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負手走了幾步道:“就算如此,也不能證明消息並非四喜泄露出去的。”
“臣弟知道,但既然臣弟會派人跟著四阿哥,其他人或許也會這麽做,有可能是他們在福州聽到了這個消息,將事情傳迴京城,之後不知怎麽的就傳到了宮中。至於四喜,他自跟隨皇上以來,一直忠心耿耿,說話辦事十分得體,不是那種會亂傳話的人。”
允祥的話令胤禛默然不語,從剛才起就一直跪伏在地上的四喜則涕淚橫流地叩頭道:“奴才當真沒有對任何人說過四阿哥任何事,求皇上明鑒!求皇上明鑒!”
胤禛瞥了他一眼,冷冷道:“你先下去。”
在四喜忐忑不安地退出養心殿後,胤禛忽地道:“你剛才說,可能還有其他人跟著弘曆他們是嗎?”
允祥猶豫了一下,點頭道:“是,雖然這隻是微臣的猜測,但應該有很大可能,畢竟二位阿哥身份尊貴,一舉一動都受人關注,何況他們這次去的還是福州,各方都會盯著,看他們能否平定福州之亂,能否辦好皇上交待的差事。”
“你沒有猜錯,確有人跟著弘曆他們,而且還不止一撥!”胤禛的話令允祥大吃一驚,“皇上您……”
“弘曆的死看似沒有什麽不合理的地方,但朕總覺得有些不對。第一,為什麽橋會在他們走過之後,就那麽巧地斷了,讓其他人無法通過,必須遠繞山路才能進到連江縣;第二,饑荒最嚴重的時候,人吃人的不止連江縣一個地方,為什麽其他地方的百姓都正常了,唯獨連江縣百姓越來越瘋狂,有米不吃,偏要吃人?第三,連江縣變成了空縣,那麽這些人都去了哪裏?”
對於胤禛的三個問題,允祥一個都迴答不了,不過他畢竟是這世上少有的了解胤禛之人,思慮片刻後道:“皇上這麽說,可是已經派人查過了?”
“不錯,朕原想等這件事查清楚之後再與你說,不過既然你有了與朕同樣的懷疑,朕便提前告訴你。朕在覺出不對後,便讓還留在福州的密探追查此事。第一是橋,因為水流湍急,斷橋一掉下去,便不見了蹤影,但隻要順流而下,必定可以找到線索,果然他們在河的下遊找到了斷橋的殘片,發現斷口很是整齊,不像腐朽斷裂,倒像是有人故意破壞。”
雖然胤禛隻提了上半句,但後半句並不難猜,允祥驚言道:“皇上是說有人故意將二阿哥四阿哥他們困在連江縣?”
胤禛冷笑一聲道:“不止如此,他們還在連江縣的墳場發現有一處地方的泥土與別處不同,像是被翻新過,挖下去發現跟隨弘時他們同去而被殺害的百餘人都被埋在那裏。”
真是百密一疏,原本允禩身邊的人不會留下那些明顯的破綻給人發現,可惜當時兆惠沒死,還將阿桂給扒了出來,這樣一來便破壞了他們原先做好的掩蓋。
“他們不是應該被抓去當成食物嗎?”胤禛沒有迴答允祥的問題,而允祥自己也在問出這句話後陷入了長久的沉默中。根據查到的線索,很明顯,那一百多個人不是被抓去當成食物吃掉,而是被埋了起來,若那些百姓攻擊弘曆他們,真是為了口腹之欲,為了人肉,那麽斷然不會這麽做。
“這樣看來,那些百姓攻擊四阿哥他們的原因,就很值得推敲了。”允祥的話令胤禛頷首,“其實自消息傳來後,朕一直覺得很奇怪,朕撥給弘曆他們的一千軍士,都是上過戰場見過血的,怎會輸給一些手執柴刀鋤頭的尋常百姓,就算那些百姓發了瘋,也不至於對付不了。所以,朕已經讓他們繼續追查下去,務必要查清楚這件事!說到這裏,他狠狠一拍桌子,咬牙道:“不管是誰,膽敢害朕的兒子,朕必誅他全家,雞犬不留!”
允祥點點頭,轉而道:“對了,不知小嫂子她怎麽樣了,可曾好些?”
