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兵上岸和劉永福匯合後,將情況稍作介紹就立即將報捷電報發了出去,他知道南寧的程宇華等人一定是在焦急的等待海戰結果。
劉永福不懂海軍,他也不需要知道海戰的詳細情況,隻要知道法國的遠東海軍再也不會來幹擾他的反攻計劃就足夠了。隻是等他得知這幾天來一直讓他大受損失的敵方艦隊在半天時間內灰飛煙滅,連他們的代理司令都因此身亡的時候,原本沉靜的表情變得激動起來。
自從法國進入越南並窺視紅河地區以來,劉永福就一直站在抗爭的最前沿,很多時候表現得比順化朝廷都要積極,187年的那次紙橋大捷就是他在越軍放棄抵抗後,毅然率領黑旗軍以民軍身份打的。之後幾年又一直抵禦法國對當地的不斷滲透,由於實力和策略的不當,使得他很多時候都感覺力不從心。如今法國在遠東的海軍一朝幾乎全滅,這等於是將他們影響越南乃至遠東的兩大臂助砍斷了一隻,等到自己再給他們的陸軍以沉重打擊,那麽估計法國在遠東就要安靜很長一段時間了,甚至是以後都不敢再囂張的四處出擊,野心勃勃了。
海軍的大勝讓劉永福豪情萬丈,迫不及待的想給這幾天讓他傷亡很大的孤拔一個教訓。於是在當天的下午四許,劉永福下令全軍反攻。
聚集在中央隘口的十九師的兩個團迅速前出至法軍的防線,法軍留在這裏的兵力已經不足兩千人,其中還有一半是土著仆從軍,麵對十九師的驟然強大打擊,所有士兵隻好一邊還擊一邊驚慌失措的上報情況,隻是他們沒能堅持多久,很快就被劉永福安排在這裏支援的105毫米榴彈炮團炸得暈頭轉向。突破法軍的防線後,十九師留下一個營守住通道,其餘部隊繼續前插,向河靜的法國後勤基地衝去。
此時一直在河靜側後隱蔽的十六師也突然從藏身的密林中衝了出來,師長段方升命令所屬的炮兵配合兩個步兵團殲滅當麵兵力稀鬆的守軍,一路猶如熱刀割黃油一樣,向著河靜狂奔。另一個團則單獨北上,側擊隘口法軍,接應從正麵衝出來的十九師,該團完成任務後和十九師合兵一處,一起南下殺向河靜。
剛剛撤下海戰戰場的艦隊也來不及更換征袍,隻是草草吃了遲來的午飯,就又被劉永福派上了戰場,隻是這一次他們不會再有艦隊對決,而是兵分兩路,主力艦轉進到河靜港外,炮擊法國後勤基地。部分輕型艦隻則趕至大江入海口,阻止北岸法軍南逃。
海陸三路大軍一齊奔向河靜,就看孤拔還能堅持多久了。
此時待在河靜後方指揮的孤拔剛剛才接到一艘逃迴來的魚雷艦報告的海戰情況,知道自己這個遠東艦隊司令差不多成了光杆了,沒有了海軍,這場仗真的不會再有勝利的希望。現在唯一的願望就是將散處各地的士兵集中起來,不至於被對方各個擊破,特別是還在大江北岸奮力進攻的那兩萬多士兵。
還沒等孤拔下達兵力調整的命令,就陸續接到三個方向的戰情警報。其中隘口方向雖然被敵突襲,但是也隻是一開始有慌亂,畢竟這裏在兩天前還被孤拔選作突破的主方向,工事齊備,守備兵力也比較厚實,加起來有六千多人,但是他們要麵對的是對方前後近一萬人的夾擊,稍有差池就將迅速崩潰。
