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野:愛國激情在燃燒
2008年4月26日,奧運聖火抵達日本內陸城市長野,開始境外傳遞的第十六站。長野市的火炬傳遞路線將貫穿長野市觀光景點和長野冬奧會比賽場館,總長18.5公裏。聖火傳遞於上午8點左右開始,起跑在長野市的觀光中心善光寺。當地時間下午1點左右聖火到達長野若裏公園。為了保障火炬傳遞順利進行,除了長野的警力之外,從琦玉縣等地也調來了警察,沿途用鐵欄和繩子圍起來,頭頂還有直升機巡視傳遞現場。據統計,日本方麵極其重視火炬傳遞,共出動了約3000名警力。
此間有媒體說,中國網民目前將矛頭指向歐美各國,在長野舉行的奧運聖火傳遞如果出現意外事件,其矛頭很可能轉向日本。5月,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將訪問日本,因此長野聖火傳遞牽動著日中關係的神經。
長野的上午很陰冷,天空中也開始飄起了小雨,但是和前幾站一樣,不管多惡劣的天氣,也無法影響當地民眾的熱情。留學生們同樣起了個大早,來到火炬傳遞始發站或者火炬傳遞沿線,他們都希望目睹“祥雲”火炬的風采。隨著火炬傳遞時間的接近,街道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五星紅旗。一輛又一輛滿載中國人的巴士從街上開過來,這些中國人的臉上,洋溢著喜悅和激動,他們的熱情和手持的紅色國旗,讓人們心中倍感溫暖。據悉,僅在起跑儀式現場,就聚集了1000多華人華僑。同時國人的愛國行為也得到了許多日本團體的讚許,據當地的留學生說,長野縣日中友好協會還給他們送來吃的。
記者李東雷用相機記錄了這樣的場景:“一位頭發花白的奶奶帶著年幼的小女孩(應該是她的孫女)擠在正對著起跑儀式出口的欄杆後麵。天氣越來越冷,老奶奶披上了一塊薄毯,小女孩則穿上了自己粉紅色的外套。餓了,她們拿出一塊餅來吃。老奶奶困了、累了,拿出紙來擦拭眼角的淚花。奶奶會跟著國歌一起唱,女孩則很茫然的樣子。我不知道她們在寒風和細雨中已經站立了多久,但我知道她們能看到火炬的時間加起來也不會超過五分鍾。然後人群將會散去,年輕的學生會跟著火炬一起跑,而她們隻有在疲憊中離去。”
當地時間4月26日8時15分(北京時間7時15分),火炬傳遞的起跑儀式在長野縣勤勞者福祉中心舊址拉開序幕。
在參加傳遞的火炬手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還不滿20歲、日本著名的乒乓球選手福原愛,她從5歲起就在中國接受係統訓練,還曾經代表遼寧和廣東參加乒超聯賽,對中國有著很深厚的感情。她在進行火炬傳遞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小插曲。福原愛是第19棒,正當她麵帶微笑跑步前進之時,一名破壞分子突然冒出來從她手中搶奪火炬!幸運的是,福原愛身邊的聖火護衛人員動作敏捷,一邊團團把她圍住,一邊迅速麻利地製服了搗亂分子。再看看福原愛,她並沒有被這場突如其來的意外嚇慌,而是麵帶微笑地完成了剩下的路程。
為了阻撓奧運聖火在日本的傳遞,日本的法輪功組織和右翼暴力組織紛紛通過網絡唿籲,甚至出錢雇人,組織起了一支近千人的抗議隊伍。據報道,他們揮動著二戰時期的日本旗幟,還大吼道:“中國人,滾出去!”現場的“藏獨”分子和“記者無疆界”組織成員並不多,但是也成為了破壞火炬的一分子。歡迎火炬的人和抗議者都大喊著口號,企圖以聲音壓倒對方。
在和右翼勢力以及“藏獨”分子做鬥爭的同時,愛國華人們顯得有理性和組織紀律性。組織者們事先強調不使用暴力,有人要搶火炬就用身體把他們擋在外麵,遇到施暴的人不要衝動,立刻通知警方;還有就是強調垃圾一定要自己收好,處理好。在這場火炬保衛戰中,華人受到了當地媒體的讚譽。
遺憾的是,在保護火炬的過程中,破壞者施暴,有一位中國留學生受傷,他身邊的人用國旗把他包了起來,送進了醫院。根據長野警方和消防隊官員所言,至少有4名中國人受傷,慶幸的是他們傷勢都不重。
