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出生在全國農村由高級社轉向人民公社,社會主義工商改造全麵展開的年代,一提起那個年代,文學家、詩人都愛用火熱,激情等字眼。可惜俺那時還是個幼兒,蒙 蒙瞪瞪的感受不到那火熱的激情。兒時的記憶是很模糊的,隻是恍惚的記得俺常常騎在一個長著紮人胡子的老爺爺的脖子上在前麵走,後麵一個小腳老奶奶兩隻手一 手拿著一個飯盆一上一下的在空中舞動著,兩隻小腳緊叨登的跟在後麵跑。說起來慚愧,到真正記事時俺已經三歲了。記得是那年大年初一的早晨,俺剛剛從被窩裏 爬起來,還沒洗臉呢,就從外麵唿啦啦的跑來了一幫小孩兒來俺家拜年。見到小哥哥小姐姐們,俺高興得也跑過去跟著他們到各家拜年去。每到一家,俺都興高采烈 的闖到前麵,進門也不下跪,伸直兩腿,撅起腚就是一個響頭。走到第三家,當俺撅起腚磕頭的同時,“噹”的一聲,放了一個響屁。俺那時雖然年齡小,但也知道 這不是什麽光彩的事,連忙把頭低下去,從褲襠下向後看去。本來想看看夥伴們有什麽反應沒有,可這一看不打緊,原來小哥哥小姐姐們拜年是不磕頭的,隻有俺在 前麵撅著腚。就在那一刻,俺好象突然的明白了許多事情。也就從那以後,俺的記憶比以前好象清晰了許多。所以三歲以前發生的事都是聽大人們講的,至於騎在老 爺爺脖子上的事兒,因為那是去人民公社食堂吃飯,天天要去的,所以印 象較深。
聽大人們講,俺出生那幾年變化可真大呀,昨天是初級社,今天就是高級社,還沒幾天,就進入了人民公社了。俺的出生地寶石屯兒在俺出生時還那麽的叫著,沒過兩 年就改叫寶石大隊了,咱農民都成了人民公社的社員,每天都集體出工,集體收工,雖然是收工後還是各迴各家,但每天都是在一起吃共產主義大食堂。
有一迴吃飯時,大隊書記李友和社員們嘮嗑,提到了共產主義。書記說:“別看咱現在吃的不咋地,等到共產主義了,想吃啥就吃啥,粉條子燉豬肉鉚勁兒造。”
“那共產主義到底兒啥樣啊?”社員問。
“啊——,就這麽說吧,那吃的就別提啦,想啥來啥。那時咱們住的呀,那是樓上樓下,電燈電話。到時候咱們種地都不用出屋,坐在炕頭上,一按電門,那莊稼就種上啦。”
“那咋給莊稼上糞呐?”
“那還不容易,拉完屎,一按水門,那屎尿就都衝到莊稼地裏去啦。”
“那也得給莊稼除草哇。”
“你他媽拉巴子的咋就這麽苯呢,都共產主義啦,那地裏還能長草?”
這共產主義不趕上天堂了嗎,所以社員們都是憋足了勁的跟著共產黨毛主席奔共產主義。
就是這個李書記,在當年差點給擼了。58年開春公社開動員會,要各生產大隊上報生產計劃,這個大隊報高粱畝產4000斤,那個大隊報玉米畝產5000斤,把個老莊稼把勢出身的老書記聽得目瞪口呆,高粱,玉米畝產能那麽多,他說啥也不信。所以大著膽子報了個玉米畝產2500斤。 這招來了公社書記的嚴厲批評:“你個老莊稼人啦,咋比年青人還落後呢,你學學人家,別他媽的當大躍進的絆腳石。要是完不成任務看俺不把你刷嘍。”開會迴來,他老人家領著社員們起早貪黑, 深耕細作,可心裏怎麽盤算那畝產也達不到目標。眼看快入秋了,老書記瞅著這莊稼地直發愁。一天,公社通信員通知李書記帶著各小隊長出去參觀取經。公社書記 領著各大隊的人,坐著馬車來到了勝利公社躍進大隊。這躍進大隊原來叫“兔子圈兒”是離縣城隻有三十多裏的一個山溝,因為這裏的野兔子多的出奇,所以外人都 管這兒叫“兔子圈”,久而久之,就成了這個屯子的名字。現在要奔共產主義了,大躍進了,原來的名子也不好聽,所以改名叫“躍進大隊。”這地方李書記以前是 經常來的,因為他妹夫就是這個大隊二隊的小隊長。李書記很是納悶,兩年沒來,這窮地方咋還變成了先進啦?這時就見躍進大隊書記張青山領著幾個人遠遠的跑 來,咧著大嘴,和人們一個一個的握手,連聲說著歡迎歡迎的把這幫人領到了一塊試驗田邊。大家一看,全傻了眼了:“這穀子咋長的這麽密實?”張書記笑哈哈的 對大家說:“合理密植嘛,不這麽密咋能高產呐。”說著,迴頭一招手:“來,二丫,過來,給大夥表演一個。”這個叫二丫的小女孩,也就四五歲的樣子,被張書 記輕輕的抱起來放到實驗田的穀穗上麵。這二丫竟真的平躺在了穀穗上,竟然沒有掉下去,引來了一陣陣驚歎。這時有人疑惑的問:“這莊稼長的這麽密實,照不進日 頭,咋能長成這樣呢?”
