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麽才過了一個時辰,皇帝又換主意了?
劉綸不免有些疑惑,在這一個時辰之內,到底是發生了什麽,讓皇帝原本想要嚴懲的暴怒之心,又發生了改變呢?
這裏頭的人,都不知道究竟是什麽,倒是就伺候在邊上的李玉稍微知道了一些,他大概猜到了是福康安讓皇帝的心情好了起來,這才想著減輕放過傅恆。
但李玉隻是猜到了事實的一半,皇帝的確是因為福康安所以才想著不嚴懲高恆,但不是因為福康安的湊趣逗笑,而是由福康安想到了高恆,兩人都是外戚,都是昔日在皇帝跟前得寵的年少才俊,皇帝通過福康安的英氣勃勃,也想到了昔日的高恆,一樣是英氣勃勃,身為皇帝最為疼愛的皇妃之親弟,也是一樣的意氣風發,和傅恆昔日一時瑜亮,各擅其長,這麽多年過去了傅恆垂垂老矣,身子越發不中用,而高恆一直被困在內務府這裏頭,正如福康安所言的那樣,幹一些瑣碎的事兒,昔日的雄心壯誌消磨殆盡,隻能是想著別的一些事兒來打發時間了。
皇帝想的有些多,由此及彼,又想到了高恆,原本對著高恆的怒意一下子笑出了不少,而且劉綸也說的很清楚,這樣的事兒,是又有可能,雖然劉綸不是刻意為高恆解釋什麽,但還是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皇帝的情緒。
劉綸有些意外,他原本以為皇帝叫自己進來,是要商議如何免了高恆的差事兒的,雖然內務府大臣按照道理來說,是皇帝任命的,不需要通過自己這個吏部尚書,但皇帝知道劉綸謹慎,看問題出主意都很是全麵,於是有些人事上的任命,也會參考劉綸的意見,他今個原本是想著皇帝直接要免了高恆的差事兒,不降罪已經是天恩浩蕩了,怎麽皇帝換了心思,還說要繼續給高恆機會?
這讓劉綸原來的話語一下子失效了,他本來就是喜歡謀定而後動,凡事兒預備好了計劃方案才慢慢的實行。他有些慌亂,但馬上調整了心態,轉過來要迎合皇帝的心思,劉綸理了一些思緒,“請皇上的旨意,要怎麽安置高恆?”
“安置”這個詞兒,用的極妙,完全是一個中性詞,聽不出來什麽好壞,高恆是貶官還是升官,還是其餘的處置,劉綸身為吏部尚書是沒有任何主觀意見傾向的。
皇帝說不待見,可還是要安排高恆的,許是因為福康安的話兒觸動了皇帝的心思,他對著高恆有了新的安排,“他在內務府呆的太久了,不適宜再幹,外頭有什麽職位如今還空著?”
這倒是又像是要重用的意思了……劉綸連忙思索,又忙請示,“萬歲爺聖意如何?是放在京中部院為官,還是外放?”
“部院如何,外頭如何?”
“高大人是內務府大臣,從二品,在內務府的位置上呆的時間夠了,若是到京中的部院,自然是要當堂官的,右都禦史曆練中年歲到了,已經上個月告老還鄉,這個位置還空著。”
劉綸說完了這句話就等著聽皇帝的反應,皇帝自然覺得不妥,“這不成,高恆沒有幹過蘭台的差事兒不懂這裏頭的事兒,再者如今人家禦史彈劾他,他反而去了都察院當人家的上司,這算什麽?隻是是禦史們以為朕不欲聽他們的彈劾。”
堵塞言路的事兒,皇帝自詡為聖明天子,是不會做的。
雖然永盛皇帝在大部分的時候也是對著禦史的彈劾很是不滿,覺得許多時候都是小題大做,這樣雞蛋裏挑骨頭,完全是在破壞安定良好的環境,但皇帝是不會因為禦史們彈劾而怪罪什麽的——起碼在明麵上皇帝不會這麽做。
而劉綸提供的這個主意是完全不成的,怎麽,禦史剛剛彈劾一個官兒,然後馬上將這個人調任到都察院擔任二把手,被彈劾之人,成為了彈劾之人的頂頭上司,皇帝之命令自然是無人敢違背,但是高恆想要在都察院做什麽業績出來,那隻怕是太難了。
而且禦史們基本上是有一些道德情操的官員在擔任的,這些人其餘的方麵或許有不足之處,但廉潔自律方麵是絕對沒問題的,高恆既然有這樣的事兒犯了,那就不是什麽道德完人,自然也不合適去都察院當差,其身正不令雖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高恆就不必去那裏了。”皇帝搖搖頭,“還有沒有別的缺?”
