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漢中來的馬車停在了長安城的大將軍府前,一個身材瘦高,身著黑袍的男子走了下來,他就是張魯。
初見張魯,陳玉對他的印象感覺不錯,張魯是一個很平和的人,似乎並不爭權奪利,很柔和,很有氣質,也很有氣度,陳玉很好的褒獎了張魯,從皇帝那裏討來了命令,封張魯為國師,允許張魯在各地傳道。
張魯的到來,也讓長安的人口大大增加。漢中的百姓,隨張魯遷到長安的,足有二十萬人,這足足占了漢中的將近一半人口,這讓陳玉感到很無奈,但即然張魯有這樣大的號召力,自己還能說什麽呢?
張魯的五鬥米道,不同於太平道,是道教的另一個分支,與太平道不同的是,五鬥米道,在政治上並沒有太大的要求,並不會禍亂天下,這也是陳玉允許其發展的主要原因之一,不過,讓張魯的道教一家獨大也不是一件好事,陳玉決定,允許佛教在治下發展,這樣一來,就可以製約五鬥米道,而五鬥米道為了抗衡佛教,就必然救助於自己,這樣一來,張魯的五鬥米道就要依賴於自己而生存,這就是相互製衡的好處。
將張魯安頓下來之後,陳玉開始操心起漢中的防禦來,漢中地區,必須有一員大將鎮守,到底由誰來鎮守呢?陳玉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馬超,由馬超來守漢中,那是最合適的人選,不過,現在馬超在南陽,與荊州的劉備相對峙,一時無瑕分身,而高順也留在了徐州,與江東的孫權對峙,這兩員大將,自己現在是動不了了,張遼和恆達現在位於河北袁紹故地,鎮壓袁紹餘黨的造反,而西域最近也不太平,所以自己將趙雲派了過去,現在,自己所能動用的大將,隻有張繡和徐晃。
相比較起來,張繡可以獨當一麵,而徐晃隻是一個將才,所以,陳玉決定,張繡和徐晃出征漢中,來鎮守漢中。
漢中,大將楊任氣唿唿的坐在塌上,不斷的喘著粗氣,張魯投靠了陳玉,可是,楊任卻事先一點都不知道消息,楊任覺的,這是張魯看不起自己。還有,今天張繡帶著軍隊進了陽平關,一幅趾高氣昂的樣子,絲毫沒把自己放在眼中,實在可氣!
這時,楊鬆來到了楊任的近前,他對楊任說,陳玉在轄區搞民主那一套,釋放奴隸,說什麽人人平等,如果在漢中也搞這一套的話,那豈不是亂了套?不說別的,隻是楊家就有上千的奴隸,如果都放了的話,那楊家就全完了,所以,一定不能讓陳玉軍進入漢中。
楊任點了點頭,他覺的,楊鬆的話是對的,為了保證楊家的利益,一定要把遼東軍趕出漢中去!
陽平關中,軍營之內,張繡正在熟睡,突然被一陣叫嚷聲驚醒。
“什麽事?”張繡問道。
“將軍,不好了,楊任反了,漢中的豪族都反了!他們正在攻打兵營!”有士兵報告說。
張繡不由在吃一驚,出了營房,隻見四處火光衝天,營內已燃起大火,士兵到處亂躥。看到這情景,張繡知道,陽平關是保不住了,現在重要的是,如何衝出去。
張繡立即提槍上馬,帶著士兵向營外殺去。
營外,殺聲震天,張繡左衝右殺,隻見到處是漢中軍,這些漢中軍穿著簡陋的皮甲,有的人甚至手裏拿著竹槍,然而,一個個卻悍不畏死,奮力拚殺,遼東軍一個個倒在了血泊之中。
殺!
兩個漢中軍手中的長槍同時向張繡刺來,張繡大槍一撥,將長槍撥到了一旁。
撲!
就在這時,一個漢中軍從背後偷襲,一槍紮進了張繡的後背之上。
撲!
這一槍,穿過了張繡的鐵甲,直入肉中,要不是有鐵甲護著,這一槍,定把張繡穿個對穿。
張繡大吼一聲,大槍向後一掄,一槍將那偷襲自己的漢中軍挑了起來,然後向前方用力一扔,頓時將兩個漢中軍砸倒在地。
張繡不斷的喘息著,他知道,再這樣下去,自己定然會死在這裏,想不到自己一世英明,竟然在陰溝裏翻了船。
“將軍休慌,徐晃來了!”徐晃大吼一聲,手持大斧已殺出了一條血路,來到了張繡的麵前。
“徐將軍,來的正好!”張繡大喜。
“弟兄們怎麽樣了?”張繡問道。
“都打散了,死了足有數千,我們快逃出陽平關外吧,在陽平關外再集結人馬,來與楊任一爭長短!”徐晃說道。
“好!”張繡大吼一聲,與徐晃殺出了一條血路,向著陽平關外殺去。
“殺!”