本來孤拔還打算從河靜抽兵北上接應隘口的守軍南撤,作為後勤基地,河靜此時的守備還是比較雄厚的,有八千多人,而且物資十分充足。但是等他派出的三千援軍剛離開一個時,就接到河靜西麵出現大批敵方士兵的消息,驚得他頓時目瞪口呆。
孤拔晃過神來奔到地圖前猛看,隘口才剛失守,實在是想不出這些敵軍到底是怎麽跑到西麵的,他們不可能是飛過來的。
最後孤拔將目光放在了那片長山餘脈上麵,除了這裏,敵軍不可能還有其他通道,一定是他們從茫茫林海中發現了一條密道,而且是提前幾天就從這條密道繞路過來的,那麽這兩天和自己在防線上廝殺的士兵就不會很多了,多隻有自己的一半人馬,除去他們要分兵把守整個防線,以防止自己突然改變攻擊地,再去掉現在隘口的突擊集團,那麽在大江北岸防守的士兵不會超過六千。
想到自己兩萬多人花了兩天時間,居然還沒有攻破對方六千人防守的防線,難道他們的士兵都是鋼鐵做的,不需要休息嗎?這得要多麽強大的意誌力才能做到。想到這裏,孤拔突然也有了和李維業一樣,拔槍給自己的腦袋來一槍的衝動了。訓練有素,武器精良,意誌堅定,吃苦耐勞,對方給他的感覺仿佛就是一群德國士兵,甚至比德國士兵還要可怕。
麵對從西麵突然出現的敵軍,手頭兵力稀少的孤拔也不敢擅動了,隻好收縮兵力守住河靜的後勤基地,以及和北麵守軍的通道。隻要北麵的士兵能撤迴來,就算現在沒有了海軍,不能從海上快速撤退,至少等自己合兵一處,從南麵穿過越南中部照樣可以迴去,多路途遠了一些,順化政府的那些病怏兵他還不放在眼裏。
隻是隨後來的消息讓他最後的退路都沒有了,因為他少算了對方的海軍。
讓孤拔忽略陳兵的艦隊的因素有兩個。
一個是固定思維,法國在遠東或者其他落後地方殖民的時候,隻會出現驕傲的法**隊肆意進攻,從來沒有出現過對方強烈反擊的情況,這樣就讓他們的將領在執行軍事行動的時候,想當然的不會考慮對方的海軍。
另一個主要因素則是當前的局勢變化太快,快得讓孤拔簡直是目不暇接。先是海軍盡歿,然後是隘口突遭打擊,並且被迅速突破,守軍告急。接著是在他看來絕對安全的後方突現大量的十九師士兵,而且是在很短時間內就接近了河靜城垣。這些接二連三的險情讓孤拔顧頭不顧腚,忙的他連陸上的險情都顧不過來,根本就沒有精力和時間再去想海上會不會有危險。
所以等孤拔接到對方利用海軍切斷大江北岸軍隊撤退的路線,河靜外海出現敵方艦隊的時候,頓時麻了爪,無計可施。
幾個時前他還在河靜安守中軍,組織督促士兵奮力進攻,幾個時後突然風雲變幻,到現在幾乎算是四麵楚歌了。一邊是大量士兵屯集在北岸迴不來了,一邊是兵力見肘的後方突現大量敵軍,巨大的反差讓孤拔有了心力交瘁的感覺。
現在北岸的士兵不能再指望了,不把對方的海軍趕走是絕對過不來的,他唯一的希望就是將隘口的潰兵收集過來,加上原有的守軍,利用這裏充足的後勤物資固守,等待局勢變化脫身。至於北岸的兩萬士兵,那就隻能讓他們自求多福了。
天黑的時候,隘口的潰兵在接應之下陸續到達河靜,隻是讓孤拔有失望的是,這些士兵像是逃難的災民一樣,完全沒有了法**隊該有的驕傲和臉麵。武器丟失嚴重還可以得到補充,但是他們萎靡的精神狀態卻不是一下子就可以恢複過來的。這種失敗的情緒迅速影響到了河靜的守軍,原本他們就因為四處出現的敵軍而精神緊張,如今看到這些如同難民一樣慘的同僚,更是讓他們人心惶惶。
