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日子,武媚倒還過得很舒心。
天天伺候著李世民,聽著李世民的憂國憂民。李世民上朝了,武媚便到立政殿與李治和諸位公主們一起玩。
因為不再是才人,後宮裏的嬪妃們也不再針對於她。
而李世民專寵於楊婕妤,讓楊婕妤懷上了他的孩子。
安逸的生活總不會太長,貞觀十四年(640年),徐惠入宮做了徐才人。
據說,徐惠五個月大就開始說話了,四歲就熟讀《論語》、《毛詩》,八歲擅長寫文章,寫下了《擬小山篇》:“仰幽岩而流盼,撫桂枝以凝想。將千齡兮此遇,荃何為兮獨往?”
李世民聽後,很是驚訝,早就想收入後宮,又想著還小。可後來,徐惠的詩廣為流傳,李世民看了也很是喜歡,在徐惠13歲時,就迫不及待的封其為才人,收入了後宮。
而徐惠在入宮之前就讀過李世民的詩,一直與李世民神交著,愛慕著,渴望著。
進了宮,更是全身心的愛著李世民。
讓李世民所著迷的是,徐惠的眼神與武媚頗為相似,讓李世民幾度將其幻想成是武媚,那個一心想征服,而又未得到的女人。
真正的愛情裏,往往容不下有第三者的存在。
徐才人也是如此,憑借著女人的敏感,她能很自然的看出李世民對武侍女的不一般。
於是,徐才人與武侍女結為姐妹,這連徐才人身邊的侍女小環都很是不解:“徐才人貴為五品才人,何需與一個侍女如此套近乎?”
徐才人微笑著,略有所思:“小環,你不懂。當你什麽時候真正的愛了,也許就會明白了。”
小環確實不懂:“這就叫愛屋及烏嗎?”
徐才人不答,隻是笑。
徐才人聽說宮裏有個楊婕妤,曾經讓皇上專寵過,如今懷上了孩子,故而帶上禮物前去探望:“楊婕妤,聽聞您懷了皇上的骨肉,我特來探望。”
楊婕妤苦笑了一下:“可能徐才人更感興趣的是皇上等了我十二年吧?”
徐才人搖了搖頭:“這個我還真不知。”
楊婕妤表情冷漠:“君王的心是難以猜測的,誰也別想成為皇上心中的唯一,除了長孫皇後。皇上雖然等了我十二年,打動了我,也征服了我。但也在征服的同時,皇上的心也不在了。也許他除了長孫皇後,不會真正的愛上任何一個女人。一切,不過是一個征服的過程與遊戲。為的隻是排遣他對長孫皇後的思念而已。他很了不起,可以將仇恨化於無形。但他也很不是東西,當征服了一個女人之後,他就又有了下一個目標。還是要那麽說,除了長孫皇後。別的不說,單單看長孫皇後為皇上生下的三個兒子,四個女兒,就可見皇上對皇後的情感了。”
徐才人微笑著:“楊婕妤多心了,妹妹今天來真的隻是探望您的。長孫皇後能得皇上厚愛,自有其道理。咱們誰也比不了,無非是隨遇而安,平靜渡日罷了,想不了太多。”
楊婕妤拉著徐才人的手:“妹妹能如此想,那是再好不過。姐姐有些不舒服,就不多留你了。”
這是明顯的逐客令,徐才人那麽聰慧的人怎麽能聽不出來呢?
