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威尼斯”翹首盼望奧運聖火
北京奧運聖火全球接力第三站是俄羅斯第二大城市聖彼得堡。火炬於2008年4月4日抵達該市,並於4月5日進行傳遞。聖彼得堡,這座美麗的城市的整個城區分布在涅瓦河三角洲的島嶼上,被許多河流穿越而過,別具水城風情,故有“北方威尼斯”之稱。
傳遞路線的起點是位於市區南部的勝利廣場。勝利廣場以及地下的列寧格勒英勇保衛者紀念館,是蘇聯政府為了紀念二戰中戰勝法西斯的900天圍困而在20世紀70年代修建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列寧格勒(今聖彼得堡)的蘇聯軍隊被德軍圍困900天,城內軍民盡管損失慘重,但是他們沒有放棄,而是團結一致抵禦入侵,終於獲得了戰爭的勝利。這次戰爭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聖彼得堡也因此被喻為“英雄城市”。勝利廣場就是因此而修建的。或許這也正是勝利廣場得以成為奧運火炬接力聖彼得堡站起點的原因。
聖火傳遞結束後,在冬宮舉辦了盛大慶典儀式。現場人山人海,人潮湧滿了廣場的每一個角落,不僅有許多呐喊助威的俄羅斯人,而且還有許多手持中國國旗的留學生和使館人員。這些海外遊子們,以華人的姿態出現在冬宮廣場,為北京奧運會的舉辦高唿加油。
中國駐俄羅斯大使劉古昌表示,俄羅斯聖彼得堡入選北京奧運會火炬全球傳遞城市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北京申奧成功的曆史是在莫斯科書寫的,俄羅斯對此給予了寶貴的支持”。同時,俄羅斯的索契將於2014年舉辦冬奧會。中俄兩國具有辦好奧運賽事的共同目標和激情。
俄羅斯此次對奧運聖火的迎接,充分體現了一個大國的姿態。
素描:莫斯科奧運會的遺憾
申辦1980年第22屆奧運會的隻有蘇聯莫斯科和美國洛杉磯兩個城市,作為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首都,莫斯科一舉奪得主辦權。
1979年聖誕節前夕,蘇軍出兵阿富汗,這一行為成為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抵製運動的導火線。當時,美國總統卡特態度十分強硬,如果蘇聯不從阿富汗撤軍,美國將抵製1980年奧運會。他甚至說,如果蘇軍不在1980年2月20日撤出阿富汗,他將全力阻止其他國家參加莫斯科奧運會。卡特的聲明,如同晴空霹靂一般響徹整個奧林匹克世界。
在這種情況下,國際奧委會發表了一則表明立場的嚴肅聲明。聲明宣稱,1980年奧運會的主辦權已經授予莫斯科市,各種準備工作正按照該協議的條款以及國際奧委會的相關規定進行;國際奧委會的主要負責對象是世界各地的年輕運動員,它應當保證奧運會按照奧林匹克憲章每四年舉行一次……這個聲明的通過表明,國際奧委會同意奧運會按計劃在莫斯科舉行。
在卡特總統的壓力之下,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和澳大利亞總理弗雷澤先後表示堅決支持美國政府的立場,抵製莫斯科奧運會。與此同時,聯邦德國、瑞士、日本等國也開始了抵製運動。英國的布納醫藥公司撤銷了對莫斯科奧運會的讚助,美國可口可樂公司也決定停止向莫斯科奧運會提供飲料,美國、英國和加拿大的廣播公司還取消了轉播莫斯科奧運會的合同。美國政府甚至決定,在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開幕前夕的7月16日至17日,在美國東部費城舉行國際田徑賽,邀請抵製莫斯科奧運會的運動員參加。其中,有20多個國家的運動員報名參加了在費城舉行的國際比賽。“西方集團是下定了決心要破壞我們那屆奧運會的,我敢肯定,這一切都是那個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在搗鬼。”這是當年蘇聯外交部的一個年輕官員自己小聲嘀咕的。
麵對重重壓力和阻撓,俄羅斯感到了恥辱,於是愈發下決心舉辦好這次奧運會。總體來說,這次奧運會的舉辦既是成功的,又是遺憾的。
成功主要體現在,俄羅斯以奧運會的圓滿結束迴擊了西方國家的缺席。奧運會開幕前的兩個星期,莫斯科一直普降大雨,奧運開幕當天,蘇聯空軍利用秘密的高科技手段,將一直密布的烏雲驅散,保證了莫斯科在奧運會開幕當天天氣晴好,之後奧運會進行的兩個星期內莫斯科同樣晴空萬裏。
在奧運會舉辦的過程中,莫斯科大街上隨處可見一些標語。標語上寫著:“我們蘇聯的運動員,無論男子還是女子,都是世界優秀青年的典範!”
