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目的
我屏氣細聽卻隻覺得周圍是異常的安靜,根本沒有任何聲音發出來。
我剛打算問宋聽到的是什麽聲音,可就在我打算張口的那一瞬間,我聽到了一聲清脆的敲擊聲。
這個聲音實在是太清脆了,清晰得就像是瓷碗摔在地上的聲音,以致於讓我誤以為就在我身邊響起的一樣,而且一聲過後間隔了兩到三秒又是另一聲,這次我基本能夠確定,這聲音就是從我身邊發出來的,而且是從腳底發出的。
同時十三也小聲說道:“在我們腳下。”
我不自覺地讓開了兩步,這聲音如果說得準確一些,正是從我們站著的腳下發出來的,起初這聲音並不大,但是慢慢地已經響動得非常厲害,有那麽一陣,我都感到地下的地板在震動。
我知道我們站著的這個地方隻是這個建在山體裏的一部分,在我們的腳下還有許多層這樣的空間,所以我們腳下是空的那也並不奇怪。
隻是奇怪的是,在這個已經基本荒廢的地方,是誰這麽無聊在下麵敲天花板,換句話說,究竟是不是人在敲。
我問宋:“這裏除了我們還有沒有其他人?”
宋說:“除了我們三個,再之外隻怕就隻有蔣了,而我不認為這會是蔣做的。”
宋的言下之意很簡單,既然沒有了旁人,那就是鬧鬼了。
十三也說:“我就覺得這裏放著這麽多的棺材怪瘮人的,剛剛這周遭的棺材不都在響動嗎,即便有起屍也不足為奇,怕就怕會有活屍,都在拚命地往外挖想要從地下出來呢。”
一提到活屍我心中就莫名地一驚,這一陣心驚來得莫名。活屍實在太過於神秘和詭異,其實在我的理解上,活屍就是活死人,如果拋開身體機能上的不同,和活人就沒什麽區別,所以我一直都想知道活屍究竟是如何形成的,這裏麵一定有它的合理的一個解釋。
宋卻沒有接過十三的話頭,也許在他看來這隻不過是十三吊兒郎當的隻字片語罷了,不足為信,他隻說:“這裏本來就是一個墓地,葬著數以萬計的人,我們之中,也估計也隻有蔣最了解這裏了。”
宋說的很隱晦,而且接下來的原因他就沒有再說下去,大概是牽涉到了蔣的事他不願提起,又或者是因為這是蔣不願被提起的禁忌,總之無論是什麽原因,宋隻說了一個開頭就沒了下文。
估計這牽涉到了蔣的出身也說不一定,否則蔣也不會千裏迢迢地要來到這個人跡罕至的地方,而且還脫離了我們所有人孤身一人不知道去了哪裏。
我說:“無論如何,我們都必須找到去往下麵的入口,否則老在這一層打轉的話來這裏的意義就沒有多少了。”
我來這裏衝著的自然是我們家族留下的這些謎團,我覺得在最下麵可能會有解釋和線索。可是宋卻不盡然,他聽了我的話反而是很驚訝,他反問我說:“你怎麽知道這下麵還有空間?”
聽到他的問題之後倒是輪到我驚訝了,我也反問道:“你怎麽知道沒有?”
我看不見蔣這時候會有什麽表情,但是我聽見他說:“我自認為對這裏很熟悉,但是卻隻知道這個鬼地方就隻有這一層而已,而且裏麵全部都是棺材,根本就沒有別的東西。”
我覺得宋說出這樣的話很是不可思議,最起碼他的這種認知很不可思議,單單是看這裏的地勢就可以推斷出這下麵絕對還有我們想象不到的空間,可是宋卻一口咬定沒有,所以我這時候我立刻想到了一句話——聰明人犯起糊塗來比傻瓜都還不如。
而且事實證明不但是傻瓜,還是死腦筋。因為接著宋就問了我一個很致命的問題:“你怎麽知道的?”
我沒來過這裏,這些完全是基於我的猜測,我於是說:“這些是我猜測出來的。”
通過這幾句簡單的談話我發現宋是一個務實主義者,沒有證據支撐的觀點他永遠都不會相信,就像現在在聽到是我的猜測之後,我立刻聽到了他的反駁,他說:“沒有證據的話那就是不可信的。”
我覺得現在和他較真,即便再談上個一百年他也依舊會堅持著自己的觀點,我於是便先收了聲,不過下一刻我已經找到了讓他相信的辦法,那就是來自腳下的敲擊聲。
這些敲擊聲隔一會兒響一兩聲,並沒有什麽規律,我現在也不知道是這下麵究竟是在發生著什麽事。
我說:“既然下麵沒有了,那麽你又如何解釋這些敲擊聲,這些聲音明明就是從下麵傳上來的。”
果然宋陷入了沉思當中,我接著問他:“你確定你已經將這裏的每一個角落都走遍了,全部都是這樣的棺材?”