她識趣的離開。
楊婕妤把徐才人送來的東西讓人仔細的檢查了,食物中含有紅花之類的滑胎之藥。
楊婕妤搖了搖頭:“哎,你這是何苦呢?要了我肚子裏的孩子,皇上的兒子依然還是那麽多。更不用說,你連半個兒子都沒有。”
可楊婕妤不知道的是,徐才人不會傻到自己送去的食物裏含有滑胎的藥物。
這東西是在徐才人走半路上的時候,被鄭昭媛派的侍女動了手腳。
好在,楊婕妤並不想將此事告訴皇上。她所想的是,也許寬容可以讓人洗心革麵,重新做人。這一點兒,她是從李世民的身上學到的。
仇恨隻會讓人痛苦,而大度與寬容,卻能讓人活得很自在。
正如武媚,活得很簡單,一天隻想著如何與李治和晉陽公主玩耍,如何在李世民遇上困難的時候偶爾提上兩句自己的意見。
正是貞觀十四年(640年),李世民任命契苾何力為蔥山道副大總管,讓他跟隨交河道行軍大總管侯君集率軍征討高昌國。
侯君集滅高昌後,在未奏請李世民的情況將一些沒有罪的人發配,又私自將高昌國寶物據為己有。手下將士們知道後也開始盜取金銀珠寶,侯君集害怕自己做的醜事被揭發,於是不敢治將士們的罪。
等到侯君集班師迴朝,司法官將侯君集下獄,使得侯君集心中很是不快。
好在中書郎岑文本以為侯君集是功臣大將,不能輕加屈辱,於是上書李世民請求將侯君集釋放。
但侯君集的心中卻落下了一個印跡。他本出身行伍,沒有讀過什麽書,獲得高官厚祿以後才開始讀書學習,參與官員的選拔,定製考核題目。很多的事情,他都是憑借心情來做事。他覺得平定一個國家,是大功一件,迴朝以後反被關押,心裏是怎麽想怎麽不是滋味。
他覺得不光是他有功,他的關係網絡也不錯,自己的女婿賀蘭楚石可是在東宮任職。
也許是受重視的日子長了,這麽一點點兒的委屈,反而有些受不了了。
為了此事,李世民也是傷透了腦筋:“這侯君集,是治他的罪也不是,不治他的罪也不是。”
武媚站在一旁:“那分是功大,還是過大呢?”
李世民道:“自然是功大於過。”
武媚答:“那不就是了嗎?以功抵過,應當無罪。”
李世民還是覺得不妥當:“可他把一群的將士帶壞了。”
武媚答:“那就關上一陣子,以做懲罰,再放出來,因功獎勵。懲罰與獎勵分開,有功則獎,有過則罰,互不幹擾。”
李世民豁然開朗:“這法子好,該罰的罰,該賞的賞。就這麽定了,朕先關他一陣子,再放出來給以獎賞。”
此時的李世民與武媚,更像是異性朋友,而且是沒有利益關係的異性朋友。
武媚樂於幫助李世民,必要的時候說出自己的簡介。李世民也願意把心中的煩惱講給武媚聽。
這讓武媚已經忘記了自己的花樣年華,忘記了曾經想要追求的愛情。
但李世民和李默卻從來沒有忘記過,一直在等她。
還有讓她更想不到的,李世民的六弟荊王李元景入宮朝見,聽聞武媚已經從武才人降為侍女了,小聲的對李世民講:“二哥,你這身邊的侍女長得好是標致。二哥可否賞給六弟,帶迴去做個妾室?”
李世民看了一眼李元景:“六弟好眼光啊!隻是,這個侍女朕是留給自己用的。她曾經是朕的才人,因為某些原因才降為了侍女。不過這一切都是暫時的,六弟還是不要惦記的好。”
對李世民說想要武媚的還不止是荊王李元景,他的十二弟彭思王李元則也曾說過這樣的話。
不僅僅是如此,李元景沒能得逞,於年底找了個理由,上表請求行封禪禮,而借機去見了李世民。
說到底,是因為武媚成天都在李世民的跟前,見到了李世民,也就見到了武媚。
李世民拒絕了行封禪之禮,認為自己的作為還不夠。
同時,他也看到了李元景看武媚的眼神。
李世民並沒有生氣,而是在心中想:“武媚,你早晚會是朕的女人。越多的人看上你,證明朕的眼光沒錯。”
然而,李世民萬萬沒想到,他的兒子李治也看上了武媚,而且鍾情於武媚。
貞觀十五年(641年),李治13歲,已經到了成婚的年齡。
李世民想為李治選妃,李治總說:“兒臣還小,不想娶親。”
李世民隻以為是李治舍不得離開他:“雉奴,父王答應你,你完婚了也可以住在宮中,長與父王為伴。”
可李治依然說:“不是這個原因。兒臣真的還小,等過兩年再說吧!”
