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曉秀在克羅地亞見到電影《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的演員巴斯卡後,記住了薩拉熱窩這個城市的名字,她決定從斯洛文尼亞趕往薩拉熱窩。膽大、好奇是她的特點,她想知道薩拉熱窩和何以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
就這樣,她來到薩拉熱窩,住進了假日酒店。
薩拉熱窩屬於波黑,全稱是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納,這個國家的名字她很陌生;但是提起這個國家的首都薩拉熱窩,她記憶猶新,那就是來自同名電影。
薩拉熱窩是曆史名城,20世紀初,奧地利皇儲斐迪南大公在薩拉熱窩遭到暗殺,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至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死傷人數高達2000萬。這場戰爭的規模之大和傷亡之多,在過去的曆史中沒有先例。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薩拉熱窩又成為炮火攻擊的地方;前南遊擊隊在薩拉熱窩頑強抵抗納粹,最終把德軍從這裏驅除出去,解放了自己的國土。波黑幾百年來的曆史,是一部戰爭史:戰火連綿,人民遭殃。
波黑共和國麵積51129平方公裏,人口380萬。波黑的主要人口由穆斯林人、塞爾維亞人和克羅地亞人構成,民族矛盾和衝突一直是這個國家突出的問題,因而不時導致矛盾雙方兵戎相見,水火不相容。
波黑的經濟狀況非常不好,經濟發展水平還很低;波黑的治安情況不好,經常因民族矛盾發生武裝衝突。
波黑共和國位於原南斯拉夫中部,介於克羅地亞和塞爾維亞兩國之間。1945年,南斯拉夫各族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成立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波黑成為南斯拉夫聯邦的一個共和國,首都薩拉熱窩。
波黑主要民族為波斯尼亞族,約180萬人,克羅地亞族約45萬人,塞爾維亞族約135萬人。波黑的民族衝突主要在這三個民族之間發生的。主要宗教為伊斯蘭教、東正教和天主教,其中絕大多數波族人信伊斯蘭教,絕大多數塞族人信東正教,絕大多數克族人信天主教。伊斯蘭教、東正教和天主教是三個不同的宗教,因此宗教矛盾也是在這三個宗教之間產生的。官方語言為波斯尼亞語、塞爾維亞語和克羅地亞語三種語言。
波黑盡管經濟落後,但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鐵礦、褐煤、鋁礬土、鉛鋅礦、石棉、岩鹽、重晶石等,其中煤炭蘊藏量達38億噸。波黑擁有豐富的水力資源,潛在的水力發電量達170億千瓦。森林覆蓋麵積占波黑全境麵積的46.6%,其中65%為落葉植物,35%為針葉植物。這些資源還都沒有進行有效開發;一旦成功開發將會帶動波黑的經濟發展。主要工業有電力、煤、鐵、鋁、拖拉機、小汽車、電視機等。經濟以農業為主。主要農產品是穀物、蔬菜、甜菜、水果、亞麻、煙草、肉類,奶。牲畜以養羊為主。
旅遊業在國民經濟中有重要地位,旅館服務業比較興旺,旅遊業設施較齊全,有浴場、汽車宿營地、溫泉和療養勝地等。主要旅遊區是亞得裏亞海海濱區和薩拉熱窩附近的冬季體育中心。
亞得裏亞海濱遊人如織,風景如畫;在冬季,薩拉熱窩附近的滑雪場成為滑雪愛好者的天堂,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人在這裏滑雪遊玩。遊泳與滑雪是波黑兩大體育運動,這兩個勝地是歐洲人經常光顧的地方。