這迴宋迴答的就沒有這麽幹脆了,他猶豫了一會兒說:“基本上都走過,但也不全是這樣的棺材和石棺材架子,我記得在盡頭處有一個非常大的空間,隻是裏麵全部都是空的,我隻去過一次,而且時間緊急也沒來得及細看,印象上是空的。”
我追問道:“時間緊急?”
宋倒也不隱瞞,他說道:“因為當時我正在追一具屍體,所以隻是匆匆瞥了一眼裏麵,又加之數字愛黑暗中,並不能看得完全清楚。”
這時候十三插嘴道:“是起屍還是活屍?”
宋說:“我不確定,像起屍但也像活屍。”
十三繼續問:“你都不確那又為什麽要追它,你也總得有一個理由吧?”
或許宋還並不知道十三和蔣的這一層關係,否則依照宋的脾氣隻怕是搭都不會搭理十三一句,更別說十三這樣的追問了。
但宋有著出乎意料的好脾氣,這讓我對他的印象再次大大地改觀,說實在的,因為曆的關係我的確對他有一些偏見,因為我之前一直覺得能和曆是搭檔的人也好不到哪裏去,總是臭味相投、一丘之貉而已,但是通過與宋短暫的接觸,我才發現他和曆完全是截然相反的兩種人。
宋說:“這具屍體上有我想要的東西。”
聽到這裏,我算是明白了宋之所以會在這裏的目的,為了找尋蔣是一個目的,而為了找尋這件東西則是另一個目的。
我細細想了想,於是對宋說:“來找這東西應該才是你來這裏的本意,而至於蔣,是來到這裏之後才發現他也在的是不是?”
宋不置可否,迴答說:“的確是這樣。”
那麽會是什麽東西會讓他特地來到這個冰天雪地的地方,對於他們這樣的人來說,普通的明器隻怕已經無法打動他們了,因為這些都是信手拈來的東西,想要的話猶如探囊取物,所以他要找的東西一定很特殊,即便不特殊,也是具有非同意義的東西,最起碼對他們來說。
我猜測著問他:“你是不是在找貢覺瑪之歌?”
因為我想來想去,這裏最特別最不尋常的東西也就隻有這貢覺瑪之歌了。
宋變了語氣,問道:“你們也是來找這東西的?”
我本來想說不是,但是話還沒出口,卻被十三搶先一步,他一口承認道:“是的,我們的確也是來找貢覺瑪之歌的。”
接著我就聽到了宋的一聲冷哼:“既然這樣,那我們就不是朋友。”
我見宋說翻臉就翻臉,心中暗自責怪十三信口開河,但是心中不免又對十三的這番說辭有些好奇,十三雖然看似粗枝大葉,但是心思卻尤其縝密,這大概是得了蔣傳授的原因。這些暫且不去計較,像十三這麽細的心應該意識到宋的心理變化,但是他卻反而逆著宋的心意去說,這不免讓我覺得這是他故意的。
我本來打算向宋解釋十三隻是亂說,但是想到這一層之後我卻將話語生生地咽了下去,或許這個時候我保持沉默會更好,且聽聽十三會如何應對宋的這番說辭,我靜觀其變再作打算。
我隻聽到十三說:“能不能做朋友現在還言之尚早,暫且先不說其他的,就說我們都要找貢覺瑪之歌這件事,你找貢覺瑪之歌是為了什麽?”
宋聽了十三的這個問題之後語氣已經顯然不友好了起來,顯然這是他的軟處,還是不願被提起的,他語氣不自覺地拔高了一些,帶了些許怒火道:“這與你何幹?”
十三卻話鋒一轉說道:“但是我知道。”
我幾乎是和宋一齊出聲驚唿:“你知道?”
十三很確定地迴答我們,聲音清晰:“我確定。”
接著是沉默,沉默之後宋已經緩和了語氣:“你倒說來聽聽,你若是信口雌黃,說不出一個子醜寅卯來,那就讓你嚐嚐我的手段,也好給你一個刻骨銘心的教訓。”
十三卻絲毫不以為意,他說道:“那如果我說對了你又如何?”
