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靜悄悄,梁曉秀握著方向盤,盯著路麵開車,公路上幾乎見不到車。從波爾多到裏爾有800多公裏,梁曉秀以時速150邁的速度行駛,她估計天亮時就能趕到家。
淩晨2點鍾,妹妹犯困在車上睡著了,臉上還掛著一絲擔憂的表情。
梁曉秀一直想著妹妹和弟弟簽證的事,她帶他們出來就是為了讓他們留在法國定居,一來,他們可以幫助她把餐館開起來,開餐館需要人手,妹妹和弟弟是家裏人,再適合不過了;二來,她想徹底改變弟弟妹妹的經濟狀況,讓他們幾年後也開餐館,在經濟上徹底翻身。
這些年梁曉秀隻信奉一個道理:人必須得經濟上獨立、強大,那樣才會有尊嚴;其餘的事,她認為都是瞎扯淡!人活著為了什麽?為了掙錢。掙錢幹什麽?掙到錢才能過上好日子。她就認這個理。
簽證延期的事,可不是一件小事,她找什麽人才能辦成呢?
她曾和宋福祿征求過意見,宋福祿說根本就沒戲。她當年來法國是以結婚的名義來的,所以辦理簽證相對容易一些;後來她和宋福祿辦理了結婚登記手續,她自然就領到了長期居留證。
弟弟妹妹是以探親的名義來法國的,要想給他們辦理長期居留手續,照宋福祿的說法,難於上青天。
她甚至覺得這件事比她做生意掙大錢都難。
弟弟妹妹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她身上,她怎麽能讓他們失望呢?她今天無意中說簽證不能延期,妹妹就得迴國,妹妹聽了頓時就哭了,那傷心落淚的樣子,她看了心酸。她太了解家裏的情況了,這次迴國探親,她更深刻地感覺到家裏有多窮,窮得叮當響。國內的文化大革命還在進行著,人們還在談論著階級鬥爭,什麽時候是個頭還是未知數。
妹妹不願意迴去,那是有道理的:誰不想過好日子呢?妹妹和她多次表示過,她不怕苦不怕累,她一定要出人頭地。她們是親姐妹,她能不管她嗎?
可是她怎麽給他們辦理長期居留手續呢?
車道山前必有路,她要尋找機會,等待機會。她運氣一直很好,總能逢兇化吉。妹妹說什麽事都難不倒她,說她什麽事都能辦成;她真能把這件難於上青天的事給辦成了嗎?
她又想到了那句老話:事在人為。
她不想簽證的事了,專心開車。她想一氣開到裏爾,中途不停留了。迴家要做的事千頭萬緒,她得抓緊時間把事情一件件辦妥。
太陽升起的時候,她開車進入了裏爾,把車直接開到別墅院裏的工棚前停下,宋福祿和弟弟振鋼還在工棚裏睡覺呢。
梁曉秀看表,才6點半。她叫醒了宋福祿,想和宋福祿說說合同的事。她簽了大合同,心裏一直不踏實,想聽聽宋福祿的意見。
宋福祿披著衣服從工棚裏走出來說:“你們這麽快就迴來了?我還以為得在波爾多呆一個星期呢?怎麽樣,事情辦妥了嗎?”
“都辦妥了。我想和你說說合同的事。”梁曉秀神情嚴肅地說。
“你等等,我去把振鋼叫醒,今天他還得往店裏運紅酒。穆爾7點鍾過來,我讓振鋼和曉玲幫他運酒。店裏的酒又賣完了。”
宋福祿叫醒梁振剛,讓他趕緊吃早飯,準備運紅酒。曉玲趕緊進屋洗臉刷牙,姐夫分派了任務,她得帶頭完成。這些天她跟著穆爾賣紅酒,學到不少東西,特別是法語口語有了突飛猛進,她感覺很有意思。
7點整,穆爾開車過來拉酒,宋福祿指揮弟弟妹妹搬酒,裝滿穆爾的車後,又往他的車上裝了一車紅酒。他說他稍晚一些時候把酒送過去。
梁曉秀看著宋福祿忙碌的身影,心想家裏沒有這個男人還真不行,她一個人哪能幹那麽多活呢?她平時對宋福祿太冷淡了,她以後得對他好一些。他畢竟是她丈夫,不能把他看做下人。
一切都安排妥當後,宋福祿來到梁曉秀車旁,梁曉秀正坐在車裏那裏等著他呢。
“什麽事,曉秀?”他坐進了副駕駛的座位,手裏還拿著一個咖啡壺,給梁曉秀倒了一杯咖啡。
梁曉秀告訴宋福祿,她和美西美茜兩家酒莊簽了大合同。美西的酒價還是1歐元一瓶;但美茜的價格,她砍下了1歐元,變成了4歐元一瓶。兩家酒莊一共還有140萬瓶紅酒,她全都給買下了。貨款一共380萬歐元,貨到付款。
她以為宋福祿聽了380萬歐元的數字後會大喊大叫,因為他們現在手頭根本就沒有那麽大一筆款子,可是這次宋福祿出奇地冷靜,竟然高興地大喊:“太好了,太棒了!”