20世紀60-70年代,在中國大陸上映的外國影片數量有限,在為數不多的外國影片中,《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在中國家喻戶曉,當時許多人都看過這部電影。那時梁曉秀的一些同學看過10幾遍《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他們能大段大段背誦影片的台詞,以此為樂。瓦爾特是中國人民心目中的英雄。如今她來到影片中的這座城市,心中有一種莫名其妙的感覺。
薩拉熱窩是一座山城,山高地險,民族強悍,令人生畏。她由此斷定,這裏是容易引發武裝衝突的地方。
薩拉熱窩始建於1263年,人口38萬,群山環抱,風景秀麗。全城呈東西走向狹長的形態,南北是起伏連綿的山巒,從東到西宛如一條彩帶披掛在巴爾幹半島波斯尼亞河源頭的東部。城東的入城口地帶為險要的山路,一側的山峰上築有一座土耳其統治時期的城防古堡。城東不遠處有一座石拱“羊橋”,它曾是曆史上薩拉熱窩通向東方世界的重要門戶。蜿蜒的山間公路,穿越崇山峻嶺,與南斯拉夫相連。城西是波黑通向西歐的主要公路、鐵路交通幹線和航空港,並連通著波黑通向亞德裏亞海濱的旅遊公路。路旁有另一座石橋“羅馬橋”。波斯尼亞河的源頭周圍是波黑國家公園。這裏自然景觀美不勝收:草木茂盛,碧水漣漪,木橋辟路,曲徑通幽。在薩拉熱窩的東南和西南部山區,各有一處天然滑雪運動場。
薩拉熱窩分為老城、中心城、新城、新薩拉熱窩4個行政區。老城區的商業街有500多年曆史,始建於土耳其統治時代。石塊鋪就的老街,兩側是波斯尼亞民族風格和土耳其風格的建築。一排排的手工藝品店鋪錯落有致,期間夾雜著咖啡館、烤肉館和清真寺。這裏的手工藝品有幾百年的曆史,從土耳其式的咖啡具、雕刻和銅質花瓶、各類壺、罐、圓盤藝術品到手工製做的木質煙盒、首飾盒等,應有盡有。薩拉熱窩老城風貌的裝飾畫、各種式樣的金銀首飾、還有用波黑戰爭遺留的炮彈殼打磨製作的工藝品,琳琅滿目,讓人目不暇接。
中心城區多為奧匈帝國時代的古典建築。天主教堂、東正教堂與伊斯蘭清真寺塔分布於城區之內,格外顯眼,也提醒人們這裏有三種宗教。波黑戰後形成的濃厚伊斯蘭教氛圍,讓人感到好像置身於中東的阿拉伯世界。在這一帶觀光遊覽,根本感覺不到這是一座歐洲城市,獨特的民族風情為這裏染上了異國情調。可見,當年阿拉伯人在這裏的影響很大。
新城區是20世紀70年代興建的。許多東方格調的現代化建築和居民小區在波黑戰爭期間遭到了嚴重破壞;現已大部分得到了修複。寬闊的波斯尼亞大道橫貫市區,碧波清澈的波斯尼亞河支流米裏亞河蜿蜒由西向東流過,兩側是高低起伏的山岡;依山而建的民居鱗次櫛比,白屋紅瓦在鬱鬱蔥蔥之中分外鮮明。入夜時分,登高遠眺,萬家燈火,星光燦爛,蔚為壯觀。
薩拉熱窩的建城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263年。“薩拉熱”一詞的意思是:“蘇丹總督的宮殿”。1465年,蘇丹的使者建造了官邸,後修建了一座清真寺、一個公共浴池、一座橋梁、一項水利工程、一家客店和一個貿易區,這些都成為以後城市的中心。一個世紀後,一位行政官在這座城市又建造了圖書館、室內市場、宗教學校、寺院。
16世紀的薩拉熱窩空前繁榮,穆斯林、猶太人、東正教徒和信奉天主教的斯拉夫人共同生活在這裏。1878年奧匈帝國占領了波黑,薩拉熱窩成為奧匈帝國波斯尼亞首府。新統治者建造了政府大樓、軍事營房、法院、監獄及商業街道,還修建了鐵路,引進電燈和電車,增設了劇院、博物館、公園和旅館,並在米裏亞河上架起幾座橋梁,其中一座為“拉丁橋”。這一時期,薩拉熱窩由老城向寬闊的平原地帶發展,沿河流形成漏鬥形狀。
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在薩拉熱遇刺,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為紀念刺死斐迪南的塞爾維亞愛國青年普林西普,當時的拉丁橋後改名為普林西普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南斯拉夫軍民在薩拉熱窩同德國法西斯展開激戰,最終擊潰了德軍。為緬懷在二戰中為保衛薩拉熱窩而犧牲的烈士們,市內建有一座烈士紀念碑和英雄瓦爾特的半身塑像。
