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人配貼身侍衛,這可是聞所未聞。
李世民的過於疼愛,也讓武媚麵臨著更大的危險。
所謂防不甚防,也就是這個道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很多人都認為,隻以成敗論英雄,何以人品論高下。隻要策劃周密,無所謂是否卑鄙。
可很多人也忽略了,人品高的若成魔,那比魔還要厲害。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禮讓三分;人若再犯我,那必是十倍還之,誰也不是傻瓜,可以一輩子被人牽著鼻子玩。
故有雲:我傻,千萬別以為我真傻,不過是讓著你,希望你有悔改之意;我仁慈,也許並不是因為你,你若不領情,別怪我翻臉無情;也許我的原諒並不是因為你,你卻把寬容當成了縱容的資本,才發現,原來這個世界並不是隻有你一個聰明人,那我隻能說抱歉,你的算計在我的算計裏,算來算去,無非算的都是自己。
武媚很善良,不願意傷害任何人,但也不代表可以被任何人所傷害。
李默自然是很高興,可以天天看到武媚。
而武媚卻顯得很不自然,李世民特殊的照顧,讓她與後宮中的人都顯得格格不入。
如此的特殊照顧,讓皇宮的人對她是有了更多的巴結,更多的堤防,也有更多的暗地裏的傷害。
除了後宮的嬪妃,還有李世民的兒子們,為了帝位之爭,也都想著辦法的與武媚套近乎。
當然,母親還有的,自然是後宮的嬪妃出頭;母親不在的,就讓自己的王妃與之靠近。甚至於,其母與王妃一起想要拉攏武媚。
這讓武媚顯得非常之忙,倒也打發了宮中難熬的歲月。
陰德妃總是備好好酒好菜,請武媚前往武德殿相聚。
這陰德妃與李世民之間也有著扯不清的恩怨。
陰德妃本名陰月娥,父親陰世師,為隋驃騎將軍、張掖太守、武賁郎將、樓煩太守、長安太守、左翊衛將軍。
617年,李淵在太原起義時,其五子,李世民的五弟李智雲,被陰世師所殺害,年僅14歲。
李淵入長安以後,將陰世師殺了,其子陰弘智因年幼而得以免死,其女則成了李世民的妃子。
李世民登基以後,陰世師之女陰月娥被冊封為陰德妃。
陰德妃的弟弟陰弘智,因玄武門之變揭發李建成昆明池之變陰謀有功,升遷至吏部侍郎、禦史中丞等高官顯職。
陰德妃的兒子,李世民的第五子李祐被封為齊王時,陰弘智兼任齊王府長史。
陰弘智在當時可謂榮寵至極,能與李世民的大舅哥長孫無忌分庭抗禮。
有不少勳貴子弟與陰弘智交攀,想借此謀取仕途,還慫恿陰弘智擁立齊王李祐奪儲的野心。
貞觀12年(638年),李祐正好因病迴長安調養身體。
陰弘智便勸說李祐:“你的兄弟之多,你要招募壯士以自衛。”
李祐不解:“舅舅的意思,還要讓我防著自己的兄弟陷害於我不成?”
陰弘智笑了笑:“齊王乃是帝王之子,而帝王之子曆代都有兄弟相殘之事,不可不防。再者說,借此壯大自己的勢力,指不定日後用得上。”
李祐皺了皺眉頭:“舅舅的意思,是想讓我一爭儲君之位?”