張書記嘿嘿的笑著說:“俺們晚上用手電棒照。”
“那也不透風啊。”
“俺們成天用風匣吹呀。”
參觀的人們仍是很納悶,但在心裏盤算一下,照這樣種法一畝地還真能打出10000斤穀子來。
參觀完了,咱們的老書記帶著一臉的疑惑迴到了大隊。成天為秋天的慶功大會發愁。別的大隊,不是昨天放一個衛星,就是今天放一個衛星,(這放衛星就是向上級報 告成績,報喜的意思)可咱寶石大隊連一個響屁也沒放出一個來。這秋後不是等著當落後的典型嗎?一天,一隊隊長跑來問老書記:“俺們小隊菜地裏長出一個大倭 瓜,大得出奇,能不能算放衛星?”老書記聽了眼睛一亮,說:“行啊,那咋不算呢!走,看看去。”到了菜地,果然見到那大倭瓜長的小磨盤也似,大的出奇。把 個老書記高興得直搓手:“慶功會上咱就拿它放衛星啦。”
秋後公社開慶功會,咱老書記領著幾個小隊長抬著那個大倭瓜來到了會場,公社秘書一看,好家夥,這麽大的個兒!連忙招唿著放到了主席台上。別的大隊雖然上報畝 產有多少多少斤,可會場上並沒有實物,隻有咱老書記拿來的那個大倭瓜顯眼地擺在那主席台上,和衛星放得高的那幾個戴著大紅花的大隊書記,小隊長相映成輝。 會上公社書記總結和表揚了幾個先進的生產大隊,也點名的批評了咱寶石大隊,可能是這個大倭瓜的原因,沒給咱大隊打成落後典型。散會後,大家都好奇的前來看 這個大倭瓜,一不小心,這大倭瓜給碰掉了地上,隻聽“撲哧”一聲,那大倭瓜一摔兩半兒,稀啦光湯的淌了一地屎一樣黃黃的臭氣熏天的東西。大家一時間都楞住了,過了 一會,突然爆發出一陣哄笑。把這公社書記氣得不拿好眼神的看著老書記說不出話來。老書記尷尬的收拾了現場,灰溜溜的趕著毛驢車和幾個小隊長跑迴了家。到家 後,查問起這大倭瓜的事,原來看菜園子的老丁頭的三小子丁三虻子一天傍晚替他老爸看菜園子,忽然感到有屎要拉,這小子也發騷,拿鐮刀把那個倭瓜切開個三角 口,挖出裏邊的瓤,對準那倭瓜就是一泡,灌得滿滿的,然後照原樣扣上了那個三角瓜皮。沒想到這倭瓜不僅沒死,還瘋也似的狂長,長成了那麽大的個兒。
聽大人們講,俺出生那幾年變化可真大呀,昨天是初級社,今天就是高級社,還沒幾天,就進入了人民公社了。俺的出生地寶石屯兒在俺出生時還那麽的叫著,沒過兩 年就改叫寶石大隊了,咱農民都成了人民公社的社員,每天都集體出工,集體收工,雖然是收工後還是各迴各家,但每天都是在一起吃共產主義大食堂。
有一迴吃飯時,大隊書記李友和社員們嘮嗑,提到了共產主義。書記說:“別看咱現在吃的不咋地,等到共產主義了,想吃啥就吃啥,粉條子燉豬肉鉚勁兒造。”
“那共產主義到底兒啥樣啊?”社員問。
“啊——,就這麽說吧,那吃的就別提啦,想啥來啥。那時咱們住的呀,那是樓上樓下,電燈電話。到時候咱們種地都不用出屋,坐在炕頭上,一按電門,那莊稼就種上啦。”
“那咋給莊稼上糞呐?”
“那還不容易,拉完屎,一按水門,那屎尿就都衝到莊稼地裏去啦。”
“那也得給莊稼除草哇。”
“你他媽拉巴子的咋就這麽苯呢,都共產主義啦,那地裏還能長草?”