在戰後的40多年裏,薩拉熱窩人口從8萬增加到38萬,鋼筋混凝土高層公寓相繼建成。在高樓大廈之間的空地上,有兒童樂園和街頭公園。城市的規模擴大,從山穀向山上發展。薩拉熱窩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曆史上,天主教和東正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德國人和斯拉夫人、俄國人和西方人在這一帶曾展開過殊死的搏鬥。多年的戰爭,特別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使薩拉熱窩聞名於世。
公元6世紀末7世紀初,一些南斯拉夫人南遷到巴爾幹半島,在波黑定居。阿瓦爾人於6世紀和7世紀時開始入侵,克羅地亞人和塞爾維亞人也相繼進入巴爾幹半島。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內,波黑地區多次分屬周圍的各個國家。12世紀末斯拉夫人建立了獨立的波斯尼亞公國。14世紀末波斯尼亞曾是南部斯拉夫人最強盛的國家。1463年後成為土耳其屬地。在奧斯曼帝國統治下,許多波斯尼亞人由基督教改信伊斯蘭教,漸漸形成了波斯尼亞穆斯林民族。當地的穆斯林與塞爾維亞族人都使用塞爾維亞語,但在民俗習慣、道德標準和價值觀念等方麵卻存在著較大的差異。1878年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納成為奧匈帝國的領地,1908年被奧匈帝國占領。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南部斯拉夫民族成立了由塞爾維亞人、克羅地亞人和斯洛文尼亞人組成的王國,1929年改稱南斯拉夫王國,波黑是其中的一部分。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德、意法西斯扶植的“克羅地亞獨立國”傀儡政權實行種族滅絕政策,30萬塞爾維亞人慘遭殺害。從此,塞爾維亞與克羅地亞兩族結下了世仇。1960年代末,當時的南斯拉夫領導人鐵托和卡德爾曾決定將波黑的穆斯林列為一個民族,同時鼓勵其他共和國的穆斯林加入波黑,致使波黑穆斯林人口超過塞族人口。
這個現象在歐洲獨一無二。
就這樣,她來到薩拉熱窩,住進了假日酒店。
薩拉熱窩屬於波黑,全稱是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納,這個國家的名字她很陌生;但是提起這個國家的首都薩拉熱窩,她記憶猶新,那就是來自同名電影。
薩拉熱窩是曆史名城,20世紀初,奧地利皇儲斐迪南大公在薩拉熱窩遭到暗殺,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至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死傷人數高達2000萬。這場戰爭的規模之大和傷亡之多,在過去的曆史中沒有先例。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薩拉熱窩又成為炮火攻擊的地方;前南遊擊隊在薩拉熱窩頑強抵抗納粹,最終把德軍從這裏驅除出去,解放了自己的國土。波黑幾百年來的曆史,是一部戰爭史:戰火連綿,人民遭殃。
波黑共和國麵積51129平方公裏,人口380萬。波黑的主要人口由穆斯林人、塞爾維亞人和克羅地亞人構成,民族矛盾和衝突一直是這個國家突出的問題,因而不時導致矛盾雙方兵戎相見,水火不相容。
波黑的經濟狀況非常不好,經濟發展水平還很低;波黑的治安情況不好,經常因民族矛盾發生武裝衝突。
波黑共和國位於原南斯拉夫中部,介於克羅地亞和塞爾維亞兩國之間。1945年,南斯拉夫各族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成立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波黑成為南斯拉夫聯邦的一個共和國,首都薩拉熱窩。
