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時的醒轉令那拉氏既高興又緊張,唯恐弘時說出什麽不該的話來,忙抹著淚走到床邊,“你在皇額娘宮中,弘時,你剛才那樣可是將皇額娘嚇壞了,若是你有個三長兩短,皇額娘也不想活了。”
望著那張熟悉至極的臉,昏迷前的記憶瞬間迴到腦海中,下一刻,弘時別過頭不願再看那拉氏。
見他這個樣子,那拉氏更加擔心,當著胤禛的麵又不好明說,隻能設法轉移弘時的注意力,“你身上的毒柳太醫已經幫你解了,隻要好生休養幾日按時服藥就不會有大礙。”
弘時原是打定主意不理會那拉氏了,然聽得她這話,卻是不由自主地轉過頭來,用輕不可聞的聲音問道:“中毒?我好端端地怎麽會中毒?”
胤禛此刻也走過來道:“弘時,朕問你,你之前都吃過什麽東西?”
弘時仔細迴想了一下,吃力地道:“兒臣今日沒吃過什麽東西,隻在府裏草草吃過一頓飯,當時並不覺有何異常;後來入了宮,就隻在熹娘娘處飲過一杯茶,旁的再無其他了。”
胤禛一聽頓時就皺起了眉,“真的隻有一杯茶嗎,你再仔細想清楚。”
“是,隻得一杯茶。”關於這一點,弘時記得很清楚,因為熹妃與他說佳陌一事,他根本就沒心思用飯,連那杯茶都是在心情緊張之下才喝的。
胤禛擰眉不語,因為按弘時這話來說,最可疑的就是淩若了,可他相信淩若,絕不會做此惡毒之事。
殿中彌漫著駭人的安靜,無數雙目光盡皆集中在淩若身上,除卻胤禛之外,都閃爍著置疑之色。
淩若抿唇一言不發地站在原地,她心中同樣有無數疑問,茶是自己命人沏的,不應會有問題,難道是弘時故意冤枉自己?這個念頭剛一冒出來便被否決了,她相信弘時不會這麽做,那問題究竟出在哪裏?
“熹娘娘,二阿哥與您無冤無仇,您為何要下毒害他?”蘭陵第一個忍不住,帶著滿腔的憤怒置問起淩若來,盡管弘時待她不好,甚至還冤枉她害索綽羅佳陌,但她心中始終是有弘時的,之前看到弘時身中劇毒,奄奄一息的樣子,她恨不能中毒的那人是自己。
“住嘴!”那拉氏怒容滿麵地喝斥道:“越來越沒規矩了,哪個許你這麽對熹妃說話的,還不趕緊跟熹妃認錯。”
蘭陵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地道:“皇額娘,兒臣又沒錯,憑甚要向她道歉,您應該治熹妃的罪才是,明明就是她下毒害二阿哥。”
那拉氏冷然道“不用你來教本宮做事。還有,本宮相信熹妃,她對弘時視若已出,絕不會存心加害。”
蘭陵氣急敗壞地道:“皇額娘,不是她還能有誰,二阿哥可是隻在她宮中隻喝過一杯茶。”
那拉氏聞言也是有些猶豫,想了想方道:“行了,你好生照顧弘時,此事本宮與皇上自會查清,不需你費心。”
那拉氏自然不是真的相信淩若,隻是一來她覺得事情沒那麽簡單;二來剛才她已從胤禛的話中聽出胤禛有意向著淩若,不認為她會下毒,所以才有意順著他的意思講。
躺在床上的弘時將他們的話一一聽在耳中,卻是什麽也沒說,經過佳陌一事,他已經不再相信任何人,連最親近的皇額娘都可以麵不改色地殺了佳陌與孩子,還有何人是可以相信的?
而且弘時記得很清楚,自己從承乾宮出來後,身子就感覺到不對,腹中更不時傳來陣陣痛楚,按著時辰算起來,最可疑的確實是那杯茶。隻是他不明白熹妃為何要給自己下毒,難道真是像皇額娘說的那樣,為了那個獨一無二的儲君之位嗎?為了給弘曆掃清障礙?
