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媚望著李世民那茫然的眼睛,突然感覺這是一個可憐的人,她上前,用手在李世民的眼前晃動了一下:“喂,陛下,您沒事吧?”
李世民笑了笑:“朕沒事。”
武媚也跟著笑了笑:“那陛下今天是要跟臣妾講故事呢,還是帶臣妾去什麽地方?”
李世民牽著武媚的手,去了城牆,坐在了城牆之上:“你害怕嗎?”
武媚搖了搖頭:“沒什麽害怕的。坐在這上麵,比臣妾麵對你的時候要好得多。”
李世民緊緊的握著武媚的手,像是生怕武媚從城牆上掉下去:“你就那麽怕朕?到現在也是如此?”
武媚點了點頭,並沒有多說什麽。
李世民仰頭望著天上的月亮:“其實朕就如同那輪殘月,高高在上,卻身單影隻,有著深深的孤獨感。”
武媚有些不解:“怎麽會呢?陛下後宮有無數佳麗,朝堂上還有那麽多的大臣。”
李世民往下麵指了指:“你看看下麵,能看見什麽?”
武媚搖了搖頭:“現在天太黑了,看不清楚。”
李世民笑了,笑得有些冷漠,笑中帶著帝王的孤獨:“嗬嗬……高處不勝寒。朕坐得太高,看下去也是什麽都看不清楚。後宮佳麗無數,除了向朕諂媚的,憑借著姿色想得到提升的,貴為皇妃的想把自己的親戚弄到朝堂之上而對朕笑臉相迎的,還剩下多少隻想著朕的喜怒哀樂的嬪妃?朝堂之上的大臣,有多少是隻想著為大唐社稷著想而沒有私心的,又有多少能對朕講真話的,而不管怎麽樣,能剩下多少能讓朕與之一談心裏話的大臣呢?結果就像現在這樣,朕坐得太高,下麵一片漆黑,朕看不清楚,隻能獨坐在城牆上,空對著殘月一訴衷腸。說些不敢對嬪妃說的話,不敢對大臣說的話。就因為朕是皇上。”
武媚把頭靠在李世民的肩膀上:“不,以後你還有臣妾。有什麽想說的話可以告訴臣妾。臣妾與朝堂的大臣無關,也不關心他們的前程,也不想得到陛下的提升。這個‘才人’的封號已經太重了,啥時候陛下不高興,把臣妾降為侍女,臣妾倒還要感謝陛下。”
李世民好像真找到了可以說說心裏話的人,但又感覺著有幾分失落:“怎麽,就那麽不願意做朕的女人?”
武媚坐直了:“臣妾可以做陛下的知音、朋友、出氣筒,但不敢做陛下的女人。因為臣妾不想去爭寵,不敢去愛上一個君王。君王的愛太博大了,分到臣妾這裏就會所剩無幾。臣妾曾夢想有一個專情的男人,一生隻鍾情於臣妾一個人。陛下是指定做不到的,所以臣妾也就不指望,更不敢和陛下談愛情。”
李世民拿手敲了敲武媚的頭:“傻丫頭,你還有得選擇嗎?不管你承認不承認,現在也是朕的女人了。隻是朕確實不缺一個在床上逆來順受的嬪妃,也就不想勉強你罷了。今晚可不能聊到天亮,朕可吃不消。走吧,陪朕睡覺去。”
武媚心裏毛毛的,很害怕。
李世民看了出來:“別怕,朕就躺在你旁邊,什麽也不做。”
