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天,梁曉秀在芒格的陪同下,遊覽了赫爾辛基所有值得一看的景點。梁曉秀告訴芒格,在她過去的想象中,芬蘭是一個非常遙遠而又神秘的地方。她來到赫爾辛基後發現,這裏的自然景色、人文地理、風俗習慣都有別於精致的西歐;這裏的確有一種語言難以形容的遙遠的神秘感,激起了她探索的欲望。
芒格像專業導遊一樣給梁曉秀講解了赫爾辛基的方方麵麵:
芬蘭首都赫爾辛基坐落在芬蘭灣北部沿海的一個半島上,三麵環水,風景獨特,享有“波羅的海的女兒”之美稱。市區空曠,人煙稀少,建築物之間的間距很大,不像西歐城市那樣建築物高度集中。城市的建築物大都分散排列,可以在任何一個角度欣賞這些具有芬蘭獨特風格的建築物。
梁曉秀認為,一個國家的首都風貌大都能反映出一個國家的基本特征。觀看赫爾辛基的建築,是了解這個國家和這個民族特征的一個好方法。
赫爾辛基建築物以白色居多,端莊,厚實,結構合理,風格鮮明。那些建築物很好地反映了芬蘭的建築藝術和特色,從“新古典派”到“新藝術派”建築,比比皆是。總體上看,赫爾辛基的建築層現出的現代化風貌、色彩和氛圍,與北歐國家瑞典、丹麥和挪威的建築不盡相同,同時又有別於西歐的建築。芬蘭沒有其他北歐國家那麽多雍容華貴的古典建築,但赫爾辛基的現代建築卻又具有古典氣息,表現了芬蘭民族的文化特色。芬蘭過去“一窮二白”,許多建築都是二戰後興建的;芬蘭的建築師在建築設計上融入了古典元素和創新意識,所以大多數建築既有古典的典雅又有現代的風格。
赫爾辛基建於1550年,1812年成為芬蘭的首都,人口50多萬。城市不大,一天時間足可以遊覽全城。赫爾辛基最著名的建築群是位於市中心參議院廣場上的赫爾辛基大教堂及其周圍蛋黃色的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築。大教堂是赫爾辛基地標性建築,從對麵的大海上遠遠地就能看到大教堂頂端淡綠色的鍾樓。廣場兩側是芬蘭內閣大樓和有300多年曆史的北歐最大的大學──赫爾辛基大學,南麵不遠處就是總統府、最高法院和赫爾辛基市政廳。這一帶的建築物是芬蘭建築藝術的精華,集中表現了芬蘭建築的風格和特點:華麗而不纖俏,大氣而不粗糙。
赫爾辛基有不少著名的現代建築,位於市中心德勒灣畔的芬蘭大廈是其中的代表作。這座建築是芬蘭建築大師阿爾托的傑作。芬蘭大廈宛如一架巨大無比的白色鋼琴靜靜地擺放在湖邊,而湖水中倒影出的這架鋼琴身影,給人以夢幻般的感覺。
建在岩石之中的地下教堂極富現代建築特色,已經成為各國遊客必看的一個景點。在岩石教堂內,參觀的人群以歐洲人居多,他們大都很安靜,表情專注,默默地欣賞著教堂的建築特色和內部裝飾。芬蘭人和其他北歐人一樣信奉基督教路德宗,這個教派是歐洲宗教改革後,由德國傳入芬蘭的基督新教的一個派別。
赫爾辛基的城市建築是歐洲最現代化的建築,純白色的現代建築比比皆是,那些建築群素雅、安靜、莊重,其建築形式和風格在歐洲大陸沒有第二家。
梁曉秀一路走過,大飽眼福。她認為,一座城市的建築就如同一個人的服裝服飾,能標明一個人的品味、氣質和風格,而赫爾辛基的建築給人的印象是大氣、現代、高雅。
芬蘭國家歌劇院是芬蘭大廈的姐妹建築。這棟白色建築物在碧水藍天的襯托下,產生了恬靜明快的藝術效果。芒格說,在冬天純白色的國家歌劇院與皚皚白雪則形成統一的風格,給人以優美、和諧的視覺衝擊感。歌劇院的舞台規模和音響效果在歐洲首屈一指,每年都有世界頂級樂團在這裏演出。在這裏欣賞芬蘭著名作曲家西貝柳斯的音樂,是一次高級的音樂享受。
三天後,梁曉秀寫成了一篇遊記,命名為《赫爾辛基印象》。
