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歲爺仁孝之極,自然是十分聽從聖母皇太後之命,馬上就派人前去祭拜,”金秀慢慢的說道,似乎這些個宮闈秘事在她嘴裏頭也不過是尋常之事,“聖母皇太後自然是高興極了,誇獎萬歲爺孝順,可誰也沒想到,萬歲爺出了壽康宮,就下旨嗬斥壽康宮的幾個首領太監,說他們僭越,將宮外荒誕無稽的消息私自傳遞聖母之側。”
“原本是重罰,但因為是聖母伺候的人,傳遞的也不是什麽要緊亂來的事兒,故此隻是嗬斥罰俸罷了。”
這事兒的確是有的,永盛皇帝其人,也是最忌諱後宮幹政,後宮幹政的前提,就是外朝內宮消息傳遞,他首先就要杜絕傳遞消息的這個事情。
永盛皇帝登基的第三天,他就發布了一道諭旨,這道諭旨嚴令太監們將國家政事傳說內廷,違者絕不寬恕,並令太後身邊太監陳福、張保監督。這麽一來皇太後與政治絕緣,清除了太後幹政的可能性。雖然皇帝有旨在先,但是還是有不愉快的事情發生。有一次,太後在和永盛皇帝聊天時提到,順天府東麵有座寺廟很靈驗,不過年久失修,要皇帝撥點款給修修。皇帝聽後,當即滿麵笑容地答應下來。但是轉過臉來,他就下了嚴旨,嚴厲斥責太後身邊的陳福和張保亂嚼舌根,雖然看在太後麵上沒有追究,但明令下不為例,這道諭旨是下給太監陳福和張保的,實際是打狗給主人看,說給太後的。
這事兒說明什麽?自然就是:第一,永盛皇帝十分忌憚後宮幹政;第二,當然,他對著這種私下傳遞消息的事兒可能會導致後宮幹政的行為十分忌諱。
“若是寧老爺上了這個折子,萬歲爺體恤臣下,自然不無同意的道理,可這心裏頭必然存了疙瘩,現在不發作出來,日後總是要尋到機會來問責此事,舒妃娘娘身子本來不好,若是那時候寧老爺再受什麽責罰,隻怕是對著她的身子無益。”
這是最直接的反應,而更多的連鎖反應呢?納蘭家窺視內廷,這想做什麽?納蘭永寧隻怕是接下去再也沒有什麽出頭之日了!
納蘭永寧倏然而起,額頭上冒出了密密麻麻的冷汗,“的確如此,我關心則亂了!”
“是,”金秀附和著說道,“自然,打聽宮裏頭的事兒,誰都是這麽做的,但誰也不敢明麵上說出來,說是自己有在打聽這裏頭的事兒,這是犯忌諱的,萬歲爺最是精明,您隻要這麽一說,他就全明白了。”
納蘭永寧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頓時覺得後怕不已,論起窺視內廷這個罪名,可能其餘的世家還可以勉強頂得住這個罪名,但是納蘭家絕對是抵抗不過!
納蘭家昔日乃是聖祖康寧皇帝的長子大皇子的母家,權相明珠就是大皇子的外祖父,昔日九龍奪嫡,大皇子身為長子也是唿聲很高,納蘭家出了很大的力氣,而且明珠為了當皇帝的外祖父,更是借著掌握內務府的力量,在宮內宮外布局甚多,雖然沒有什麽造反的膽子,但被康寧皇帝深惡痛絕,康寧皇帝身為父親,對著自己兒子的行為諒解,但是對慫恿他的納蘭明珠,是絕不輕饒。
昔日還有容若先生伴讀康寧皇帝的一些餘蔭在,但等到容若先生過世,大皇子被廢棄後,康寧皇帝下旨公布明珠十大罪狀,勒令明珠即開去一切差事兒,並交部議明珠罪狀,第一條罪狀就是“窺視內宮,企圖不軌。”
雖然後來康寧皇帝體恤老臣,並沒有大加撻伐,隻是勒令納蘭明珠養老在家賦閑多年,後來借著千叟宴這個由頭,康寧皇帝又擺出一副不計前嫌寬恩待下的姿態出來再給了明珠一個虛銜兒,但納蘭家從此一蹶不振,不再是大玄朝最頂尖的豪門世家了,算起來敗落的這一切由頭,都在於這個“窺視內宮!”