這一夜下來,武媚對李世民的畏懼之心更淡了,因為李世民確實合著衣服倒床就睡,沒有半點兒過份的行為。
第二天,武媚精神抖擻的迴去,臉上還帶著笑容。與往常一樣,劉公公依然帶來了皇上的賞賜。
幾次下來,武媚受皇上寵幸的事情就傳開了。隻是讓劉公公都感覺奇怪的是,武才才倍受寵幸,卻不被提升。
而武媚一點兒的爭寵之心都沒有。
讓武媚吃驚的是,這一次來送賞賜的,還有一個小公公是她所認識的。
此人正是王公子,可怎麽就進宮當了太監了?這讓武媚百思不得其解。
武媚愣愣的看著王公公,被劉公公看出來了。
但劉公公並沒有多想,隻以為可能是遠親,想就此與武才人拉攏關係,便轉身對王公公說:“小王,以後你就跟著我,一起伺候皇上吧。魏公公如今老了,要出宮養老,正好缺人。”
王公公在宮中也有些日子了,而且在下層呆著,所受的苦可不是一點點兒,也懂得了察言觀色,說話與行為舉止的分寸。
他隻是稍微的看了一眼武媚,便將眼神收了迴去,他不想就因為自己的多看那麽兩眼,給武媚帶去什麽危險。
他滿臉高興的在劉公公麵前卑躬屈膝著:“謝謝劉公公。”
武媚無法當著眾人的麵問王公公事情的緣由,隻好等待機會再問個明白。
這武媚一得寵,宮中的其他嬪妃也就常來走動了。隻是,那些比她品級高的嬪妃們,通常會派一個侍女前來通知她過去一見。
來找她的人還真是不少,韋昭容、鄭充儀、韋貴妃、蕭美人、楊婕妤的侍女都有過來。
這些人是各有目的的,韋貴妃乃是四妃之首,無意於巴結,隻是想與皇上喜歡的嬪妃走得近些,把關係搞得融洽一些。
而韋昭容,本是韋貴妃的堂妹,她的父親韋匡伯是韋貴妃父親韋圓成的親弟弟。
其實這韋貴妃與韋昭容都不是初嫁。
韋貴妃(本名韋珪)初嫁隋朝民部尚書李子雄之子李瑉,還生下一女李氏,被李世民封為生下定襄縣主。李子雄在隋大業九年(613年)隨楊玄感造反,兵敗被殺。
韋昭容(本名韋尼子)初嫁王世充長子王玄應為皇太子妃,在當李唐占領王世充的洛陽後,除王玄恕投靠寇仲外,其餘王姓子弟皆投降李唐,但所有王姓子弟皆在送迴長安途中遭人暗算身亡。王玄應也在其中。
李世民之所以同時娶了韋家姐妹,那是因為韋氏乃是“李武韋楊”聯姻政治集團的四姓之一,韋氏家族的社會地位和政治影響或許是李世民同時選韋氏二女入府的重要原因。
至於是否真的喜歡還是其次。
正如當初召武媚進宮,與武媚的父親武士彠是大唐的開國功臣有著重要因素是一樣的。
楊婕妤是隋朝觀王**的孫女,魏王府諮議參軍楊恭道的第三女。
而蕭美人,是蕭鑠的第二個女兒,這與江南蕭氏家族也是有著重要關係的。
李世民所選入宮的嬪妃,其家族大多有著重要的地位,隻有這鄭充容,不知是何原因被選入宮中的。她隻是被寵幸過一段時間,得了充容的封號,之後就不再受寵了。
想想這李世民,說是風流,卻也可憐,婚姻與政治緊緊相連,哪有什麽功夫去考慮情感的問題?
