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三刀的院子裏頭,李世民難得的睡了一個懶覺。


    昨天晚上,通過跟羅三刀以及他身邊的那些仆人、護衛的交談,讓李世民對涼州的情況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


    越是跟普通的人交流,李世民越能發現大唐的真實變化。


    所以一向是睡的比較早的他,昨晚一直到了三更之後才睡,搞得李寬以為李世民要跟羅三刀來個秉燭夜談呢。


    “寬兒,今天我們去附近的草原部落走一走吧!”


    涼州的變化,離不開附近草原的影響。


    李世民已經有十幾年沒有進入過草原了,今天,他覺得自己可以去看一看西突厥故地的草原部落,如今都是什麽個樣子。


    “雖然涼州附近的部落牧民,普遍都安分守己,但是再怎麽安分守己,也很難說會不會有什麽突發情況,要不我們繼續在涼州城內轉一轉吧?”


    李忠覺得自己想要哭!


    去草原?


    這還讓自己活不活?


    一旦碰到馬賊,或者李世民的身份泄露,那時候會發生什麽事情,李忠根本就不敢去想。


    “對啊,草原太大了,又沒有什麽像樣的道路,一旦進入了,好幾天都出不來是再正常不過了。萬一引起什麽誤會,那個後果就太嚴重了。”


    岑文本自然也是反對的。


    不過,李世民一旦拿定主意,又豈是一般的人能夠勸說得住的?


    “我們把商隊全部帶上,裏麵還有兩架熱氣球,一旦出現什麽特別的情況,可以通過熱氣球來逃脫;隻要不深入草原腹地,隻在涼州城方圓幾百裏之內轉悠的話,應該問題也不是特別的大。”


    來濟一看李世民的表情就知道自己再怎麽勸說都是沒有用的,幹脆反過來開導岑文本跟李忠。


    “如果一定要去草原的話,那麽最好就沿著涼州通往朔州的水泥路走個一百裏,然後再拐進草原,那樣既能了解到草原上的真實情況,又不至於去的太過偏僻。”


    李寬發現大家都看著自己,不能不發表意見。


    就這樣,一行人立馬開始準備往草原而去。


    至於急忙趕過來的商隊,帶迴來涼州城內昨晚發生的大事,根本就沒有引起李世民跟李寬的任何反應。


    一切都在按劇本進行中,不需要他們額外的做什麽。


    ……


    秋天,是草原最美的時候。


    騎著駿馬站在草原上,看著那連綿起伏的山崗,那一望無際的草地,就像是一副鬼斧神工的畫像。


    這是一張被色彩渲染的多姿多彩,濃鬱而又大氣磅礴的畫作。


    層林盡染、流光溢彩。


    “陛下,沒想到草原上的秋天如此之美,如此美的草原,必須掌控在我大唐的手中啊。”


    雖然剛才岑文本反對李世民進入草原,但是如今來都來了,他立馬就調整了心態。


    “景仁,你這是隻看到了草原上的一部分風光,在草原深處,景象更加漂亮,這也是為何朕一直支持寬兒推廣草原戰略的原因。諾大的草原,雖然管理起來非常的困難,曆朝曆代都沒有真正的完成這個任務,但是一旦真的讓草原成為我們大唐的後花園,帶來的好處絕對是巨大的。”


    李世民看到多年未見的美景,也是頗為感慨。


    天天待在長安城,是很難感受到大好河山的美好的,這也是李世民經常喜歡出宮的原因。


    哪怕是大多數時候他隻能在長安城內轉悠,那也能感受到很多大明宮中看不到的東西。


    一名帝王,最怕的就是失去了對這個國家的真實感知,那後果會非常的可怕。


    畢竟,權利越大,權利越集中,帝王犯錯誤的時候,國家受到的傷害就會越嚴重。


    “生命往往經曆了時光的浸染,才能積澱出一些令人感動的東西。夏天的草原,草長鶯飛,但是終究跟秋天的風光比起來,差了幾分感覺啊。


    李寬騎著馬飛奔在草原上,整個人的心情也好了不少。


    “陛下,楚王殿下,前方五裏處有一個牧民的帳篷!”


