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入北京者為王,這朝廷還真有夠荒謬。”這個時候,孫元也準備北上了。
他坐在官船上,看著南方,忍不住搖了搖頭。
在官船四周,是十幾條快挺,團團將他護在垓心。當然,這規模自然不能同大方北上的艦隊相比。
在他身邊,韶虞人一笑,正要開口說話,卻將嘴閉上了,隻嘴角微微上翹。這一翹,當真是豔麗得不可方物。
孫元醒悟,也不說話了。
在官船上,蘭蘭拉著甘鳳瑤的衣服大聲嗬斥:“你陪我玩,你要陪我玩。”
甘鳳瑤畢竟是個大孩子,在古代,這個年紀都可以上陣打仗了。如何還肯同蘭蘭這種幼稚孩童玩過家家的遊戲,可是卻又不知道如何拒絕,隻不住搖頭,一張臉羞得通紅。
在他們身邊,甘輝如同護雛的老鷹一般,一步不離地跟著他們,惟恐兩個孩子一個不小心跌了撞了。
官船馬上就要進入瓜洲大運河河口,這裏的江麵雖然寬闊,可眼前全是船隻,擠得厲害。有鎮海軍,也有鄭鴻逵的鎮江軍。到處都是士兵的口令聲,到處都軍官的喝罵聲,以及民夫們粗魯的吼叫。
是的,鎮江軍和鎮海軍得了朝廷軍令,已經盡數北上,準備北伐。
可以預料,這一路,孫元都將和他們為伴了。
不過,朝廷的一旨詔令下來,讓孫元和鎮海軍中平白地產生了一絲裂隙。
對於先入北京者為王之所,孫元很不以為然。對他來說,什麽王爵不王爵,根本就算不了什麽。亂世之中,隻有兵和地盤才是最珍貴的東西,對了,還有信念。孫元和整個寧鄉軍的信念是恢複中國,讓漢民族屹立在世界之林。
至於朝廷裏的那些蠅營狗苟,又有什麽意義?
但甘輝畢竟是鎮海軍將領,在他麵前談論朝局,好象不太妥當。
孫元一笑:“這個小甘別的什麽都好,就是愛臉紅,也不知道他去徐州見了未婚妻李桃,會窘迫成什麽樣子。”
韶虞人以袖掩嘴:“君侯,小甘好福氣啊。桃子那小姑娘正在服侍老太太,手腳勤快,又知書達禮,我以前也想過要在軍中尋一青年軍彥配之。卻不想,李教官早就定了這樁婚事。”
孫元小聲問:“夫人覺得桃子配小甘是不是有點委屈?”
韶虞人:“怎麽可能,妾身隻是覺得,姻緣這種東西還真是老天爺定好了的。”她微微一歎:“隻可惜李將軍看不到這一幕了。”
孫元:“迴徐州之後,埋葬李教官之後,夫人替兩家保媒吧!不過,隻一樁……”
韶虞人:“怎麽?”
孫元淡淡:“李桃是獨女,若是遠嫁,她母親將來誰人照顧?我是不會放人的。”
韶虞人斜斜地看了丈夫一眼,小聲道:“君侯這是瞧上甘輝將軍了,這事隻怕有些難。看得出來,甘將軍是個忠義之士,未必肯投入君侯麾下。”想來,那日甘輝和俞亮過招時的強悍身手已經深深地打動了孫元,讓君侯起了愛才之念。
孫元:“將來的事,誰說得清楚呢?”
蘭蘭耳朵尖,拍手笑道:“小甘要和桃子姐姐結婚了,小甘要和桃子姐姐結婚了!羞羞羞!”
甘鳳瑤一張臉紅得要滴出水來,眼睛裏含著淚水,大叫:“我不結婚,我不結婚!”
孫元忍不住“哈”一聲大笑起來:“這兩孩子,一個老實木訥,一個古靈精怪!我家蘭蘭,直她娘熊孩子一個!”
聽到孫元的笑聲,甘輝大為尷尬,急忙告了一聲罪,將兒子拉進船艙去。
蘭蘭還不肯放過甘鳳瑤,追了過去:“等等我,等等我,要結婚了……嘻嘻……羞羞羞!”
