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的第二座大笨鍾,沒有安裝在觀獅山書院,而是在李世民的親自招唿之下,安裝在了大明宮中。


    這倒是讓以後的朝會開始時間變得更加準確了。


    當然,也讓朝廷百官都能親眼見證大笨鍾的不凡之處。


    這比央視的標王廣告,也不遑多讓了。


    “陛下,這觀獅山書院在寬兒的帶領下,倒是跟他的作風很像啊,各種奇思妙想讓人想都想不到。”


    長孫皇後跟在李世民身邊,來到了大明宮的城牆上麵,近距離的觀察著目前大唐唯二的大笨鍾。


    “是啊,這個大笨鍾的意義還真是很不凡。都說瞬息萬變,如今有了這大笨鍾,時間的計時刻度一下就到了秒,相當於能夠把握每一個唿吸的時間變化了。”


    李世民作為千古一帝,自然也是能夠意識到大笨鍾的不凡。


    一直以來,大家過的都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大家都是以太陽的升降來作為時間衡量的單位。


    這樣的準確度,自然就有待商榷了。


    特別是沒有太陽的日子。


    “聽說寬兒為了這個大笨鍾,還專門要求成立一個大唐皇家專利局,看來他對這些東西寄予了非常大的期望啊。”


    長孫皇後雖然不幹澀政事,但是並不表示她對朝中發生的事情一竅不通。


    “按照他跟朕說的內容,他是希望能夠通過這專利局的設立,鼓勵大家發明更多的新東西。就拿這大笨鍾來舉例,楚王府的鍾表作坊一口氣就招募了五百名匠人,相當於讓五百戶普通百姓有了固定的收入,對穩定大唐的統治和提升百姓的生活水平都是大有裨益的。”


    李世民如今也慢慢的接受了百姓越富裕,大唐越穩定的觀點。


    所謂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一旦大家都不再為饑餓擔憂,有幾個願意跟人去幹掉腦袋的事情呢?


    所以讓所有光腳的百姓都變成穿鞋的人,意義就很不一樣了。


    “聽說楚王府下麵各個作坊的匠人數量已經超過五萬人,長安、登州、涼州都有大量的匠人因為寬兒而變得富足起來。隻是這大笨鍾的售價應該很不便宜吧,他招募那麽多人手,到時候賣不出去怎麽辦?”


    “雖然不知道寬兒打算怎麽售賣大笨鍾,但是不便宜是肯定的。不過,觀音婢你還是太小瞧大唐有錢人的數量了。這幾年,不管是出海還是各種作坊的興建,都讓大唐各地的勳貴掙了不少錢財。這一口大笨鍾,哪怕是賣的再貴,也不會缺少人員購買的。畢竟這東西放在家中,不僅實用性非常強,也算是一種身份地位的象征啊。”


    李世民顯然很看好大笨鍾的前途。


    不客氣的說,要不是這大笨鍾的體積似乎有點大,據說打造起來又很麻煩,他都準備在大明宮的每一座宮殿裏頭都安裝一架呢。


    “陛下,聽說楚王府的王富貴已經散步消息,要在過年前在珍品閣中拍賣一批大笨鍾。而楚王殿下這幾天也是頻繁的前往鍾表作坊和鍾表研究所,微臣估計這大笨鍾很快就會有新的消息傳出來。”


    李忠在一旁適時的插了一句話。


    “鍾表研究所?”


    李世民第一次聽到這個機構,稍微覺得有點奇怪。


    “沒錯,這鍾表研究所是觀獅山書院格物學院旗下新設立的一個研究機構,據說楚王殿下和那許敬宗都非常重視,安排了大量的學員進去學習研究,而這個研究所的所長就是發明了大笨鍾的朗清。”


    大笨鍾搞出了這麽大的動靜,李忠自然是花費了不少的精力去了解了一番。


    好在這些努力都沒有白費。


    “朗清?不是說這大笨鍾是觀獅山書院的一名學員發明的嗎?寬兒直接任命一名學員為鍾表研究所的所長?這個支持力度倒是夠大的!”