蘭陵在那拉氏的連番喝斥下被迫閉上了嘴,然充滿恨意的目光卻一直緊緊盯在淩若身上,顯然心裏已經認定了她就是下毒者。
胤禛抿唇不語,弘時中毒是大事,必須查個水落石出,可眼下所有不利都集中在淩若身上,令他很是為難,隻他一人相信是不夠的,必須要有可以證明淩若清白的證據才行;且如果不是淩若,毒又是何人所下,弘時已經清清楚楚說了隻飲過那麽一杯茶。
察覺到胤禛為難的目光,淩若下跪肅聲道:“皇上,臣妾可以對天起誓,絕對沒有沾染過任何毒物,更不曾起過加害二阿哥之心。”
胤禛尚未說話,年氏已是嬌聲道:“就算不起誓,皇上皇後還有本宮都是相信妹妹的,其實想證明妹妹清白,隻要將二阿哥喝過的那杯茶拿過來一驗就知。”
淩若瞥了她一眼道:“茶碗早已洗淨,如何再驗?”
年氏揚一揚精致的眉眼,轉頭道:“鄧太醫,有法子可驗嗎?”
鄧太醫上前一步拱手道:“迴娘娘的話,若隻洗過一遍,應該還是有可能驗出的。”
年氏微微點頭,又轉向柳太醫,“柳太醫以為呢?”
柳太醫想一想道:“鄧太醫所言不差,凡毒性劇烈的東西,其盛具縱然洗過也會有殘留,所以此法可以一試。”
年氏頷首道:“皇上,既然二位太醫都認可,不妨以此法一試,也好證明妹妹的清白。”最後兩個字被她咬得猶為重。
胤禛也覺得此法可行,當即命隨淩若來的莫兒去承乾宮取弘時用過的茶具,很快莫兒就拿了當初弘時喝的那個過來,鄧太醫命人在裏麵盛水,然後用手指沾了一些放到嘴裏閉目細嚐,另一邊的柳太醫也是相同的動作。
因為茶盞已經洗過,所以想嚐出有毒無毒並不容易,連著嚐了好幾遍兩位太醫才緩緩睜開眼睛。
“如何?”那拉氏急切地問著。
兩人相互看了一眼後,由柳太醫道:“啟稟皇上皇後,裝在此杯中的水嚐起來有微微的澀意,與烏頭味道相近。”
盡管柳太醫沒有直說,但這意思卻是再明白不過,分明是說這個杯子盛過毒藥,弘時正是因為喝了這個才會中毒。
淩若萬萬沒想到竟會聽到這麽一個答案,跪在地上的身子一晃,有些難以自持。
望著那張熟悉至極的臉,昏迷前的記憶瞬間迴到腦海中,下一刻,弘時別過頭不願再看那拉氏。
見他這個樣子,那拉氏更加擔心,當著胤禛的麵又不好明說,隻能設法轉移弘時的注意力,“你身上的毒柳太醫已經幫你解了,隻要好生休養幾日按時服藥就不會有大礙。”
弘時原是打定主意不理會那拉氏了,然聽得她這話,卻是不由自主地轉過頭來,用輕不可聞的聲音問道:“中毒?我好端端地怎麽會中毒?”
胤禛此刻也走過來道:“弘時,朕問你,你之前都吃過什麽東西?”
弘時仔細迴想了一下,吃力地道:“兒臣今日沒吃過什麽東西,隻在府裏草草吃過一頓飯,當時並不覺有何異常;後來入了宮,就隻在熹娘娘處飲過一杯茶,旁的再無其他了。”
胤禛一聽頓時就皺起了眉,“真的隻有一杯茶嗎,你再仔細想清楚。”
“是,隻得一杯茶。”關於這一點,弘時記得很清楚,因為熹妃與他說佳陌一事,他根本就沒心思用飯,連那杯茶都是在心情緊張之下才喝的。
胤禛擰眉不語,因為按弘時這話來說,最可疑的就是淩若了,可他相信淩若,絕不會做此惡毒之事。
殿中彌漫著駭人的安靜,無數雙目光盡皆集中在淩若身上,除卻胤禛之外,都閃爍著置疑之色。
淩若抿唇一言不發地站在原地,她心中同樣有無數疑問,茶是自己命人沏的,不應會有問題,難道是弘時故意冤枉自己?這個念頭剛一冒出來便被否決了,她相信弘時不會這麽做,那問題究竟出在哪裏?