當地時間4月26日12時30分(北京時間11時30分),最後一棒火炬手、雅典奧運會女子馬拉鬆金牌得主、日本運動員野口瑞希點燃了聖火盆,北京奧運聖火境外第十六站傳遞圓滿結束。
素描:東京奧運會
1964年第18屆奧運會在東京舉行。
日本是亞洲第一個舉辦奧運會的國家,這屆奧運會的舉辦改變了奧運會被西方國家壟斷的曆史。除了它的政治性意義以外,奧運會的舉辦也給日本也帶來了巨大的利益。通過舉辦奧運會,日本向世界展現自己已經徹底放棄了軍國主義、擺脫了落魄貧窮,正在成為一個發達、繁榮、熱愛和平、充滿活力的現代化國家的良好形象。有人說,這是一種迫切的政治上的“形象工程”,是在粉飾太平,但不得不承認的是,這項“形象工程”取得了預期的成功。
二戰剛剛結束的日本百廢待興,但是日本政府野心勃勃地提出了一個宏大的構想,這就是除了舉辦奧運會的4.52億美元預算外,用於市政建設的投入也高達63.73億美元。這個目標如此宏大,宏大到日本幾乎負債累累。但是,以“奧林匹克能賺錢”為口號的日本政府,把全體國民的愛國熱情都調動了起來,舉國上下,為了這個奧運的夢想,一起艱苦奮鬥,共同努力。日本民眾幾乎把這次奧運會看作是國家收益能夠達到目標,形象能夠得到大幅度提升的最好機會。原北京電視台記者徐春昕曾做過東京奧運尋訪,日本受訪者向她描述當時的社會熱情:每一個居民委員會要開會;每一個學校要訓話,專門講述奧運的意義;每一個有特長的人都要動員起來;每一個公司都要鼓勵職工參與奧運會的工作。
事與願違的是,由於奧運經濟投資過熱,在收益上預期的270億目標最終沒有達到,奧運遊客不足預期的一半,整個奧運經濟賬也是明顯地入不敷出。但是經濟收益對這次東京奧運會來說並不是重點,重要的是,日本完成了自己國家整體形象在世界舞台上的大幅度提升。奧運會就好像是一個t台,日本就是一個燈光下的模特,模特有了上t台的機會,那麽她就開始從各個方麵做準備,妝容、燈光、形體、衣裳樣樣齊備。即使這些因素有一個沒有做好,隻要其他的處理好了,一個完美的模特同樣展示在了觀眾的麵前。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奧運會投資過熱造成了日本經濟短期的停滯,但是從長遠來看,日本還是取得了較大的收益。1965年出現的蕭條期僅僅持續了半年,隨後又進入持續發展的高速公路。
日本的整體形象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主要包括:基礎設施和公共事業的大規模改造。隨著一些環保以及基礎設施建設的完成,東京一舉躍升為世界最先進的城市。其中,世界上第一條高速鐵路——行車時速達到210公裏的東京至大阪新幹線,就在那個時候給了世界一個震動。基礎設施建設的大規模建設,由此帶動了建築業、製造業、服務業等一係列行業的發展。
國民形象備受讚譽。日本人以奧運會為契機,大幅度地提高國民素質,當時采取了六項舉措:一是熱情接待;二是注重儀表;三是熱烈鼓掌;四是整頓市容;五是行人優先;六是要做到文明素質教育從幼兒園抓起,從小就開始培養良好的個人素質和行為禮儀規範。這些好的做法,在東京奧運會後,逐漸成為了東京市民的行為準則。東京奧運會運動賽場上,結束比賽後十萬觀眾離場,偌大的場地看台上卻沒有一絲垃圾、紙屑……全世界震驚。
國民體質全麵改善。金牌榜名列世界第三似乎給了日本人極大的鼓舞,日本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全民健身運動。為了推動全民鍛煉,日本出台了一部《體育振興法》,其中最核心內容就是《關於增進國民健康和體力對策》,奧運會後作出的這一決定,主旨即在普及體育運動,最終完成了從競技體育到大眾體育工作重心的轉移,並且形成了有名的青少年團和指導員製度。統計數據顯示,日本已有社區指導員24萬多名,這還不包括大量誌願者。日本的現役國手,有2/3是依靠這種體係培養出來的。
中國也在倡議“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的口號,隻是這個口號能否落到實處,還需要我們每一個中國公民的努力。
