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布魯塞爾的幾天時間,大廣場上天天鶯歌燕舞,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梁曉秀感到奇怪:比利時人怎麽這麽願意搞娛樂活動呢?他們似乎迷醉於娛樂活動,一天不娛樂都耐不住寂寞。


    穆爾告訴梁曉秀,比利時人恐怕是歐洲人中最喜歡娛樂的民族,從入春到入冬,他們三天一個小活動,一星期一個大活動,一個活動連著一個,似乎永不停止。這一陣大廣場上的娛樂活動就連成了一串。


    那幾天布魯塞爾爵士樂“馬拉鬆”在大廣場上隆重開幕了。提起“馬拉鬆”人們以為是在說長跑,其實是指音樂會的長度酷似馬拉鬆。為期三天的布魯塞爾爵士樂音樂節在布魯塞爾大廣場舉行,這場特別的音樂“馬拉鬆”把人們帶入了在音樂中長跑的狀態。


    從爵士樂拉開序幕起,包括大廣場在內,布魯塞爾一共有五個廣場同步上演一場爵士樂馬拉鬆。400多位歐洲演奏家連續三天為人們帶來100多場音樂會,為聽眾和觀眾打造了一場真正的視聽盛宴。


    梁曉秀跟著穆爾和米拉徘徊在大廣場以及附近的幾個廣場,和布魯塞爾的市民一樣沉浸在音樂的狂歡中。


    100多場音樂會基本都安排了從周五到周日的下午或晚上進行,其中,露天表演大多持續到晚上10點半;但那些在酒吧中上演的小型音樂會演出則會進行到淩晨3點鍾,因而那些興致高、體力好的人就可以在酒吧享受長時間的音樂馬拉鬆了。


    梁曉秀不能長時間觀看演出,每當感覺疲倦時,她就讓穆爾和米拉送她迴酒店休息;而米拉和穆爾則返迴廣場繼續觀看演出。


    這兩個年輕人玩得非常開心,從上午一直玩到深夜。


    這種爵士樂馬拉鬆在布魯塞爾一年上演一次。雖然叫做爵士樂馬拉鬆,但上演的曲目並不僅僅隻有爵士樂;來自歐洲和美洲的樂手們還給人們帶來了精彩的拉丁、朋克、搖滾、藍調等多種風格的音樂。觀眾隻要放慢腳步,讓耳朵引路,就可以聆聽到各種風格的音樂。


    布魯塞爾市政府為配合這個爵士音樂節,特意啟動了市政廳大樓上的燈光。五彩繽紛的燈光造型在音樂的伴奏下把布魯塞爾大廣場帶入了夢幻般的境界。


    不同年齡段的市民們匯集到大廣場,悠閑地欣賞著音樂,更為大廣場上演的音樂增添了節日的氣氛。梁曉秀感覺那些老外好像就在過年,他們那種歡樂投入的樣子,和兒童的嬉戲沒什麽兩樣。


    布魯塞爾爵士音樂節是歐洲三大爵士音樂節之一。在為期三天的爵士音樂節期間,來自比利時全國各地和歐洲的25萬觀眾欣賞了這些歐洲頂級爵士樂手們激情四射的表演。


    有一天晚上,大廣場上推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燈光劇場”,梁曉秀看了覺得那是世界上最美燈光造型。:“燈光劇場”構思獨特巧妙那是布魯塞爾市政府特意為市民準備的禮物──用五彩繽紛的電子光影造型藝術娛樂市民。


    燈光師和音響師別具匠心地設計了電子光束、光影造型和電子音樂,組合成夢幻般的“燈光劇場”。每隔15分鍾,廣場四周的古代建築物上就會自動映出造型奇妙的燈光藝術圖案:雪花紛飛、星空閃爍、麋鹿飛奔。人們都熟知的動聽的音樂迴蕩在美麗的大廣場上空。“燈光劇場”和廣場上的歐洲中世紀輝煌的建築群交相輝映,奇妙無比。變幻莫測的燈光從廣場四周的建築物上射向夜晚的天空,直達天際;燈光投向高聳入雲的市政廳哥特式塔尖上,在天空中映出了五顏六色的夢幻般的圖案。


    布魯塞爾的市民和世界各地的遊客們聚集到大廣場,一邊傾聽著美妙的音樂,一邊觀賞著不斷變化的燈光造型。比利時的媒體報道說,這是世界上最美麗的“燈光劇場”。這種由高科技燈光造型和電子音樂構築的“燈光劇場”既滿足了人們迴憶往事美好時光的願望,也為未來的生活勾勒出了藍圖,使得人們在歡快、愉悅、輕鬆的氣氛下在聽覺、視覺和心理上享受了人間的快樂。