“三和交卸了工部左侍郎的位置,這裏還空缺一位。”劉綸繼續說道,“高恆在內務府當差許久,工部主管營造之事,想必高恆可以拿下。”
皇帝想了想,又覺得不妥,三和卸任工部侍郎轉任內務府大臣,原本是皇帝心裏頭覺得三和人老糊塗了,擔不了工部的差事兒,故此讓他在內務府養老,這個位置上若是給旁人倒也罷了,可若是給了高恆,外頭人還以為兩個人對調,是不是意味著別的什麽?
“這個也不妥當,”皇帝搖搖頭,“可還有其餘的?”
“京中就沒有其餘的位置了,”劉綸撚須慢慢說道,“除非,除非入值軍機處……”
他說這個話兒的時候,還不動聲色的觀察著皇帝的神色,永盛皇帝微微一愣,他才想到軍機處如今也是缺人的,傅恆退休,明瑞和阿裏袞外放,一下子就空了三個位置出來,雖然軍機處人數並沒有明確的規定,但一個蘿卜一個坑,完全是需要再補人進去的,現在的軍機處,皇帝就算是不問,也是知道多少煩勞的。
劉綸不說話了,隻是說了這麽半截話就沒有再囉嗦什麽,他有自己的道理,而且軍機大臣的任命,絕對不是一個吏部尚書插得上手的,就算是這個吏部尚書兼任軍機大臣也是不成,隻有軍機首輔有舉薦之權,隻有皇帝才有決定之權。他不想讓皇帝覺得自己有越權的嫌疑。
“軍機處?”皇帝不妨劉綸提起了這個話兒,略微想了想,“不成。他還不成。”
劉綸不免有些疑惑,在這一個時辰之內,到底是發生了什麽,讓皇帝原本想要嚴懲的暴怒之心,又發生了改變呢?
這裏頭的人,都不知道究竟是什麽,倒是就伺候在邊上的李玉稍微知道了一些,他大概猜到了是福康安讓皇帝的心情好了起來,這才想著減輕放過傅恆。
但李玉隻是猜到了事實的一半,皇帝的確是因為福康安所以才想著不嚴懲高恆,但不是因為福康安的湊趣逗笑,而是由福康安想到了高恆,兩人都是外戚,都是昔日在皇帝跟前得寵的年少才俊,皇帝通過福康安的英氣勃勃,也想到了昔日的高恆,一樣是英氣勃勃,身為皇帝最為疼愛的皇妃之親弟,也是一樣的意氣風發,和傅恆昔日一時瑜亮,各擅其長,這麽多年過去了傅恆垂垂老矣,身子越發不中用,而高恆一直被困在內務府這裏頭,正如福康安所言的那樣,幹一些瑣碎的事兒,昔日的雄心壯誌消磨殆盡,隻能是想著別的一些事兒來打發時間了。
皇帝想的有些多,由此及彼,又想到了高恆,原本對著高恆的怒意一下子笑出了不少,而且劉綸也說的很清楚,這樣的事兒,是又有可能,雖然劉綸不是刻意為高恆解釋什麽,但還是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皇帝的情緒。
劉綸有些意外,他原本以為皇帝叫自己進來,是要商議如何免了高恆的差事兒的,雖然內務府大臣按照道理來說,是皇帝任命的,不需要通過自己這個吏部尚書,但皇帝知道劉綸謹慎,看問題出主意都很是全麵,於是有些人事上的任命,也會參考劉綸的意見,他今個原本是想著皇帝直接要免了高恆的差事兒,不降罪已經是天恩浩蕩了,怎麽皇帝換了心思,還說要繼續給高恆機會?