潰兵到了,追兵自然也就尾隨而來。
此時段方升也率領十六師抵達了河靜,並且分出一個團切斷了孤拔南下的道路。
戰情緊急,也容不得孤拔再來給這些士兵進行心理疏導了。給他們配齊武器後,孤拔急忙將他們全部趕進了防禦工事,阻擋對方趁勢攻城。戰爭達到了這個地步,孤拔也不再希冀有什麽奇跡出現了,隻希望巴黎盡快想辦法將他們撈出去。
到了這時,法軍被完全分割成了孤立的兩部分。一部一萬多人被堵在大江北岸,騰挪不得,沒有物資補給,他們堅持不了多久。另一部分八千人被圍在了河靜,盡管這裏有充足的補給,但是在退路完全被堵死,軍心渙散,同樣堅持不了多久。
其實孤拔對現在的形勢很清楚,留給西貢和巴黎的選擇隻剩下了談判,而且要行動迅速,要不然他們恐怕就要到戰俘營裏要人了。隻要自己還在河靜與對方對峙,即使是在被圍的情況下的對峙,也比全部進戰俘營要強,至少表麵上法國還沒有被完全擊敗。如果不能在此之前談出結果,那麽法國就會連最後的一遮羞布都失去了。
正是有了這些考慮,加上軍人的責任感還在,孤拔才沒有在連番沉重打擊下而精神崩潰,和李維業一樣以自殺來維護個人的尊嚴。
劉永福自反擊的命令下達後,一直在關注戰場情況的變化。按照戰前程宇華給他的任務,首要是殲敵,最後是圍敵以待談判,接到前線完成分割合圍法軍的戰報後,劉永福立即給南寧發去了戰役報告,請示後續的行動指令。
要想給法國留一遮羞布,那麽還得他們自己配合不是嗎,如果他們自己都不要了,那麽南寧又何必去在意。
這些還要等待法國的反應來決定。
劉永福不懂海軍,他也不需要知道海戰的詳細情況,隻要知道法國的遠東海軍再也不會來幹擾他的反攻計劃就足夠了。隻是等他得知這幾天來一直讓他大受損失的敵方艦隊在半天時間內灰飛煙滅,連他們的代理司令都因此身亡的時候,原本沉靜的表情變得激動起來。
自從法國進入越南並窺視紅河地區以來,劉永福就一直站在抗爭的最前沿,很多時候表現得比順化朝廷都要積極,187年的那次紙橋大捷就是他在越軍放棄抵抗後,毅然率領黑旗軍以民軍身份打的。之後幾年又一直抵禦法國對當地的不斷滲透,由於實力和策略的不當,使得他很多時候都感覺力不從心。如今法國在遠東的海軍一朝幾乎全滅,這等於是將他們影響越南乃至遠東的兩大臂助砍斷了一隻,等到自己再給他們的陸軍以沉重打擊,那麽估計法國在遠東就要安靜很長一段時間了,甚至是以後都不敢再囂張的四處出擊,野心勃勃了。
海軍的大勝讓劉永福豪情萬丈,迫不及待的想給這幾天讓他傷亡很大的孤拔一個教訓。於是在當天的下午四許,劉永福下令全軍反攻。
聚集在中央隘口的十九師的兩個團迅速前出至法軍的防線,法軍留在這裏的兵力已經不足兩千人,其中還有一半是土著仆從軍,麵對十九師的驟然強大打擊,所有士兵隻好一邊還擊一邊驚慌失措的上報情況,隻是他們沒能堅持多久,很快就被劉永福安排在這裏支援的105毫米榴彈炮團炸得暈頭轉向。突破法軍的防線後,十九師留下一個營守住通道,其餘部隊繼續前插,向河靜的法國後勤基地衝去。