芬蘭首都赫爾辛基坐落在芬蘭灣北部沿海的一個半島上,三麵環水,風景獨特。赫爾辛基享有“波羅的海的女兒”之美稱,市區空曠,人煙稀少,大氣磅礴。我從西歐到芬蘭後發現,芬蘭的建築物之間的間距很大,不像西歐城市那樣建築物高度集中。這當然與芬蘭人口少,麵積大有關;同時我感覺到城市建築物過於密集,雖然看起來繁華熱鬧,但並非是理想的城市。赫爾辛基的建築物以白色居多,這種色彩在冬天別有韻味,正好與白雪的顏色統一,在視覺上給人以美的享受。赫爾辛基的建築端莊,厚實,結構合理,風格鮮明。這些建築物很好地反映了芬蘭的建築藝術和特色,從“新古典派”到“新藝術派”建築,比比皆是。總體上看,赫爾辛基的建築具現代化風貌和色彩。芬蘭沒有其他北歐國家那麽多雍容華貴的古典建築,但赫爾辛基的現代建築卻又具有古典氣息,表現了芬蘭民族的文化的厚重。
赫爾辛基最著名的建築群是位於市中心參議院廣場上的赫爾辛基大教堂及其周圍蛋黃色的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築。大教堂是赫爾辛基地標性建築,從對麵的大海上遠遠地就能看到大教堂頂端淡綠色的鍾樓。廣場兩側是芬蘭內閣大樓和有300多年曆史的北歐最大的大學──赫爾辛基大學;南麵不遠處就是總統府、最高法院和赫爾辛基市政廳。這一帶的建築物是芬蘭建築藝術的精華,集中表現了芬蘭建築的風格和特點:華麗而不纖俏,大氣而不粗糙。建築是一個能表現一個國家的最好的藝術形式。看了芬蘭的建築,我仿佛就看到了芬蘭的曆史、文化和人民。這是因為建築是最直觀的景物,它每時每刻都在吸引人們的目光。
赫爾辛基也有不少著名的現代建築,位於市中心德勒灣畔的芬蘭大廈是其中的代表作。這座建築是芬蘭建築大師阿爾托的傑作。芬蘭大廈宛如一架巨大無比的白色鋼琴靜靜地擺放在湖邊,而湖水中倒影出的這架鋼琴身影,給人以夢幻般的感覺。建在岩石之中的地下教堂極富現代建築特色。在岩石教堂內,參觀的人群以歐洲人居多,他們大都很安靜,表情專注,默默地欣賞著教堂的建築特色和內部裝飾。芬蘭現代建築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這一點表明了這個民族的審美情趣的高雅。相比之下,我在德國和法國看到過不少不倫不類的現代建築,看起來沒有任何建築藝術感,與城市與自然極不協調。法國和德國的古典建築享有世界性的聲譽,但同時卻在建造垃圾建築,這說明什麽呢?這至少說明法國和德國建築商淪為商業的奴隸,拜倒在金錢下。因為這種垃圾建築造價低,建造時間段,利潤可觀;但另一方麵也說明法國人和德國人的審美意在退化,他們沒有繼承古典建築的精華,沒有繼承建築的曆史。
在白茫茫的大雪襯托下,赫爾辛基的建築群顯得那麽素雅、那麽安靜、那麽莊重,其建築形式和風格在歐洲大陸沒有第二家。
我發現,芬蘭人沒有西歐人那種與生俱來的傲慢和偏見。整體來看,芬蘭人與西歐人的差別很大:芬蘭人溫和、和善、實在。他們雖然不善言談,但是心裏有數,絕不是一個渾渾濁濁的民族。與芬蘭人接觸,和芬蘭人打交道,讓人感到放心,舒暢,溫馨。我在芬蘭停留期間從芬蘭民族性格上看到了芬蘭的前途。芬蘭之所以能在二戰後迅速崛起為經濟強國,與他們的民族特征有很大關係。這是一個特別務實、能幹的民族,他們聰明好學,創造了經濟奇跡。法國在曆史上也曾創造過眾多奇跡,但是紀念日的法國人卻變得懶惰了,變得沒有進取心了。這是法國經濟整張乏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芬蘭人與北歐其他國家的人外貌也有區別,他們的長相好像更接近俄羅斯人。在曆史上,芬蘭與俄羅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和隔閡。由於地理位置和曆史形成的原因,直到今日,在北歐各國中,芬蘭是與俄羅斯接觸最密切的國家。兩國在經濟、文化等諸多領域保持著合作關係。