    李世民不由得對朗清這個學員提起了幾分興趣。


    在大唐,想要一步登天,其實沒有那麽容易。


    李忠:“支持力度確實挺大的。據說那個鍾表作坊甚至有百分之五的份子是直接分給了朗清,而楚王府單單為了這個作坊從而購買的各種設備,據說就已經超過了兩千貫,機械作坊新式的好幾台奇奇怪怪的設備,全部都售賣給了鍾表作坊。”


    “這些都還好,真算起來其實也不算多少錢。但是以後售賣大笨鍾的利益,這才是一個大數字。要是朕估計的不錯,這鍾表作坊一年的盈利,至少可以達到一萬貫錢,甚至更多。這就相當於那朗清每年都能分到五百貫以上的錢財,而這種錢財,是每年都有的。”


    李世民的內帑這幾年也富裕了起來。


    些許小錢已經不入他的法眼,但是他還是感受到了李寬對這朗清的重視。


    千金買馬骨,這寬兒還真是舍得啊。


    ……


    “王爺,全部使用鋼鐵來製作這些器件,加工速度實在是太慢了,並且零件的報廢率很高,導致我們每一口大笨鍾的成本都非常的高昂。我們可不可以使用一部分硬木和黃銅來製作,這樣的話,建造速度就會大大的加快。”


    鍾表作坊裏頭,朗清跟李寬匯報著最新的情況。


    這幾天,朗清基本上沒怎麽休息,每天都是在鍾表作坊和鍾表研究所裏麵泡著,為的就是滿足李寬提出的將大笨鍾的產量提升到每個月一千台的目標。


    按照現在的速度,不要說一個月一千台,就是一年也生產不出一千台出來。


    而限製大笨鍾生產速度的正是各個零件的加工速度。


    “使用硬木和黃銅?”


    李寬腦中思索了一番,分析著它的可行性。


    “這些零件一天到晚都在運作,如果使用硬木和黃銅,是否會很快就磨損了呢?這麽一來,時鍾的精度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吧?”


    加工硬木跟加工鋼鐵,這難度差的肯定不是一點兩點,李寬自然也是意識到更換材料的好處。


    但是,如果因為換了材料導致時鍾的精度大幅下降,那就沒有意義了。


    “多少肯定是有一些影響的,但是我們可以選取紫檀木等比較堅硬的木頭,然後多塗一些鯨油來潤滑。並且告訴購買大笨鍾的人家,除了每天要定時上發條之外,間隔十天八天的,還要給大笨鍾塗抹一些鯨油。


    這麽一來,大笨鍾的精度基本上就能夠得到保障了。至於時間久了,差個一分鍾兩分鍾,甚至差個五分鍾十分鍾,其實並不影響一般人家的使用。


    再說了,鍾表研究所可以做一項專門的研究,就是看看這些大笨鍾在使用的過程中,精度是怎麽變化的。後麵我們可以將這些研究的成果,作為一個經驗告訴購買的客戶,讓他們定期重新調整一下時間。”


    朗清跟李寬提出更換材料的建議,顯然是深思熟慮過的。


    作為大笨鍾的發明者,他自然很清楚精度的意義是什麽,也想好了相應的彌補方案。


    “王爺,我倒是覺得朗清的提議不錯。甚至我們的大笨鍾可以根據材料的不同設定不一樣的價格,想要精度更高的大笨鍾,那你就需要支付更多的錢財,如果想要便宜一點,我們也能夠提供便宜的選擇。這樣反倒是可以讓更多的人家能夠買得起大笨鍾呢。”


    王富貴在一旁插話道。


    跟著李寬混了這麽多年,他的商業意識也比以前要強多了。


    很顯然,按照現在明德門的大笨鍾來製作的話,一架大笨鍾哪怕是成本價也要超過一百貫錢。


    製作速度這麽慢,這大笨鍾不在成本價基礎上翻個幾番來賣,鍾表作坊一年下來根本就掙不了幾個錢。


    但是一口大笨鍾賣個幾百貫錢,其實不利於它的大規模推廣。


    畢竟,按照李寬對大笨鍾的期待,雖然剛開始也是把它作為奢侈品來售賣的,但是他是希望大笨鍾能夠走進千家萬戶。


    這東西,畢竟跟鱷魚包包和鏡子之類的意義不大一樣。


    “也行,那就按照你這個想法來搞。王富貴你跟朗清一起商討一下,看看鍾表作坊到底推出幾款大笨鍾會比較合適。”


    李寬想了想,最終還是同意了更換材料的方案。


    先解決有沒有的問題,再解決精度的提高問題吧。


    等到車床和蒸汽機之類的東西搞出來之後,金屬齒輪的加工就沒有那麽難了,到時候鍾表的精度自然就上去了。


    “沒問題,王爺。我都已經想好了,除了在內部的零件材料上進行區分,外麵的殼子也是可以充分體現出大笨鍾檔次差異的。就像是這表盤,價格貴的我們可以給它加上一層玻璃罩子。還有這大笨鍾的底座,我們完全可以把它製作成銅的甚至銀的,如果有人需要金的,也可以。”


    搞技術,王富貴肯定是不行的。


    但是怎麽售賣商品,他顯然還是經驗很豐富的。


    “這些你們看著辦吧。但是本王還有一個要求,一個對鍾表研究所和鍾表作坊提出的永久要求。”


    李寬這話一出,朗清和王富貴站直了身子,做好了仔細聆聽的準備。


    “第一個要求就是更小一點,再小一點!如果有朝一日,這個大笨鍾能夠跟拳頭大小,甚至隻有指頭大小,那麽它的用處就完全不一樣了,我們每個人都可以隨身攜帶一塊鍾表,這裏麵蘊含的商機有多大,你們心中應該有數。”


    聽李寬這麽一說,王富貴不由得咽了口唾沫。


    每個人都有一塊鍾表,真要是做到這個程度,那得生產多少塊鍾表啊?