他的這些嬪妃也是如此,喜歡不喜歡都是要嫁的,皇命不可違。本來家族顯貴,早就衣食無憂,若是嫁到平常百姓家,或許還能多些自在。嫁給了皇帝,那是給家族增光,帶著使命而入宮闈。爭寵是一定要爭的,她們在後宮的地位越高,對家族的影響也是越大的。
武媚先去了韋貴妃所居住的安仁殿,必定按品級,這是最不敢怠慢的。
其實武媚並不喜歡這些應酬,但在宮中,她也確實煩悶得很。在民間,她還有同伴知己,能閑時說說話。在宮裏,她時常看著某一個宮女或是太監,因為說錯了什麽話,做錯了什麽事,就被責罰。
保命的本能讓她小心翼翼,不敢輕易的和別人說什麽。對李世民的大膽,那是她認為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東西需要保護。
貴妃所住的地方是不一樣,寬敞,豪華,連桌椅和擺設都不一樣。不像她所居的地方,隻是一個很小的房間。
武媚很懂規矩的向韋貴妃行禮:“拜見韋貴妃。”
韋貴妃溫柔的笑著:“同是服侍皇上,都是自家姐妹,就不必多禮了。來,坐過來,嚐嚐禦膳房剛送過來的點心。”
武媚看著桌子上的點心,心想:“怪不得那麽多人拚了命的往上爬,這待遇的差距實在是太大了。吃的,穿的,住的,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就連身邊的侍女都要多好幾個,還有公公在一旁聽著差遣。”
她輕輕地走過去,端正的坐在韋貴的對麵,想吃,卻又不敢動手去拿。
韋貴從盤子裏拿了一個點心放到武媚的手上:“幹嗎這麽客氣,以後有空了,常常姐姐這裏走動走動。”
武媚從安仁殿出來,一路上走著,一聲不語,心裏還牽掛著王公公。
小翠倒在一旁說個不停:“姐姐,說不定要不了多久,姐姐也能住上這樣的地方。光看皇上給姐姐的賞賜,就能看出皇上有多喜歡姐姐。”
這時,武媚看到王公公急匆匆的走在路上,不知道要去做什麽。
武媚轉過身,看著小翠:“你先迴去,我想一個人走走。”
小翠隻好一個人先走了。
武媚追上去,把王公公拉到一處僻靜的地方:“王公子,你怎麽,怎麽……”
武媚說不下去了。
王公公看到武媚,眼淚從眼眶裏流了出來:“我可算找到你了。你進宮後不久,我也就進來了。可是皇宮這麽大,規矩那麽多,我不好成天的尋你,也不好四處的打聽你的下落,怕給你添麻煩。”
最快更新無錯小說閱讀,請訪問 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小說!
李世民笑了笑:“朕沒事。”
武媚也跟著笑了笑:“那陛下今天是要跟臣妾講故事呢,還是帶臣妾去什麽地方?”
李世民牽著武媚的手,去了城牆,坐在了城牆之上:“你害怕嗎?”
武媚搖了搖頭:“沒什麽害怕的。坐在這上麵,比臣妾麵對你的時候要好得多。”
李世民緊緊的握著武媚的手,像是生怕武媚從城牆上掉下去:“你就那麽怕朕?到現在也是如此?”
武媚點了點頭,並沒有多說什麽。
李世民仰頭望著天上的月亮:“其實朕就如同那輪殘月,高高在上,卻身單影隻,有著深深的孤獨感。”
武媚有些不解:“怎麽會呢?陛下後宮有無數佳麗,朝堂上還有那麽多的大臣。”
李世民往下麵指了指:“你看看下麵,能看見什麽?”
武媚搖了搖頭:“現在天太黑了,看不清楚。”
李世民笑了,笑得有些冷漠,笑中帶著帝王的孤獨:“嗬嗬……高處不勝寒。朕坐得太高,看下去也是什麽都看不清楚。後宮佳麗無數,除了向朕諂媚的,憑借著姿色想得到提升的,貴為皇妃的想把自己的親戚弄到朝堂之上而對朕笑臉相迎的,還剩下多少隻想著朕的喜怒哀樂的嬪妃?朝堂之上的大臣,有多少是隻想著為大唐社稷著想而沒有私心的,又有多少能對朕講真話的,而不管怎麽樣,能剩下多少能讓朕與之一談心裏話的大臣呢?結果就像現在這樣,朕坐得太高,下麵一片漆黑,朕看不清楚,隻能獨坐在城牆上,空對著殘月一訴衷腸。說些不敢對嬪妃說的話,不敢對大臣說的話。就因為朕是皇上。”
武媚把頭靠在李世民的肩膀上:“不,以後你還有臣妾。有什麽想說的話可以告訴臣妾。臣妾與朝堂的大臣無關,也不關心他們的前程,也不想得到陛下的提升。這個‘才人’的封號已經太重了,啥時候陛下不高興,把臣妾降為侍女,臣妾倒還要感謝陛下。”
李世民好像真找到了可以說說心裏話的人,但又感覺著有幾分失落:“怎麽,就那麽不願意做朕的女人?”