她寫完這篇文章後,感覺寫作現在對她來說是一件很輕鬆的事。
芒格像專業導遊一樣給梁曉秀講解了赫爾辛基的方方麵麵:
芬蘭首都赫爾辛基坐落在芬蘭灣北部沿海的一個半島上,三麵環水,風景獨特,享有“波羅的海的女兒”之美稱。市區空曠,人煙稀少,建築物之間的間距很大,不像西歐城市那樣建築物高度集中。城市的建築物大都分散排列,可以在任何一個角度欣賞這些具有芬蘭獨特風格的建築物。
梁曉秀認為,一個國家的首都風貌大都能反映出一個國家的基本特征。觀看赫爾辛基的建築,是了解這個國家和這個民族特征的一個好方法。
赫爾辛基建築物以白色居多,端莊,厚實,結構合理,風格鮮明。那些建築物很好地反映了芬蘭的建築藝術和特色,從“新古典派”到“新藝術派”建築,比比皆是。總體上看,赫爾辛基的建築層現出的現代化風貌、色彩和氛圍,與北歐國家瑞典、丹麥和挪威的建築不盡相同,同時又有別於西歐的建築。芬蘭沒有其他北歐國家那麽多雍容華貴的古典建築,但赫爾辛基的現代建築卻又具有古典氣息,表現了芬蘭民族的文化特色。芬蘭過去“一窮二白”,許多建築都是二戰後興建的;芬蘭的建築師在建築設計上融入了古典元素和創新意識,所以大多數建築既有古典的典雅又有現代的風格。
赫爾辛基建於1550年,1812年成為芬蘭的首都,人口50多萬。城市不大,一天時間足可以遊覽全城。赫爾辛基最著名的建築群是位於市中心參議院廣場上的赫爾辛基大教堂及其周圍蛋黃色的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築。大教堂是赫爾辛基地標性建築,從對麵的大海上遠遠地就能看到大教堂頂端淡綠色的鍾樓。廣場兩側是芬蘭內閣大樓和有300多年曆史的北歐最大的大學──赫爾辛基大學,南麵不遠處就是總統府、最高法院和赫爾辛基市政廳。這一帶的建築物是芬蘭建築藝術的精華,集中表現了芬蘭建築的風格和特點:華麗而不纖俏,大氣而不粗糙。
赫爾辛基有不少著名的現代建築,位於市中心德勒灣畔的芬蘭大廈是其中的代表作。這座建築是芬蘭建築大師阿爾托的傑作。芬蘭大廈宛如一架巨大無比的白色鋼琴靜靜地擺放在湖邊,而湖水中倒影出的這架鋼琴身影,給人以夢幻般的感覺。
建在岩石之中的地下教堂極富現代建築特色,已經成為各國遊客必看的一個景點。在岩石教堂內,參觀的人群以歐洲人居多,他們大都很安靜,表情專注,默默地欣賞著教堂的建築特色和內部裝飾。芬蘭人和其他北歐人一樣信奉基督教路德宗,這個教派是歐洲宗教改革後,由德國傳入芬蘭的基督新教的一個派別。
赫爾辛基的城市建築是歐洲最現代化的建築,純白色的現代建築比比皆是,那些建築群素雅、安靜、莊重,其建築形式和風格在歐洲大陸沒有第二家。
梁曉秀一路走過,大飽眼福。她認為,一座城市的建築就如同一個人的服裝服飾,能標明一個人的品味、氣質和風格,而赫爾辛基的建築給人的印象是大氣、現代、高雅。
芬蘭國家歌劇院是芬蘭大廈的姐妹建築。這棟白色建築物在碧水藍天的襯托下,產生了恬靜明快的藝術效果。芒格說,在冬天純白色的國家歌劇院與皚皚白雪則形成統一的風格,給人以優美、和諧的視覺衝擊感。歌劇院的舞台規模和音響效果在歐洲首屈一指,每年都有世界頂級樂團在這裏演出。在這裏欣賞芬蘭著名作曲家西貝柳斯的音樂,是一次高級的音樂享受。
三天後,梁曉秀寫成了一篇遊記,命名為《赫爾辛基印象》。