李世民很是疼愛李治,便也不再強求。
可李世民沒想到的是,李治常常偷偷的尾隨在武媚的身後,靜靜的觀看著,愛慕著。
時而,武媚轉過身看到了李治,李治總會做出一副巧遇的樣子:“真巧,武姐姐也在這裏。雉奴正想尋姐姐呢!”
武媚並不以為然:“雉奴找奴婢到底是為了何事啊?”
李治摸了摸腦袋:“其實也沒什麽重要的事情,就是好久沒見到武姐姐了,甚是想念。”
武媚微笑著:“好久?多久?咱們好像昨天還見過的吧?”
李治憨厚的笑著:“是嗎?我怎麽覺得過了好久好久都沒見到武姐姐了。”
武媚還是老樣子,摸了摸李治的頭:“傻孩子,武姐姐一直都在,不管你什麽時候想找奴婢了,都可以來的。其實武姐姐也特別特別的想看到你。”
李治聽了這話特別的開心:“是嗎?那雉奴每天都來找武姐姐,武姐姐可不要嫌雉奴煩哦!”
武媚笑了笑:“怎麽會呢?武姐姐不會嫌雉奴煩的。武姐姐可是看著你長大的哦!晉陽公主呢?奴婢記得她可是你的小跟屁蟲。”
正說著呢,晉陽公主就在後麵喊:“九哥,九哥……你跑得好快,兕子快追不上了。”
最快更新無錯小說閱讀,請訪問 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小說!
天天伺候著李世民,聽著李世民的憂國憂民。李世民上朝了,武媚便到立政殿與李治和諸位公主們一起玩。
因為不再是才人,後宮裏的嬪妃們也不再針對於她。
而李世民專寵於楊婕妤,讓楊婕妤懷上了他的孩子。
安逸的生活總不會太長,貞觀十四年(640年),徐惠入宮做了徐才人。
據說,徐惠五個月大就開始說話了,四歲就熟讀《論語》、《毛詩》,八歲擅長寫文章,寫下了《擬小山篇》:“仰幽岩而流盼,撫桂枝以凝想。將千齡兮此遇,荃何為兮獨往?”
李世民聽後,很是驚訝,早就想收入後宮,又想著還小。可後來,徐惠的詩廣為流傳,李世民看了也很是喜歡,在徐惠13歲時,就迫不及待的封其為才人,收入了後宮。
而徐惠在入宮之前就讀過李世民的詩,一直與李世民神交著,愛慕著,渴望著。
進了宮,更是全身心的愛著李世民。
讓李世民所著迷的是,徐惠的眼神與武媚頗為相似,讓李世民幾度將其幻想成是武媚,那個一心想征服,而又未得到的女人。
真正的愛情裏,往往容不下有第三者的存在。
徐才人也是如此,憑借著女人的敏感,她能很自然的看出李世民對武侍女的不一般。
於是,徐才人與武侍女結為姐妹,這連徐才人身邊的侍女小環都很是不解:“徐才人貴為五品才人,何需與一個侍女如此套近乎?”
徐才人微笑著,略有所思:“小環,你不懂。當你什麽時候真正的愛了,也許就會明白了。”
小環確實不懂:“這就叫愛屋及烏嗎?”