“福祿,那可是380萬歐元呀!”梁曉秀提醒說,“我們現在就指望穆爾賣酒了,他要是半道掉鏈子,我們可就完了,就像你說過的:我們會破產啊。”
梁曉秀簽下那兩個大合同後,她心裏也沒底,那畢竟是一大筆錢,穆爾如果賣不出那麽多紅酒,她還真沒辦法籌到那麽大一筆資金。
無論什麽人,他都需要有一個傾訴的對象;梁曉秀此刻就想向宋福祿傾訴。
宋福祿信息十足地說,穆爾肯定不會掉鏈子,梁曉秀簽的那兩個大合同完全有道理。他們有了貨源保證,就不愁沒有資金購買新貨。
他在給梁曉秀吃定心丸。
“福祿,你真的認為穆爾不會掉鏈子嗎?”梁曉秀納悶宋福祿的變化真大:他現在一點都不擔心他們會破產了;而之前他還和她吵吵嚷嚷,說她敗家,說她要把家搞得傾家蕩產。
“曉秀,你怎麽會這麽說呢?什麽破產?不是破產,而是發財,發大財呀!你是不是開了一夜車,開糊塗了?你先喝點咖啡,然後我送你去酒店,你好好睡一覺。睡一覺什麽都好了。”
梁曉秀開了一夜車,卻一點困意都沒有,她說:“福祿,我還是不放心,總擔心穆爾賣不了那麽多紅酒。我簽的合同量太大,你知道有多大嗎,今年還有140萬瓶酒;明年可能會有200萬瓶酒;五年內差不多能達到500萬瓶。”
“那又怎樣?”
“500萬瓶的貨款是1100萬歐元。”
“那更好,我們賺得更多。你發什麽愁呢?”
梁曉秀問了這幾天的紅酒銷售情況。
宋福祿便把她們離開這期間的情況說了一遍。總共12萬瓶紅酒,穆爾已經賣出了9萬瓶酒,用了16天時間。他們現在手頭又有了36萬歐元的現金。他估計剩下的3萬瓶紅酒用不了一個星期就能賣完。他們還得趕緊進新貨。
“照你這麽說,我還做對了?”梁曉秀的擔憂開始一點點化解,穆爾賣出的酒又收迴了一筆錢,她可以用那筆錢再進貨。
“當然做對了。曉秀,你把寶押對了,我這迴一百二十分地讚成。”
“福祿,你這是第一次信心這麽信心十足,第一次鼓勵我,我都有點不相信你的話了。”
“曉秀,我是你丈夫,你要信任我,我不會胡說八道的。我這些天也做了相應的的調查,我一直沒閑著。我認為穆爾的判斷是準確的:我們的紅酒進入一萬戶家庭是沒問題的。我甚至認為,他還過於保守。他說要進入一萬戶家庭;我看我們能進入五萬戶家庭。我這幾天天天在店裏轉悠,我看到不僅裏爾人買酒,周圍一些地方的人都過來買酒。我還看到有比利時人過來買酒呢。”
“比利時人?你怎麽知道是比利時人?”梁曉秀對這個信息非常好奇,不大相信會有比利時人過來買酒。
“曉秀,裏爾距離比利時隻有十幾公裏的路程,邊境附近的比利時人經常來裏爾購物。裏爾是這一帶最大的城市。他們說的法語有比利時口音,我一聽就聽出來是比利時人。我還和他們聊天了呢。”
“他們說什麽?”梁曉秀更感興趣了,她朦朦朧朧感覺將來他們可以把市場擴展到比利時。她采購的紅酒量太大,他們必須拓展市場;沒有龐大的市場,是消耗不了那麽多紅酒。
“他們說我們的紅酒質量好,價格便宜。有一個比利時人一次就買了100瓶紅酒,美西50瓶,美茜50瓶。我相信一傳十,十傳百,用不了多久就會有很多比利時人過來買我們的紅酒。這幾天我天天品嚐美西和美茜,感覺這兩種酒是最好的日常餐酒和地區餐酒。曉秀,你的眼光真好,你抓到了寶。有了美西美茜這兩個寶貝,就像你說的:我們就坐等收錢吧!”