這共產主義不趕上天堂了嗎,所以社員們都是憋足了勁的跟著共產黨毛主席奔共產主義。
就是這個李書記,在當年差點給擼了。58年開春公社開動員會,要各生產大隊上報生產計劃,這個大隊報高粱畝產4000斤,那個大隊報玉米畝產5000斤,把個老莊稼把勢出身的老書記聽得目瞪口呆,高粱,玉米畝產能那麽多,他說啥也不信。所以大著膽子報了個玉米畝產2500斤。 這招來了公社書記的嚴厲批評:“你個老莊稼人啦,咋比年青人還落後呢,你學學人家,別他媽的當大躍進的絆腳石。要是完不成任務看俺不把你刷嘍。”開會迴來,他老人家領著社員們起早貪黑, 深耕細作,可心裏怎麽盤算那畝產也達不到目標。眼看快入秋了,老書記瞅著這莊稼地直發愁。一天,公社通信員通知李書記帶著各小隊長出去參觀取經。公社書記 領著各大隊的人,坐著馬車來到了勝利公社躍進大隊。這躍進大隊原來叫“兔子圈兒”是離縣城隻有三十多裏的一個山溝,因為這裏的野兔子多的出奇,所以外人都 管這兒叫“兔子圈”,久而久之,就成了這個屯子的名字。現在要奔共產主義了,大躍進了,原來的名子也不好聽,所以改名叫“躍進大隊。”這地方李書記以前是 經常來的,因為他妹夫就是這個大隊二隊的小隊長。李書記很是納悶,兩年沒來,這窮地方咋還變成了先進啦?這時就見躍進大隊書記張青山領著幾個人遠遠的跑 來,咧著大嘴,和人們一個一個的握手,連聲說著歡迎歡迎的把這幫人領到了一塊試驗田邊。大家一看,全傻了眼了:“這穀子咋長的這麽密實?”張書記笑哈哈的 對大家說:“合理密植嘛,不這麽密咋能高產呐。”說著,迴頭一招手:“來,二丫,過來,給大夥表演一個。”這個叫二丫的小女孩,也就四五歲的樣子,被張書 記輕輕的抱起來放到實驗田的穀穗上麵。這二丫竟真的平躺在了穀穗上,竟然沒有掉下去,引來了一陣陣驚歎。這時有人疑惑的問:“這莊稼長的這麽密實,照不進日 頭,咋能長成這樣呢?”
張書記嘿嘿的笑著說:“俺們晚上用手電棒照。”
“那也不透風啊。”
“俺們成天用風匣吹呀。”
參觀的人們仍是很納悶,但在心裏盤算一下,照這樣種法一畝地還真能打出10000斤穀子來。
參觀完了,咱們的老書記帶著一臉的疑惑迴到了大隊。成天為秋天的慶功大會發愁。別的大隊,不是昨天放一個衛星,就是今天放一個衛星,(這放衛星就是向上級報 告成績,報喜的意思)可咱寶石大隊連一個響屁也沒放出一個來。這秋後不是等著當落後的典型嗎?一天,一隊隊長跑來問老書記:“俺們小隊菜地裏長出一個大倭 瓜,大得出奇,能不能算放衛星?”老書記聽了眼睛一亮,說:“行啊,那咋不算呢!走,看看去。”到了菜地,果然見到那大倭瓜長的小磨盤也似,大的出奇。把 個老書記高興得直搓手:“慶功會上咱就拿它放衛星啦。”
秋後公社開慶功會,咱老書記領著幾個小隊長抬著那個大倭瓜來到了會場,公社秘書一看,好家夥,這麽大的個兒!連忙招唿著放到了主席台上。別的大隊雖然上報畝 產有多少多少斤,可會場上並沒有實物,隻有咱老書記拿來的那個大倭瓜顯眼地擺在那主席台上,和衛星放得高的那幾個戴著大紅花的大隊書記,小隊長相映成輝。 會上公社書記總結和表揚了幾個先進的生產大隊,也點名的批評了咱寶石大隊,可能是這個大倭瓜的原因,沒給咱大隊打成落後典型。散會後,大家都好奇的前來看 這個大倭瓜,一不小心,這大倭瓜給碰掉了地上,隻聽“撲哧”一聲,那大倭瓜一摔兩半兒,稀啦光湯的淌了一地屎一樣黃黃的臭氣熏天的東西。大家一時間都楞住了,過了 一會,突然爆發出一陣哄笑。把這公社書記氣得不拿好眼神的看著老書記說不出話來。老書記尷尬的收拾了現場,灰溜溜的趕著毛驢車和幾個小隊長跑迴了家。到家 後,查問起這大倭瓜的事,原來看菜園子的老丁頭的三小子丁三虻子一天傍晚替他老爸看菜園子,忽然感到有屎要拉,這小子也發騷,拿鐮刀把那個倭瓜切開個三角 口,挖出裏邊的瓤,對準那倭瓜就是一泡,灌得滿滿的,然後照原樣扣上了那個三角瓜皮。沒想到這倭瓜不僅沒死,還瘋也似的狂長,長成了那麽大的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