陰弘智點了點頭:“嗯,為何不可呢?當年皇上也是將帝王之位從兄弟的手中奪過來的。但這需要有長時間的準備,選擇良好的時機。若能讓皇上自行廢了太子,再立你為太子,是上策。若皇上不能立你為太子,用武力奪取帝王之位,是下策。如何行事,都需要有足夠的實力。你舅母的哥哥燕弘信足智多謀,舅舅可將其引薦於你。”
不久後,燕弘信與其兄弟燕弘亮便去見了李祐。李祐熱情的接待他們,並賜給他們許多金錢布帛,讓他們招募死士。
燕弘亮獻策:“齊王,趁你在京都,可要常去探望您的母親。她在後宮位於四妃之二,要讓她支持您的爭儲之事。再者,若要打敗太子,還需要在太子府有您的人。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齊王妃是韋挺之女,這韋挺銀青光祿大夫,行黃門侍郎,兼魏王府事,常與房玄齡、王珪、魏征、戴胄等一起當顧問,參議政事。齊王可要讓齊王妃常迴家探望她的父親啊!”
李祐覺得很有道理,一方麵讓齊王妃常迴娘家探望韋挺,打聽消息。另一方麵,李祐常入宮中探望母親陰德妃。
這一日,李祐前來,陰德妃準備了好酒好菜,並派侍女惠兒將武媚請到了武德殿。
武媚隻是一個五品才人,自是不好推托,帶著貼身侍女小翠,貼身侍衛李默,還有兩個專門為武媚試菜的宮女小蘭和小雨,一起來到了武德殿。
武媚不敢忘了宮規,行禮參見了陰德妃。
陰德妃很熱情的走過來,牽著武媚的手:“妹妹,這是家宴,無需多禮。”
武媚被陰德妃拉到桌子旁坐下。
小雨和小蘭上前,異口同聲的說:“陰德妃,奴婢得罪了,這都是皇上的意思,奴婢不敢不從。”
陰德妃示意讓她們試菜,並說:“妹妹,這皇上對你可是很特別啊!其實這些菜已經有人試過了。”
武媚感覺到有些不自在:“姐姐,我也沒辦法。之前讓她們迴去,不用跟著來的,可她們……”
小雨微笑著:“這不關武才人的事。奴婢隻聽命是皇上,是皇上讓奴婢寸步不離的。”
陰德妃笑了:“嗬嗬……我沒別的意思,不過是有些羨慕妹妹罷了。來,吃菜。”
陰德妃給武媚夾菜,並用眼神示意讓齊王給武媚倒酒。
齊王站起來,走到武媚的跟前:“武才人如今得皇上寵愛有加,日後還希望武才人能在父王麵前替我多多美言幾句。”
武媚站了起來:“齊王貴為皇子,武媚怎受得起齊王敬酒?”
陰德妃道:“妹妹是見外了吧?齊王是我的兒子,你我同是陛下的嬪妃,我的兒子便是妹妹的兒子。兒子給母親敬酒,那是理所當然的,沒什麽受不起的。”
武媚沒再推托,但心裏想著好笑:“我能生出這麽大的兒子嗎?比我的歲數都要大。”
武媚當然知道陰德妃的用意,隻是假裝不懂,吃吃喝喝,隨意的說些家常,便走了。
路上,李默問:“武才人準備站在哪個親王的身邊呢?這後宮裏有兒子的,隻怕大多都與武才人拉攏過關係吧?”
武媚咧嘴一笑:“也不明白她們找我做什麽,我能起到什麽作用呢?不過,雖說有兒子的嬪妃都與我拉攏過關係,但也並非都有想幫兒子爭儲的心思。韋貴妃和燕賢妃便隻是單純的與我交好,從來沒把他們的兒子拉進來。若是讓我選擇,我更願意站在燕賢妃的身旁,支持越王李貞,他必定是我堂姐燕賢妃的兒子。隻是我那姐姐半個字都不曾提起過。”
李默遲疑了一下,問道:“每日等你迴去休息了,我都要迴去向皇上稟報你一日的行程,甚至於還包括和嬪妃們都說了一些什麽。今天這事情,要如實稟報嗎?”