波黑主要民族為波斯尼亞族,約180萬人,克羅地亞族約45萬人,塞爾維亞族約135萬人。波黑的民族衝突主要在這三個民族之間發生的。主要宗教為伊斯蘭教、東正教和天主教,其中絕大多數波族人信伊斯蘭教,絕大多數塞族人信東正教,絕大多數克族人信天主教。伊斯蘭教、東正教和天主教是三個不同的宗教,因此宗教矛盾也是在這三個宗教之間產生的。官方語言為波斯尼亞語、塞爾維亞語和克羅地亞語三種語言。
波黑盡管經濟落後,但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鐵礦、褐煤、鋁礬土、鉛鋅礦、石棉、岩鹽、重晶石等,其中煤炭蘊藏量達38億噸。波黑擁有豐富的水力資源,潛在的水力發電量達170億千瓦。森林覆蓋麵積占波黑全境麵積的46.6%,其中65%為落葉植物,35%為針葉植物。這些資源還都沒有進行有效開發;一旦成功開發將會帶動波黑的經濟發展。主要工業有電力、煤、鐵、鋁、拖拉機、小汽車、電視機等。經濟以農業為主。主要農產品是穀物、蔬菜、甜菜、水果、亞麻、煙草、肉類,奶。牲畜以養羊為主。
旅遊業在國民經濟中有重要地位,旅館服務業比較興旺,旅遊業設施較齊全,有浴場、汽車宿營地、溫泉和療養勝地等。主要旅遊區是亞得裏亞海海濱區和薩拉熱窩附近的冬季體育中心。
亞得裏亞海濱遊人如織,風景如畫;在冬季,薩拉熱窩附近的滑雪場成為滑雪愛好者的天堂,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人在這裏滑雪遊玩。遊泳與滑雪是波黑兩大體育運動,這兩個勝地是歐洲人經常光顧的地方。
20世紀60-70年代,在中國大陸上映的外國影片數量有限,在為數不多的外國影片中,《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在中國家喻戶曉,當時許多人都看過這部電影。那時梁曉秀的一些同學看過10幾遍《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他們能大段大段背誦影片的台詞,以此為樂。瓦爾特是中國人民心目中的英雄。如今她來到影片中的這座城市,心中有一種莫名其妙的感覺。
薩拉熱窩是一座山城,山高地險,民族強悍,令人生畏。她由此斷定,這裏是容易引發武裝衝突的地方。
薩拉熱窩始建於1263年,人口38萬,群山環抱,風景秀麗。全城呈東西走向狹長的形態,南北是起伏連綿的山巒,從東到西宛如一條彩帶披掛在巴爾幹半島波斯尼亞河源頭的東部。城東的入城口地帶為險要的山路,一側的山峰上築有一座土耳其統治時期的城防古堡。城東不遠處有一座石拱“羊橋”,它曾是曆史上薩拉熱窩通向東方世界的重要門戶。蜿蜒的山間公路,穿越崇山峻嶺,與南斯拉夫相連。城西是波黑通向西歐的主要公路、鐵路交通幹線和航空港,並連通著波黑通向亞德裏亞海濱的旅遊公路。路旁有另一座石橋“羅馬橋”。波斯尼亞河的源頭周圍是波黑國家公園。這裏自然景觀美不勝收:草木茂盛,碧水漣漪,木橋辟路,曲徑通幽。在薩拉熱窩的東南和西南部山區,各有一處天然滑雪運動場。
薩拉熱窩分為老城、中心城、新城、新薩拉熱窩4個行政區。老城區的商業街有500多年曆史,始建於土耳其統治時代。石塊鋪就的老街,兩側是波斯尼亞民族風格和土耳其風格的建築。一排排的手工藝品店鋪錯落有致,期間夾雜著咖啡館、烤肉館和清真寺。這裏的手工藝品有幾百年的曆史,從土耳其式的咖啡具、雕刻和銅質花瓶、各類壺、罐、圓盤藝術品到手工製做的木質煙盒、首飾盒等,應有盡有。薩拉熱窩老城風貌的裝飾畫、各種式樣的金銀首飾、還有用波黑戰爭遺留的炮彈殼打磨製作的工藝品,琳琅滿目,讓人目不暇接。
中心城區多為奧匈帝國時代的古典建築。天主教堂、東正教堂與伊斯蘭清真寺塔分布於城區之內,格外顯眼,也提醒人們這裏有三種宗教。波黑戰後形成的濃厚伊斯蘭教氛圍,讓人感到好像置身於中東的阿拉伯世界。在這一帶觀光遊覽,根本感覺不到這是一座歐洲城市,獨特的民族風情為這裏染上了異國情調。可見,當年阿拉伯人在這裏的影響很大。
新城區是20世紀70年代興建的。許多東方格調的現代化建築和居民小區在波黑戰爭期間遭到了嚴重破壞;現已大部分得到了修複。寬闊的波斯尼亞大道橫貫市區,碧波清澈的波斯尼亞河支流米裏亞河蜿蜒由西向東流過,兩側是高低起伏的山岡;依山而建的民居鱗次櫛比,白屋紅瓦在鬱鬱蔥蔥之中分外鮮明。入夜時分,登高遠眺,萬家燈火,星光燦爛,蔚為壯觀。