一說到淩若,胤禛就湧起一陣無力感,歎然道:“朕不知道,每次朕去看她,她都不理不睬,將朕當成仇人一般。”
允祥一時也不知該說什麽好,隻能勸道:“小嫂子也是因為失去了弘曆,心裏難過才會如此,皇上莫要與她計較。”
胤禛苦笑道:“是朕間接害死了弘曆,就像以前的霽月一樣,淩若恨朕是應該的,就算她一輩子不理睬朕,朕也不會生她的氣。”
允祥怔了一下道:“小嫂子還記著霽月的事?”
胤禛點頭,痛苦地道:“那麽多年過去了,朕以為她已經忘了,原來不是,隻不過一直被壓在心底深處,如今隨著弘曆的死又冒了出來。可以說她現在承受的是雙重的喪子之痛。”
允祥想了一下道:“要不臣弟去勸勸小嫂子,或許她能聽得進一二也說不定。”
胤禛擺擺手道:“還是不要了,她現在誰的話都聽不進去,過陣子再說吧。對了,弘時他們現在到哪裏了?”
“根據沿途送來的邸報,因為二阿哥身子未曾痊愈,再加上要運送四阿哥的棺杦,所以才走到一半,估摸著要再過半個月方能到京城。”頓一頓,他又道:“禮部那邊關於四阿哥的追封還有喪事已經籌備的差不多了,隻等四阿哥棺杦一到,便可行事。”
“寶親王……”胤禛默默念著他自己定下的追封,忽地搖頭道:“朕覺得這個追封還是不夠。”
允祥怔了一下道:“可是親王已是咱們大清最高的爵位,再高……以四阿哥的身份而言,便隻有太子一位,但四阿哥已經死了,太子之位對他而言已沒什麽意義。”
“對弘曆是沒有了,但對朕有。”胤禛聲音低落地道:“自朕登基以來,雖然不曾明著說過,但弘曆無疑是朕幾個兒子裏最聰慧懂事的,以前皇阿瑪在世時,就特別喜歡弘曆,看著弘曆一天天長大,朕不止一次想過,百年之後,將皇位傳給他,可是現在他卻比朕早走一步,不能承繼朕的誌願;可他始終是朕最心愛的兒子,朕不想委屈了他。”
“臣弟知道,但既然臣弟會派人跟著四阿哥,其他人或許也會這麽做,有可能是他們在福州聽到了這個消息,將事情傳迴京城,之後不知怎麽的就傳到了宮中。至於四喜,他自跟隨皇上以來,一直忠心耿耿,說話辦事十分得體,不是那種會亂傳話的人。”
允祥的話令胤禛默然不語,從剛才起就一直跪伏在地上的四喜則涕淚橫流地叩頭道:“奴才當真沒有對任何人說過四阿哥任何事,求皇上明鑒!求皇上明鑒!”
胤禛瞥了他一眼,冷冷道:“你先下去。”
在四喜忐忑不安地退出養心殿後,胤禛忽地道:“你剛才說,可能還有其他人跟著弘曆他們是嗎?”
允祥猶豫了一下,點頭道:“是,雖然這隻是微臣的猜測,但應該有很大可能,畢竟二位阿哥身份尊貴,一舉一動都受人關注,何況他們這次去的還是福州,各方都會盯著,看他們能否平定福州之亂,能否辦好皇上交待的差事。”
“你沒有猜錯,確有人跟著弘曆他們,而且還不止一撥!”胤禛的話令允祥大吃一驚,“皇上您……”
“弘曆的死看似沒有什麽不合理的地方,但朕總覺得有些不對。第一,為什麽橋會在他們走過之後,就那麽巧地斷了,讓其他人無法通過,必須遠繞山路才能進到連江縣;第二,饑荒最嚴重的時候,人吃人的不止連江縣一個地方,為什麽其他地方的百姓都正常了,唯獨連江縣百姓越來越瘋狂,有米不吃,偏要吃人?第三,連江縣變成了空縣,那麽這些人都去了哪裏?”
對於胤禛的三個問題,允祥一個都迴答不了,不過他畢竟是這世上少有的了解胤禛之人,思慮片刻後道:“皇上這麽說,可是已經派人查過了?”