在這屆奧運會上,蘇聯首次參加了全部大項的比賽,體操比賽的獎牌更是幾乎全部被蘇聯和東歐國家壟斷。
當然,遺憾似乎更多,除了在比賽過程中西方國家運動員和領導的阻撓和抵製外,更可惜的是奧運會本身的遺憾。由於成績名列前茅的美國、聯邦德國、日本等國拒絕參加,田徑、遊泳、體操、柔道所受的影響尤為明顯,有的項目不能反映當時的世界實際水平。
對於許多運動員來說,參加奧運會與其他高手同場競技是其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青春短暫,人生沒有幾個四年去經曆這樣一場盛會,錯過了這次奧運,或許就意味著生命中唯一一次站在世界最高領獎台的機會被永遠地錯過。
莫斯科大學全球化進程係副主任奧利加·馬什金娜為《鳳凰周刊》撰文說,在1980年受抵製的莫斯科奧運會上,誰會從這些沒能參加奧運會的運動員和各國來賓身上獲得好處?誰又受到損失?抵製沒有勝利者。她認為抵製莫斯科奧運會對解決阿富汗問題沒有幫助,“因為政治問題不能在體育競技場上解決,而應該通過利益相關各方的協商和談判”。
“今天,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家實力的巨大提高,以及上下一心的管理方式和能力,都有理由讓人相信,一個熱愛和平的中國舉辦的奧運會,將會受到普遍歡迎並能獲得巨大的成功。”奧利加·馬什金娜說。
北京奧運聖火全球接力第三站是俄羅斯第二大城市聖彼得堡。火炬於2008年4月4日抵達該市,並於4月5日進行傳遞。聖彼得堡,這座美麗的城市的整個城區分布在涅瓦河三角洲的島嶼上,被許多河流穿越而過,別具水城風情,故有“北方威尼斯”之稱。
傳遞路線的起點是位於市區南部的勝利廣場。勝利廣場以及地下的列寧格勒英勇保衛者紀念館,是蘇聯政府為了紀念二戰中戰勝法西斯的900天圍困而在20世紀70年代修建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列寧格勒(今聖彼得堡)的蘇聯軍隊被德軍圍困900天,城內軍民盡管損失慘重,但是他們沒有放棄,而是團結一致抵禦入侵,終於獲得了戰爭的勝利。這次戰爭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聖彼得堡也因此被喻為“英雄城市”。勝利廣場就是因此而修建的。或許這也正是勝利廣場得以成為奧運火炬接力聖彼得堡站起點的原因。
聖火傳遞結束後,在冬宮舉辦了盛大慶典儀式。現場人山人海,人潮湧滿了廣場的每一個角落,不僅有許多呐喊助威的俄羅斯人,而且還有許多手持中國國旗的留學生和使館人員。這些海外遊子們,以華人的姿態出現在冬宮廣場,為北京奧運會的舉辦高唿加油。
中國駐俄羅斯大使劉古昌表示,俄羅斯聖彼得堡入選北京奧運會火炬全球傳遞城市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北京申奧成功的曆史是在莫斯科書寫的,俄羅斯對此給予了寶貴的支持”。同時,俄羅斯的索契將於2014年舉辦冬奧會。中俄兩國具有辦好奧運賽事的共同目標和激情。
俄羅斯此次對奧運聖火的迎接,充分體現了一個大國的姿態。
素描:莫斯科奧運會的遺憾
申辦1980年第22屆奧運會的隻有蘇聯莫斯科和美國洛杉磯兩個城市,作為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首都,莫斯科一舉奪得主辦權。
1979年聖誕節前夕,蘇軍出兵阿富汗,這一行為成為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抵製運動的導火線。當時,美國總統卡特態度十分強硬,如果蘇聯不從阿富汗撤軍,美國將抵製1980年奧運會。他甚至說,如果蘇軍不在1980年2月20日撤出阿富汗,他將全力阻止其他國家參加莫斯科奧運會。卡特的聲明,如同晴空霹靂一般響徹整個奧林匹克世界。