武媚搖了搖頭:“閑話家常你照實說就行,有關嬪妃們要幫兒子的事情,還是不要提了。皇上若是因此而懲罰嬪妃們,我也於心不忍。我本就不願意卷入這些紛爭中。讓她們自己想辦法鬥吧,結果如何,對我來說都不重要。陪我去看看燕賢妃。”
武媚來到燕賢妃的安仁殿,其目的就是想問明白燕賢妃有沒想過為兒子爭儲之事。
結果,燕賢妃先是很吃驚,而後是拂袖一笑:“妹妹啊,姐姐是深知自己的份量。論資格,儲君的位子就算不是太子李承乾的,那也得是長孫皇後所生的兒子。論朝堂之上,長孫皇後的哥哥長孫無忌權高位重,也定是會支持長孫皇後的兒子。這種爭不贏的事情,何必費心去爭呢?其實貴為皇子,已經是一世的榮華富貴,何必非要做帝王呢?”
武媚這才明白的點了點頭,深感燕賢妃的見解有道理。
武媚從安仁殿出來,還沒迴到自己的住處,便又有人來找:“武才人,奴婢是王修媛的侍女。王修媛請武才人一起用晚餐。”
武媚點了點頭,示意讓那侍女先迴去。
李默笑著:“武才人如今可是大忙人,應酬繁多啊!”
武媚轉過身來:“好啊,你竟敢嘲笑我?看我不打你。”
武媚追著,李默放慢步伐的跑著,跑快了怕武媚追不上。
這讓李默感覺著又像是迴到了宮外的生活,很是開心。可他卻沒想過,宮中的耳目眾多,他與武媚的嬉笑打鬧,那是會傳到皇上的耳朵裏的。侍衛與嬪妃打鬧,可是犯了忌諱。
沒一會兒,就到了晚飯時間,武媚去見了王修媛。
王修媛是蔣王李惲的母親,曾經也想過要讓兒子一爭儲君之位,為此,她需要先拚命的往上爬,讓自己列入四妃。那她對皇上很是疼愛的武才人便是恨之入骨。
她一直想找機會除掉武才人,卻又因為皇上的特殊照顧,很難下手。
最快更新無錯小說閱讀,請訪問 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小說!
李世民的過於疼愛,也讓武媚麵臨著更大的危險。
所謂防不甚防,也就是這個道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很多人都認為,隻以成敗論英雄,何以人品論高下。隻要策劃周密,無所謂是否卑鄙。
可很多人也忽略了,人品高的若成魔,那比魔還要厲害。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禮讓三分;人若再犯我,那必是十倍還之,誰也不是傻瓜,可以一輩子被人牽著鼻子玩。
故有雲:我傻,千萬別以為我真傻,不過是讓著你,希望你有悔改之意;我仁慈,也許並不是因為你,你若不領情,別怪我翻臉無情;也許我的原諒並不是因為你,你卻把寬容當成了縱容的資本,才發現,原來這個世界並不是隻有你一個聰明人,那我隻能說抱歉,你的算計在我的算計裏,算來算去,無非算的都是自己。
武媚很善良,不願意傷害任何人,但也不代表可以被任何人所傷害。
李默自然是很高興,可以天天看到武媚。
而武媚卻顯得很不自然,李世民特殊的照顧,讓她與後宮中的人都顯得格格不入。
如此的特殊照顧,讓皇宮的人對她是有了更多的巴結,更多的堤防,也有更多的暗地裏的傷害。
除了後宮的嬪妃,還有李世民的兒子們,為了帝位之爭,也都想著辦法的與武媚套近乎。
當然,母親還有的,自然是後宮的嬪妃出頭;母親不在的,就讓自己的王妃與之靠近。甚至於,其母與王妃一起想要拉攏武媚。
這讓武媚顯得非常之忙,倒也打發了宮中難熬的歲月。
陰德妃總是備好好酒好菜,請武媚前往武德殿相聚。
這陰德妃與李世民之間也有著扯不清的恩怨。
陰德妃本名陰月娥,父親陰世師,為隋驃騎將軍、張掖太守、武賁郎將、樓煩太守、長安太守、左翊衛將軍。
617年,李淵在太原起義時,其五子,李世民的五弟李智雲,被陰世師所殺害,年僅14歲。
李淵入長安以後,將陰世師殺了,其子陰弘智因年幼而得以免死,其女則成了李世民的妃子。
李世民登基以後,陰世師之女陰月娥被冊封為陰德妃。
陰德妃的弟弟陰弘智,因玄武門之變揭發李建成昆明池之變陰謀有功,升遷至吏部侍郎、禦史中丞等高官顯職。
陰德妃的兒子,李世民的第五子李祐被封為齊王時,陰弘智兼任齊王府長史。
陰弘智在當時可謂榮寵至極,能與李世民的大舅哥長孫無忌分庭抗禮。
有不少勳貴子弟與陰弘智交攀,想借此謀取仕途,還慫恿陰弘智擁立齊王李祐奪儲的野心。
貞觀12年(638年),李祐正好因病迴長安調養身體。
陰弘智便勸說李祐:“你的兄弟之多,你要招募壯士以自衛。”
李祐不解:“舅舅的意思,還要讓我防著自己的兄弟陷害於我不成?”