“不錯,朕原想等這件事查清楚之後再與你說,不過既然你有了與朕同樣的懷疑,朕便提前告訴你。朕在覺出不對後,便讓還留在福州的密探追查此事。第一是橋,因為水流湍急,斷橋一掉下去,便不見了蹤影,但隻要順流而下,必定可以找到線索,果然他們在河的下遊找到了斷橋的殘片,發現斷口很是整齊,不像腐朽斷裂,倒像是有人故意破壞。”
雖然胤禛隻提了上半句,但後半句並不難猜,允祥驚言道:“皇上是說有人故意將二阿哥四阿哥他們困在連江縣?”
胤禛冷笑一聲道:“不止如此,他們還在連江縣的墳場發現有一處地方的泥土與別處不同,像是被翻新過,挖下去發現跟隨弘時他們同去而被殺害的百餘人都被埋在那裏。”
真是百密一疏,原本允禩身邊的人不會留下那些明顯的破綻給人發現,可惜當時兆惠沒死,還將阿桂給扒了出來,這樣一來便破壞了他們原先做好的掩蓋。
“他們不是應該被抓去當成食物嗎?”胤禛沒有迴答允祥的問題,而允祥自己也在問出這句話後陷入了長久的沉默中。根據查到的線索,很明顯,那一百多個人不是被抓去當成食物吃掉,而是被埋了起來,若那些百姓攻擊弘曆他們,真是為了口腹之欲,為了人肉,那麽斷然不會這麽做。
“這樣看來,那些百姓攻擊四阿哥他們的原因,就很值得推敲了。”允祥的話令胤禛頷首,“其實自消息傳來後,朕一直覺得很奇怪,朕撥給弘曆他們的一千軍士,都是上過戰場見過血的,怎會輸給一些手執柴刀鋤頭的尋常百姓,就算那些百姓發了瘋,也不至於對付不了。所以,朕已經讓他們繼續追查下去,務必要查清楚這件事!說到這裏,他狠狠一拍桌子,咬牙道:“不管是誰,膽敢害朕的兒子,朕必誅他全家,雞犬不留!”
允祥點點頭,轉而道:“對了,不知小嫂子她怎麽樣了,可曾好些?”
一說到淩若,胤禛就湧起一陣無力感,歎然道:“朕不知道,每次朕去看她,她都不理不睬,將朕當成仇人一般。”
允祥一時也不知該說什麽好,隻能勸道:“小嫂子也是因為失去了弘曆,心裏難過才會如此,皇上莫要與她計較。”
胤禛苦笑道:“是朕間接害死了弘曆,就像以前的霽月一樣,淩若恨朕是應該的,就算她一輩子不理睬朕,朕也不會生她的氣。”
允祥怔了一下道:“小嫂子還記著霽月的事?”
胤禛點頭,痛苦地道:“那麽多年過去了,朕以為她已經忘了,原來不是,隻不過一直被壓在心底深處,如今隨著弘曆的死又冒了出來。可以說她現在承受的是雙重的喪子之痛。”
允祥想了一下道:“要不臣弟去勸勸小嫂子,或許她能聽得進一二也說不定。”
胤禛擺擺手道:“還是不要了,她現在誰的話都聽不進去,過陣子再說吧。對了,弘時他們現在到哪裏了?”
“根據沿途送來的邸報,因為二阿哥身子未曾痊愈,再加上要運送四阿哥的棺杦,所以才走到一半,估摸著要再過半個月方能到京城。”頓一頓,他又道:“禮部那邊關於四阿哥的追封還有喪事已經籌備的差不多了,隻等四阿哥棺杦一到,便可行事。”
“寶親王……”胤禛默默念著他自己定下的追封,忽地搖頭道:“朕覺得這個追封還是不夠。”
允祥怔了一下道:“可是親王已是咱們大清最高的爵位,再高……以四阿哥的身份而言,便隻有太子一位,但四阿哥已經死了,太子之位對他而言已沒什麽意義。”
“對弘曆是沒有了,但對朕有。”胤禛聲音低落地道:“自朕登基以來,雖然不曾明著說過,但弘曆無疑是朕幾個兒子裏最聰慧懂事的,以前皇阿瑪在世時,就特別喜歡弘曆,看著弘曆一天天長大,朕不止一次想過,百年之後,將皇位傳給他,可是現在他卻比朕早走一步,不能承繼朕的誌願;可他始終是朕最心愛的兒子,朕不想委屈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