芬蘭首都赫爾辛基坐落在芬蘭灣北部沿海的一個半島上,三麵環水,風景獨特。赫爾辛基享有“波羅的海的女兒”之美稱,市區空曠,人煙稀少,大氣磅礴。我從西歐到芬蘭後發現,芬蘭的建築物之間的間距很大,不像西歐城市那樣建築物高度集中。這當然與芬蘭人口少,麵積大有關;同時我感覺到城市建築物過於密集,雖然看起來繁華熱鬧,但並非是理想的城市。赫爾辛基的建築物以白色居多,這種色彩在冬天別有韻味,正好與白雪的顏色統一,在視覺上給人以美的享受。赫爾辛基的建築端莊,厚實,結構合理,風格鮮明。這些建築物很好地反映了芬蘭的建築藝術和特色,從“新古典派”到“新藝術派”建築,比比皆是。總體上看,赫爾辛基的建築具現代化風貌和色彩。芬蘭沒有其他北歐國家那麽多雍容華貴的古典建築,但赫爾辛基的現代建築卻又具有古典氣息,表現了芬蘭民族的文化的厚重。
赫爾辛基最著名的建築群是位於市中心參議院廣場上的赫爾辛基大教堂及其周圍蛋黃色的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築。大教堂是赫爾辛基地標性建築,從對麵的大海上遠遠地就能看到大教堂頂端淡綠色的鍾樓。廣場兩側是芬蘭內閣大樓和有300多年曆史的北歐最大的大學──赫爾辛基大學;南麵不遠處就是總統府、最高法院和赫爾辛基市政廳。這一帶的建築物是芬蘭建築藝術的精華,集中表現了芬蘭建築的風格和特點:華麗而不纖俏,大氣而不粗糙。建築是一個能表現一個國家的最好的藝術形式。看了芬蘭的建築,我仿佛就看到了芬蘭的曆史、文化和人民。這是因為建築是最直觀的景物,它每時每刻都在吸引人們的目光。
赫爾辛基也有不少著名的現代建築,位於市中心德勒灣畔的芬蘭大廈是其中的代表作。這座建築是芬蘭建築大師阿爾托的傑作。芬蘭大廈宛如一架巨大無比的白色鋼琴靜靜地擺放在湖邊,而湖水中倒影出的這架鋼琴身影,給人以夢幻般的感覺。建在岩石之中的地下教堂極富現代建築特色。在岩石教堂內,參觀的人群以歐洲人居多,他們大都很安靜,表情專注,默默地欣賞著教堂的建築特色和內部裝飾。芬蘭現代建築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這一點表明了這個民族的審美情趣的高雅。相比之下,我在德國和法國看到過不少不倫不類的現代建築,看起來沒有任何建築藝術感,與城市與自然極不協調。法國和德國的古典建築享有世界性的聲譽,但同時卻在建造垃圾建築,這說明什麽呢?這至少說明法國和德國建築商淪為商業的奴隸,拜倒在金錢下。因為這種垃圾建築造價低,建造時間段,利潤可觀;但另一方麵也說明法國人和德國人的審美意在退化,他們沒有繼承古典建築的精華,沒有繼承建築的曆史。
在白茫茫的大雪襯托下,赫爾辛基的建築群顯得那麽素雅、那麽安靜、那麽莊重,其建築形式和風格在歐洲大陸沒有第二家。
我發現,芬蘭人沒有西歐人那種與生俱來的傲慢和偏見。整體來看,芬蘭人與西歐人的差別很大:芬蘭人溫和、和善、實在。他們雖然不善言談,但是心裏有數,絕不是一個渾渾濁濁的民族。與芬蘭人接觸,和芬蘭人打交道,讓人感到放心,舒暢,溫馨。我在芬蘭停留期間從芬蘭民族性格上看到了芬蘭的前途。芬蘭之所以能在二戰後迅速崛起為經濟強國,與他們的民族特征有很大關係。這是一個特別務實、能幹的民族,他們聰明好學,創造了經濟奇跡。法國在曆史上也曾創造過眾多奇跡,但是紀念日的法國人卻變得懶惰了,變得沒有進取心了。這是法國經濟整張乏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芬蘭人與北歐其他國家的人外貌也有區別,他們的長相好像更接近俄羅斯人。在曆史上,芬蘭與俄羅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和隔閡。由於地理位置和曆史形成的原因,直到今日,在北歐各國中,芬蘭是與俄羅斯接觸最密切的國家。兩國在經濟、文化等諸多領域保持著合作關係。
她寫完這篇文章後,感覺寫作現在對她來說是一件很輕鬆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