韶虞人也忍無可忍:“這孩子太不成體統了,君侯,妾身這就去管教。”
“管教什麽,裹小腳,學女紅,老子的女兒豈能和普通女子一樣?”孫元一把拉抓韶虞人的手:“夫人等等,你我難得坐在一起,且多說會話兒。”
韶虞人:“君侯同妾身說話的時候,一張口就是北伐和天下大勢,妾身一芥女流,軍國大事也不方便聽。”
“沒什麽不方便的聽的,你是我的妻子,某挾百萬雄師,混同北地,我寧鄉軍把這將要傾覆的天地都撐起來了,某的家事就是天下事,天下事就是某的家事。”
這話說得霸道已極,韶虞人身子一顫,蒼白著臉看著丈夫。
孫元:“青主和黃兄都不在,出了這麽多事,某連個商量的人也沒有,不找你找誰?”
韶虞人很快恢複平靜,低眉順眼:“是,君侯且說就是。”
“弘光忌我。”孫元淡淡道:“馬上就要收複北京,雖不至於天下太平,但一戰之後,整個北地將再無烽火。一個國家,大凡到了太平年月,絕對不會允許有強鎮和國中之國的存在。下一步,朝廷就該要削藩了。隻不過,他們不敢明著幹而已,這才采取製衡的手法。可歎啊,可歎,某其實並沒有其他的心思。某隻想著驅除韃虜,給老百姓一個安定的生活而已。對於個人的生死榮辱,卻絲毫也不放在眼裏,隻不過想求得心安而已。”
韶虞人輕輕撫摩著丈夫的手,柔聲道:“妾身知道,妾身知道,千秋功罪,自有後人評說。”
孫元:“好也罷歹也罷,曆史會給某一個公正的。某也沒想太多,這北伐無論是誰打,隻要能夠拿下北京,恢複舊都,全殲建奴,管他是鄭芝龍還是高傑、劉春,都是一件大好事。誰先進北京,誰為王,有有什麽關係。朝廷忌我也好,防範我也好,都不要緊,我之心誌,誰又能知道呢?某隻想要一個太平盛世!”
說著話,他以手輕輕拍著船舷:“對酒歌,太平時,吏不唿門。王者賢且明,宰相股肱皆忠良。鹹禮讓,民無爭訟。三年耕有九年儲,穀倉忙盈。班白不負載。”
韶虞人輕聲和道:“雨澤如此,百穀用成。卻走馬,以糞其土田。爵公侯伯子男,鹹愛其民……太初,你是個英雄,你是我的英雄……無論如何,這一路妾身都會隨你一直走下去。”
“沒事,不用擔心。”孫元拍了拍妻子的手背:“放心好了,在我寧鄉軍絕對的力量之下,所有反動勢力隻有被碾壓的份兒。等過了揚州,到高郵之後,某會下船沿陸路去徐州,到時候隻怕夫人要多受些辛苦了。”
韶虞人:“君侯可是不想同鄭大木朝麵?”
孫元:“卻不是,難得出來一趟,自然要到各處看看,實地了解一下地方軍政情形。坐船上,舒服倒是舒服了,肯能看到什麽?”
韶虞人:“妾身倒是想得差了。”
大明弘光二年,天子下詔,命內閣大學士,戶部尚書錢謙益為總督天下兵馬。
南安伯鄭芝龍總督江北兵馬,節製寧鄉、山東、秦軍、鎮海,鎮軍五軍,征討北京建奴,收複故都。
同時,命靖南侯黃得功率廬鳳軍出湖廣,征剿建奴阿濟格餘部,闖軍餘孽。
錢閣老也是心急,接到聖旨的第三天,就過江進了揚州,大集眾將,督師北伐。隻可惜,來的沒幾個人。高傑如今已經帶軍進入宿州,秦軍先頭部隊已經打到歸德了,據前線傳來的消息說,大軍過處,即沒有百姓簞食壺漿,也沒有遇到象樣的抵抗。那地方已經變成了白地,直接平推過去,傳檄而定。山東軍也開始向北方運動,不停試探。鄭森的鎮海軍正源源不絕地順著大運河向北,至於孫如皋,更是沒有人知道他究竟去了哪裏,眾軍鎮的大姥們一個也沒出席。錢老頭去揚州,手頭隻帶了幾百兵丁,幾十個門客幕僚,軍費是一文沒有。沒有錢,江北諸軍的將軍們也就去捧了個人場,可惜的是,江北諸軍早在多鐸入寇的時候就損失殆盡,後來被阮大铖抓的抓殺的殺,隻剩阿貓阿狗三五隻。所以,老錢這場誓師搞得非常冷清,顏麵大失。
