜀的兵力,逼的宋朝必須在川南建立防禦,消耗了川蜀之人力物力。短期而言,蒙古的戰略目的已經達到了。”


    李瑕換了一張更大的宋朝疆域圖攤開,指了指廣西一帶,繼續侃侃而談。


    “接下來,大理蒙軍的主攻方向必然不是川蜀,而是從羅氏鬼國、自杞國,從廣西主攻荊湖防線,如此,才能給宋朝帶來更大的防禦壓力。”


    高長壽隨著李瑕的指尖看去,喃喃道:“所以,阿術才會先去降伏交趾?”


    “不錯,這是蒙哥定下的斡腹之謀,阿術必須這麽做,他其實並無太多精力繼續伐蜀。”


    “但我們也要守住他一部分的攻勢?”


    “嗯。”


    高長壽也揉了揉頭,道:“也沒別的辦法了,依你所言,我們就在威寧築城吧,你管這片海子叫‘草海’?”


    “應該是這個名字吧,這裏可以用來屯田?”


    “大手筆,築城、屯田、修水利……哪來的錢糧與人力?”


    “我明日去與烏撒部談一談。我會承諾他們,迴了慶符縣之後會送來大量的錢糧。”


    “阿勒、勒餘父子能答應嗎?”


    “說句難聽的,他們或許會覺得……”


    李瑕話到這裏,停下話頭,沉吟了一會。


    “覺得我們守著可渡關,築城、屯田,往後有了城池良田,他們能占下來?”高長壽道,“想讓我們為他們做嫁衣。”


    “就是這個意思。”


    “我們如何保證不會被鳩占鵲巢?”


    李瑕道:“那就看到時我能從川蜀帶來多少兵力了。”


    “好吧,鹿死誰手,猶未可知?”


    “是這個意思。”


    ……


    李瑕這個小小的勢力之中,高長壽是最文武雙全且能獨擋一麵之人,他家學淵博、意誌堅定。


    這些年,他或許因為太年輕受過許多挫折,但有了李瑕謀劃的長遠方略,找準了路子之後,他已有了成為一方豪雄的潛力。


    這個夜裏,他們在燭火下商談了許久,終於定下了威寧城的雛形。


    不同於慶符縣是宋朝治下之地,受宋廷監管,威寧城從建立之初,就將是一個新生勢力的據點……


    ~~


    次日。李瑕與高長壽再次到了耐思山脈見了阿勒父子,說了自己的意圖。


    垂垂老矣的阿勒聽了很久,又與他們一直談到入夜,終於答應下來。


    李瑕等人走後,勒餘不由問道:“父親就這樣容忍這些宋人、大理人在我們的地盤上建城?”


    阿勒顯得很疲倦,閉著眼,緩緩道:“不讓他們建城?你打算被蒙古人打降以後,再建‘軍民總管府’嗎?到時,錢糧也是我們出,人力也是我們出,還要每年給蒙人納貢。你可想清楚了?”


    這麽長一句話,勒餘聽了都要睡著了。


    他想了想,道:“但漢人有句話,叫‘一座山裏沒有兩隻老虎’,怎能讓他們釘在我們的地盤上,我以為他們擊退蒙人就走。”


    阿勒老臉上似乎浮起一絲笑意,喃喃道:“那位冥王……不簡單。”


    “宋人嘛,都想當大官。”勒餘道:“其實兒子也懂。讓他們屯田,再守著可渡關,田歸我們的部民種,糧食也歸我們,這沒什麽不好,但為什麽要為他們建城?”


    “你會築城嗎?”


    “不會。”


    “會修水渠嗎?”


    “不會。”


    阿勒道:“那你讓部民幫他築城換錢糧,他再幫我們修渠開田,城歸他、田歸你,你虧嗎?”


    “虧當然是不虧。”


    “種了糧食,他再拿更多的好物件來換糧食,養兵擋著蒙古人,你虧嗎?”


    “話是這麽說,但他占到我們的地盤來了。”


    阿勒道:“你說的,‘宋人嘛,都想當大官’,他立了功勞,早晚是要調走的。到時候,城和田歸誰?”


    “嘿嘿。”勒餘笑了笑,接著卻還是有些不解,又問道:“父親為何要敬重他們?和他們說話也太客氣了。”


    阿勒道:“很久以前,這裏是夜郎國以西的莫國,後來被滅了。漢人有個詞叫‘夜郎自大’,說的是我們山裏人看不到外麵有多大。兒子,你記住,烏撒部臣服於大宋、大理,甚至也可以臣服於蒙古。唯獨不能夜郎自大,給部民招禍。”


    “我不明白。”


    “別以為我們這數萬人盤據在深山裏就能稱王,蒙古、大宋、大理,那才是大國。我們與這些大國一比,就是雞蛋與石頭。”


    “大理不都滅了嗎?”


    阿勒道:“連一個舍利僧都能召集十萬人舉事,高氏更能做到,這就是名義。你要敬重高氏的名義,也要敬重宋官的名義。”


    “兒子還是不明白。”


    “名義就是,你得敬重他,表麵上奉他為主。但烏撒部的地盤還是你說的算。”


    勒餘又笑了笑,道:“兒子明白了,用宋官和高氏的名義建了城,再收服他們像‘四大白彝’一樣,或者幹脆殺了他們。”


    阿勒似乎歎息了一聲,道:“殺人是最笨的辦法。時長日久了,宋官會被調走,蒙古人也會來討要高氏,不需要你殺人,明白嗎?”


    “兒子明白了。”


    “你若是明白了,就得學會敬重他們。”


    “好。”勒餘道:“那兒子就讓部民去給他們建城了?”


    “做吧……”


    威寧地處烏蒙高原的中心,自南北朝起便為土著豪族所據,五代之後為烏撒部領地。


    原本的曆史上,清初吳三桂平滅烏撒部,取“威鎮安寧”之意,改烏撒土司府為威寧州,才有“威寧”之名。


    此地密林、山溝、洞穴眾多,到處都是難以通行的陡崖絕壁。


    交通不便,族群複雜,加之又是處於川、滇、黔三省交界之地。因此即使是到了後世,威寧也曾有段時間以悍匪而聞名。


    除了悍匪,提到威寧,不得不提的便是“草海”。


    草海在上古時期便已形成,之後湖水外泄、淤積,便成了一個個大大小小的海子。


    至明代,鑿中、北、南三麵之河以灌溉海田數千畝,廣袤數十裏,可耕可牧,衛兵屯田其中。


    而眼下這個大宋興昌五年,李瑕便要在這個蠻荒之地建威寧城,屯田於草海之畔。


    他做這個決定並非是因為了解威寧的這些變遷,他知道的也隻有“威寧”“草海”這兩個名字,但他還是找到了五尺道上這個適合建城屯田之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終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怪誕的表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怪誕的表哥並收藏終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