徐晃的大斧所到之處,頭斷血流,一顆顆腦袋被斬了下來。
“殺!”
張繡大槍所過之處,一個個漢中軍被挑落身下。
兩個人帶著身邊的數百親兵,終於殺透了重圍,衝出了陽平關。
晨曦的陽光照在陽平關上,陽平關已是血流成河,數千人倒在了血泊之中。金色的陽光照在大地之上,景色雖美,然而心情卻無比的淒涼。
一大早,張繡就集結了兵力,張繡發現,經過一晚的激戰,自己手下的兩萬士兵,隻剩下了一萬人,這一晚,自己的部下有一萬人戰死殺場。
張繡的眼睛紅了,這可是追隨自己出生入死多年的兄弟啊,他們多是從西涼就跟隨了自己,而今,竟然死在了漢中,張繡覺的,自己對不起他們。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將軍,向長安求援吧,如果楊鬆向曹操獻了漢中,那一切都來不及了。”徐晃說道。
“不行,我一定要把漢中拿下來,不然,對不起主公和死去的兄弟們!”張繡紅著眼睛說道。
“這樣吧,我們一麵攻打漢中,一麵向主公求援,這樣可以了吧。”
“好吧,就這樣吧,明天,我親自攻打陽平關!”張繡寒聲說道。
陽平關下,屍體堆積如山,張繡一連攻打了七日,可是陽平關居高臨下,張繡死傷慘重,依然無法攻下陽平關。
眼見又折損了兩千人,而陽平關卻無法攻下,張繡隻好無奈的撤退,等待援兵的到來。
長安,當陳玉聽到楊任謀反的消息之後不由大吃一驚,漢中不容有失,否則,曹操將占據戰略上的主動,成為又一個蜀國,所以,必須奪下漢中,不能給曹操以翻身的機會。
想到這兒,陳玉立即率領賈詡和管亥,親率五萬大軍,晝夜兼程,前往漢中,就在陳玉剛要離開長安的時候,一個人出現在了他的眼前,他就是張魯。
“帶我去吧,我要說服楊任,讓他放下刀槍。”張魯說道。
“恐怕,楊任並不是用嘴能說服的,不過國師一起去也好,這樣一來,漢中軍的軍心會動搖的。”陳玉點了點頭,帶上了張魯一同前往漢中。
十天之後,陳玉的援兵終於來到了陽平關下,張繡與徐晃一臉羞愧的前來拜見了陳玉。
“罪將張繡,有負主公重托,請主公責罰。”張繡說道。
“雖然有過,但你以前有功,就功過相抵了,來日,看我攻打陽平關!”陳玉說道。
陳玉這迴帶來的五萬大軍,都是大漠的老兵,戰力極為強大,陳玉有信心能戰勝楊任,不過,如果能不戰而屈人之兵,那是最好不過了,所以,陳玉還需要張魯做一番工作。
以張魯的意思,要直接去陽平關找楊任,事實上張魯也是這麽做的,不過陽平關卻是一通亂箭射下,幸好有管亥拚死保護,張魯才退了迴來,看樣子,楊任是一點麵子也不給張魯。
陳玉一咬牙,這個楊任,連舊主都不認了,不過他不認張魯,並不代表他手下的士兵不認張魯,於是陳玉想到了攻心戰,特意畫了草圖,讓人卷了一個大喇叭,讓張魯天天對著陽平關喊話。
張魯一連喊了三天,累的嗓子都啞了,不過,他的喊話也確實起到了作用,當這些漢中軍聽到張魯的聲音之時,都是大吃以驚,原來他們以為是張魯領導了這次叛亂,想不到張魯卻在陳玉軍中,他們這才知道,自己上了當,於是,在晚上的時候,最開始是十個八個的逃跑,後來發展成上百人集體逃跑,這樣一直過了三天,楊任的部下竟然跑了五千多人,楊任的部下總共才兩萬人,一下子跑了四分之一,楊任剛開始也抓逃兵殺一儆百,可效果卻不是很好。沒辦法,楊任隻有天天自己帶著人巡營,以防士兵逃跑。
這一晚,楊任正帶人巡邏,就聽到遠處有兩個士兵在竊竊私語。
“兄弟,這楊任竟然背叛了張魯將軍,我們都是教民,不能再為楊任賣命了。”一個士兵說道。
“可不是,不過就這樣逃了也沒什麽意思,不如我們殺了楊任,拿他的頭去向張將軍領賞。”另一個士兵說道。
“小點聲,小心隔牆有耳,這事我們要從長計議,千萬不能讓楊任察覺了……”
楊任大驚,心知軍心已變,說不定什麽時候,就會有人來取自己的頭,楊任左思右想,不敢再在陽平關呆著,於是拉著楊鬆,收拾了細軟,棄了陽平關,向西蜀而去,投曹操去了。
