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條幹魚脯能值得幾個小錢,這老和尚嘴頭說是央人布舍,哪知一出手就給人十兩的大款,教胡德安怎能收受得下?急忙趕追上來,道:“大師,這銀子還你。”
那老和尚一愕,問道:“這乃老僧買魚脯的錢,你幹麽不要?”
胡德安小臉脹得個紅透,道:“我……我爹娘講過,人活在世,難得有機會有恩於旁人,切莫希望有得迴報,才是正理兒。我絕不可要大師的錢!”
那老和尚接過銀子,在手中拋起拋落,不住地打量著他,許久後說道:“既然你不肯要這銀子,那老僧可要走了。”
胡德安道:“請大師稍待一下,我迴去替你包上幾條魚脯,再拿爹爹平常喝的白酒過來。”
那老和尚大哂一聲,右手霍伸揪住他的衣襟,勁力一吐,將他拋往高空。
這一拋勁力特強,胡德安飛上半空,嚇得尖聲驚叫。待將落地之須臾,胡德安隻覺得腰盤有一柔物輕拂而過,消去他下降的衝力,使他得以安安穩穩地站在地上。睜大眼眸一看,才發現那柔物卻是那老和尚左手的袍袖。
這一來,胡德安對這位長眉和尚衷心佩服,拉著他的衣角,懇求他能教自己這一手法。
那老和尚摸摸他的頭頂,和顏悅色道:“念著你心地敦厚,敬僧恤貧,老僧就勞神傳你一些強體防身之技。但是,練武乃是很辛苦的事兒,你會不會怕苦?你跟老僧學武之事,不準同旁人提起,你又是否答應?還有,決不準以武力欺壓良善,做出有違俠義道之事,你自忖都能做到嗎?”
對於這三問,胡德安自信能持,一一應允。
那老和尚微微一笑,道:“老僧也知你是個信人,肯定可以守持!”輕力拍拍他肩膀,又道:“今晚亥時過後,你就到村角處的古廟來,務須記得小心些!”
胡德安喜不可支,樂滋滋地跑了迴去。
等到當晚三更時分,胡德安斷定父母睡著了,馬上攜帶一壺白酒、一隻白切雞。躡手躡腳地拔下門閂,開了大門,再把大門輕輕合上,以備歸時易開,隨後便朝古廟坐落方向奔去。
屋外玉兔如洗,輝被大地,為他照清路徑。他雖是人稚腿短,但古廟距離他家很近,沒費多久工夫,已進了廟內。
其時壁上插有三根燃燒正旺的火炬,廟中一切物件全都看得清清楚楚。
他正欲張聲叫喊,先聽到那老和尚溫厚的嗓音笑道:“好,好,好!你果然按時踐約,堅守得承諾,真是個好孩子!”
胡德安搶奔過去,跪下說道:“胡德安拜見師……”
那老和尚截斷他的話頭,道:“老僧隻是隨興教你功夫,實不知能教你多久,倒不必行此拜師禮數,老僧亦不會認你為徒。老僧是閑雲野鶴,獨來獨往,不習慣納徒久教,你便算是老僧暮年所交的一位小友吧,”言畢,扶起他來。
聽了他這一席話,胡德安也不便再行拜師之儀,尤不敢相詢他的法號,照管稱叫他為“大師”。
那老和尚功夫還未開教,已先把雞、酒吃飲個精光。
他用袍袖擦淨嘴上的油漬,遂起始傳教武功。
當晚,胡德安學了一套“伏魔拳”。那老和尚自然而然沒提這拳法的名稱,他也不懂得請問。
此後每天子夜,胡德安都按時來到古廟,勤而不輟。五晚之間,共學了五套拳法和掌法,俱是外門硬功。而胡德安每迴均會帶一些葷腥食物來給那老和尚享用,尤以烈酒為緊。
輾轉到了第六晚,在胡德安趕到古廟時,隻見一根朽柱上刻寫著十二個字:“老僧是該走了,望你好自為之!”