武媚坐直了:“臣妾可以做陛下的知音、朋友、出氣筒,但不敢做陛下的女人。因為臣妾不想去爭寵,不敢去愛上一個君王。君王的愛太博大了,分到臣妾這裏就會所剩無幾。臣妾曾夢想有一個專情的男人,一生隻鍾情於臣妾一個人。陛下是指定做不到的,所以臣妾也就不指望,更不敢和陛下談愛情。”
李世民拿手敲了敲武媚的頭:“傻丫頭,你還有得選擇嗎?不管你承認不承認,現在也是朕的女人了。隻是朕確實不缺一個在床上逆來順受的嬪妃,也就不想勉強你罷了。今晚可不能聊到天亮,朕可吃不消。走吧,陪朕睡覺去。”
武媚心裏毛毛的,很害怕。
李世民看了出來:“別怕,朕就躺在你旁邊,什麽也不做。”
這一夜下來,武媚對李世民的畏懼之心更淡了,因為李世民確實合著衣服倒床就睡,沒有半點兒過份的行為。
第二天,武媚精神抖擻的迴去,臉上還帶著笑容。與往常一樣,劉公公依然帶來了皇上的賞賜。
幾次下來,武媚受皇上寵幸的事情就傳開了。隻是讓劉公公都感覺奇怪的是,武才才倍受寵幸,卻不被提升。
而武媚一點兒的爭寵之心都沒有。
讓武媚吃驚的是,這一次來送賞賜的,還有一個小公公是她所認識的。
此人正是王公子,可怎麽就進宮當了太監了?這讓武媚百思不得其解。
武媚愣愣的看著王公公,被劉公公看出來了。
但劉公公並沒有多想,隻以為可能是遠親,想就此與武才人拉攏關係,便轉身對王公公說:“小王,以後你就跟著我,一起伺候皇上吧。魏公公如今老了,要出宮養老,正好缺人。”
王公公在宮中也有些日子了,而且在下層呆著,所受的苦可不是一點點兒,也懂得了察言觀色,說話與行為舉止的分寸。
他隻是稍微的看了一眼武媚,便將眼神收了迴去,他不想就因為自己的多看那麽兩眼,給武媚帶去什麽危險。
他滿臉高興的在劉公公麵前卑躬屈膝著:“謝謝劉公公。”
武媚無法當著眾人的麵問王公公事情的緣由,隻好等待機會再問個明白。
這武媚一得寵,宮中的其他嬪妃也就常來走動了。隻是,那些比她品級高的嬪妃們,通常會派一個侍女前來通知她過去一見。
來找她的人還真是不少,韋昭容、鄭充儀、韋貴妃、蕭美人、楊婕妤的侍女都有過來。
這些人是各有目的的,韋貴妃乃是四妃之首,無意於巴結,隻是想與皇上喜歡的嬪妃走得近些,把關係搞得融洽一些。
而韋昭容,本是韋貴妃的堂妹,她的父親韋匡伯是韋貴妃父親韋圓成的親弟弟。
其實這韋貴妃與韋昭容都不是初嫁。
韋貴妃(本名韋珪)初嫁隋朝民部尚書李子雄之子李瑉,還生下一女李氏,被李世民封為生下定襄縣主。李子雄在隋大業九年(613年)隨楊玄感造反,兵敗被殺。
韋昭容(本名韋尼子)初嫁王世充長子王玄應為皇太子妃,在當李唐占領王世充的洛陽後,除王玄恕投靠寇仲外,其餘王姓子弟皆投降李唐,但所有王姓子弟皆在送迴長安途中遭人暗算身亡。王玄應也在其中。
李世民之所以同時娶了韋家姐妹,那是因為韋氏乃是“李武韋楊”聯姻政治集團的四姓之一,韋氏家族的社會地位和政治影響或許是李世民同時選韋氏二女入府的重要原因。
至於是否真的喜歡還是其次。