我暗暗驚奇十三這般有恃無恐,那麽應該是對宋所尋東西的目的了如指掌了,我順著他們的話往下稍稍一想,已經得知了裏麵的貓膩,隻怕十三的這點信息是蔣告訴他的。
宋還不知道十三和蔣的關係,正好給了十三和他談條件的可乘之機。
我屏氣細聽卻隻覺得周圍是異常的安靜,根本沒有任何聲音發出來。
我剛打算問宋聽到的是什麽聲音,可就在我打算張口的那一瞬間,我聽到了一聲清脆的敲擊聲。
這個聲音實在是太清脆了,清晰得就像是瓷碗摔在地上的聲音,以致於讓我誤以為就在我身邊響起的一樣,而且一聲過後間隔了兩到三秒又是另一聲,這次我基本能夠確定,這聲音就是從我身邊發出來的,而且是從腳底發出的。
同時十三也小聲說道:“在我們腳下。”
我不自覺地讓開了兩步,這聲音如果說得準確一些,正是從我們站著的腳下發出來的,起初這聲音並不大,但是慢慢地已經響動得非常厲害,有那麽一陣,我都感到地下的地板在震動。
我知道我們站著的這個地方隻是這個建在山體裏的一部分,在我們的腳下還有許多層這樣的空間,所以我們腳下是空的那也並不奇怪。
隻是奇怪的是,在這個已經基本荒廢的地方,是誰這麽無聊在下麵敲天花板,換句話說,究竟是不是人在敲。
我問宋:“這裏除了我們還有沒有其他人?”
宋說:“除了我們三個,再之外隻怕就隻有蔣了,而我不認為這會是蔣做的。”
宋的言下之意很簡單,既然沒有了旁人,那就是鬧鬼了。
十三也說:“我就覺得這裏放著這麽多的棺材怪瘮人的,剛剛這周遭的棺材不都在響動嗎,即便有起屍也不足為奇,怕就怕會有活屍,都在拚命地往外挖想要從地下出來呢。”
一提到活屍我心中就莫名地一驚,這一陣心驚來得莫名。活屍實在太過於神秘和詭異,其實在我的理解上,活屍就是活死人,如果拋開身體機能上的不同,和活人就沒什麽區別,所以我一直都想知道活屍究竟是如何形成的,這裏麵一定有它的合理的一個解釋。
宋卻沒有接過十三的話頭,也許在他看來這隻不過是十三吊兒郎當的隻字片語罷了,不足為信,他隻說:“這裏本來就是一個墓地,葬著數以萬計的人,我們之中,也估計也隻有蔣最了解這裏了。”
宋說的很隱晦,而且接下來的原因他就沒有再說下去,大概是牽涉到了蔣的事他不願提起,又或者是因為這是蔣不願被提起的禁忌,總之無論是什麽原因,宋隻說了一個開頭就沒了下文。
估計這牽涉到了蔣的出身也說不一定,否則蔣也不會千裏迢迢地要來到這個人跡罕至的地方,而且還脫離了我們所有人孤身一人不知道去了哪裏。
我說:“無論如何,我們都必須找到去往下麵的入口,否則老在這一層打轉的話來這裏的意義就沒有多少了。”
我來這裏衝著的自然是我們家族留下的這些謎團,我覺得在最下麵可能會有解釋和線索。可是宋卻不盡然,他聽了我的話反而是很驚訝,他反問我說:“你怎麽知道這下麵還有空間?”
聽到他的問題之後倒是輪到我驚訝了,我也反問道:“你怎麽知道沒有?”
我看不見蔣這時候會有什麽表情,但是我聽見他說:“我自認為對這裏很熟悉,但是卻隻知道這個鬼地方就隻有這一層而已,而且裏麵全部都是棺材,根本就沒有別的東西。”
我覺得宋說出這樣的話很是不可思議,最起碼他的這種認知很不可思議,單單是看這裏的地勢就可以推斷出這下麵絕對還有我們想象不到的空間,可是宋卻一口咬定沒有,所以我這時候我立刻想到了一句話——聰明人犯起糊塗來比傻瓜都還不如。
而且事實證明不但是傻瓜,還是死腦筋。因為接著宋就問了我一個很致命的問題:“你怎麽知道的?”
我沒來過這裏,這些完全是基於我的猜測,我於是說:“這些是我猜測出來的。”
通過這幾句簡單的談話我發現宋是一個務實主義者,沒有證據支撐的觀點他永遠都不會相信,就像現在在聽到是我的猜測之後,我立刻聽到了他的反駁,他說:“沒有證據的話那就是不可信的。”
我覺得現在和他較真,即便再談上個一百年他也依舊會堅持著自己的觀點,我於是便先收了聲,不過下一刻我已經找到了讓他相信的辦法,那就是來自腳下的敲擊聲。
這些敲擊聲隔一會兒響一兩聲,並沒有什麽規律,我現在也不知道是這下麵究竟是在發生著什麽事。
我說:“既然下麵沒有了,那麽你又如何解釋這些敲擊聲,這些聲音明明就是從下麵傳上來的。”
果然宋陷入了沉思當中,我接著問他:“你確定你已經將這裏的每一個角落都走遍了,全部都是這樣的棺材?”