陡見到這十二個字兒,遒勁龍騰,一個不禁,頓覺悲涼不舍之情充塞胸臆,不由自己地眼淚簌簌滾落。
他與那老和尚相識才有五天,但厚蒙其悉心教授了五晚功夫,心內感激不勝,早將其視作至親無異。誰知其會不告而別,僅留了柱上十二個字,這叫他如何不傷懷失落?縱然他是喊破了喉嚨,也沒聽到那老和尚出聲應他。
自此而後,胡德安再也沒有遇上那老和尚。這段心事也藏了許多年了,此際方向洪玉鋒他們提起。憶起那老和尚溫和親切、殷殷關愛之情,他的眼眶已經浸滿了熱淚。
洪玉鋒等人聽他說完,無不覺得那老和尚脾性何其古怪,行影無蹤,確實猜不透他是否是少林高僧?行事為何似此神神秘秘的?對於這些狐疑,誰也答不上來。
屆時,洪玉鋒乃把此行的原委告訴了胡德安,直聽得他暴怒勃發,一臉煞氣,切齒道:“大哥,小弟雖是不才,也願盡份綿力,誓將周氏那四個狗賊剖膛剜心,以慰洪伯父一眾亡魂在天之靈!“
洪玉鋒含淚向他致了謝意。
沙玉海道:“公子爺,適才你大展神勇教訓了那夥官兵,恐怕他們未必會就此善罷甘休。依我看,這嘉惠鎮城是去不得的了。“
徐國輝道:“二弟此言甚合我意。這麽著,咱們還是辛苦一趟,再趕些路程,待到了華源鎮再投棧吧。“
洪玉鋒也覺有理,說道:“好,就這樣辦。“
董招候道:“那這河橋怎麽辦?胡世侄不幹了,難不成要那些路人遊水過河?還是另待官府重新搭建?“
孫仲平道:“哼,官府中那些貪官汙吏,要等他們派人來重搭這條河橋,真叫是一廂情願的妄想。“
洪玉鋒略一凝思,已有主意,奔到一槐樹前麵,右掌猛然擊出。聽得“喀嚓”一響,那株高達三丈餘、粗有丈餘寬的槐樹栽倒下來。其掌力委實剛猛無儔,足以碎石斷鋼。
徐正已懂得其意,拔出單刀,將那槐樹的椏枝、綠葉全部削掉,隻剩下光禿禿的一根粗長樹身。
洪玉鋒一言不發,右手倏地探出,五指有如利鑿鋒器插入樹身,橫拖倒拽著走向河岸。
這根樹身少說也有二百來斤,他卻是如拖毛發,渾若無事,舉重若輕。瞻仰到這手神功,徐國輝等人齊相讚喝。
在這通鳴彩聲中,洪玉鋒已將樹身架擱在斷橋上身,雖不雅觀卻很穩固,行人勉強可從上麵過河。
辦妥了此事,各人繼續趕路。
那老和尚一愕,問道:“這乃老僧買魚脯的錢,你幹麽不要?”
胡德安小臉脹得個紅透,道:“我……我爹娘講過,人活在世,難得有機會有恩於旁人,切莫希望有得迴報,才是正理兒。我絕不可要大師的錢!”
那老和尚接過銀子,在手中拋起拋落,不住地打量著他,許久後說道:“既然你不肯要這銀子,那老僧可要走了。”
胡德安道:“請大師稍待一下,我迴去替你包上幾條魚脯,再拿爹爹平常喝的白酒過來。”
那老和尚大哂一聲,右手霍伸揪住他的衣襟,勁力一吐,將他拋往高空。
這一拋勁力特強,胡德安飛上半空,嚇得尖聲驚叫。待將落地之須臾,胡德安隻覺得腰盤有一柔物輕拂而過,消去他下降的衝力,使他得以安安穩穩地站在地上。睜大眼眸一看,才發現那柔物卻是那老和尚左手的袍袖。
這一來,胡德安對這位長眉和尚衷心佩服,拉著他的衣角,懇求他能教自己這一手法。
那老和尚摸摸他的頭頂,和顏悅色道:“念著你心地敦厚,敬僧恤貧,老僧就勞神傳你一些強體防身之技。但是,練武乃是很辛苦的事兒,你會不會怕苦?你跟老僧學武之事,不準同旁人提起,你又是否答應?還有,決不準以武力欺壓良善,做出有違俠義道之事,你自忖都能做到嗎?”
對於這三問,胡德安自信能持,一一應允。
那老和尚微微一笑,道:“老僧也知你是個信人,肯定可以守持!”輕力拍拍他肩膀,又道:“今晚亥時過後,你就到村角處的古廟來,務須記得小心些!”