這讓劉綸原來的話語一下子失效了,他本來就是喜歡謀定而後動,凡事兒預備好了計劃方案才慢慢的實行。他有些慌亂,但馬上調整了心態,轉過來要迎合皇帝的心思,劉綸理了一些思緒,“請皇上的旨意,要怎麽安置高恆?”
“安置”這個詞兒,用的極妙,完全是一個中性詞,聽不出來什麽好壞,高恆是貶官還是升官,還是其餘的處置,劉綸身為吏部尚書是沒有任何主觀意見傾向的。
皇帝說不待見,可還是要安排高恆的,許是因為福康安的話兒觸動了皇帝的心思,他對著高恆有了新的安排,“他在內務府呆的太久了,不適宜再幹,外頭有什麽職位如今還空著?”
這倒是又像是要重用的意思了……劉綸連忙思索,又忙請示,“萬歲爺聖意如何?是放在京中部院為官,還是外放?”
“部院如何,外頭如何?”
“高大人是內務府大臣,從二品,在內務府的位置上呆的時間夠了,若是到京中的部院,自然是要當堂官的,右都禦史曆練中年歲到了,已經上個月告老還鄉,這個位置還空著。”
劉綸說完了這句話就等著聽皇帝的反應,皇帝自然覺得不妥,“這不成,高恆沒有幹過蘭台的差事兒不懂這裏頭的事兒,再者如今人家禦史彈劾他,他反而去了都察院當人家的上司,這算什麽?隻是是禦史們以為朕不欲聽他們的彈劾。”
堵塞言路的事兒,皇帝自詡為聖明天子,是不會做的。
雖然永盛皇帝在大部分的時候也是對著禦史的彈劾很是不滿,覺得許多時候都是小題大做,這樣雞蛋裏挑骨頭,完全是在破壞安定良好的環境,但皇帝是不會因為禦史們彈劾而怪罪什麽的——起碼在明麵上皇帝不會這麽做。
而劉綸提供的這個主意是完全不成的,怎麽,禦史剛剛彈劾一個官兒,然後馬上將這個人調任到都察院擔任二把手,被彈劾之人,成為了彈劾之人的頂頭上司,皇帝之命令自然是無人敢違背,但是高恆想要在都察院做什麽業績出來,那隻怕是太難了。
而且禦史們基本上是有一些道德情操的官員在擔任的,這些人其餘的方麵或許有不足之處,但廉潔自律方麵是絕對沒問題的,高恆既然有這樣的事兒犯了,那就不是什麽道德完人,自然也不合適去都察院當差,其身正不令雖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高恆就不必去那裏了。”皇帝搖搖頭,“還有沒有別的缺?”
“三和交卸了工部左侍郎的位置,這裏還空缺一位。”劉綸繼續說道,“高恆在內務府當差許久,工部主管營造之事,想必高恆可以拿下。”
皇帝想了想,又覺得不妥,三和卸任工部侍郎轉任內務府大臣,原本是皇帝心裏頭覺得三和人老糊塗了,擔不了工部的差事兒,故此讓他在內務府養老,這個位置上若是給旁人倒也罷了,可若是給了高恆,外頭人還以為兩個人對調,是不是意味著別的什麽?
“這個也不妥當,”皇帝搖搖頭,“可還有其餘的?”
“京中就沒有其餘的位置了,”劉綸撚須慢慢說道,“除非,除非入值軍機處……”
他說這個話兒的時候,還不動聲色的觀察著皇帝的神色,永盛皇帝微微一愣,他才想到軍機處如今也是缺人的,傅恆退休,明瑞和阿裏袞外放,一下子就空了三個位置出來,雖然軍機處人數並沒有明確的規定,但一個蘿卜一個坑,完全是需要再補人進去的,現在的軍機處,皇帝就算是不問,也是知道多少煩勞的。
劉綸不說話了,隻是說了這麽半截話就沒有再囉嗦什麽,他有自己的道理,而且軍機大臣的任命,絕對不是一個吏部尚書插得上手的,就算是這個吏部尚書兼任軍機大臣也是不成,隻有軍機首輔有舉薦之權,隻有皇帝才有決定之權。他不想讓皇帝覺得自己有越權的嫌疑。
“軍機處?”皇帝不妨劉綸提起了這個話兒,略微想了想,“不成。他還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