    李忠放下手中的望眼鏡,來到李世民麵前匯報著信息。


    既然來了草原,肯定要找到人才能了解情況。


    風景再漂亮,他們也是不會說話的。


    “走!我們過去拜訪一下!正好天色也變晚了,說不定還可以在那裏借宿一晚呢。”


    草原上的牧民,往往都是逐水草而居。


    有牧民帳篷的地方,附近往往就有溪流。


    李世民一行人隻要在牧民附近過夜,不必再去尋找合適的落腳地了。


    ……


    “汪!汪!汪!”


    伴隨著牧羊犬的叫聲,一名胡人騎著馬迎了上來。


    草原上時不時的都會有商隊來往,每經過一個帳篷,他們都會選擇停下來。


    所以紮布拉已經習慣了唐人商隊的出現。


    哪怕是眼前的這個商隊規模比較大!


    “尊貴的客人,請停下來喝一杯奶茶吧!”


    大多數時候,草原上的牧民還是非常熱情友好的。


    特別是涼州附近的草原,許多都見識過大唐將士的勇猛,如今變得乖巧異常。


    “我們是從涼州來的商隊,第一次來到草原上做生意,沒有計算好行程,倒是要打擾你了。”


    李世民很是客氣的跟眼前滿臉黝黑的胡人說著話。


    越是級別高的人,往往越不會在普通人麵前擺譜。


    很快的,李世民一行人就在紮布拉的招待下,進入了帳篷。


    至於商隊的其他人,自然是各自找地方落腳了。


    “紮布拉,整個這片區域,就你一個人在這裏嗎?”


    李世民找了一圈,沒有發現紮布拉還有同伴。


    這種情況,應該是比較少見的。


    在獨立特性的牧民,身邊至少也是有婆娘孩子跟在一起,真正的獨行俠,是很難在草原上生存的。


    “喏,還有它們啊!”


    紮布拉指了指帳篷門口蹲著的幾條大狗,露出了爽快的笑容。


    不過,很快的,他又接著解釋了一句,“這裏離涼州不算很遠,附近的牧民都把孩子送到涼州的學堂裏上課了。在那裏,十歲以下的孩子是一文錢都不需要繳納,所有開銷都由朝廷負責。


    讀書啊,放在以前,那是部落首領的兒子才有的待遇啊,我小時候就很羨慕部落首領的孩子可以跟著漢人教諭學習,而我隻能跟著阿耶去放羊。如今有機會讓孩子們去學習,我自然全部都把他們送進涼州了,孩子他阿娘也跟著去了涼州,我自己一個人留在草原上養羊就可以了。”


    紮布拉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他的答案,讓李世民頗感意外。


    “掌櫃的,涼州城附近的牧民子弟,隻要從小在涼州上學,小學畢業之後就可以直接入涼州戶籍,成為大唐子民。要是學習好,甚至有可能被涼州府衙招募為胥吏,成為人上人!”


    在涼州大量修建蒙學和小學的事情,是李寬的主意。


    免費給十歲以下的所有孩童進學,也是李寬草原戰略的一步棋。


    這些胡人牧民子弟,從小接受大唐的教育,等他們長大之後,除了皮膚不像是唐人之外,思想已經完全漢化了。


    隻有這樣一步一步的侵蝕,才能讓草原真正的納入到大唐的懷抱之中。


    “沒錯,跟這位郎君說的一樣!草原上的生活,是怎麽也比不上涼州城內的,那些識文斷字的唐人,隻需要在作坊裏做事,每個月的工錢就比我們風吹日曬的要高很多,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進入到作坊或者衙門做事。”


    紮布拉看上去已經有四十歲了,但是從他的話語裏麵,李世民推測他的實際年齡隻有不到三十歲,要不然去涼州城上學的就不是他兒子,而是孫子了。


    “這倒是一項好政策,不過紮布拉你一個人看守這麽一大群羊,忙的過來嗎?”


    李世民一邊詢問,一邊接過了紮布拉遞過來的奶茶。


    這種奶茶,跟長安城喜茶鋪子售賣的很是不同。


    那濃濃的奶腥味,讓李世民迴想起了當初征戰天下的苦日子。


    餓了啃點幹糧,渴了喝口馬奶,累了就隨便找個地方休息。


    李世民也是曾經吃過苦的。


    “我記得以前草原上都是直接喝馬奶的,現在往裏頭加了茶磚一起煮,有更好喝嗎?”