陽平關的守軍見楊任逃跑,立即一哄而散,更有士兵直接打開了關門,將陳玉的大軍放了進來。
就這樣,在張魯的攻心政策之下,陽平關兵不血刃被奪了下來。
陳玉心中一歎,張魯在漢中太得人心了,將這樣的人留在漢中,絕對是一個危險,一定要把他帶迴長安去,給他建一座道觀,讓他長住下去,以便更好的控製他。
這一次,陳玉留張繡守漢中,陳玉將原有的兩萬漢中軍進行了整編,約有一萬左右的精銳,再加上張繡的精兵,一共是兩萬人,讓張繡把守關隘,提防曹操的進攻。
張繡這迴是誠惶誠恐,陳玉還讓自己守漢中,說明陳玉對自己的信任,自己這一次再也不能大意了,一定要善待漢中的士族,讓他們為自己所用,同時加強戒備,隨時準備迎接曹操的挑戰。
張繡還是一個很有才幹的將才的,曆史上,曾多次擊敗曹操,這一次,在新的曆史時,他又位於了與曹操作戰的最前沿,想來,以他的能力,是可以應付曹操的進攻的吧。
以陳玉的意思,還想接著進攻蜀國,隨軍的劉曄也極為勸陳玉進攻蜀地,然而就在這時,陳玉卻病倒了。
陳玉的病來的很快,也很猛,事先並沒有什麽征兆,就這樣一下子病倒了。
陳玉不由苦笑,天下第一的勇將,沒有被敵人擊倒,卻敗在了病魔的手中,這也是無奈的事情,看來,征蜀的事隻要有告一段落了,等迴長安治好了病再說吧。
於是,陳玉再一次率軍迴到了長安,開始了精心養病。
建安七年,是很平靜的一年,除了陳玉取得了漢中之外,天下再也沒有一場像樣的戰征,此時,天下已呈四足鼎力之勢,陳玉獨占北方,而孫權、劉備、曹操則占據了中國的南方地區,與陳玉隔長江相望,四大勢力都在舔食著傷口,進入了休養生息之中,天下,終於進入了四國鼎立的時代。
建安八年(公元203年)三月,曹操在益州成都稱帝,國號蜀。
建安九年(公元204年)四月,孫權是石頭城稱帝,國號吳。同時在建安九年六月,劉備在群臣擁戴之下,在襄陽稱帝,國號楚。
三國稱帝,唯有陳玉並沒有稱帝,而是打著大漢的旗號,實行著民主共和製。經過幾年的沉澱,陳玉發現,自己原來有些太理想話了,民主共和,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實在太難,經過這些年的不斷引導,民主之路才一路磕磕拌拌中走來。現在,很多人已意識到了民主的重要性,但也有一部分人沒有意識到,倒是那些新解放的奴隸,一個個向往民主,成為了民主共和的堅定擁護者,他們積極從軍,不斷在社會各領域做出自己的貢獻。
為了培養民主共和的支持者,陳玉的治下采取了鼓勵工商的政策,那些由士族轉化來的大商人也成了民主製度的受益者,於是,很多得到利益的大商人的觀念轉變了過來,轉而擁護民主,這樣一來,陳玉在治下培養了民主共和的即得利益人群,這部分人也是擁護民主的。
陳玉在治下,不斷的解放奴隸,為了彌補士族蓄奴者的損失,國家給以一定的補償,這樣,即恢複了這引起奴隸的人身自由,也讓大士族們損失不大,得到了各方麵的響應和擁護。
經過幾年的發展,陳玉治下的商業不斷發展壯大,又由於占領了西域,絲綢之路重新打開,西方羅馬的物產進入了中原,而中國的絲綢和茶葉也遠銷到了西方,形成了一個良性的循環,大量的現金湧入陳玉的手中,隻絲綢之中路的稅收,就足以抵得上陳玉治下半年的開銷了。
經過近二十年的戰爭,中國的北方,已經是生靈塗炭了,陳玉知道,當務之急,自己必須發展生產,安置流民,發展人口,聚集財物,那麽十年之後,完全可以一擊而統一全國,反正陳玉有的是時間,現在,陳玉不過剛剛年過三十而已,他相信,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一定可以一統天下。
