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讀者更些清楚,我將關係這本書的幾個皇帝介紹下,順便讓大家多了解些曆史———康熙十字歌功成十架血半溪,百丈恩流分自西。
身列四衙半夜路,徒方叁背兩番雞。
五千鞭撻寸膚裂,六尺懸垂二盜齊。
慘慟八垓驚九品,七言一畢萬靈啼。
如果對耶穌釘十字架沒有一個很深的看見,人是不可能寫出這詩的。有趣的是現今很多基督徒家庭很愛貼的一付對聯【全能全知全美善,至公至義至仁慈】便是出自康熙的手筆。
看到這裏有人肯定會問了,既然康熙對基督信仰如此好感,後來為什麽又驅逐傳教士呢?這個問題很複雜,展開篇幅很長,有興趣的朋友去百度找吧,文章很多。值得一提的是康熙曾經13次接待教皇特使,聲明“中國人的天不是物質的天,敬孔祭祖也不是宗教,乃是孝心與敬心的表達,與基督信仰毫不衝突”。但教皇固執,毫不變通,最終惹怒康熙,後人想到此多扼腕長歎不已。到雍正時,一紙“你們想把中國人變為信徒,成為你們君王的順民嗎,一旦上萬口洋船來了,中國就大難臨頭了”徹底把中國和西教斷了聯係。
康熙,自古以來人們認定的名君,看了好多穿越文,到清朝的,對於康熙的態度也都不一樣,其實不會有人寫的出關於康熙真正的脾氣,畢竟這個玄燁真的是另世人摸索不透。
雍正:康熙四子胤禎(公元1678-1735年)康熙病死後繼位,為清代入關第3帝。在位13年,傳說為俠女呂四娘報家仇所暗殺,終年58歲;一說為正常死亡,葬於河北泰陵(今河北省易縣西)。
雍正帝胤禎生於康熙十七年(1678年),8歲時隨康熙出關北巡,10歲時出獵封為貝子,32歲時又晉封為雍親王。康熙死後,45歲的胤禎繼承帝位。
說到雍正的即位,一直被認為是一個謎,民間最流行的說法是雍正皇帝串通隆科多,篡改詔書,將傳位十四子改成了傳位於四子,得即大統。但這種說法顯然是謠傳。其原因如下:一,清代的傳位詔書是由滿漢兩種文字寫成的,一邊是滿文,另一邊是漢文,即使漢文可以修改,但滿文是由字母拚成,無從修改。二,清代對皇子的稱唿一般都要加上皇字,如皇四子,皇十四子,因此在傳位詔書上如果是傳位給十四子那麽就應寫成,傳位皇十四子,如果這樣寫,那麽就不存在將十字改成於字的可能了。
乾隆:雍正帝的第四子康熙六十一年命養於宮中,時年十二歲。雍正元年八月,雍正帝密建皇儲,將弘曆名字寫好放於乾清宮“正大光明”匾額之後。雍正十三年九月即位,年號乾隆,時年二十五歲。乾隆在位六十年,在祖父康熙,父皇雍正兩朝的基礎上,奮發有為,勤於政事,政治上,繼續平定國內叛亂,抗擊外來侵略,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加強民族團結並大力整頓吏治。在經濟上,減免賦稅,興修水利,屯田墾荒。在文化上提倡漢學,編纂大量圖書。在他統治期間,我國是一個疆域遼闊、國力強盛、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把“康乾盛世”時期推向了頂峰。乾隆在位六十年後,自動讓位給兒子嘉慶,自稱太上皇,但仍舊主持朝政,一直到嘉慶四年他死去為止,實際掌權統治中國達六十三年四個月,不僅是曆代封建帝王執政時間最長的一位,也是歲數最大的一位,卒年八十九歲。
乾隆於嘉慶四年正月初三死於養心殿,葬入清東陵的裕陵,廟號:高宗。有子17人、女10人。
清朝(1644年—1911年統治中國),統治者為滿族愛新覺羅氏。1616年(明萬曆四十四年),努爾哈赤建立王朝稱汗,國號大金,史稱後金,定都為赫圖阿拉(後改稱興京,在今中國遼寧省新賓縣境內)。1636年(明崇禎九年),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改元崇德,稱帝。1644年,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軍攻陷北京,明崇禎皇帝自殺,李自成在北京建立了大順。清軍說降吳三桂,在他的帶領下入關打敗李自成農民軍,隨後多爾袞迎順治帝入關,遷都北京。1911年(宣統三年)辛亥革命爆發後,各省紛紛宣布獨立。清帝溥儀於1912年退位,清朝正式滅亡。清代自入關後,共曆十帝,二百六十八年。