陰弘智笑了笑:“齊王乃是帝王之子,而帝王之子曆代都有兄弟相殘之事,不可不防。再者說,借此壯大自己的勢力,指不定日後用得上。”
李祐皺了皺眉頭:“舅舅的意思,是想讓我一爭儲君之位?”
陰弘智點了點頭:“嗯,為何不可呢?當年皇上也是將帝王之位從兄弟的手中奪過來的。但這需要有長時間的準備,選擇良好的時機。若能讓皇上自行廢了太子,再立你為太子,是上策。若皇上不能立你為太子,用武力奪取帝王之位,是下策。如何行事,都需要有足夠的實力。你舅母的哥哥燕弘信足智多謀,舅舅可將其引薦於你。”
不久後,燕弘信與其兄弟燕弘亮便去見了李祐。李祐熱情的接待他們,並賜給他們許多金錢布帛,讓他們招募死士。
燕弘亮獻策:“齊王,趁你在京都,可要常去探望您的母親。她在後宮位於四妃之二,要讓她支持您的爭儲之事。再者,若要打敗太子,還需要在太子府有您的人。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齊王妃是韋挺之女,這韋挺銀青光祿大夫,行黃門侍郎,兼魏王府事,常與房玄齡、王珪、魏征、戴胄等一起當顧問,參議政事。齊王可要讓齊王妃常迴家探望她的父親啊!”
李祐覺得很有道理,一方麵讓齊王妃常迴娘家探望韋挺,打聽消息。另一方麵,李祐常入宮中探望母親陰德妃。
這一日,李祐前來,陰德妃準備了好酒好菜,並派侍女惠兒將武媚請到了武德殿。
武媚隻是一個五品才人,自是不好推托,帶著貼身侍女小翠,貼身侍衛李默,還有兩個專門為武媚試菜的宮女小蘭和小雨,一起來到了武德殿。
武媚不敢忘了宮規,行禮參見了陰德妃。
陰德妃很熱情的走過來,牽著武媚的手:“妹妹,這是家宴,無需多禮。”
武媚被陰德妃拉到桌子旁坐下。
小雨和小蘭上前,異口同聲的說:“陰德妃,奴婢得罪了,這都是皇上的意思,奴婢不敢不從。”
陰德妃示意讓她們試菜,並說:“妹妹,這皇上對你可是很特別啊!其實這些菜已經有人試過了。”
武媚感覺到有些不自在:“姐姐,我也沒辦法。之前讓她們迴去,不用跟著來的,可她們……”
小雨微笑著:“這不關武才人的事。奴婢隻聽命是皇上,是皇上讓奴婢寸步不離的。”
陰德妃笑了:“嗬嗬……我沒別的意思,不過是有些羨慕妹妹罷了。來,吃菜。”
陰德妃給武媚夾菜,並用眼神示意讓齊王給武媚倒酒。
齊王站起來,走到武媚的跟前:“武才人如今得皇上寵愛有加,日後還希望武才人能在父王麵前替我多多美言幾句。”
武媚站了起來:“齊王貴為皇子,武媚怎受得起齊王敬酒?”