時間過的真快,轉眼間,已到了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陳玉穿越到這個世界之上,已經二十多年了,北方休養生息已經有六年的時間,這六年的時間,陳玉積蓄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治下的軍隊,已發展到了一百萬,一百萬人,這是一個龐大的數字,也代表著陳玉的絕對實力,現在,軍事學院的學員們已成長了起來,諸葛亮、司馬懿、陸遜、法正、孟達,成為一個個耀眼的新星,就連曹丕也成為了一方官吏,這一年,陳玉在北中國終於正式實行了民主共和製,獻帝成為第一任執政,獻帝終於成為了名符其實的領導人,而為了製約他的權力,陳玉又成立了參議院與眾議院,大法院,陳玉,被選舉為參議院的院長,同時領大元帥銜,同時定國號為大漢共和國。
這一年,大漢共和國首任執政劉協發布了渡江令,四月十七日,大元帥陳玉親自指揮,以馬超、趙雲、張遼、桓達為將,賈詡為軍師,百萬雄師過大江,向吳國發動了強大的攻勢,在強大的攻勢之下,吳國大都督周瑜陣亡,孫權無奈之下投降,獻上大喬小喬以及孫尚香與陳玉為妻,吳國滅亡。
隨後,百萬大軍從東、北兩麵夾擊楚國的劉備,劉備派關羽引兵十萬迎戰,結果南郡一戰,關羽全軍覆滅,關羽被馬超生擒,被押至長安處死,陳玉將關羽的人頭埋於許青墓前。
聽聞關羽陣亡,劉備急的口吐鮮血,再一次勢襄陽而逃,然而這一次,他卻無路可逃,楚國荊州的南部四郡在老將黃忠的帶領之下宣布歸附陳玉,劉備被兩路夾擊,悲憤交加的劉備吐血而亡,軍師陳宮自刎殉國,至此,楚國滅亡。
隨後,陳玉大軍從東北兩麵開始向曹操展開了最後的攻勢。
九月,曹操兵敗,綿陽被張繡攻克,成都也岌岌可危,這時,陳玉派出了為劉曄為首,包括曹丕在內的議和使者,來到了成都城下,希望曹操交出政權。
看著自己的兒子成為了大漢共和國的官員,曹操感慨萬千,自己當皇帝為的是誰?還不是為了子女?而今,自己的子女卻成了大漢的官員,這仗,打著還有什麽意思?在劉曄和曹丕等人的斡旋之下,曹操終於向陳玉投誠,放棄帝號,成為了大漢共和國的公民,至此,四國歸一。
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交州士家宣布歸附中央,大漢共和國終於完成了大一統。
建安十七年九月(公元212年),陳玉在大漢共和國的第一次全民海選中成為了第二任執政,陳玉共在任兩屆,在任期間,勵精圖治,西擊羅馬,擊敗羅馬軍團,南出交州,開創了大漢共和國的盛世,自此,大漢共國和立於世界之巔兩千年,綿延流傳。
陳玉之後,第四任執政為諸葛亮,第五任執政為陸遜,第六任執政為司馬懿,第七任執政為曹植,第九任陳青……
陳玉卸去了第二任執政的職務後,與他的幾個妻子隱居起來,從此再也沒有人能夠找到他。有人說在長城以北的大漠見過陳玉在和他的妻兒放牧;有人說,看到陳玉在泰山的觀日峰上看到陳玉在欣賞日出;有人說,看到過陳玉在洞庭湖邊泛舟,無數的傳說在人們的口中傳遞著,陳玉,成了所有人心中永恆的英雄。
廬山,群山之中,卻立著一處高大的宅院,看這宅院氣勢恢宏,前後分為數進,屋簷之上的碧色琉璃瓦在月光的照耀下顯出一片幽光,遠遠看去氣象萬千,仿佛仙境,正門之上是一塊紅色溜金的門匾,陳府兩個金色的大字四盞宮燈照耀下不斷閃爍著。
府門前,幾個孩童正在一英挺的男子麵前嬉戲。一個少年說道:“父親,聽母親說你當過共和國的執政,是真的嗎?”少年說道。
“青兒,當不當執政不重要,主要的是,要為百姓幹些實事,為百姓造福。”男子微微一笑。
“父親,我也要當大漢共和國的執政!”陳青的眼中放出光澤。
“嗬嗬,隻要你努力,那一定會的。”陳玉撫摸著兒子的頭,微微一笑,一道優雅的圓弧浮現在唇角之間。
“郎君,快迴家了!”院中,一個女子的聲音叫了起來,正是貂蟬的聲音。
陳玉望了望蒼穹,天那麽的藍,那麽的清,經過幾十年的努力,自己從一個傻瓜成為了改變曆史的人,自己終於改變了這個世界,未來是多麽的美好啊!