身列四衙半夜路,徒方叁背兩番雞。
五千鞭撻寸膚裂,六尺懸垂二盜齊。
慘慟八垓驚九品,七言一畢萬靈啼。
如果對耶穌釘十字架沒有一個很深的看見,人是不可能寫出這詩的。有趣的是現今很多基督徒家庭很愛貼的一付對聯【全能全知全美善,至公至義至仁慈】便是出自康熙的手筆。
看到這裏有人肯定會問了,既然康熙對基督信仰如此好感,後來為什麽又驅逐傳教士呢?這個問題很複雜,展開篇幅很長,有興趣的朋友去百度找吧,文章很多。值得一提的是康熙曾經13次接待教皇特使,聲明“中國人的天不是物質的天,敬孔祭祖也不是宗教,乃是孝心與敬心的表達,與基督信仰毫不衝突”。但教皇固執,毫不變通,最終惹怒康熙,後人想到此多扼腕長歎不已。到雍正時,一紙“你們想把中國人變為信徒,成為你們君王的順民嗎,一旦上萬口洋船來了,中國就大難臨頭了”徹底把中國和西教斷了聯係。
康熙,自古以來人們認定的名君,看了好多穿越文,到清朝的,對於康熙的態度也都不一樣,其實不會有人寫的出關於康熙真正的脾氣,畢竟這個玄燁真的是另世人摸索不透。
雍正:康熙四子胤禎(公元1678-1735年)康熙病死後繼位,為清代入關第3帝。在位13年,傳說為俠女呂四娘報家仇所暗殺,終年58歲;一說為正常死亡,葬於河北泰陵(今河北省易縣西)。
雍正帝胤禎生於康熙十七年(1678年),8歲時隨康熙出關北巡,10歲時出獵封為貝子,32歲時又晉封為雍親王。康熙死後,45歲的胤禎繼承帝位。
說到雍正的即位,一直被認為是一個謎,民間最流行的說法是雍正皇帝串通隆科多,篡改詔書,將傳位十四子改成了傳位於四子,得即大統。但這種說法顯然是謠傳。其原因如下:一,清代的傳位詔書是由滿漢兩種文字寫成的,一邊是滿文,另一邊是漢文,即使漢文可以修改,但滿文是由字母拚成,無從修改。二,清代對皇子的稱唿一般都要加上皇字,如皇四子,皇十四子,因此在傳位詔書上如果是傳位給十四子那麽就應寫成,傳位皇十四子,如果這樣寫,那麽就不存在將十字改成於字的可能了。
乾隆:雍正帝的第四子康熙六十一年命養於宮中,時年十二歲。雍正元年八月,雍正帝密建皇儲,將弘曆名字寫好放於乾清宮“正大光明”匾額之後。雍正十三年九月即位,年號乾隆,時年二十五歲。乾隆在位六十年,在祖父康熙,父皇雍正兩朝的基礎上,奮發有為,勤於政事,政治上,繼續平定國內叛亂,抗擊外來侵略,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加強民族團結並大力整頓吏治。在經濟上,減免賦稅,興修水利,屯田墾荒。在文化上提倡漢學,編纂大量圖書。在他統治期間,我國是一個疆域遼闊、國力強盛、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把“康乾盛世”時期推向了頂峰。乾隆在位六十年後,自動讓位給兒子嘉慶,自稱太上皇,但仍舊主持朝政,一直到嘉慶四年他死去為止,實際掌權統治中國達六十三年四個月,不僅是曆代封建帝王執政時間最長的一位,也是歲數最大的一位,卒年八十九歲。
乾隆於嘉慶四年正月初三死於養心殿,葬入清東陵的裕陵,廟號:高宗。有子17人、女10人。
清朝(1644年—1911年統治中國),統治者為滿族愛新覺羅氏。1616年(明萬曆四十四年),努爾哈赤建立王朝稱汗,國號大金,史稱後金,定都為赫圖阿拉(後改稱興京,在今中國遼寧省新賓縣境內)。1636年(明崇禎九年),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改元崇德,稱帝。1644年,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軍攻陷北京,明崇禎皇帝自殺,李自成在北京建立了大順。清軍說降吳三桂,在他的帶領下入關打敗李自成農民軍,隨後多爾袞迎順治帝入關,遷都北京。1911年(宣統三年)辛亥革命爆發後,各省紛紛宣布獨立。清帝溥儀於1912年退位,清朝正式滅亡。清代自入關後,共曆十帝,二百六十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