    在李忠一口氣喝完一碗奶茶,示意李世民一切安全之後,李世民才開始喝了起來。


    不過,就是一碗簡單的奶茶,李世民也是充滿了好奇。


    茶磚,這是最近十來年才出現在草原上的東西。


    在此之前,別說是草原,就是大唐自己內部,喝茶的人都不算特別的多。


    當然,這根茶葉的價格居高不下,也有很大的關係。


    但是誰知道過了這麽多年,草原上隨便碰到一個牧民,帳篷裏麵都煮著奶茶呢。


    “好喝!非常好喝!以前,由於經常吃羊肉,我的嘴巴裏麵時常會出現潰爛的情況,但是喝了奶茶之後,這種場景再也沒有出現了。並且,我覺得這個奶茶讓我們的胃口都變好了,似乎生病的次數都變少了。如今,沒有添加茶磚的奶茶,我已經有點喝不習慣了。”


    紮布拉對茶磚顯然非常的推崇,說明西北貿易以及其他商隊在草原上的茶磚推廣非常的成功。


    “像是這些茶磚,每天都要用來煮奶茶的話,一年下來需要的數量也很是不菲吧?”


    李世民很好奇這些人怎麽消費得起這麽多的茶葉。


    按照他剛才喝的奶茶裏頭濃厚的茶葉味來推斷,每天需要消耗的茶磚數量絕對不是一個小數目。


    “確實需要不少,現在就我一個人生活在這裏,每個月也需要至少一斤的茶磚,這還是省著使用的情況;要是放開來用,兩斤、三斤也是能夠吃掉的。幸好現在羊毛的收購價格比較高,我一個人看著幾百隻羊和牛,每年售賣羊毛的收入,足夠買茶磚、鹽巴這些東西了。”


    現在的生活水平顯然是遠遠超過紮布拉以前的日子,李世民可以很明顯的從他的臉上感受到一種滿足。


    “這一年下來,售賣羊毛的收入除了用來購買茶磚和食鹽這些東西,還能有剩餘的嗎?”


    “不剩!哪怕是有剩下的,我都用來給孩子們買新衣服或者買一些香料來煮羊肉。”


    “一點錢都不剩的話,那你不覺得擔心嗎?”


    “有什麽好擔心的?你看我那口鐵鍋,放在十幾年前,就是一般部落的首領也不見得能用上,如今我家中也有了;還有你看這白雲邊,還剩下半瓶我沒有舍得喝,要是放在以前,我這種人是不可能喝得上這種美酒的。”


    紮布拉終究還是一名胡人,不像是大唐百姓那樣有存錢的習慣。


    對他來說,掙到了錢財就花掉,用來改善生活。


    這對於大唐來說,其實也不見得是壞事。


    因為紮布拉買的這些東西,全部都是大唐出產的。


    相當於商人從牧民手中收購羊毛花費的錢財,轉了一圈之後全部都掙迴去了。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些胡人都是在給大唐商家打工!


    要不然大唐各地的茶葉種植麵積怎麽會一年比一年大?


    價格還沒有明顯下降!


    唯一有風險的就是這些胡人的抗風險能力還是太差,一旦有個什麽災難,很可能又要陷入到生活困難之中。


    而這人要是一旦生活困難了,膽子往往就變大了。


    特別是吃不飽肚子的時候。


    “紮布拉,你們部落的首領駐地,離你這裏遠不遠啊?”


    在旁邊一直沒有怎麽說話的李寬,突然插了一句話。


    “部落首領?”紮布拉愣了一下,“我現在都已經不知道我們部落的首領到底應該算誰了!反正我是在這個地方生活了好幾年,除了去涼州,已經沒有再去過其他的地方了。”


    很顯然,涼州附近的胡人部落,已經更草原深處的情況不同了。


    這些已經慢慢的變成了在固定區域放牧的牧民,將會成為草原上的主流人群。


    這也算是李寬推進草原戰略的一個影響吧。


    草原那麽大,要是總是連人在哪裏都不知道,還談什麽管理啊?


    隻有把人固定在一定的區域,才有可能真正的把草原納入到管理之中。


    畢竟,管理,管的其實不是土地,而是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孽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山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山堂並收藏大唐孽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