“福祿,有你這句話,我心裏就踏實多了。我也不知怎麽迴事,這一陣心裏特別不踏實,總覺得買的酒太多,擔心賣不出去。”
“曉秀,我不是說你,你還是不了解老外,不了解法國人。這些老外平生都有一大愛好:喝紅酒。有錢人喝貴的酒,沒錢人喝便宜的酒;紅酒對他們來說就是一種日常飲料,是他們的日常必需品,就和吃飯一樣:等天天吃。”
梁曉秀覺得宋福祿說得有道理,特別是他那句話:日常必需品,說得一針見血。
宋福祿來了情緒,越說越來勁,他說他們那幫老外除了喝紅酒外,還有一大愛好。他故意停下來不說是什麽愛好,想引起梁曉秀的注意。
“老外還有什麽愛好?”梁曉秀追問道。
“那個愛好難以啟齒,我就不說了。”宋福祿故意賣起了關子。
“你還文縐縐的了,什麽難以啟齒,快說是什麽愛好!”
“我說了你可別生氣呀。”
“我生什麽氣,我高興還來不及呢。穆爾賣出了那麽多紅酒,我高興啊。你說的太好了,紅酒就是老外的日常必需品,每天都得消耗。這就給我們提供了賺錢的機會。”
宋福祿這時才慢悠悠地說:“這法國佬的另一大愛好是,是”他故意停頓了一下,“按照他們的說法就是做愛,”他又停頓了一會兒,然後說;“其實按照我們的說法就是xx嘛。”
“你真不要臉!”梁曉秀嗔怪道,順手擰宋福祿的耳朵,疼得宋福祿嗷嗷直叫喚。
淩晨2點鍾,妹妹犯困在車上睡著了,臉上還掛著一絲擔憂的表情。
梁曉秀一直想著妹妹和弟弟簽證的事,她帶他們出來就是為了讓他們留在法國定居,一來,他們可以幫助她把餐館開起來,開餐館需要人手,妹妹和弟弟是家裏人,再適合不過了;二來,她想徹底改變弟弟妹妹的經濟狀況,讓他們幾年後也開餐館,在經濟上徹底翻身。
這些年梁曉秀隻信奉一個道理:人必須得經濟上獨立、強大,那樣才會有尊嚴;其餘的事,她認為都是瞎扯淡!人活著為了什麽?為了掙錢。掙錢幹什麽?掙到錢才能過上好日子。她就認這個理。
簽證延期的事,可不是一件小事,她找什麽人才能辦成呢?
她曾和宋福祿征求過意見,宋福祿說根本就沒戲。她當年來法國是以結婚的名義來的,所以辦理簽證相對容易一些;後來她和宋福祿辦理了結婚登記手續,她自然就領到了長期居留證。
弟弟妹妹是以探親的名義來法國的,要想給他們辦理長期居留手續,照宋福祿的說法,難於上青天。
她甚至覺得這件事比她做生意掙大錢都難。
弟弟妹妹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她身上,她怎麽能讓他們失望呢?她今天無意中說簽證不能延期,妹妹就得迴國,妹妹聽了頓時就哭了,那傷心落淚的樣子,她看了心酸。她太了解家裏的情況了,這次迴國探親,她更深刻地感覺到家裏有多窮,窮得叮當響。國內的文化大革命還在進行著,人們還在談論著階級鬥爭,什麽時候是個頭還是未知數。
妹妹不願意迴去,那是有道理的:誰不想過好日子呢?妹妹和她多次表示過,她不怕苦不怕累,她一定要出人頭地。她們是親姐妹,她能不管她嗎?
可是她怎麽給他們辦理長期居留手續呢?