徐才人不答,隻是笑。
徐才人聽說宮裏有個楊婕妤,曾經讓皇上專寵過,如今懷上了孩子,故而帶上禮物前去探望:“楊婕妤,聽聞您懷了皇上的骨肉,我特來探望。”
楊婕妤苦笑了一下:“可能徐才人更感興趣的是皇上等了我十二年吧?”
徐才人搖了搖頭:“這個我還真不知。”
楊婕妤表情冷漠:“君王的心是難以猜測的,誰也別想成為皇上心中的唯一,除了長孫皇後。皇上雖然等了我十二年,打動了我,也征服了我。但也在征服的同時,皇上的心也不在了。也許他除了長孫皇後,不會真正的愛上任何一個女人。一切,不過是一個征服的過程與遊戲。為的隻是排遣他對長孫皇後的思念而已。他很了不起,可以將仇恨化於無形。但他也很不是東西,當征服了一個女人之後,他就又有了下一個目標。還是要那麽說,除了長孫皇後。別的不說,單單看長孫皇後為皇上生下的三個兒子,四個女兒,就可見皇上對皇後的情感了。”
徐才人微笑著:“楊婕妤多心了,妹妹今天來真的隻是探望您的。長孫皇後能得皇上厚愛,自有其道理。咱們誰也比不了,無非是隨遇而安,平靜渡日罷了,想不了太多。”
楊婕妤拉著徐才人的手:“妹妹能如此想,那是再好不過。姐姐有些不舒服,就不多留你了。”
這是明顯的逐客令,徐才人那麽聰慧的人怎麽能聽不出來呢?
她識趣的離開。
楊婕妤把徐才人送來的東西讓人仔細的檢查了,食物中含有紅花之類的滑胎之藥。
楊婕妤搖了搖頭:“哎,你這是何苦呢?要了我肚子裏的孩子,皇上的兒子依然還是那麽多。更不用說,你連半個兒子都沒有。”
可楊婕妤不知道的是,徐才人不會傻到自己送去的食物裏含有滑胎的藥物。
這東西是在徐才人走半路上的時候,被鄭昭媛派的侍女動了手腳。
好在,楊婕妤並不想將此事告訴皇上。她所想的是,也許寬容可以讓人洗心革麵,重新做人。這一點兒,她是從李世民的身上學到的。
仇恨隻會讓人痛苦,而大度與寬容,卻能讓人活得很自在。
正如武媚,活得很簡單,一天隻想著如何與李治和晉陽公主玩耍,如何在李世民遇上困難的時候偶爾提上兩句自己的意見。
正是貞觀十四年(640年),李世民任命契苾何力為蔥山道副大總管,讓他跟隨交河道行軍大總管侯君集率軍征討高昌國。
侯君集滅高昌後,在未奏請李世民的情況將一些沒有罪的人發配,又私自將高昌國寶物據為己有。手下將士們知道後也開始盜取金銀珠寶,侯君集害怕自己做的醜事被揭發,於是不敢治將士們的罪。
等到侯君集班師迴朝,司法官將侯君集下獄,使得侯君集心中很是不快。
好在中書郎岑文本以為侯君集是功臣大將,不能輕加屈辱,於是上書李世民請求將侯君集釋放。
但侯君集的心中卻落下了一個印跡。他本出身行伍,沒有讀過什麽書,獲得高官厚祿以後才開始讀書學習,參與官員的選拔,定製考核題目。很多的事情,他都是憑借心情來做事。他覺得平定一個國家,是大功一件,迴朝以後反被關押,心裏是怎麽想怎麽不是滋味。
他覺得不光是他有功,他的關係網絡也不錯,自己的女婿賀蘭楚石可是在東宮任職。
也許是受重視的日子長了,這麽一點點兒的委屈,反而有些受不了了。
為了此事,李世民也是傷透了腦筋:“這侯君集,是治他的罪也不是,不治他的罪也不是。”
武媚站在一旁:“那分是功大,還是過大呢?”
