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時之後, 審美疲勞的柏寒把目光從茫茫雲海中收迴,轉而盯著攤開的筆記本。


    6月23日上午10點45分青鸞木鳶起飛, 按照城主所說三個時辰即六個小時之後降落在南方山澤的毒龍山,也就是下午4點45分。抵禦腥膻蜃氣的靈芙丹要在降落之前服下, 每顆有效時間是一整天, 意味著6月26日下午4點45分之前必須離開毒龍山;不夜城主多給五人半天時間,最遲在6月27日上午10點45分召喚木鳶返迴--如果五人不幸遇難,第四批各派弟子當天就會動身了。


    前赴後繼不過為了皇榜上的剩餘懸賞寶物而已, 柏寒對它們並無興趣,頂多想看看和氏璧的模樣。


    合上筆記本, 柏寒把目光集中在身下木鳶上:這隻青鸞可真像活的, 頭頂兩根長長翠綠翎羽, 寬大有力的雙翼不時揮動,背脊覆蓋著柔軟結實的草綠絨毛, 可惜觸手冰冷--它畢竟隻是木鳶而已。迴頭望著隨風飄揚在青鸞身後的九根藍綠曼妙尾羽, 柏寒突然想把這隻會飛的木鳶帶迴蓬萊去, 緊接著泄了氣:車廂門太小了,根本塞不進去;再說不夜城主肯定不會善罷甘休。


    “小綠小藍。”柏寒對纏在劍柄的兩條小蛇絮絮叮囑:“這個世界和我們去過的其他地方完全不同,連應龍青鸞都有;聽說毒龍山到處是蛟龍蟒蛇, 四麵八方水裏還有水怪妖獸,你倆千萬小心一點,知道嗎?”


    兩條小蛇懶洋洋吐著信子。


    青鸞木鳶飛在最前方,柏寒得迴過頭才能看到緊隨身後的火鳳和其他幾隻,可惜木鳶上麵沒有保持通訊的東西。靈獸宗的鬼怪威力柏寒已經見識過了,殭屍門那兩隻跟在施振陽師兄弟身後的殭屍也能猜出功效,至於沒少在小說電影裏聽說過的蜀山派如何攻擊妖魂?


    在木鳶背上吃過午餐,下午兩點的時候柏寒就發覺視野中不甚清晰的地麵不再是起伏巍峨的山脈和濃綠茂密的森林,取而代之的是被淡白迷霧籠罩著的汪洋大海。不對,大海應該是蔚藍的,眼下這片望不到邊際的湖泊則是銀白色,大概就是不夜城主所說的南方山澤。不時有頭像鯨魚或者陌生水獸躍出水麵,水花映著陽光閃動金色光芒。


    應該快到了,柏寒扣好背包整理衣物做好降落準備。時間過得很快,下午4點40剛過,始終筆直飛行的青鸞木鳶忽然昂首發出一聲清脆悠揚的鳴叫,緊接著朝左首傾斜飛去,其餘四隻木鳶也依次鳴叫相隨。


    那就是毒龍山--那座片刻前就出現在視野裏的海島孤零零坐落在汪洋之中,看起來並不大,像個翠綠色倒扣著的海螺;它同樣被淡白迷霧重重包裹著,柏寒得凝神細瞧才能看清山上樹木和....那是什麽?好像是頭長長的怪獸骨骼?


    從衣袋中取出城主贈送的小瓷瓶,柏寒倒出一顆粉紅丹藥就水吞服,又搖搖瓷瓶--裏麵還有兩顆。


    木鳶降落的時候簡直像過山車高速俯衝,頭暈目眩的柏寒不得不拚命抓緊座椅把手,好在安穩落地。剛剛提著背包躍到地麵,身後的青鸞木鳶就扇動翅膀鳴叫一聲離開地麵。這次它沒有直衝雲海,而是飛到和山尖差不多高的位置就開始繞山盤旋,想來等待著五人點燃小小木鳶或者千萬裏之外的不夜城召喚才會再行動了。


    落腳之地顯然是毒龍山接近山澤的水邊,兩、三米外便是亮閃閃的山澤。其餘四人也平安落地。相比柏寒這隻菜鳥,長途飛行對於修道人士顯然是家常便飯,除了呂書安指著身畔一座小小法壇:“柏道友記好,這裏是木鳶起落地點”之外,其餘三人已經開始擺開防禦陣勢了。


    小小法壇頂部繪著七個顏色各異的圖標,第一個是一片汪洋,第二個是根長木,第三個則是一輪烈日--這大概就是雲夢澤、建木和不夜城了。其餘四座城池也各有標誌,奇怪的是它們像不夜城皇榜上的城主印章一樣都是活的,線條筆畫不時分散開來到其他圖標裏閑逛片刻又迴到屬於自己的位置。


    果然是神秘的修道門派。


    滿眼皆是淡淡白霧,柏寒問道:“呂道友,這裏是毒龍島哪個....”話音未落,呂書安忽然躍後兩步拔出長劍:“別動!”


    柏寒雙腳立刻釘在地麵,羅智明三人也看向這裏:兩條小蛇不知何時爬上她左右肩膀,毫不猶豫地躍下地麵朝著水邊蜿蜒遊動。


    “是我的蛇!”柏寒伸臂擋住揮劍欲砍的呂書安,“小青,小藍!”


    將將入水之前,兩條小蛇忽然反身用蛇尾直立而起,朝柏寒點點頭,這才一頭紮進白茫茫水中不見了。


    糟糕,它們去哪裏?又緊張又擔心的柏寒在水邊眺望,麵前山澤無邊無際,哪裏看的到兩條小蛇蹤影?


    “原來這兩條蛇是柏道友帶來的,我還以為是毒龍山的毒蛇呢。”呂書安笑著還劍入鞘,“道友小心,我們已經踏上毒龍山,這裏龍蛇混雜,有的帶著劇毒,千萬小心才好。”


    羅智明也收迴望向小蛇入水地點的目光,神情坦蕩:“上次摘取毒龍草的行動,羅某也跟著家師參與過。薑呂柏三位道友還是初次涉足毒龍島吧?要是不反對,這次就由羅某領隊了。”


    四人自然並無意見。


    羅智明從懷裏取出個黑木匣子,打開是幾篇青翠竹葉,自己拿了兩枚:“這是落珈山的紫竹,敷在雙目上可明目清心,夜間也能看的更遠些。可惜這竹葉摘下十天便會枯萎,好在我們使用三天也就夠了。”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末世列車[無限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趙安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趙安雨並收藏末世列車[無限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