車道山前必有路,她要尋找機會,等待機會。她運氣一直很好,總能逢兇化吉。妹妹說什麽事都難不倒她,說她什麽事都能辦成;她真能把這件難於上青天的事給辦成了嗎?
她又想到了那句老話:事在人為。
她不想簽證的事了,專心開車。她想一氣開到裏爾,中途不停留了。迴家要做的事千頭萬緒,她得抓緊時間把事情一件件辦妥。
太陽升起的時候,她開車進入了裏爾,把車直接開到別墅院裏的工棚前停下,宋福祿和弟弟振鋼還在工棚裏睡覺呢。
梁曉秀看表,才6點半。她叫醒了宋福祿,想和宋福祿說說合同的事。她簽了大合同,心裏一直不踏實,想聽聽宋福祿的意見。
宋福祿披著衣服從工棚裏走出來說:“你們這麽快就迴來了?我還以為得在波爾多呆一個星期呢?怎麽樣,事情辦妥了嗎?”
“都辦妥了。我想和你說說合同的事。”梁曉秀神情嚴肅地說。
“你等等,我去把振鋼叫醒,今天他還得往店裏運紅酒。穆爾7點鍾過來,我讓振鋼和曉玲幫他運酒。店裏的酒又賣完了。”
宋福祿叫醒梁振剛,讓他趕緊吃早飯,準備運紅酒。曉玲趕緊進屋洗臉刷牙,姐夫分派了任務,她得帶頭完成。這些天她跟著穆爾賣紅酒,學到不少東西,特別是法語口語有了突飛猛進,她感覺很有意思。
7點整,穆爾開車過來拉酒,宋福祿指揮弟弟妹妹搬酒,裝滿穆爾的車後,又往他的車上裝了一車紅酒。他說他稍晚一些時候把酒送過去。
梁曉秀看著宋福祿忙碌的身影,心想家裏沒有這個男人還真不行,她一個人哪能幹那麽多活呢?她平時對宋福祿太冷淡了,她以後得對他好一些。他畢竟是她丈夫,不能把他看做下人。
一切都安排妥當後,宋福祿來到梁曉秀車旁,梁曉秀正坐在車裏那裏等著他呢。
“什麽事,曉秀?”他坐進了副駕駛的座位,手裏還拿著一個咖啡壺,給梁曉秀倒了一杯咖啡。
梁曉秀告訴宋福祿,她和美西美茜兩家酒莊簽了大合同。美西的酒價還是1歐元一瓶;但美茜的價格,她砍下了1歐元,變成了4歐元一瓶。兩家酒莊一共還有140萬瓶紅酒,她全都給買下了。貨款一共380萬歐元,貨到付款。
她以為宋福祿聽了380萬歐元的數字後會大喊大叫,因為他們現在手頭根本就沒有那麽大一筆款子,可是這次宋福祿出奇地冷靜,竟然高興地大喊:“太好了,太棒了!”
“福祿,那可是380萬歐元呀!”梁曉秀提醒說,“我們現在就指望穆爾賣酒了,他要是半道掉鏈子,我們可就完了,就像你說過的:我們會破產啊。”
梁曉秀簽下那兩個大合同後,她心裏也沒底,那畢竟是一大筆錢,穆爾如果賣不出那麽多紅酒,她還真沒辦法籌到那麽大一筆資金。
無論什麽人,他都需要有一個傾訴的對象;梁曉秀此刻就想向宋福祿傾訴。
宋福祿信息十足地說,穆爾肯定不會掉鏈子,梁曉秀簽的那兩個大合同完全有道理。他們有了貨源保證,就不愁沒有資金購買新貨。
他在給梁曉秀吃定心丸。
“福祿,你真的認為穆爾不會掉鏈子嗎?”梁曉秀納悶宋福祿的變化真大:他現在一點都不擔心他們會破產了;而之前他還和她吵吵嚷嚷,說她敗家,說她要把家搞得傾家蕩產。
“曉秀,你怎麽會這麽說呢?什麽破產?不是破產,而是發財,發大財呀!你是不是開了一夜車,開糊塗了?你先喝點咖啡,然後我送你去酒店,你好好睡一覺。睡一覺什麽都好了。”
梁曉秀開了一夜車,卻一點困意都沒有,她說:“福祿,我還是不放心,總擔心穆爾賣不了那麽多紅酒。我簽的合同量太大,你知道有多大嗎,今年還有140萬瓶酒;明年可能會有200萬瓶酒;五年內差不多能達到500萬瓶。”
“那又怎樣?”