正了正衣襟,陳玉帶著孩子們向院中走去……
初見張魯,陳玉對他的印象感覺不錯,張魯是一個很平和的人,似乎並不爭權奪利,很柔和,很有氣質,也很有氣度,陳玉很好的褒獎了張魯,從皇帝那裏討來了命令,封張魯為國師,允許張魯在各地傳道。
張魯的到來,也讓長安的人口大大增加。漢中的百姓,隨張魯遷到長安的,足有二十萬人,這足足占了漢中的將近一半人口,這讓陳玉感到很無奈,但即然張魯有這樣大的號召力,自己還能說什麽呢?
張魯的五鬥米道,不同於太平道,是道教的另一個分支,與太平道不同的是,五鬥米道,在政治上並沒有太大的要求,並不會禍亂天下,這也是陳玉允許其發展的主要原因之一,不過,讓張魯的道教一家獨大也不是一件好事,陳玉決定,允許佛教在治下發展,這樣一來,就可以製約五鬥米道,而五鬥米道為了抗衡佛教,就必然救助於自己,這樣一來,張魯的五鬥米道就要依賴於自己而生存,這就是相互製衡的好處。
將張魯安頓下來之後,陳玉開始操心起漢中的防禦來,漢中地區,必須有一員大將鎮守,到底由誰來鎮守呢?陳玉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馬超,由馬超來守漢中,那是最合適的人選,不過,現在馬超在南陽,與荊州的劉備相對峙,一時無瑕分身,而高順也留在了徐州,與江東的孫權對峙,這兩員大將,自己現在是動不了了,張遼和恆達現在位於河北袁紹故地,鎮壓袁紹餘黨的造反,而西域最近也不太平,所以自己將趙雲派了過去,現在,自己所能動用的大將,隻有張繡和徐晃。
相比較起來,張繡可以獨當一麵,而徐晃隻是一個將才,所以,陳玉決定,張繡和徐晃出征漢中,來鎮守漢中。
漢中,大將楊任氣唿唿的坐在塌上,不斷的喘著粗氣,張魯投靠了陳玉,可是,楊任卻事先一點都不知道消息,楊任覺的,這是張魯看不起自己。還有,今天張繡帶著軍隊進了陽平關,一幅趾高氣昂的樣子,絲毫沒把自己放在眼中,實在可氣!
這時,楊鬆來到了楊任的近前,他對楊任說,陳玉在轄區搞民主那一套,釋放奴隸,說什麽人人平等,如果在漢中也搞這一套的話,那豈不是亂了套?不說別的,隻是楊家就有上千的奴隸,如果都放了的話,那楊家就全完了,所以,一定不能讓陳玉軍進入漢中。
楊任點了點頭,他覺的,楊鬆的話是對的,為了保證楊家的利益,一定要把遼東軍趕出漢中去!
陽平關中,軍營之內,張繡正在熟睡,突然被一陣叫嚷聲驚醒。
“什麽事?”張繡問道。
“將軍,不好了,楊任反了,漢中的豪族都反了!他們正在攻打兵營!”有士兵報告說。
張繡不由在吃一驚,出了營房,隻見四處火光衝天,營內已燃起大火,士兵到處亂躥。看到這情景,張繡知道,陽平關是保不住了,現在重要的是,如何衝出去。
張繡立即提槍上馬,帶著士兵向營外殺去。
營外,殺聲震天,張繡左衝右殺,隻見到處是漢中軍,這些漢中軍穿著簡陋的皮甲,有的人甚至手裏拿著竹槍,然而,一個個卻悍不畏死,奮力拚殺,遼東軍一個個倒在了血泊之中。
殺!
兩個漢中軍手中的長槍同時向張繡刺來,張繡大槍一撥,將長槍撥到了一旁。
撲!
就在這時,一個漢中軍從背後偷襲,一槍紮進了張繡的後背之上。
撲!
這一槍,穿過了張繡的鐵甲,直入肉中,要不是有鐵甲護著,這一槍,定把張繡穿個對穿。
張繡大吼一聲,大槍向後一掄,一槍將那偷襲自己的漢中軍挑了起來,然後向前方用力一扔,頓時將兩個漢中軍砸倒在地。
張繡不斷的喘息著,他知道,再這樣下去,自己定然會死在這裏,想不到自己一世英明,竟然在陰溝裏翻了船。
“將軍休慌,徐晃來了!”徐晃大吼一聲,手持大斧已殺出了一條血路,來到了張繡的麵前。
“徐將軍,來的正好!”張繡大喜。
“弟兄們怎麽樣了?”張繡問道。
“都打散了,死了足有數千,我們快逃出陽平關外吧,在陽平關外再集結人馬,來與楊任一爭長短!”徐晃說道。
“好!”張繡大吼一聲,與徐晃殺出了一條血路,向著陽平關外殺去。
“殺!”