    不過,跟王富貴的激動相比,朗清的眉頭卻是皺了起來。


    有些東西,越大越難搞。


    但是有些東西,卻是越小越難搞。


    很明顯這大笨鍾是屬於後者。


    不要說指頭大小的鍾表,哪怕就是拳頭大小的,要製作出來也不是一點點難啊。


    這就意味著裏麵的各種零件需要製作的更小,還要保證它們的精度和強度,這裏麵的門檻,可不是一天兩天就能邁過去的。


    “本王的第二個要求,那就是做的更準一點,再準一點。對於普通人家來說,大笨鍾一天差個幾分鍾,甚至差個一刻鍾,都沒什麽太大的影響。但是對於觀獅山書院的學員來說,對於各個實驗室的實驗來說,誤差大了,很多實驗的結果的準確度就差的遠了。”


    “王爺的教誨學生銘記於心,這兩個要求,將作為鍾表研究所的宗旨雕刻在大門口,學生在有生之年,一定製作出讓王爺您滿意的鍾表出來。”


    朗清雖然知道這裏麵的難度。


    但是他是那種越是困難,越有動力去挑戰的人。


    李寬跟觀獅山書院都給了他那麽大的支持,朗清自然不願意辜負這種期待。


    ……


    金太打鐵作坊。


    如今是一片繁忙。


    自從《大唐日報》上麵刊登了金太鐵鍋的廣告之後,金太打鐵作坊的鐵鍋生產量立馬迎來了一個快速上漲。


    如今,鐵鍋已經成為金太打鐵作坊最主要的贏利來源了。


    “師父,前幾天我跟南山建工的劉方吃飯,他跟徒兒說到一個東西,我覺得很有前途。”


    阿牛給金太倒了一杯清茶,然後坐在了旁邊。


    “哦?什麽東西居然讓眼光這麽高的你都感興趣了?”


    金太最近的心情很是不錯,難得的調侃了一下自家徒弟。


    “明德門上不是新安裝了一座大笨鍾嘛?當初劉方也是參與到了安裝大笨鍾的閣樓的修建,所以也是親眼看到了大笨鍾的安裝過程。”


    “大笨鍾?那可是觀獅山書院最新研製出來的新鮮物件,聽說現在可受長安城百姓喜歡了。怎麽,你要說的東西跟大笨鍾有關係?你不會是勸說師父去製作大笨鍾吧?”


    金太不由得提起了幾分興趣。


    作為一名作坊掌櫃,他的眼光自然是不差的。


    大笨鍾的前途,許多人都看到了。


    “當然不是了。聽說為了保證這大笨鍾的製作工藝不被人偷學,在楚王殿下的建議下,朝廷專門成立了一個大唐皇家專利局,誰要是敢在這個時候去仿製大笨鍾,肯定會被楚王殿下拿來殺雞儆猴。”


    先不說能不能做出大笨鍾,哪怕是做得出來,阿牛也不會那麽傻傻的跟楚王府過不去。


    “那你想說什麽?”


    金太還以為自家徒弟不知天高地厚,要挑戰楚王殿下的權威呢。


    現在看來,他的腦子還好沒進水。


    “齒輪,徒兒建議我們作坊可以抽調一部分匠人專門研究齒輪的加工和製作。因為大笨鍾裏頭的零件,很多都是齒輪相關的東西。”


    “齒輪?是那個豪華四輪馬車上也有使用到的東西嗎?”


    金太自然也是聽說過齒輪的,隻是他以前沒有想過自己作坊要生產這東西。


    “沒錯,我有一種預感,以後的很多地方可能都會用到齒輪。現在除了楚王府旗下的一些作坊能夠生產齒輪,其他作坊都還沒有進入這個領域,如今是一個非常好的時機呀。”


    金太沒有立馬答應,而是沉思了片刻。


    “你先去組織幾名匠人研究一下,看看這個齒輪到底好不好搞。然後我跟王掌櫃打聽一下,看看他的意見是什麽。”


    “好的,徒兒立馬去安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孽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山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山堂並收藏大唐孽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