陰德妃道:“妹妹是見外了吧?齊王是我的兒子,你我同是陛下的嬪妃,我的兒子便是妹妹的兒子。兒子給母親敬酒,那是理所當然的,沒什麽受不起的。”
武媚沒再推托,但心裏想著好笑:“我能生出這麽大的兒子嗎?比我的歲數都要大。”
武媚當然知道陰德妃的用意,隻是假裝不懂,吃吃喝喝,隨意的說些家常,便走了。
路上,李默問:“武才人準備站在哪個親王的身邊呢?這後宮裏有兒子的,隻怕大多都與武才人拉攏過關係吧?”
武媚咧嘴一笑:“也不明白她們找我做什麽,我能起到什麽作用呢?不過,雖說有兒子的嬪妃都與我拉攏過關係,但也並非都有想幫兒子爭儲的心思。韋貴妃和燕賢妃便隻是單純的與我交好,從來沒把他們的兒子拉進來。若是讓我選擇,我更願意站在燕賢妃的身旁,支持越王李貞,他必定是我堂姐燕賢妃的兒子。隻是我那姐姐半個字都不曾提起過。”
李默遲疑了一下,問道:“每日等你迴去休息了,我都要迴去向皇上稟報你一日的行程,甚至於還包括和嬪妃們都說了一些什麽。今天這事情,要如實稟報嗎?”
武媚搖了搖頭:“閑話家常你照實說就行,有關嬪妃們要幫兒子的事情,還是不要提了。皇上若是因此而懲罰嬪妃們,我也於心不忍。我本就不願意卷入這些紛爭中。讓她們自己想辦法鬥吧,結果如何,對我來說都不重要。陪我去看看燕賢妃。”
武媚來到燕賢妃的安仁殿,其目的就是想問明白燕賢妃有沒想過為兒子爭儲之事。
結果,燕賢妃先是很吃驚,而後是拂袖一笑:“妹妹啊,姐姐是深知自己的份量。論資格,儲君的位子就算不是太子李承乾的,那也得是長孫皇後所生的兒子。論朝堂之上,長孫皇後的哥哥長孫無忌權高位重,也定是會支持長孫皇後的兒子。這種爭不贏的事情,何必費心去爭呢?其實貴為皇子,已經是一世的榮華富貴,何必非要做帝王呢?”
武媚這才明白的點了點頭,深感燕賢妃的見解有道理。
武媚從安仁殿出來,還沒迴到自己的住處,便又有人來找:“武才人,奴婢是王修媛的侍女。王修媛請武才人一起用晚餐。”
武媚點了點頭,示意讓那侍女先迴去。
李默笑著:“武才人如今可是大忙人,應酬繁多啊!”
武媚轉過身來:“好啊,你竟敢嘲笑我?看我不打你。”
武媚追著,李默放慢步伐的跑著,跑快了怕武媚追不上。
這讓李默感覺著又像是迴到了宮外的生活,很是開心。可他卻沒想過,宮中的耳目眾多,他與武媚的嬉笑打鬧,那是會傳到皇上的耳朵裏的。侍衛與嬪妃打鬧,可是犯了忌諱。
沒一會兒,就到了晚飯時間,武媚去見了王修媛。
王修媛是蔣王李惲的母親,曾經也想過要讓兒子一爭儲君之位,為此,她需要先拚命的往上爬,讓自己列入四妃。那她對皇上很是疼愛的武才人便是恨之入骨。
她一直想找機會除掉武才人,卻又因為皇上的特殊照顧,很難下手。
最快更新無錯小說閱讀,請訪問 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