此時一直在河靜側後隱蔽的十六師也突然從藏身的密林中衝了出來,師長段方升命令所屬的炮兵配合兩個步兵團殲滅當麵兵力稀鬆的守軍,一路猶如熱刀割黃油一樣,向著河靜狂奔。另一個團則單獨北上,側擊隘口法軍,接應從正麵衝出來的十九師,該團完成任務後和十九師合兵一處,一起南下殺向河靜。
剛剛撤下海戰戰場的艦隊也來不及更換征袍,隻是草草吃了遲來的午飯,就又被劉永福派上了戰場,隻是這一次他們不會再有艦隊對決,而是兵分兩路,主力艦轉進到河靜港外,炮擊法國後勤基地。部分輕型艦隻則趕至大江入海口,阻止北岸法軍南逃。
海陸三路大軍一齊奔向河靜,就看孤拔還能堅持多久了。
此時待在河靜後方指揮的孤拔剛剛才接到一艘逃迴來的魚雷艦報告的海戰情況,知道自己這個遠東艦隊司令差不多成了光杆了,沒有了海軍,這場仗真的不會再有勝利的希望。現在唯一的願望就是將散處各地的士兵集中起來,不至於被對方各個擊破,特別是還在大江北岸奮力進攻的那兩萬多士兵。
還沒等孤拔下達兵力調整的命令,就陸續接到三個方向的戰情警報。其中隘口方向雖然被敵突襲,但是也隻是一開始有慌亂,畢竟這裏在兩天前還被孤拔選作突破的主方向,工事齊備,守備兵力也比較厚實,加起來有六千多人,但是他們要麵對的是對方前後近一萬人的夾擊,稍有差池就將迅速崩潰。
本來孤拔還打算從河靜抽兵北上接應隘口的守軍南撤,作為後勤基地,河靜此時的守備還是比較雄厚的,有八千多人,而且物資十分充足。但是等他派出的三千援軍剛離開一個時,就接到河靜西麵出現大批敵方士兵的消息,驚得他頓時目瞪口呆。
孤拔晃過神來奔到地圖前猛看,隘口才剛失守,實在是想不出這些敵軍到底是怎麽跑到西麵的,他們不可能是飛過來的。
最後孤拔將目光放在了那片長山餘脈上麵,除了這裏,敵軍不可能還有其他通道,一定是他們從茫茫林海中發現了一條密道,而且是提前幾天就從這條密道繞路過來的,那麽這兩天和自己在防線上廝殺的士兵就不會很多了,多隻有自己的一半人馬,除去他們要分兵把守整個防線,以防止自己突然改變攻擊地,再去掉現在隘口的突擊集團,那麽在大江北岸防守的士兵不會超過六千。
想到自己兩萬多人花了兩天時間,居然還沒有攻破對方六千人防守的防線,難道他們的士兵都是鋼鐵做的,不需要休息嗎?這得要多麽強大的意誌力才能做到。想到這裏,孤拔突然也有了和李維業一樣,拔槍給自己的腦袋來一槍的衝動了。訓練有素,武器精良,意誌堅定,吃苦耐勞,對方給他的感覺仿佛就是一群德國士兵,甚至比德國士兵還要可怕。
麵對從西麵突然出現的敵軍,手頭兵力稀少的孤拔也不敢擅動了,隻好收縮兵力守住河靜的後勤基地,以及和北麵守軍的通道。隻要北麵的士兵能撤迴來,就算現在沒有了海軍,不能從海上快速撤退,至少等自己合兵一處,從南麵穿過越南中部照樣可以迴去,多路途遠了一些,順化政府的那些病怏兵他還不放在眼裏。
隻是隨後來的消息讓他最後的退路都沒有了,因為他少算了對方的海軍。
讓孤拔忽略陳兵的艦隊的因素有兩個。
一個是固定思維,法國在遠東或者其他落後地方殖民的時候,隻會出現驕傲的法**隊肆意進攻,從來沒有出現過對方強烈反擊的情況,這樣就讓他們的將領在執行軍事行動的時候,想當然的不會考慮對方的海軍。
