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永昌元年,元月十四,就在江東百姓尚沉浸在新年氣氛中時,一個震驚天下的消息瞬間引爆了江左。


    大將軍王敦在武昌以清君側的名義誓師起兵,五萬水陸聯軍乘坐戰船沿長江直撲建鄴。


    王敦傳檄各地,曆數劉隗罪狀:一說劉隗讒邪,陷害忠良;二說他大興事役,騷擾百姓;三講劉隗僭越過度;四是免良人奴;五是征發流人為兵;六是征發投刺王官之人為軍官,造成民眾愁怨;七是遙指朝廷,專權恣肆。


    接著王敦又上書天子,請求朝廷將劉隗治罪,並表示隻要將劉隗人頭掛在建鄴城頭,他馬上率軍退迴武昌。


    最後王敦還在檄文中列舉伊尹放太甲、漢武帝被江充迷惑的故事,暗示司馬睿現在是聽信讒言的昏君。


    與此同時,王敦還派人四處散播謠言,稱司馬睿過江之初,政治修明,政局穩定。


    直到開始信任劉隗、刁協等人,朝政日非,漸漸有吳國將亡的景象。


    不得不說王敦搞得這些東西看起來十分冠冕堂皇,很能夠迷惑住一部分涉世未深之人。


    連庾亮都忍不住問周顗:“大將軍此來似乎隻要對付劉隗、刁協,應該不會動搖社稷江山吧?”


    不料,周顗卻斜眼看了庾亮一眼,搖搖頭道:“你呀,太年輕,沒經曆過什麽大事。君主不可能都是堯舜,哪能沒有過失?但是即便君上有錯,做臣子的怎麽能舉兵來脅迫君主呢?”


    “當今天子被群臣共同推戴,繼位還不過幾年時間,大將軍卻突然興兵向闕,這不是叛亂是什麽?再者,王敦剛愎自用、傲慢無上,他的野心哪能僅限於劉隗、刁協諸人呢?”


    就在王敦在武昌起兵不久之後,其心腹沈充也在吳興起兵響應。


    王敦任命沈充為大都督,督護東吳諸軍事。


    與此同時,聽到弟弟起兵的消息,王敦的哥哥、光祿勳王含逃出建康,投奔王敦。


    就在王敦躊躇滿誌打算沿江直取建鄴時,一件始料未及的大事,打亂了王敦進軍計劃。


    原來曾答應王敦一同出兵的梁州刺史甘卓卻在最後關頭按兵不動,甘卓的曾祖是吳國名將甘寧,但是甘卓並未遺傳乃祖之風,為人處事不夠果斷,行事最愛糾結。


    王敦出兵之前,曾經派人約請甘卓一起進攻建鄴。而甘卓本來答應得好好的,可等王敦發布了討伐劉隗的檄文,臨到登舟出發的節骨眼上,甘卓卻派來參軍孫雙勸說王敦停止行動!


    這玩笑開大了!聽了孫雙所言,王敦是又驚又氣又急又好笑,差點兒直接背過氣去。


    事已至此,王敦哪能半途而廢,隻能強忍內心憤怒對孫雙道:“迴去之後,請告訴甘使君,敦此去建鄴旨在鏟除朝中奸佞,絕不會對天子有任何不敬。事成之後,我願意保舉他為做三公。”