2008年4月26日,奧運聖火抵達日本內陸城市長野,開始境外傳遞的第十六站。長野市的火炬傳遞路線將貫穿長野市觀光景點和長野冬奧會比賽場館,總長18.5公裏。聖火傳遞於上午8點左右開始,起跑在長野市的觀光中心善光寺。當地時間下午1點左右聖火到達長野若裏公園。為了保障火炬傳遞順利進行,除了長野的警力之外,從琦玉縣等地也調來了警察,沿途用鐵欄和繩子圍起來,頭頂還有直升機巡視傳遞現場。據統計,日本方麵極其重視火炬傳遞,共出動了約3000名警力。
此間有媒體說,中國網民目前將矛頭指向歐美各國,在長野舉行的奧運聖火傳遞如果出現意外事件,其矛頭很可能轉向日本。5月,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將訪問日本,因此長野聖火傳遞牽動著日中關係的神經。
長野的上午很陰冷,天空中也開始飄起了小雨,但是和前幾站一樣,不管多惡劣的天氣,也無法影響當地民眾的熱情。留學生們同樣起了個大早,來到火炬傳遞始發站或者火炬傳遞沿線,他們都希望目睹“祥雲”火炬的風采。隨著火炬傳遞時間的接近,街道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五星紅旗。一輛又一輛滿載中國人的巴士從街上開過來,這些中國人的臉上,洋溢著喜悅和激動,他們的熱情和手持的紅色國旗,讓人們心中倍感溫暖。據悉,僅在起跑儀式現場,就聚集了1000多華人華僑。同時國人的愛國行為也得到了許多日本團體的讚許,據當地的留學生說,長野縣日中友好協會還給他們送來吃的。
記者李東雷用相機記錄了這樣的場景:“一位頭發花白的奶奶帶著年幼的小女孩(應該是她的孫女)擠在正對著起跑儀式出口的欄杆後麵。天氣越來越冷,老奶奶披上了一塊薄毯,小女孩則穿上了自己粉紅色的外套。餓了,她們拿出一塊餅來吃。老奶奶困了、累了,拿出紙來擦拭眼角的淚花。奶奶會跟著國歌一起唱,女孩則很茫然的樣子。我不知道她們在寒風和細雨中已經站立了多久,但我知道她們能看到火炬的時間加起來也不會超過五分鍾。然後人群將會散去,年輕的學生會跟著火炬一起跑,而她們隻有在疲憊中離去。”
當地時間4月26日8時15分(北京時間7時15分),火炬傳遞的起跑儀式在長野縣勤勞者福祉中心舊址拉開序幕。
在參加傳遞的火炬手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還不滿20歲、日本著名的乒乓球選手福原愛,她從5歲起就在中國接受係統訓練,還曾經代表遼寧和廣東參加乒超聯賽,對中國有著很深厚的感情。她在進行火炬傳遞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小插曲。福原愛是第19棒,正當她麵帶微笑跑步前進之時,一名破壞分子突然冒出來從她手中搶奪火炬!幸運的是,福原愛身邊的聖火護衛人員動作敏捷,一邊團團把她圍住,一邊迅速麻利地製服了搗亂分子。再看看福原愛,她並沒有被這場突如其來的意外嚇慌,而是麵帶微笑地完成了剩下的路程。
為了阻撓奧運聖火在日本的傳遞,日本的法輪功組織和右翼暴力組織紛紛通過網絡唿籲,甚至出錢雇人,組織起了一支近千人的抗議隊伍。據報道,他們揮動著二戰時期的日本旗幟,還大吼道:“中國人,滾出去!”現場的“藏獨”分子和“記者無疆界”組織成員並不多,但是也成為了破壞火炬的一分子。歡迎火炬的人和抗議者都大喊著口號,企圖以聲音壓倒對方。
在和右翼勢力以及“藏獨”分子做鬥爭的同時,愛國華人們顯得有理性和組織紀律性。組織者們事先強調不使用暴力,有人要搶火炬就用身體把他們擋在外麵,遇到施暴的人不要衝動,立刻通知警方;還有就是強調垃圾一定要自己收好,處理好。在這場火炬保衛戰中,華人受到了當地媒體的讚譽。
遺憾的是,在保護火炬的過程中,破壞者施暴,有一位中國留學生受傷,他身邊的人用國旗把他包了起來,送進了醫院。根據長野警方和消防隊官員所言,至少有4名中國人受傷,慶幸的是他們傷勢都不重。
當地時間4月26日12時30分(北京時間11時30分),最後一棒火炬手、雅典奧運會女子馬拉鬆金牌得主、日本運動員野口瑞希點燃了聖火盆,北京奧運聖火境外第十六站傳遞圓滿結束。