徐晃的大斧所到之處,頭斷血流,一顆顆腦袋被斬了下來。
“殺!”
張繡大槍所過之處,一個個漢中軍被挑落身下。
兩個人帶著身邊的數百親兵,終於殺透了重圍,衝出了陽平關。
晨曦的陽光照在陽平關上,陽平關已是血流成河,數千人倒在了血泊之中。金色的陽光照在大地之上,景色雖美,然而心情卻無比的淒涼。
一大早,張繡就集結了兵力,張繡發現,經過一晚的激戰,自己手下的兩萬士兵,隻剩下了一萬人,這一晚,自己的部下有一萬人戰死殺場。
張繡的眼睛紅了,這可是追隨自己出生入死多年的兄弟啊,他們多是從西涼就跟隨了自己,而今,竟然死在了漢中,張繡覺的,自己對不起他們。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將軍,向長安求援吧,如果楊鬆向曹操獻了漢中,那一切都來不及了。”徐晃說道。
“不行,我一定要把漢中拿下來,不然,對不起主公和死去的兄弟們!”張繡紅著眼睛說道。
“這樣吧,我們一麵攻打漢中,一麵向主公求援,這樣可以了吧。”
“好吧,就這樣吧,明天,我親自攻打陽平關!”張繡寒聲說道。
陽平關下,屍體堆積如山,張繡一連攻打了七日,可是陽平關居高臨下,張繡死傷慘重,依然無法攻下陽平關。
眼見又折損了兩千人,而陽平關卻無法攻下,張繡隻好無奈的撤退,等待援兵的到來。
長安,當陳玉聽到楊任謀反的消息之後不由大吃一驚,漢中不容有失,否則,曹操將占據戰略上的主動,成為又一個蜀國,所以,必須奪下漢中,不能給曹操以翻身的機會。
想到這兒,陳玉立即率領賈詡和管亥,親率五萬大軍,晝夜兼程,前往漢中,就在陳玉剛要離開長安的時候,一個人出現在了他的眼前,他就是張魯。
“帶我去吧,我要說服楊任,讓他放下刀槍。”張魯說道。
“恐怕,楊任並不是用嘴能說服的,不過國師一起去也好,這樣一來,漢中軍的軍心會動搖的。”陳玉點了點頭,帶上了張魯一同前往漢中。
十天之後,陳玉的援兵終於來到了陽平關下,張繡與徐晃一臉羞愧的前來拜見了陳玉。
“罪將張繡,有負主公重托,請主公責罰。”張繡說道。
“雖然有過,但你以前有功,就功過相抵了,來日,看我攻打陽平關!”陳玉說道。
陳玉這迴帶來的五萬大軍,都是大漠的老兵,戰力極為強大,陳玉有信心能戰勝楊任,不過,如果能不戰而屈人之兵,那是最好不過了,所以,陳玉還需要張魯做一番工作。
以張魯的意思,要直接去陽平關找楊任,事實上張魯也是這麽做的,不過陽平關卻是一通亂箭射下,幸好有管亥拚死保護,張魯才退了迴來,看樣子,楊任是一點麵子也不給張魯。
陳玉一咬牙,這個楊任,連舊主都不認了,不過他不認張魯,並不代表他手下的士兵不認張魯,於是陳玉想到了攻心戰,特意畫了草圖,讓人卷了一個大喇叭,讓張魯天天對著陽平關喊話。
張魯一連喊了三天,累的嗓子都啞了,不過,他的喊話也確實起到了作用,當這些漢中軍聽到張魯的聲音之時,都是大吃以驚,原來他們以為是張魯領導了這次叛亂,想不到張魯卻在陳玉軍中,他們這才知道,自己上了當,於是,在晚上的時候,最開始是十個八個的逃跑,後來發展成上百人集體逃跑,這樣一直過了三天,楊任的部下竟然跑了五千多人,楊任的部下總共才兩萬人,一下子跑了四分之一,楊任剛開始也抓逃兵殺一儆百,可效果卻不是很好。沒辦法,楊任隻有天天自己帶著人巡營,以防士兵逃跑。
這一晚,楊任正帶人巡邏,就聽到遠處有兩個士兵在竊竊私語。
“兄弟,這楊任竟然背叛了張魯將軍,我們都是教民,不能再為楊任賣命了。”一個士兵說道。
“可不是,不過就這樣逃了也沒什麽意思,不如我們殺了楊任,拿他的頭去向張將軍領賞。”另一個士兵說道。
“小點聲,小心隔牆有耳,這事我們要從長計議,千萬不能讓楊任察覺了……”
楊任大驚,心知軍心已變,說不定什麽時候,就會有人來取自己的頭,楊任左思右想,不敢再在陽平關呆著,於是拉著楊鬆,收拾了細軟,棄了陽平關,向西蜀而去,投曹操去了。