“熹娘娘,二阿哥與您無冤無仇,您為何要下毒害他?”蘭陵第一個忍不住,帶著滿腔的憤怒置問起淩若來,盡管弘時待她不好,甚至還冤枉她害索綽羅佳陌,但她心中始終是有弘時的,之前看到弘時身中劇毒,奄奄一息的樣子,她恨不能中毒的那人是自己。
“住嘴!”那拉氏怒容滿麵地喝斥道:“越來越沒規矩了,哪個許你這麽對熹妃說話的,還不趕緊跟熹妃認錯。”
蘭陵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地道:“皇額娘,兒臣又沒錯,憑甚要向她道歉,您應該治熹妃的罪才是,明明就是她下毒害二阿哥。”
那拉氏冷然道“不用你來教本宮做事。還有,本宮相信熹妃,她對弘時視若已出,絕不會存心加害。”
蘭陵氣急敗壞地道:“皇額娘,不是她還能有誰,二阿哥可是隻在她宮中隻喝過一杯茶。”
那拉氏聞言也是有些猶豫,想了想方道:“行了,你好生照顧弘時,此事本宮與皇上自會查清,不需你費心。”
那拉氏自然不是真的相信淩若,隻是一來她覺得事情沒那麽簡單;二來剛才她已從胤禛的話中聽出胤禛有意向著淩若,不認為她會下毒,所以才有意順著他的意思講。
躺在床上的弘時將他們的話一一聽在耳中,卻是什麽也沒說,經過佳陌一事,他已經不再相信任何人,連最親近的皇額娘都可以麵不改色地殺了佳陌與孩子,還有何人是可以相信的?
而且弘時記得很清楚,自己從承乾宮出來後,身子就感覺到不對,腹中更不時傳來陣陣痛楚,按著時辰算起來,最可疑的確實是那杯茶。隻是他不明白熹妃為何要給自己下毒,難道真是像皇額娘說的那樣,為了那個獨一無二的儲君之位嗎?為了給弘曆掃清障礙?
蘭陵在那拉氏的連番喝斥下被迫閉上了嘴,然充滿恨意的目光卻一直緊緊盯在淩若身上,顯然心裏已經認定了她就是下毒者。
胤禛抿唇不語,弘時中毒是大事,必須查個水落石出,可眼下所有不利都集中在淩若身上,令他很是為難,隻他一人相信是不夠的,必須要有可以證明淩若清白的證據才行;且如果不是淩若,毒又是何人所下,弘時已經清清楚楚說了隻飲過那麽一杯茶。
察覺到胤禛為難的目光,淩若下跪肅聲道:“皇上,臣妾可以對天起誓,絕對沒有沾染過任何毒物,更不曾起過加害二阿哥之心。”
胤禛尚未說話,年氏已是嬌聲道:“就算不起誓,皇上皇後還有本宮都是相信妹妹的,其實想證明妹妹清白,隻要將二阿哥喝過的那杯茶拿過來一驗就知。”
淩若瞥了她一眼道:“茶碗早已洗淨,如何再驗?”
年氏揚一揚精致的眉眼,轉頭道:“鄧太醫,有法子可驗嗎?”
鄧太醫上前一步拱手道:“迴娘娘的話,若隻洗過一遍,應該還是有可能驗出的。”
年氏微微點頭,又轉向柳太醫,“柳太醫以為呢?”
柳太醫想一想道:“鄧太醫所言不差,凡毒性劇烈的東西,其盛具縱然洗過也會有殘留,所以此法可以一試。”
年氏頷首道:“皇上,既然二位太醫都認可,不妨以此法一試,也好證明妹妹的清白。”最後兩個字被她咬得猶為重。
胤禛也覺得此法可行,當即命隨淩若來的莫兒去承乾宮取弘時用過的茶具,很快莫兒就拿了當初弘時喝的那個過來,鄧太醫命人在裏麵盛水,然後用手指沾了一些放到嘴裏閉目細嚐,另一邊的柳太醫也是相同的動作。
因為茶盞已經洗過,所以想嚐出有毒無毒並不容易,連著嚐了好幾遍兩位太醫才緩緩睜開眼睛。
“如何?”那拉氏急切地問著。
兩人相互看了一眼後,由柳太醫道:“啟稟皇上皇後,裝在此杯中的水嚐起來有微微的澀意,與烏頭味道相近。”
盡管柳太醫沒有直說,但這意思卻是再明白不過,分明是說這個杯子盛過毒藥,弘時正是因為喝了這個才會中毒。
淩若萬萬沒想到竟會聽到這麽一個答案,跪在地上的身子一晃,有些難以自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