這迴宋迴答的就沒有這麽幹脆了,他猶豫了一會兒說:“基本上都走過,但也不全是這樣的棺材和石棺材架子,我記得在盡頭處有一個非常大的空間,隻是裏麵全部都是空的,我隻去過一次,而且時間緊急也沒來得及細看,印象上是空的。”
我追問道:“時間緊急?”
宋倒也不隱瞞,他說道:“因為當時我正在追一具屍體,所以隻是匆匆瞥了一眼裏麵,又加之數字愛黑暗中,並不能看得完全清楚。”
這時候十三插嘴道:“是起屍還是活屍?”
宋說:“我不確定,像起屍但也像活屍。”
十三繼續問:“你都不確那又為什麽要追它,你也總得有一個理由吧?”
或許宋還並不知道十三和蔣的這一層關係,否則依照宋的脾氣隻怕是搭都不會搭理十三一句,更別說十三這樣的追問了。
但宋有著出乎意料的好脾氣,這讓我對他的印象再次大大地改觀,說實在的,因為曆的關係我的確對他有一些偏見,因為我之前一直覺得能和曆是搭檔的人也好不到哪裏去,總是臭味相投、一丘之貉而已,但是通過與宋短暫的接觸,我才發現他和曆完全是截然相反的兩種人。
宋說:“這具屍體上有我想要的東西。”
聽到這裏,我算是明白了宋之所以會在這裏的目的,為了找尋蔣是一個目的,而為了找尋這件東西則是另一個目的。
我細細想了想,於是對宋說:“來找這東西應該才是你來這裏的本意,而至於蔣,是來到這裏之後才發現他也在的是不是?”
宋不置可否,迴答說:“的確是這樣。”
那麽會是什麽東西會讓他特地來到這個冰天雪地的地方,對於他們這樣的人來說,普通的明器隻怕已經無法打動他們了,因為這些都是信手拈來的東西,想要的話猶如探囊取物,所以他要找的東西一定很特殊,即便不特殊,也是具有非同意義的東西,最起碼對他們來說。
我猜測著問他:“你是不是在找貢覺瑪之歌?”
因為我想來想去,這裏最特別最不尋常的東西也就隻有這貢覺瑪之歌了。
宋變了語氣,問道:“你們也是來找這東西的?”
我本來想說不是,但是話還沒出口,卻被十三搶先一步,他一口承認道:“是的,我們的確也是來找貢覺瑪之歌的。”
接著我就聽到了宋的一聲冷哼:“既然這樣,那我們就不是朋友。”
我見宋說翻臉就翻臉,心中暗自責怪十三信口開河,但是心中不免又對十三的這番說辭有些好奇,十三雖然看似粗枝大葉,但是心思卻尤其縝密,這大概是得了蔣傳授的原因。這些暫且不去計較,像十三這麽細的心應該意識到宋的心理變化,但是他卻反而逆著宋的心意去說,這不免讓我覺得這是他故意的。
我本來打算向宋解釋十三隻是亂說,但是想到這一層之後我卻將話語生生地咽了下去,或許這個時候我保持沉默會更好,且聽聽十三會如何應對宋的這番說辭,我靜觀其變再作打算。
我隻聽到十三說:“能不能做朋友現在還言之尚早,暫且先不說其他的,就說我們都要找貢覺瑪之歌這件事,你找貢覺瑪之歌是為了什麽?”
宋聽了十三的這個問題之後語氣已經顯然不友好了起來,顯然這是他的軟處,還是不願被提起的,他語氣不自覺地拔高了一些,帶了些許怒火道:“這與你何幹?”
十三卻話鋒一轉說道:“但是我知道。”
我幾乎是和宋一齊出聲驚唿:“你知道?”
十三很確定地迴答我們,聲音清晰:“我確定。”
接著是沉默,沉默之後宋已經緩和了語氣:“你倒說來聽聽,你若是信口雌黃,說不出一個子醜寅卯來,那就讓你嚐嚐我的手段,也好給你一個刻骨銘心的教訓。”
十三卻絲毫不以為意,他說道:“那如果我說對了你又如何?”
我暗暗驚奇十三這般有恃無恐,那麽應該是對宋所尋東西的目的了如指掌了,我順著他們的話往下稍稍一想,已經得知了裏麵的貓膩,隻怕十三的這點信息是蔣告訴他的。
宋還不知道十三和蔣的關係,正好給了十三和他談條件的可乘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