陽平關的守軍見楊任逃跑,立即一哄而散,更有士兵直接打開了關門,將陳玉的大軍放了進來。
就這樣,在張魯的攻心政策之下,陽平關兵不血刃被奪了下來。
陳玉心中一歎,張魯在漢中太得人心了,將這樣的人留在漢中,絕對是一個危險,一定要把他帶迴長安去,給他建一座道觀,讓他長住下去,以便更好的控製他。
這一次,陳玉留張繡守漢中,陳玉將原有的兩萬漢中軍進行了整編,約有一萬左右的精銳,再加上張繡的精兵,一共是兩萬人,讓張繡把守關隘,提防曹操的進攻。
張繡這迴是誠惶誠恐,陳玉還讓自己守漢中,說明陳玉對自己的信任,自己這一次再也不能大意了,一定要善待漢中的士族,讓他們為自己所用,同時加強戒備,隨時準備迎接曹操的挑戰。
張繡還是一個很有才幹的將才的,曆史上,曾多次擊敗曹操,這一次,在新的曆史時,他又位於了與曹操作戰的最前沿,想來,以他的能力,是可以應付曹操的進攻的吧。
以陳玉的意思,還想接著進攻蜀國,隨軍的劉曄也極為勸陳玉進攻蜀地,然而就在這時,陳玉卻病倒了。
陳玉的病來的很快,也很猛,事先並沒有什麽征兆,就這樣一下子病倒了。
陳玉不由苦笑,天下第一的勇將,沒有被敵人擊倒,卻敗在了病魔的手中,這也是無奈的事情,看來,征蜀的事隻要有告一段落了,等迴長安治好了病再說吧。
於是,陳玉再一次率軍迴到了長安,開始了精心養病。
建安七年,是很平靜的一年,除了陳玉取得了漢中之外,天下再也沒有一場像樣的戰征,此時,天下已呈四足鼎力之勢,陳玉獨占北方,而孫權、劉備、曹操則占據了中國的南方地區,與陳玉隔長江相望,四大勢力都在舔食著傷口,進入了休養生息之中,天下,終於進入了四國鼎立的時代。
建安八年(公元203年)三月,曹操在益州成都稱帝,國號蜀。
建安九年(公元204年)四月,孫權是石頭城稱帝,國號吳。同時在建安九年六月,劉備在群臣擁戴之下,在襄陽稱帝,國號楚。
三國稱帝,唯有陳玉並沒有稱帝,而是打著大漢的旗號,實行著民主共和製。經過幾年的沉澱,陳玉發現,自己原來有些太理想話了,民主共和,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實在太難,經過這些年的不斷引導,民主之路才一路磕磕拌拌中走來。現在,很多人已意識到了民主的重要性,但也有一部分人沒有意識到,倒是那些新解放的奴隸,一個個向往民主,成為了民主共和的堅定擁護者,他們積極從軍,不斷在社會各領域做出自己的貢獻。
為了培養民主共和的支持者,陳玉的治下采取了鼓勵工商的政策,那些由士族轉化來的大商人也成了民主製度的受益者,於是,很多得到利益的大商人的觀念轉變了過來,轉而擁護民主,這樣一來,陳玉在治下培養了民主共和的即得利益人群,這部分人也是擁護民主的。
陳玉在治下,不斷的解放奴隸,為了彌補士族蓄奴者的損失,國家給以一定的補償,這樣,即恢複了這引起奴隸的人身自由,也讓大士族們損失不大,得到了各方麵的響應和擁護。
經過幾年的發展,陳玉治下的商業不斷發展壯大,又由於占領了西域,絲綢之路重新打開,西方羅馬的物產進入了中原,而中國的絲綢和茶葉也遠銷到了西方,形成了一個良性的循環,大量的現金湧入陳玉的手中,隻絲綢之中路的稅收,就足以抵得上陳玉治下半年的開銷了。
經過近二十年的戰爭,中國的北方,已經是生靈塗炭了,陳玉知道,當務之急,自己必須發展生產,安置流民,發展人口,聚集財物,那麽十年之後,完全可以一擊而統一全國,反正陳玉有的是時間,現在,陳玉不過剛剛年過三十而已,他相信,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一定可以一統天下。