平靜了一年,戰火再次燃起。
又是一場國戰,隻不過,這一戰將要決定的是建州的命運。
他坐在官船上,看著南方,忍不住搖了搖頭。
在官船四周,是十幾條快挺,團團將他護在垓心。當然,這規模自然不能同大方北上的艦隊相比。
在他身邊,韶虞人一笑,正要開口說話,卻將嘴閉上了,隻嘴角微微上翹。這一翹,當真是豔麗得不可方物。
孫元醒悟,也不說話了。
在官船上,蘭蘭拉著甘鳳瑤的衣服大聲嗬斥:“你陪我玩,你要陪我玩。”
甘鳳瑤畢竟是個大孩子,在古代,這個年紀都可以上陣打仗了。如何還肯同蘭蘭這種幼稚孩童玩過家家的遊戲,可是卻又不知道如何拒絕,隻不住搖頭,一張臉羞得通紅。
在他們身邊,甘輝如同護雛的老鷹一般,一步不離地跟著他們,惟恐兩個孩子一個不小心跌了撞了。
官船馬上就要進入瓜洲大運河河口,這裏的江麵雖然寬闊,可眼前全是船隻,擠得厲害。有鎮海軍,也有鄭鴻逵的鎮江軍。到處都是士兵的口令聲,到處都軍官的喝罵聲,以及民夫們粗魯的吼叫。
是的,鎮江軍和鎮海軍得了朝廷軍令,已經盡數北上,準備北伐。
可以預料,這一路,孫元都將和他們為伴了。
不過,朝廷的一旨詔令下來,讓孫元和鎮海軍中平白地產生了一絲裂隙。
對於先入北京者為王之所,孫元很不以為然。對他來說,什麽王爵不王爵,根本就算不了什麽。亂世之中,隻有兵和地盤才是最珍貴的東西,對了,還有信念。孫元和整個寧鄉軍的信念是恢複中國,讓漢民族屹立在世界之林。
至於朝廷裏的那些蠅營狗苟,又有什麽意義?
但甘輝畢竟是鎮海軍將領,在他麵前談論朝局,好象不太妥當。
孫元一笑:“這個小甘別的什麽都好,就是愛臉紅,也不知道他去徐州見了未婚妻李桃,會窘迫成什麽樣子。”
韶虞人以袖掩嘴:“君侯,小甘好福氣啊。桃子那小姑娘正在服侍老太太,手腳勤快,又知書達禮,我以前也想過要在軍中尋一青年軍彥配之。卻不想,李教官早就定了這樁婚事。”
孫元小聲問:“夫人覺得桃子配小甘是不是有點委屈?”
韶虞人:“怎麽可能,妾身隻是覺得,姻緣這種東西還真是老天爺定好了的。”她微微一歎:“隻可惜李將軍看不到這一幕了。”
孫元:“迴徐州之後,埋葬李教官之後,夫人替兩家保媒吧!不過,隻一樁……”
韶虞人:“怎麽?”
孫元淡淡:“李桃是獨女,若是遠嫁,她母親將來誰人照顧?我是不會放人的。”
韶虞人斜斜地看了丈夫一眼,小聲道:“君侯這是瞧上甘輝將軍了,這事隻怕有些難。看得出來,甘將軍是個忠義之士,未必肯投入君侯麾下。”想來,那日甘輝和俞亮過招時的強悍身手已經深深地打動了孫元,讓君侯起了愛才之念。
孫元:“將來的事,誰說得清楚呢?”
蘭蘭耳朵尖,拍手笑道:“小甘要和桃子姐姐結婚了,小甘要和桃子姐姐結婚了!羞羞羞!”
甘鳳瑤一張臉紅得要滴出水來,眼睛裏含著淚水,大叫:“我不結婚,我不結婚!”
孫元忍不住“哈”一聲大笑起來:“這兩孩子,一個老實木訥,一個古靈精怪!我家蘭蘭,直她娘熊孩子一個!”
聽到孫元的笑聲,甘輝大為尷尬,急忙告了一聲罪,將兒子拉進船艙去。
蘭蘭還不肯放過甘鳳瑤,追了過去:“等等我,等等我,要結婚了……嘻嘻……羞羞羞!”