李世民道:“自然是功大於過。”
武媚答:“那不就是了嗎?以功抵過,應當無罪。”
李世民還是覺得不妥當:“可他把一群的將士帶壞了。”
武媚答:“那就關上一陣子,以做懲罰,再放出來,因功獎勵。懲罰與獎勵分開,有功則獎,有過則罰,互不幹擾。”
李世民豁然開朗:“這法子好,該罰的罰,該賞的賞。就這麽定了,朕先關他一陣子,再放出來給以獎賞。”
此時的李世民與武媚,更像是異性朋友,而且是沒有利益關係的異性朋友。
武媚樂於幫助李世民,必要的時候說出自己的簡介。李世民也願意把心中的煩惱講給武媚聽。
這讓武媚已經忘記了自己的花樣年華,忘記了曾經想要追求的愛情。
但李世民和李默卻從來沒有忘記過,一直在等她。
還有讓她更想不到的,李世民的六弟荊王李元景入宮朝見,聽聞武媚已經從武才人降為侍女了,小聲的對李世民講:“二哥,你這身邊的侍女長得好是標致。二哥可否賞給六弟,帶迴去做個妾室?”
李世民看了一眼李元景:“六弟好眼光啊!隻是,這個侍女朕是留給自己用的。她曾經是朕的才人,因為某些原因才降為了侍女。不過這一切都是暫時的,六弟還是不要惦記的好。”
對李世民說想要武媚的還不止是荊王李元景,他的十二弟彭思王李元則也曾說過這樣的話。
不僅僅是如此,李元景沒能得逞,於年底找了個理由,上表請求行封禪禮,而借機去見了李世民。
說到底,是因為武媚成天都在李世民的跟前,見到了李世民,也就見到了武媚。
李世民拒絕了行封禪之禮,認為自己的作為還不夠。
同時,他也看到了李元景看武媚的眼神。
李世民並沒有生氣,而是在心中想:“武媚,你早晚會是朕的女人。越多的人看上你,證明朕的眼光沒錯。”
然而,李世民萬萬沒想到,他的兒子李治也看上了武媚,而且鍾情於武媚。
貞觀十五年(641年),李治13歲,已經到了成婚的年齡。
李世民想為李治選妃,李治總說:“兒臣還小,不想娶親。”
李世民隻以為是李治舍不得離開他:“雉奴,父王答應你,你完婚了也可以住在宮中,長與父王為伴。”
可李治依然說:“不是這個原因。兒臣真的還小,等過兩年再說吧!”
李世民很是疼愛李治,便也不再強求。
可李世民沒想到的是,李治常常偷偷的尾隨在武媚的身後,靜靜的觀看著,愛慕著。
時而,武媚轉過身看到了李治,李治總會做出一副巧遇的樣子:“真巧,武姐姐也在這裏。雉奴正想尋姐姐呢!”
武媚並不以為然:“雉奴找奴婢到底是為了何事啊?”
李治摸了摸腦袋:“其實也沒什麽重要的事情,就是好久沒見到武姐姐了,甚是想念。”
武媚微笑著:“好久?多久?咱們好像昨天還見過的吧?”
李治憨厚的笑著:“是嗎?我怎麽覺得過了好久好久都沒見到武姐姐了。”
武媚還是老樣子,摸了摸李治的頭:“傻孩子,武姐姐一直都在,不管你什麽時候想找奴婢了,都可以來的。其實武姐姐也特別特別的想看到你。”
李治聽了這話特別的開心:“是嗎?那雉奴每天都來找武姐姐,武姐姐可不要嫌雉奴煩哦!”
武媚笑了笑:“怎麽會呢?武姐姐不會嫌雉奴煩的。武姐姐可是看著你長大的哦!晉陽公主呢?奴婢記得她可是你的小跟屁蟲。”
正說著呢,晉陽公主就在後麵喊:“九哥,九哥……你跑得好快,兕子快追不上了。”
最快更新無錯小說閱讀,請訪問 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