素描:東京奧運會
1964年第18屆奧運會在東京舉行。
日本是亞洲第一個舉辦奧運會的國家,這屆奧運會的舉辦改變了奧運會被西方國家壟斷的曆史。除了它的政治性意義以外,奧運會的舉辦也給日本也帶來了巨大的利益。通過舉辦奧運會,日本向世界展現自己已經徹底放棄了軍國主義、擺脫了落魄貧窮,正在成為一個發達、繁榮、熱愛和平、充滿活力的現代化國家的良好形象。有人說,這是一種迫切的政治上的“形象工程”,是在粉飾太平,但不得不承認的是,這項“形象工程”取得了預期的成功。
二戰剛剛結束的日本百廢待興,但是日本政府野心勃勃地提出了一個宏大的構想,這就是除了舉辦奧運會的4.52億美元預算外,用於市政建設的投入也高達63.73億美元。這個目標如此宏大,宏大到日本幾乎負債累累。但是,以“奧林匹克能賺錢”為口號的日本政府,把全體國民的愛國熱情都調動了起來,舉國上下,為了這個奧運的夢想,一起艱苦奮鬥,共同努力。日本民眾幾乎把這次奧運會看作是國家收益能夠達到目標,形象能夠得到大幅度提升的最好機會。原北京電視台記者徐春昕曾做過東京奧運尋訪,日本受訪者向她描述當時的社會熱情:每一個居民委員會要開會;每一個學校要訓話,專門講述奧運的意義;每一個有特長的人都要動員起來;每一個公司都要鼓勵職工參與奧運會的工作。
事與願違的是,由於奧運經濟投資過熱,在收益上預期的270億目標最終沒有達到,奧運遊客不足預期的一半,整個奧運經濟賬也是明顯地入不敷出。但是經濟收益對這次東京奧運會來說並不是重點,重要的是,日本完成了自己國家整體形象在世界舞台上的大幅度提升。奧運會就好像是一個t台,日本就是一個燈光下的模特,模特有了上t台的機會,那麽她就開始從各個方麵做準備,妝容、燈光、形體、衣裳樣樣齊備。即使這些因素有一個沒有做好,隻要其他的處理好了,一個完美的模特同樣展示在了觀眾的麵前。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奧運會投資過熱造成了日本經濟短期的停滯,但是從長遠來看,日本還是取得了較大的收益。1965年出現的蕭條期僅僅持續了半年,隨後又進入持續發展的高速公路。
日本的整體形象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主要包括:基礎設施和公共事業的大規模改造。隨著一些環保以及基礎設施建設的完成,東京一舉躍升為世界最先進的城市。其中,世界上第一條高速鐵路——行車時速達到210公裏的東京至大阪新幹線,就在那個時候給了世界一個震動。基礎設施建設的大規模建設,由此帶動了建築業、製造業、服務業等一係列行業的發展。
國民形象備受讚譽。日本人以奧運會為契機,大幅度地提高國民素質,當時采取了六項舉措:一是熱情接待;二是注重儀表;三是熱烈鼓掌;四是整頓市容;五是行人優先;六是要做到文明素質教育從幼兒園抓起,從小就開始培養良好的個人素質和行為禮儀規範。這些好的做法,在東京奧運會後,逐漸成為了東京市民的行為準則。東京奧運會運動賽場上,結束比賽後十萬觀眾離場,偌大的場地看台上卻沒有一絲垃圾、紙屑……全世界震驚。
國民體質全麵改善。金牌榜名列世界第三似乎給了日本人極大的鼓舞,日本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全民健身運動。為了推動全民鍛煉,日本出台了一部《體育振興法》,其中最核心內容就是《關於增進國民健康和體力對策》,奧運會後作出的這一決定,主旨即在普及體育運動,最終完成了從競技體育到大眾體育工作重心的轉移,並且形成了有名的青少年團和指導員製度。統計數據顯示,日本已有社區指導員24萬多名,這還不包括大量誌願者。日本的現役國手,有2/3是依靠這種體係培養出來的。
中國也在倡議“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的口號,隻是這個口號能否落到實處,還需要我們每一個中國公民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