胡德安喜不可支,樂滋滋地跑了迴去。
等到當晚三更時分,胡德安斷定父母睡著了,馬上攜帶一壺白酒、一隻白切雞。躡手躡腳地拔下門閂,開了大門,再把大門輕輕合上,以備歸時易開,隨後便朝古廟坐落方向奔去。
屋外玉兔如洗,輝被大地,為他照清路徑。他雖是人稚腿短,但古廟距離他家很近,沒費多久工夫,已進了廟內。
其時壁上插有三根燃燒正旺的火炬,廟中一切物件全都看得清清楚楚。
他正欲張聲叫喊,先聽到那老和尚溫厚的嗓音笑道:“好,好,好!你果然按時踐約,堅守得承諾,真是個好孩子!”
胡德安搶奔過去,跪下說道:“胡德安拜見師……”
那老和尚截斷他的話頭,道:“老僧隻是隨興教你功夫,實不知能教你多久,倒不必行此拜師禮數,老僧亦不會認你為徒。老僧是閑雲野鶴,獨來獨往,不習慣納徒久教,你便算是老僧暮年所交的一位小友吧,”言畢,扶起他來。
聽了他這一席話,胡德安也不便再行拜師之儀,尤不敢相詢他的法號,照管稱叫他為“大師”。
那老和尚功夫還未開教,已先把雞、酒吃飲個精光。
他用袍袖擦淨嘴上的油漬,遂起始傳教武功。
當晚,胡德安學了一套“伏魔拳”。那老和尚自然而然沒提這拳法的名稱,他也不懂得請問。
此後每天子夜,胡德安都按時來到古廟,勤而不輟。五晚之間,共學了五套拳法和掌法,俱是外門硬功。而胡德安每迴均會帶一些葷腥食物來給那老和尚享用,尤以烈酒為緊。
輾轉到了第六晚,在胡德安趕到古廟時,隻見一根朽柱上刻寫著十二個字:“老僧是該走了,望你好自為之!”
陡見到這十二個字兒,遒勁龍騰,一個不禁,頓覺悲涼不舍之情充塞胸臆,不由自己地眼淚簌簌滾落。
他與那老和尚相識才有五天,但厚蒙其悉心教授了五晚功夫,心內感激不勝,早將其視作至親無異。誰知其會不告而別,僅留了柱上十二個字,這叫他如何不傷懷失落?縱然他是喊破了喉嚨,也沒聽到那老和尚出聲應他。
自此而後,胡德安再也沒有遇上那老和尚。這段心事也藏了許多年了,此際方向洪玉鋒他們提起。憶起那老和尚溫和親切、殷殷關愛之情,他的眼眶已經浸滿了熱淚。
洪玉鋒等人聽他說完,無不覺得那老和尚脾性何其古怪,行影無蹤,確實猜不透他是否是少林高僧?行事為何似此神神秘秘的?對於這些狐疑,誰也答不上來。
屆時,洪玉鋒乃把此行的原委告訴了胡德安,直聽得他暴怒勃發,一臉煞氣,切齒道:“大哥,小弟雖是不才,也願盡份綿力,誓將周氏那四個狗賊剖膛剜心,以慰洪伯父一眾亡魂在天之靈!“
洪玉鋒含淚向他致了謝意。
沙玉海道:“公子爺,適才你大展神勇教訓了那夥官兵,恐怕他們未必會就此善罷甘休。依我看,這嘉惠鎮城是去不得的了。“
徐國輝道:“二弟此言甚合我意。這麽著,咱們還是辛苦一趟,再趕些路程,待到了華源鎮再投棧吧。“
洪玉鋒也覺有理,說道:“好,就這樣辦。“
董招候道:“那這河橋怎麽辦?胡世侄不幹了,難不成要那些路人遊水過河?還是另待官府重新搭建?“
孫仲平道:“哼,官府中那些貪官汙吏,要等他們派人來重搭這條河橋,真叫是一廂情願的妄想。“
洪玉鋒略一凝思,已有主意,奔到一槐樹前麵,右掌猛然擊出。聽得“喀嚓”一響,那株高達三丈餘、粗有丈餘寬的槐樹栽倒下來。其掌力委實剛猛無儔,足以碎石斷鋼。
徐正已懂得其意,拔出單刀,將那槐樹的椏枝、綠葉全部削掉,隻剩下光禿禿的一根粗長樹身。
洪玉鋒一言不發,右手倏地探出,五指有如利鑿鋒器插入樹身,橫拖倒拽著走向河岸。
這根樹身少說也有二百來斤,他卻是如拖毛發,渾若無事,舉重若輕。瞻仰到這手神功,徐國輝等人齊相讚喝。
在這通鳴彩聲中,洪玉鋒已將樹身架擱在斷橋上身,雖不雅觀卻很穩固,行人勉強可從上麵過河。
辦妥了此事,各人繼續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