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武媚想不到的是,沒過幾天,劉公公就來了:“武才人,準備一下吧,皇上今天晚上召見您。”
武媚愣在了屋裏,半晌沒迴過神來。
劉公公上前:“武才人,武才人,別隻顧著高興,快快準備,別讓皇上永等。”
武媚這才開始梳妝打扮,可一拿起胭脂,心中又想:“我既然不愛他,為何還要塗脂抹粉?所謂女為悅己都容,我這又算是什麽呢?不如素顏前去,沒準皇上看著感覺我並不是那麽好看,說不定就把我放出宮去了。”
她想得很天真,或許是因為必定還小。
武媚放下手中的胭脂,站起身來,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服,看著劉公公:“走吧!”
劉公公很詫異:“武才人就這樣去見皇上?”
武媚眼珠子一轉:“劉公公,皇上平日裏見多了濃妝豔抹的嬪妃,而我就偏要用素顏真容以麵君。”
劉公公笑了笑:“嗬嗬……武才人說的是,沒準皇上看到您的別出心裁,與眾不同之處,會更加的喜歡您。”
武媚聽這話,愣了一下,心想:“真的會是那樣的結果嗎?”
但她話已經說了出去,劉公公也已經帶著她前往甘露殿,想化妝來不及了,隻好揣著一顆忐忑不安的心,多種結果的猜測,來到了甘露殿。
李世民並沒有像上次一樣隻是披著外衣,而是整裝坐在屋裏的桌子旁邊:“來了。”
武媚渾身發抖的跪拜在地上:“臣妾拜見陛下。”
李世民看著這個驚恐的女人,不由得笑了:“起來吧!”李世民走近低著頭的武媚:“你就那麽怕朕?”
武媚點了點頭:“嗯,很怕。”
李世民拉著武媚的手:“放心,朕今晚不動你,朕隻想帶著你去一個地方。”
武媚想躲而不敢躲的任由李世民拉著,到了淩煙閣,點亮了屋裏四周的油燈。屋中有一個平台,平台上還有不少的長明燈,長年由專人照顧,從不曾熄滅。
武媚感覺很好看,緊繃的神經也放鬆了,好奇的問:“陛下,這是用來做什麽的?真好看。”
李世民皺了皺眉頭:“這每一盞燈都是一個人,一個已經死去的人。有冤死的大臣,有功勳卓越的功臣。朕明年就要重返大明宮,前來悼念一下。”
武媚感覺奇怪:“為什麽叫重返?”
李世民拉著武媚坐了下來:“貞觀八年(634年),大明宮就建好了。朕本來已經遷居於大明宮,卻因為去年(636年),長孫皇後在大明宮病逝,朕時常忍不住會來到這太極宮的承慶殿和淩煙閣思念皇後,索性就遷迴了太極宮,迴憶朕與皇後在這裏的點點滴滴。”
武媚沒想到李世民也是一個重情的男人,可又想:“重情還在後宮選那麽多的嬪妃?與隋文帝比起來差遠了。”
李世民看著武媚發呆的樣子,倒覺得挺是可愛:“傻丫頭,想什麽呢?”
武媚迴過神來,感覺這稱唿不錯,有一種長輩對晚輩的溺愛之感,抬起頭來:“陛下,傻丫頭在想些燈的故事。”
她將話題岔開,一是不想問起長孫皇後勾起了皇上的傷心事,二是她也不好直接把剛才所想說出來。
李世民拿起一盞長明燈,遞到武媚的手上:“你看看這盞燈是誰的?”
武媚拿著長明燈仔細的看著,看到燈座上刻著三個字,隨口念著:“劉文靜。”
李世民迴想了一下,說道:“這劉文靜可說是幫助先帝策劃太原起義,創建唐朝的功臣。卻因為感覺自己屢建軍功,地位遠不如他的摯友裴寂,心中不平,常在議論朝政時與裴寂對立。劉文靜與其兄弟劉文起又遇事不合,兄弟反目。劉文起竟然誣告劉文靜有謀反之意,裴寂更是添油加醋,硬是勸先帝以社稷為重,為防範於未然,將劉文靜斬殺了。朕於貞觀三年(629年)才為其平反。他是冤死的功臣,也死在度量太小,沒有城府的嫉妒之心。”
武媚聽得心中寒冷,不免感歎:“兄弟與朋友都會背叛的人,也不見得怎麽樣。”
李世民用手指在武媚的鼻子上刮了一下:“傻丫頭,你還小,不懂得官場的爾虞我詐,也不明白權貴的兄弟之情。”
武媚還是沒能抵擋住心中的好奇,想知道李世民的愛情,她想了想,還是把之前沒問的話問出了口:“陛下,跟臣妾談談您和長孫皇後的愛情故事吧!”
李世民還真沒想過這是一段“愛情故事”,他拉著武媚的手,去了承慶殿。
隻見,承慶殿中有一幅長孫皇後的畫像,讓李世民看得如癡如醉。
武媚在一旁看著也深內感動,心想:“看來皇上對皇後真的是一往情深,皇後已經死了,他皇宮嬪妃無數,卻始終對皇後念念不忘。”
李世民用手靠近長孫皇後的畫像,想摸而又怕把畫像摸壞了。隻能閉上雙眼,想象著長孫皇後的模樣,想象著他的手已經觸摸到了長孫皇後的臉頰。
此時,承慶殿的一道屏風倒了,還傳來一個孩子的喊疼聲:“哎喲……”
驚得李世民和武媚都迴頭看。
原來是李世民的第九子晉王李治,爬在倒掉的屏風上麵。
武媚機靈的跑過去,把李治扶了起來:“你是誰的孩子?大半夜了還不去睡覺。”
隻聽到李世民大笑:“哈哈哈……在朕的後宮,還能有誰的孩子?治兒,你這麽晚了,怎麽還不休息?”