    布魯塞爾在歐洲享有的“創意之都”的美譽。每年娛樂的活動都要推陳出新,那一年的“光影劇場”的創意是:用美妙的圖案和音樂,讓人們追憶快樂的童年時代,感受今天的美好時光。


    梁曉秀認為,“燈光劇場”追憶快樂的童年時代,感受今天的美好時光的創意非常好,她迴想了自己美好的童年,感受到了如今美好的時光。


    在接下來的幾天,大廣場上又推出了鮮花地毯節。從1971年開始,每隔兩年,布魯塞爾大廣場都會有一項盛大的慶典:鋪設鮮花地毯。花毯精選根特地區種植的海棠,每次以不同主題設計,花卉用量高達80萬株。在“鮮花地毯節”期間,廣場上每天人山人海,他們圍著鮮花地毯細細觀賞。


    廣場中心鋪展著五顏六色的一塊巨大的長方形“地毯”,“地毯”中間設置三個圓形噴泉,噴泉射出的水珠折射出璀璨的光波,構成了“鮮花地毯”奇美的圖案。這些色彩豔麗的海棠花由花農精心采集,再由花匠們仔細編織,匯成了一片花的海洋。


    “鮮花地毯”麵積約2000平方米,鋪在大廣場正中間。這方獨特別致的地毯由約70萬朵多種顏色的秋海棠等鮮花鋪就,展出三天。


    花毯呈長方形,由不同顏色的花朵組成各式圖案,以對稱形式分布,色彩豐富而絢麗。花毯的四角是兩對對稱的圖案,其中一對是布魯塞爾市的標誌“聖徒降龍”,另一對是漂亮的黃色鳶尾花圖案,花毯中央是一個圓形組合噴泉。


    夜幕降臨,噴泉內置的彩色燈光與大廣場四周古建築上投下的光束交相輝映,美輪美奐,讓有人看到了美麗的夜色中嬌嫩的鮮花。


    穆爾通過他姨夫的關係,聯係到進入市政廳大樓,站在陽台上觀看鮮花地毯的機會。那天晚上,梁曉秀站在市政廳二樓的長長的陽台觀看了鮮花地毯,她禁不住說,布魯塞爾的“鮮花地毯”是世界上最大最美的人造“鮮花地毯”。


    站在她身旁的布魯塞爾市市長弗雷迪?提雷曼斯說,布魯塞爾人的創意無窮,在各種活動中展露無遺。市政府舉辦這些活動,一是讓人們欣賞更多形式的娛樂活動;二是,在人與人之間增加接觸、增進了解的機會。


    那天,穆爾把梁曉秀介紹給他姨夫,他姨夫又把梁曉秀介紹給市長。市長問梁曉秀對布魯塞爾的印象如何。梁曉秀說,她感覺布魯塞爾人特別喜歡娛樂活動,她來布魯塞爾一個星期了,天天來大廣場看各種娛樂活動,感覺特別好。


    市長說各種娛樂活動將從6月份一直持續到秋天,還有幾十場精彩的活動等著市民大飽眼福呢。


    梁曉秀還惦記著在布魯塞爾開中餐館的計劃,她和市長諮詢了布魯塞爾的餐飲業的一些情況。市長是一個美食愛好者,他說布魯塞爾的大餐一點也不亞於法國大餐,甚至在某種程度上超過法國大餐。在布魯塞爾居住的國際人士大都認同他的看法:布魯塞爾是一個美食之城。


    “市長先生,比利時人喜歡美食,喜歡下飯館,”梁曉秀開始套話問道,“我可以這樣理解嗎?”


    “小姐,你的理解完全正確。事實上,比利時的美食是由比利時美食愛好者一手打造出來的。幾個世紀以來,比利時人都對烹飪懷著極大的熱情,不斷推陳出新,向食客奉獻精美的食物。食客是需要培養的。”


    梁曉秀試探著問道:“那麽,如果我在布魯塞爾開一家美食餐館也許會受到食客的歡迎吧?”


    市長的迴答很簡潔:“隻要烹飪水平高,菜肴精美,無論多貴,都有食客。”


    簡單的幾句對話,梁曉秀便感覺摸到了比利時人的特點:這是一個特別喜歡吃喝的民族,因此在這個國家開中餐館,隻要把飯菜做好了,肯定會有客源。


    她隱隱約約覺得,在比利時開中餐館,會比在荷蘭開中餐館賺錢。她已決定在荷蘭開10家中餐館,那麽,在比利時至少也得開10家中餐館。比利時與裏爾緊挨著,幾乎沒有距離,她可以把比利時打造成一個美食基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餐館的秘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草原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草原風並收藏中餐館的秘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