正如當初召武媚進宮,與武媚的父親武士彠是大唐的開國功臣有著重要因素是一樣的。
楊婕妤是隋朝觀王**的孫女,魏王府諮議參軍楊恭道的第三女。
而蕭美人,是蕭鑠的第二個女兒,這與江南蕭氏家族也是有著重要關係的。
李世民所選入宮的嬪妃,其家族大多有著重要的地位,隻有這鄭充容,不知是何原因被選入宮中的。她隻是被寵幸過一段時間,得了充容的封號,之後就不再受寵了。
想想這李世民,說是風流,卻也可憐,婚姻與政治緊緊相連,哪有什麽功夫去考慮情感的問題?
他的這些嬪妃也是如此,喜歡不喜歡都是要嫁的,皇命不可違。本來家族顯貴,早就衣食無憂,若是嫁到平常百姓家,或許還能多些自在。嫁給了皇帝,那是給家族增光,帶著使命而入宮闈。爭寵是一定要爭的,她們在後宮的地位越高,對家族的影響也是越大的。
武媚先去了韋貴妃所居住的安仁殿,必定按品級,這是最不敢怠慢的。
其實武媚並不喜歡這些應酬,但在宮中,她也確實煩悶得很。在民間,她還有同伴知己,能閑時說說話。在宮裏,她時常看著某一個宮女或是太監,因為說錯了什麽話,做錯了什麽事,就被責罰。
保命的本能讓她小心翼翼,不敢輕易的和別人說什麽。對李世民的大膽,那是她認為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東西需要保護。
貴妃所住的地方是不一樣,寬敞,豪華,連桌椅和擺設都不一樣。不像她所居的地方,隻是一個很小的房間。
武媚很懂規矩的向韋貴妃行禮:“拜見韋貴妃。”
韋貴妃溫柔的笑著:“同是服侍皇上,都是自家姐妹,就不必多禮了。來,坐過來,嚐嚐禦膳房剛送過來的點心。”
武媚看著桌子上的點心,心想:“怪不得那麽多人拚了命的往上爬,這待遇的差距實在是太大了。吃的,穿的,住的,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就連身邊的侍女都要多好幾個,還有公公在一旁聽著差遣。”
她輕輕地走過去,端正的坐在韋貴的對麵,想吃,卻又不敢動手去拿。
韋貴從盤子裏拿了一個點心放到武媚的手上:“幹嗎這麽客氣,以後有空了,常常姐姐這裏走動走動。”
武媚從安仁殿出來,一路上走著,一聲不語,心裏還牽掛著王公公。
小翠倒在一旁說個不停:“姐姐,說不定要不了多久,姐姐也能住上這樣的地方。光看皇上給姐姐的賞賜,就能看出皇上有多喜歡姐姐。”
這時,武媚看到王公公急匆匆的走在路上,不知道要去做什麽。
武媚轉過身,看著小翠:“你先迴去,我想一個人走走。”
小翠隻好一個人先走了。
武媚追上去,把王公公拉到一處僻靜的地方:“王公子,你怎麽,怎麽……”
武媚說不下去了。
王公公看到武媚,眼淚從眼眶裏流了出來:“我可算找到你了。你進宮後不久,我也就進來了。可是皇宮這麽大,規矩那麽多,我不好成天的尋你,也不好四處的打聽你的下落,怕給你添麻煩。”
最快更新無錯小說閱讀,請訪問 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