時間過的真快,轉眼間,已到了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陳玉穿越到這個世界之上,已經二十多年了,北方休養生息已經有六年的時間,這六年的時間,陳玉積蓄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治下的軍隊,已發展到了一百萬,一百萬人,這是一個龐大的數字,也代表著陳玉的絕對實力,現在,軍事學院的學員們已成長了起來,諸葛亮、司馬懿、陸遜、法正、孟達,成為一個個耀眼的新星,就連曹丕也成為了一方官吏,這一年,陳玉在北中國終於正式實行了民主共和製,獻帝成為第一任執政,獻帝終於成為了名符其實的領導人,而為了製約他的權力,陳玉又成立了參議院與眾議院,大法院,陳玉,被選舉為參議院的院長,同時領大元帥銜,同時定國號為大漢共和國。
這一年,大漢共和國首任執政劉協發布了渡江令,四月十七日,大元帥陳玉親自指揮,以馬超、趙雲、張遼、桓達為將,賈詡為軍師,百萬雄師過大江,向吳國發動了強大的攻勢,在強大的攻勢之下,吳國大都督周瑜陣亡,孫權無奈之下投降,獻上大喬小喬以及孫尚香與陳玉為妻,吳國滅亡。
隨後,百萬大軍從東、北兩麵夾擊楚國的劉備,劉備派關羽引兵十萬迎戰,結果南郡一戰,關羽全軍覆滅,關羽被馬超生擒,被押至長安處死,陳玉將關羽的人頭埋於許青墓前。
聽聞關羽陣亡,劉備急的口吐鮮血,再一次勢襄陽而逃,然而這一次,他卻無路可逃,楚國荊州的南部四郡在老將黃忠的帶領之下宣布歸附陳玉,劉備被兩路夾擊,悲憤交加的劉備吐血而亡,軍師陳宮自刎殉國,至此,楚國滅亡。
隨後,陳玉大軍從東北兩麵開始向曹操展開了最後的攻勢。
九月,曹操兵敗,綿陽被張繡攻克,成都也岌岌可危,這時,陳玉派出了為劉曄為首,包括曹丕在內的議和使者,來到了成都城下,希望曹操交出政權。
看著自己的兒子成為了大漢共和國的官員,曹操感慨萬千,自己當皇帝為的是誰?還不是為了子女?而今,自己的子女卻成了大漢的官員,這仗,打著還有什麽意思?在劉曄和曹丕等人的斡旋之下,曹操終於向陳玉投誠,放棄帝號,成為了大漢共和國的公民,至此,四國歸一。
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交州士家宣布歸附中央,大漢共和國終於完成了大一統。
建安十七年九月(公元212年),陳玉在大漢共和國的第一次全民海選中成為了第二任執政,陳玉共在任兩屆,在任期間,勵精圖治,西擊羅馬,擊敗羅馬軍團,南出交州,開創了大漢共和國的盛世,自此,大漢共國和立於世界之巔兩千年,綿延流傳。
陳玉之後,第四任執政為諸葛亮,第五任執政為陸遜,第六任執政為司馬懿,第七任執政為曹植,第九任陳青……
陳玉卸去了第二任執政的職務後,與他的幾個妻子隱居起來,從此再也沒有人能夠找到他。有人說在長城以北的大漠見過陳玉在和他的妻兒放牧;有人說,看到陳玉在泰山的觀日峰上看到陳玉在欣賞日出;有人說,看到過陳玉在洞庭湖邊泛舟,無數的傳說在人們的口中傳遞著,陳玉,成了所有人心中永恆的英雄。
廬山,群山之中,卻立著一處高大的宅院,看這宅院氣勢恢宏,前後分為數進,屋簷之上的碧色琉璃瓦在月光的照耀下顯出一片幽光,遠遠看去氣象萬千,仿佛仙境,正門之上是一塊紅色溜金的門匾,陳府兩個金色的大字四盞宮燈照耀下不斷閃爍著。
府門前,幾個孩童正在一英挺的男子麵前嬉戲。一個少年說道:“父親,聽母親說你當過共和國的執政,是真的嗎?”少年說道。
“青兒,當不當執政不重要,主要的是,要為百姓幹些實事,為百姓造福。”男子微微一笑。
“父親,我也要當大漢共和國的執政!”陳青的眼中放出光澤。
“嗬嗬,隻要你努力,那一定會的。”陳玉撫摸著兒子的頭,微微一笑,一道優雅的圓弧浮現在唇角之間。
“郎君,快迴家了!”院中,一個女子的聲音叫了起來,正是貂蟬的聲音。
陳玉望了望蒼穹,天那麽的藍,那麽的清,經過幾十年的努力,自己從一個傻瓜成為了改變曆史的人,自己終於改變了這個世界,未來是多麽的美好啊!
正了正衣襟,陳玉帶著孩子們向院中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