另一個主要因素則是當前的局勢變化太快,快得讓孤拔簡直是目不暇接。先是海軍盡歿,然後是隘口突遭打擊,並且被迅速突破,守軍告急。接著是在他看來絕對安全的後方突現大量的十九師士兵,而且是在很短時間內就接近了河靜城垣。這些接二連三的險情讓孤拔顧頭不顧腚,忙的他連陸上的險情都顧不過來,根本就沒有精力和時間再去想海上會不會有危險。
所以等孤拔接到對方利用海軍切斷大江北岸軍隊撤退的路線,河靜外海出現敵方艦隊的時候,頓時麻了爪,無計可施。
幾個時前他還在河靜安守中軍,組織督促士兵奮力進攻,幾個時後突然風雲變幻,到現在幾乎算是四麵楚歌了。一邊是大量士兵屯集在北岸迴不來了,一邊是兵力見肘的後方突現大量敵軍,巨大的反差讓孤拔有了心力交瘁的感覺。
現在北岸的士兵不能再指望了,不把對方的海軍趕走是絕對過不來的,他唯一的希望就是將隘口的潰兵收集過來,加上原有的守軍,利用這裏充足的後勤物資固守,等待局勢變化脫身。至於北岸的兩萬士兵,那就隻能讓他們自求多福了。
天黑的時候,隘口的潰兵在接應之下陸續到達河靜,隻是讓孤拔有失望的是,這些士兵像是逃難的災民一樣,完全沒有了法**隊該有的驕傲和臉麵。武器丟失嚴重還可以得到補充,但是他們萎靡的精神狀態卻不是一下子就可以恢複過來的。這種失敗的情緒迅速影響到了河靜的守軍,原本他們就因為四處出現的敵軍而精神緊張,如今看到這些如同難民一樣慘的同僚,更是讓他們人心惶惶。
潰兵到了,追兵自然也就尾隨而來。
此時段方升也率領十六師抵達了河靜,並且分出一個團切斷了孤拔南下的道路。
戰情緊急,也容不得孤拔再來給這些士兵進行心理疏導了。給他們配齊武器後,孤拔急忙將他們全部趕進了防禦工事,阻擋對方趁勢攻城。戰爭達到了這個地步,孤拔也不再希冀有什麽奇跡出現了,隻希望巴黎盡快想辦法將他們撈出去。
到了這時,法軍被完全分割成了孤立的兩部分。一部一萬多人被堵在大江北岸,騰挪不得,沒有物資補給,他們堅持不了多久。另一部分八千人被圍在了河靜,盡管這裏有充足的補給,但是在退路完全被堵死,軍心渙散,同樣堅持不了多久。
其實孤拔對現在的形勢很清楚,留給西貢和巴黎的選擇隻剩下了談判,而且要行動迅速,要不然他們恐怕就要到戰俘營裏要人了。隻要自己還在河靜與對方對峙,即使是在被圍的情況下的對峙,也比全部進戰俘營要強,至少表麵上法國還沒有被完全擊敗。如果不能在此之前談出結果,那麽法國就會連最後的一遮羞布都失去了。
正是有了這些考慮,加上軍人的責任感還在,孤拔才沒有在連番沉重打擊下而精神崩潰,和李維業一樣以自殺來維護個人的尊嚴。
劉永福自反擊的命令下達後,一直在關注戰場情況的變化。按照戰前程宇華給他的任務,首要是殲敵,最後是圍敵以待談判,接到前線完成分割合圍法軍的戰報後,劉永福立即給南寧發去了戰役報告,請示後續的行動指令。
要想給法國留一遮羞布,那麽還得他們自己配合不是嗎,如果他們自己都不要了,那麽南寧又何必去在意。
這些還要等待法國的反應來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