“金姑娘,”納蘭永寧搖搖頭,“我今個請您過來,說這個事兒,是最正確不過的決定了。”
“寧老爺不必謬讚,您隻是關心則亂,稍等一會,必然也就會想通的。”金秀當然還是要謙虛一些的,居功不自傲,才是做人應該有的本色。
果然納蘭永寧眼中露出了欣賞之色,他點點頭,或許他自己個也沒有注意到,自己對著金秀稱唿,已經從“你”變成了“您”了,“那您說說看,這事兒該怎麽辦?”
“什麽都不能辦,”金秀說道,“您隻能等著,若是舒妃娘娘吉人自有天相,那麽會平安度過這一次,再者……若是真的身體欠佳,那麽也就隻能是等著。”
“等著?”納蘭信芳連忙插話兒,“要等到什麽時候?”
“等到萬歲爺降下恩旨,準許外戚入宮拜見的時候,那時候才可以入宮,”金秀慢慢說道,“除此之外,別無辦法。”
繞是納蘭信芳對著金秀十分崇拜,聽到這個主意也不禁皺眉,“這個可不是什麽好主意。”
“那也隻能是如此,畢竟,”金秀也很無奈,“內外有別,宮中不是尋常地方。”
“的確是隻能如此,”納蘭永寧聽到了金秀的話,早就打消了請旨要入宮探視的想法,他歎氣道,“沒有別的法子了……或許,也就隻能是等著。”
一群人無言,尤其是納蘭信芳,跺腳歎氣不提,但金秀還是鼓勵為主,“依我看,寧老爺不必擔心,舒妃娘娘在宮裏頭,萬事都有人照顧,太醫院的太醫若是不好,隻怕是天下沒有好的了,請不必擔心,吉人自有天相。”
“再者,”永盛皇帝的性子,若是你去求,大概是不行,但若你沒有求,他反而會主動的給你一些東西,“寧老爺不去請旨,內務府把舒妃娘娘的事兒稟告萬歲爺,指不定萬歲爺也會開恩,讓母家的人進宮伺候。”
“這倒是不指望了,”納蘭永寧歎道,“那些正旦入宮朝賀皇後的時候不算外,我們納蘭家的女眷能夠入宮去在舒妃娘娘麵前伺候的。”
“原本是重罰,但因為是聖母伺候的人,傳遞的也不是什麽要緊亂來的事兒,故此隻是嗬斥罰俸罷了。”
這事兒的確是有的,永盛皇帝其人,也是最忌諱後宮幹政,後宮幹政的前提,就是外朝內宮消息傳遞,他首先就要杜絕傳遞消息的這個事情。
永盛皇帝登基的第三天,他就發布了一道諭旨,這道諭旨嚴令太監們將國家政事傳說內廷,違者絕不寬恕,並令太後身邊太監陳福、張保監督。這麽一來皇太後與政治絕緣,清除了太後幹政的可能性。雖然皇帝有旨在先,但是還是有不愉快的事情發生。有一次,太後在和永盛皇帝聊天時提到,順天府東麵有座寺廟很靈驗,不過年久失修,要皇帝撥點款給修修。皇帝聽後,當即滿麵笑容地答應下來。但是轉過臉來,他就下了嚴旨,嚴厲斥責太後身邊的陳福和張保亂嚼舌根,雖然看在太後麵上沒有追究,但明令下不為例,這道諭旨是下給太監陳福和張保的,實際是打狗給主人看,說給太後的。
這事兒說明什麽?自然就是:第一,永盛皇帝十分忌憚後宮幹政;第二,當然,他對著這種私下傳遞消息的事兒可能會導致後宮幹政的行為十分忌諱。
“若是寧老爺上了這個折子,萬歲爺體恤臣下,自然不無同意的道理,可這心裏頭必然存了疙瘩,現在不發作出來,日後總是要尋到機會來問責此事,舒妃娘娘身子本來不好,若是那時候寧老爺再受什麽責罰,隻怕是對著她的身子無益。”
這是最直接的反應,而更多的連鎖反應呢?納蘭家窺視內廷,這想做什麽?納蘭永寧隻怕是接下去再也沒有什麽出頭之日了!