薩拉熱窩的建城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263年。“薩拉熱”一詞的意思是:“蘇丹總督的宮殿”。1465年,蘇丹的使者建造了官邸,後修建了一座清真寺、一個公共浴池、一座橋梁、一項水利工程、一家客店和一個貿易區,這些都成為以後城市的中心。一個世紀後,一位行政官在這座城市又建造了圖書館、室內市場、宗教學校、寺院。
16世紀的薩拉熱窩空前繁榮,穆斯林、猶太人、東正教徒和信奉天主教的斯拉夫人共同生活在這裏。1878年奧匈帝國占領了波黑,薩拉熱窩成為奧匈帝國波斯尼亞首府。新統治者建造了政府大樓、軍事營房、法院、監獄及商業街道,還修建了鐵路,引進電燈和電車,增設了劇院、博物館、公園和旅館,並在米裏亞河上架起幾座橋梁,其中一座為“拉丁橋”。這一時期,薩拉熱窩由老城向寬闊的平原地帶發展,沿河流形成漏鬥形狀。
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在薩拉熱遇刺,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為紀念刺死斐迪南的塞爾維亞愛國青年普林西普,當時的拉丁橋後改名為普林西普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南斯拉夫軍民在薩拉熱窩同德國法西斯展開激戰,最終擊潰了德軍。為緬懷在二戰中為保衛薩拉熱窩而犧牲的烈士們,市內建有一座烈士紀念碑和英雄瓦爾特的半身塑像。
在戰後的40多年裏,薩拉熱窩人口從8萬增加到38萬,鋼筋混凝土高層公寓相繼建成。在高樓大廈之間的空地上,有兒童樂園和街頭公園。城市的規模擴大,從山穀向山上發展。薩拉熱窩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曆史上,天主教和東正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德國人和斯拉夫人、俄國人和西方人在這一帶曾展開過殊死的搏鬥。多年的戰爭,特別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使薩拉熱窩聞名於世。
公元6世紀末7世紀初,一些南斯拉夫人南遷到巴爾幹半島,在波黑定居。阿瓦爾人於6世紀和7世紀時開始入侵,克羅地亞人和塞爾維亞人也相繼進入巴爾幹半島。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內,波黑地區多次分屬周圍的各個國家。12世紀末斯拉夫人建立了獨立的波斯尼亞公國。14世紀末波斯尼亞曾是南部斯拉夫人最強盛的國家。1463年後成為土耳其屬地。在奧斯曼帝國統治下,許多波斯尼亞人由基督教改信伊斯蘭教,漸漸形成了波斯尼亞穆斯林民族。當地的穆斯林與塞爾維亞族人都使用塞爾維亞語,但在民俗習慣、道德標準和價值觀念等方麵卻存在著較大的差異。1878年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納成為奧匈帝國的領地,1908年被奧匈帝國占領。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南部斯拉夫民族成立了由塞爾維亞人、克羅地亞人和斯洛文尼亞人組成的王國,1929年改稱南斯拉夫王國,波黑是其中的一部分。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德、意法西斯扶植的“克羅地亞獨立國”傀儡政權實行種族滅絕政策,30萬塞爾維亞人慘遭殺害。從此,塞爾維亞與克羅地亞兩族結下了世仇。1960年代末,當時的南斯拉夫領導人鐵托和卡德爾曾決定將波黑的穆斯林列為一個民族,同時鼓勵其他共和國的穆斯林加入波黑,致使波黑穆斯林人口超過塞族人口。
這個現象在歐洲獨一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