在這種情況下,國際奧委會發表了一則表明立場的嚴肅聲明。聲明宣稱,1980年奧運會的主辦權已經授予莫斯科市,各種準備工作正按照該協議的條款以及國際奧委會的相關規定進行;國際奧委會的主要負責對象是世界各地的年輕運動員,它應當保證奧運會按照奧林匹克憲章每四年舉行一次……這個聲明的通過表明,國際奧委會同意奧運會按計劃在莫斯科舉行。
在卡特總統的壓力之下,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和澳大利亞總理弗雷澤先後表示堅決支持美國政府的立場,抵製莫斯科奧運會。與此同時,聯邦德國、瑞士、日本等國也開始了抵製運動。英國的布納醫藥公司撤銷了對莫斯科奧運會的讚助,美國可口可樂公司也決定停止向莫斯科奧運會提供飲料,美國、英國和加拿大的廣播公司還取消了轉播莫斯科奧運會的合同。美國政府甚至決定,在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開幕前夕的7月16日至17日,在美國東部費城舉行國際田徑賽,邀請抵製莫斯科奧運會的運動員參加。其中,有20多個國家的運動員報名參加了在費城舉行的國際比賽。“西方集團是下定了決心要破壞我們那屆奧運會的,我敢肯定,這一切都是那個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在搗鬼。”這是當年蘇聯外交部的一個年輕官員自己小聲嘀咕的。
麵對重重壓力和阻撓,俄羅斯感到了恥辱,於是愈發下決心舉辦好這次奧運會。總體來說,這次奧運會的舉辦既是成功的,又是遺憾的。
成功主要體現在,俄羅斯以奧運會的圓滿結束迴擊了西方國家的缺席。奧運會開幕前的兩個星期,莫斯科一直普降大雨,奧運開幕當天,蘇聯空軍利用秘密的高科技手段,將一直密布的烏雲驅散,保證了莫斯科在奧運會開幕當天天氣晴好,之後奧運會進行的兩個星期內莫斯科同樣晴空萬裏。
在奧運會舉辦的過程中,莫斯科大街上隨處可見一些標語。標語上寫著:“我們蘇聯的運動員,無論男子還是女子,都是世界優秀青年的典範!”
在這屆奧運會上,蘇聯首次參加了全部大項的比賽,體操比賽的獎牌更是幾乎全部被蘇聯和東歐國家壟斷。
當然,遺憾似乎更多,除了在比賽過程中西方國家運動員和領導的阻撓和抵製外,更可惜的是奧運會本身的遺憾。由於成績名列前茅的美國、聯邦德國、日本等國拒絕參加,田徑、遊泳、體操、柔道所受的影響尤為明顯,有的項目不能反映當時的世界實際水平。
對於許多運動員來說,參加奧運會與其他高手同場競技是其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青春短暫,人生沒有幾個四年去經曆這樣一場盛會,錯過了這次奧運,或許就意味著生命中唯一一次站在世界最高領獎台的機會被永遠地錯過。
莫斯科大學全球化進程係副主任奧利加·馬什金娜為《鳳凰周刊》撰文說,在1980年受抵製的莫斯科奧運會上,誰會從這些沒能參加奧運會的運動員和各國來賓身上獲得好處?誰又受到損失?抵製沒有勝利者。她認為抵製莫斯科奧運會對解決阿富汗問題沒有幫助,“因為政治問題不能在體育競技場上解決,而應該通過利益相關各方的協商和談判”。
“今天,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家實力的巨大提高,以及上下一心的管理方式和能力,都有理由讓人相信,一個熱愛和平的中國舉辦的奧運會,將會受到普遍歡迎並能獲得巨大的成功。”奧利加·馬什金娜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