韶虞人也忍無可忍:“這孩子太不成體統了,君侯,妾身這就去管教。”
“管教什麽,裹小腳,學女紅,老子的女兒豈能和普通女子一樣?”孫元一把拉抓韶虞人的手:“夫人等等,你我難得坐在一起,且多說會話兒。”
韶虞人:“君侯同妾身說話的時候,一張口就是北伐和天下大勢,妾身一芥女流,軍國大事也不方便聽。”
“沒什麽不方便的聽的,你是我的妻子,某挾百萬雄師,混同北地,我寧鄉軍把這將要傾覆的天地都撐起來了,某的家事就是天下事,天下事就是某的家事。”
這話說得霸道已極,韶虞人身子一顫,蒼白著臉看著丈夫。
孫元:“青主和黃兄都不在,出了這麽多事,某連個商量的人也沒有,不找你找誰?”
韶虞人很快恢複平靜,低眉順眼:“是,君侯且說就是。”
“弘光忌我。”孫元淡淡道:“馬上就要收複北京,雖不至於天下太平,但一戰之後,整個北地將再無烽火。一個國家,大凡到了太平年月,絕對不會允許有強鎮和國中之國的存在。下一步,朝廷就該要削藩了。隻不過,他們不敢明著幹而已,這才采取製衡的手法。可歎啊,可歎,某其實並沒有其他的心思。某隻想著驅除韃虜,給老百姓一個安定的生活而已。對於個人的生死榮辱,卻絲毫也不放在眼裏,隻不過想求得心安而已。”
韶虞人輕輕撫摩著丈夫的手,柔聲道:“妾身知道,妾身知道,千秋功罪,自有後人評說。”
孫元:“好也罷歹也罷,曆史會給某一個公正的。某也沒想太多,這北伐無論是誰打,隻要能夠拿下北京,恢複舊都,全殲建奴,管他是鄭芝龍還是高傑、劉春,都是一件大好事。誰先進北京,誰為王,有有什麽關係。朝廷忌我也好,防範我也好,都不要緊,我之心誌,誰又能知道呢?某隻想要一個太平盛世!”
說著話,他以手輕輕拍著船舷:“對酒歌,太平時,吏不唿門。王者賢且明,宰相股肱皆忠良。鹹禮讓,民無爭訟。三年耕有九年儲,穀倉忙盈。班白不負載。”
韶虞人輕聲和道:“雨澤如此,百穀用成。卻走馬,以糞其土田。爵公侯伯子男,鹹愛其民……太初,你是個英雄,你是我的英雄……無論如何,這一路妾身都會隨你一直走下去。”
“沒事,不用擔心。”孫元拍了拍妻子的手背:“放心好了,在我寧鄉軍絕對的力量之下,所有反動勢力隻有被碾壓的份兒。等過了揚州,到高郵之後,某會下船沿陸路去徐州,到時候隻怕夫人要多受些辛苦了。”
韶虞人:“君侯可是不想同鄭大木朝麵?”
孫元:“卻不是,難得出來一趟,自然要到各處看看,實地了解一下地方軍政情形。坐船上,舒服倒是舒服了,肯能看到什麽?”
韶虞人:“妾身倒是想得差了。”
大明弘光二年,天子下詔,命內閣大學士,戶部尚書錢謙益為總督天下兵馬。
南安伯鄭芝龍總督江北兵馬,節製寧鄉、山東、秦軍、鎮海,鎮軍五軍,征討北京建奴,收複故都。
同時,命靖南侯黃得功率廬鳳軍出湖廣,征剿建奴阿濟格餘部,闖軍餘孽。
錢閣老也是心急,接到聖旨的第三天,就過江進了揚州,大集眾將,督師北伐。隻可惜,來的沒幾個人。高傑如今已經帶軍進入宿州,秦軍先頭部隊已經打到歸德了,據前線傳來的消息說,大軍過處,即沒有百姓簞食壺漿,也沒有遇到象樣的抵抗。那地方已經變成了白地,直接平推過去,傳檄而定。山東軍也開始向北方運動,不停試探。鄭森的鎮海軍正源源不絕地順著大運河向北,至於孫如皋,更是沒有人知道他究竟去了哪裏,眾軍鎮的大姥們一個也沒出席。錢老頭去揚州,手頭隻帶了幾百兵丁,幾十個門客幕僚,軍費是一文沒有。沒有錢,江北諸軍的將軍們也就去捧了個人場,可惜的是,江北諸軍早在多鐸入寇的時候就損失殆盡,後來被阮大铖抓的抓殺的殺,隻剩阿貓阿狗三五隻。所以,老錢這場誓師搞得非常冷清,顏麵大失。
平靜了一年,戰火再次燃起。
又是一場國戰,隻不過,這一戰將要決定的是建州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