“500萬瓶的貨款是1100萬歐元。”
“那更好,我們賺得更多。你發什麽愁呢?”
梁曉秀問了這幾天的紅酒銷售情況。
宋福祿便把她們離開這期間的情況說了一遍。總共12萬瓶紅酒,穆爾已經賣出了9萬瓶酒,用了16天時間。他們現在手頭又有了36萬歐元的現金。他估計剩下的3萬瓶紅酒用不了一個星期就能賣完。他們還得趕緊進新貨。
“照你這麽說,我還做對了?”梁曉秀的擔憂開始一點點化解,穆爾賣出的酒又收迴了一筆錢,她可以用那筆錢再進貨。
“當然做對了。曉秀,你把寶押對了,我這迴一百二十分地讚成。”
“福祿,你這是第一次信心這麽信心十足,第一次鼓勵我,我都有點不相信你的話了。”
“曉秀,我是你丈夫,你要信任我,我不會胡說八道的。我這些天也做了相應的的調查,我一直沒閑著。我認為穆爾的判斷是準確的:我們的紅酒進入一萬戶家庭是沒問題的。我甚至認為,他還過於保守。他說要進入一萬戶家庭;我看我們能進入五萬戶家庭。我這幾天天天在店裏轉悠,我看到不僅裏爾人買酒,周圍一些地方的人都過來買酒。我還看到有比利時人過來買酒呢。”
“比利時人?你怎麽知道是比利時人?”梁曉秀對這個信息非常好奇,不大相信會有比利時人過來買酒。
“曉秀,裏爾距離比利時隻有十幾公裏的路程,邊境附近的比利時人經常來裏爾購物。裏爾是這一帶最大的城市。他們說的法語有比利時口音,我一聽就聽出來是比利時人。我還和他們聊天了呢。”
“他們說什麽?”梁曉秀更感興趣了,她朦朦朧朧感覺將來他們可以把市場擴展到比利時。她采購的紅酒量太大,他們必須拓展市場;沒有龐大的市場,是消耗不了那麽多紅酒。
“他們說我們的紅酒質量好,價格便宜。有一個比利時人一次就買了100瓶紅酒,美西50瓶,美茜50瓶。我相信一傳十,十傳百,用不了多久就會有很多比利時人過來買我們的紅酒。這幾天我天天品嚐美西和美茜,感覺這兩種酒是最好的日常餐酒和地區餐酒。曉秀,你的眼光真好,你抓到了寶。有了美西美茜這兩個寶貝,就像你說的:我們就坐等收錢吧!”
“福祿,有你這句話,我心裏就踏實多了。我也不知怎麽迴事,這一陣心裏特別不踏實,總覺得買的酒太多,擔心賣不出去。”
“曉秀,我不是說你,你還是不了解老外,不了解法國人。這些老外平生都有一大愛好:喝紅酒。有錢人喝貴的酒,沒錢人喝便宜的酒;紅酒對他們來說就是一種日常飲料,是他們的日常必需品,就和吃飯一樣:等天天吃。”
梁曉秀覺得宋福祿說得有道理,特別是他那句話:日常必需品,說得一針見血。
宋福祿來了情緒,越說越來勁,他說他們那幫老外除了喝紅酒外,還有一大愛好。他故意停下來不說是什麽愛好,想引起梁曉秀的注意。
“老外還有什麽愛好?”梁曉秀追問道。
“那個愛好難以啟齒,我就不說了。”宋福祿故意賣起了關子。
“你還文縐縐的了,什麽難以啟齒,快說是什麽愛好!”
“我說了你可別生氣呀。”
“我生什麽氣,我高興還來不及呢。穆爾賣出了那麽多紅酒,我高興啊。你說的太好了,紅酒就是老外的日常必需品,每天都得消耗。這就給我們提供了賺錢的機會。”
宋福祿這時才慢悠悠地說:“這法國佬的另一大愛好是,是”他故意停頓了一下,“按照他們的說法就是做愛,”他又停頓了一會兒,然後說;“其實按照我們的說法就是xx嘛。”
“你真不要臉!”梁曉秀嗔怪道,順手擰宋福祿的耳朵,疼得宋福祿嗷嗷直叫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