    孫雙快馬迴去轉達王敦的意思,結果甘卓糾結來糾結去,依然是舉棋不定。


    有部下勸諫甘卓站在朝廷一邊,先假裝同意王敦要求,然後等王敦主力離開武昌後,再起兵討伐對方。


    然而甘卓卻擔心事後無法證明自己的清白,進而拒絕了部下建議。


    後來又有人建議甘卓試探一下坐鎮襄陽的郗鑒是什麽態度,於是他又派參軍孫雙將王敦意思一字不落傳給郗鑒。


    郗鑒自然毫不猶豫表示了對天子的支持,同時又果斷地勸說甘卓不要助紂為虐。


    得知郗鑒的態度後,甘卓這下徹底不打算跟王敦一起叛亂了,但他同樣拒絕了郗鑒邀其出兵討伐王敦的請求。


    原本王敦的如意算盤是向西邀請甘卓一同起兵東進;向北派兵阻攔郗鑒南下;向南則騙取司馬承到王敦軍中任職;如此武昌再無後顧之憂。


    不料,這事一開始就出現了紕漏,先是甘卓言而無信,接著司馬承拒絕到王敦軍中,不但讓王敦所謀落空,反而還在湘州高舉勤王大旗,打出了反抗王敦的旗號。


    麵對後方不穩,王敦並未慌張,在與沈充、錢鳳、周撫、鄧嶽等商議過後,他采取了果斷措施。


    一方麵王敦再次派遣自己的參軍樂道融去見甘卓,為說服猶豫中的甘卓做最後的努力,並再三表示此次東進,隻為了家族的生存而除掉劉隗,別無他意。


    二是派遣心腹南蠻校尉魏乂,帶著將軍李恆、田嵩等,率軍二萬轉兵南下,去進攻湘州,試圖在司馬承初起之時迅速將其撲滅。


    三則王敦繼續指揮主力加快行軍步伐,試圖趕在各方之前拿下建鄴。


    不得不說王敦的應對措施十分得力,隻要他能迅速攻破建鄴,並控製住司馬睿,他就將立於不敗之地。


    當然,王敦此舉帶有很大的冒險性,成功與否就在於自己與郗鑒等人比拚速度。


    就看王敦能否在郗鑒等人攻下自己的老巢武昌之前,攻下司馬睿的老巢建鄴。


    與此同時,麵對來勢洶洶的王敦,天子司馬睿正式下詔:“王敦依靠寵信,卻膽敢發狂,把朕比作昏庸的太甲,想要幽禁。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朕要親率六軍,誅殺此大逆不道之人!特此正告天下:有殺王敦者,封五千戶侯。”


    同時,司馬睿征召戴淵、劉隗率兵到建康會師;加封周處之孫、周劄侄兒周筵為冠軍將軍、都督會稽吳興義興晉陵東陽軍事,率水軍三千人去三吳討伐沈充。


    天子試圖通過這樣的舉措告訴周劄,朝廷很看重周家,你不要在關鍵時刻掉鏈子。


    這時郗鑒密信抵達了建鄴,讓天子看出甘卓很猶豫。


    大喜過望之餘,司馬睿立即下詔加封甘卓為鎮南大將軍、侍中、荊州牧、都督荊州梁州諸軍事。


    而各地接到天子勤王詔書後,部分忠於朝廷的地方將領紛紛起兵響應,其中廣州刺史陶侃派參軍高寶領軍北上。


    建鄴當地百姓得知大將軍起兵而來,恐慌之下紛紛向鄉下躲避。而城內大小官員亦是神情慌張,生怕被戰火波及。


    ……


    王敦舉兵叛亂徹底將琅琊王氏推上風口浪尖之上,同時也造成了王氏內部分裂。除了部分野心勃勃之輩早見機不妙已投靠了王敦外,如今留在城內的基本上都是反對王敦的族人,眾人均以王導為首。


    當王敦叛亂的消息剛剛傳至建鄴時,有不少人甚至包括刁協在內紛紛勸說天子司馬睿盡誅王氏以絕後患。


    結果就在此時,王導親自帶著中領軍王邃、左衛將軍王廙、侍中王侃、王彬等王氏家屬二十多人,每天清晨跪在在皇宮門外等後朝廷處罰。


    此時司馬睿早已將王導引為心腹,怎麽可能自斷臂膀?


    再加上王導平時人緣不錯,又有劉隗、周顗、庾亮、郗鑒等一大批朝廷重臣紛紛表示不讚同處罰王導。


    而且眾人非常清楚,處罰王導不但於事無補,還有可能激發朝廷內部矛盾。


    江左之所以會爆發這場衝突,說白了是司馬皇族與琅琊王氏之間爭權奪利導致的。雙方對於“王與馬共天下”的政治格局有了不同利益訴求,皇族不再滿足由琅琊王氏主導雙方合作,甚至有繼續尊奉‘王與馬共天下’的意圖。


    眾所周知,永嘉年間,司馬睿代表的皇室力量極為薄弱。


    為此皇族不得不讓出主導地位,讓王敦代表的琅琊王氏成為雙方政治合作的領袖。


    然而隨著時間推移,到了今天司馬睿代表的皇室實力有了長足進步,他們已不滿足繼續讓王氏占據主導地位。


    性格溫和的王導麵對皇室緊逼選擇了急流勇退,即便多次受到天子猜忌,但王導依舊不曾有謀反之心。


    但是王敦就不同了,麵對皇室步步緊逼,王敦為了繼續掌控主導地位,不得不選擇武力捍衛自己的利益。(未完待續。)m。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求生在西晉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瘋子161414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瘋子161414並收藏求生在西晉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