納蘭永寧倏然而起,額頭上冒出了密密麻麻的冷汗,“的確如此,我關心則亂了!”
“是,”金秀附和著說道,“自然,打聽宮裏頭的事兒,誰都是這麽做的,但誰也不敢明麵上說出來,說是自己有在打聽這裏頭的事兒,這是犯忌諱的,萬歲爺最是精明,您隻要這麽一說,他就全明白了。”
納蘭永寧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頓時覺得後怕不已,論起窺視內廷這個罪名,可能其餘的世家還可以勉強頂得住這個罪名,但是納蘭家絕對是抵抗不過!
納蘭家昔日乃是聖祖康寧皇帝的長子大皇子的母家,權相明珠就是大皇子的外祖父,昔日九龍奪嫡,大皇子身為長子也是唿聲很高,納蘭家出了很大的力氣,而且明珠為了當皇帝的外祖父,更是借著掌握內務府的力量,在宮內宮外布局甚多,雖然沒有什麽造反的膽子,但被康寧皇帝深惡痛絕,康寧皇帝身為父親,對著自己兒子的行為諒解,但是對慫恿他的納蘭明珠,是絕不輕饒。
昔日還有容若先生伴讀康寧皇帝的一些餘蔭在,但等到容若先生過世,大皇子被廢棄後,康寧皇帝下旨公布明珠十大罪狀,勒令明珠即開去一切差事兒,並交部議明珠罪狀,第一條罪狀就是“窺視內宮,企圖不軌。”
雖然後來康寧皇帝體恤老臣,並沒有大加撻伐,隻是勒令納蘭明珠養老在家賦閑多年,後來借著千叟宴這個由頭,康寧皇帝又擺出一副不計前嫌寬恩待下的姿態出來再給了明珠一個虛銜兒,但納蘭家從此一蹶不振,不再是大玄朝最頂尖的豪門世家了,算起來敗落的這一切由頭,都在於這個“窺視內宮!”
“金姑娘,”納蘭永寧搖搖頭,“我今個請您過來,說這個事兒,是最正確不過的決定了。”
“寧老爺不必謬讚,您隻是關心則亂,稍等一會,必然也就會想通的。”金秀當然還是要謙虛一些的,居功不自傲,才是做人應該有的本色。
果然納蘭永寧眼中露出了欣賞之色,他點點頭,或許他自己個也沒有注意到,自己對著金秀稱唿,已經從“你”變成了“您”了,“那您說說看,這事兒該怎麽辦?”
“什麽都不能辦,”金秀說道,“您隻能等著,若是舒妃娘娘吉人自有天相,那麽會平安度過這一次,再者……若是真的身體欠佳,那麽也就隻能是等著。”
“等著?”納蘭信芳連忙插話兒,“要等到什麽時候?”
“等到萬歲爺降下恩旨,準許外戚入宮拜見的時候,那時候才可以入宮,”金秀慢慢說道,“除此之外,別無辦法。”
繞是納蘭信芳對著金秀十分崇拜,聽到這個主意也不禁皺眉,“這個可不是什麽好主意。”
“那也隻能是如此,畢竟,”金秀也很無奈,“內外有別,宮中不是尋常地方。”
“的確是隻能如此,”納蘭永寧聽到了金秀的話,早就打消了請旨要入宮探視的想法,他歎氣道,“沒有別的法子了……或許,也就隻能是等著。”
一群人無言,尤其是納蘭信芳,跺腳歎氣不提,但金秀還是鼓勵為主,“依我看,寧老爺不必擔心,舒妃娘娘在宮裏頭,萬事都有人照顧,太醫院的太醫若是不好,隻怕是天下沒有好的了,請不必擔心,吉人自有天相。”
“再者,”永盛皇帝的性子,若是你去求,大概是不行,但若你沒有求,他反而會主動的給你一些東西,“寧老爺不去請旨,內務府把舒妃娘娘的事兒稟告萬歲爺,指不定萬歲爺也會開恩,讓母家的人進宮伺候。”
“這倒是不指望了,”納蘭永寧歎道,“那些正旦入宮朝賀皇後的時候不算外,我們納蘭家的女眷能夠入宮去在舒妃娘娘麵前伺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