李治憋著嘴就想哭,淚水順著眼角流下:“父王,兒臣想念母後。”
李世民懷抱著李治,父子倆相擁而泣。
武媚看到了李世民軟弱的一麵,感覺皇上也並不是那麽可怕。
過了一會兒,李世民替李治抹去眼淚,令公公將其帶迴去休息。
承慶殿就隻有李世民和武媚。
武媚四處看著,拿起了長孫皇後所寫的《女則》,隨意的翻閱著,看著裏麵全記載著以往婦女行善之事,使得本性善良的武媚看了很是喜歡,忍不住的一直看下去。
李世民看著武媚專注的樣子,也是忍不住的喜歡著,從身後懷抱著武媚。
武媚放鬆的神經又緊繃起來,手上拿的《女則》掉到了地上。
李世民將武媚抱了起來,武媚不敢拒絕,但想起了李世民之前所說今晚不會動她,於是壯膽問:“陛下可是一個守信之人?”
李世民很堅定的說:“當然,莫說朕是一國之君,單單身為七尺男兒,也定當做到一言九鼎。”
武媚掙脫著從李世民的懷裏跳到了地上:“那臣妾就放心了,陛下之前說過,今晚不會動臣妾的。”
李世民先是一愣,而後放聲大笑:“哈哈哈……原來傻丫頭一點也不傻,還有些鬼精鬼精的。朕說過的話肯定做數。”
他的心裏在想著:“早晚有一天,你會愛上朕,自己跑到朕的懷裏。”
這一夜,武媚和李世民就在承慶殿一直聊天。
武媚總是好奇的問東問西,李世民不厭其煩的給武媚講著他與皇後之間的故事,講著他是如何的助先帝奪得江山,收得中原,平定叛亂。這些故事,一直都是他的驕傲,講起來是眉飛色舞。
雖然武媚沒有看到戰場上的李世民,隻是聽故事她也看到了一個英雄的形象。
時間過得很快,到了李世民應該上早朝的時候了,李世民透過窗戶看了看外麵的天色:“朕得走了。”
武媚卻覺得還沒聽夠:“陛下,臣妾還想聽。”
李世民拍了拍武媚的手:“你一夜不睡,還不快迴去休息?朕要去上早朝了。你要是還想聽,過兩天,過兩天朕再跟你講。”
武媚點了點頭,被劉公公帶著離去。
武媚迴房的時候,其實感覺有些困乏,合著衣服就上床睡覺了。
小翠隻以為是武才人昨夜伺候皇上累著了,不敢打擾。
武媚中午飯時還沒睡來,小翠又不敢叫醒,隻好看了看就從屋裏走了出來。
屋外的禦女、寶林們七嘴八舌的評論著。
“這武才人看來在這裏住不了多久了。”
“那可不,人家有狐媚之術,會勾引皇上,哪像我們這些啊?”
“沒錯,看她那走路的姿勢,渾身抖著狐狸的騷味。”
“還有那眼睛,看女人都在發騷,真是惡心死了。”
小翠聽不下去了,走了過去:“是啊,武才人就是會勾引皇上。你們就不想勾引皇上嗎?那光想也沒用啊,還得有機會。”
八品柳采女一巴掌打在了小翠的臉上:“你算個什麽東西?不過武才人身邊的一個婢女,也敢這麽和我們說話。”
小翠一巴掌還了迴去:“對,我隻是一個婢女,那也是五品才人的婢女。打狗還得看主人呢,你敢打我?你又算是個什麽東西。”
柳采女正要還手,劉公公帶著皇上給武媚的賞賜來了:“武才人,皇上有賞。武才人,皇上有賞……”
小翠借勢倒在了地上,哭泣著:“柳采女,你別打了,別打了。”
其實柳采女的手根本沒碰到小翠,聽到劉公公的聲音就把手收了迴來。
劉公公走過來:“小翠,怎麽了?”
小翠假哭著:“柳采女罵武才人是妖精,我聽不下去就讓她別說了,她就打我。”
劉公公也不問事情真相如何,直接喊著:“來人,把這個柳采女拉出去杖斃了。”
此時,柳采女才嚇得跪到了地上:“劉公公饒命,劉公公饒命。”
這時候,她隻顧著求饒了,根本顧不上去爭論是非對錯。
最快更新無錯小說閱讀,請訪問 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小說!
武媚愣在了屋裏,半晌沒迴過神來。
劉公公上前:“武才人,武才人,別隻顧著高興,快快準備,別讓皇上永等。”
武媚這才開始梳妝打扮,可一拿起胭脂,心中又想:“我既然不愛他,為何還要塗脂抹粉?所謂女為悅己都容,我這又算是什麽呢?不如素顏前去,沒準皇上看著感覺我並不是那麽好看,說不定就把我放出宮去了。”
她想得很天真,或許是因為必定還小。
武媚放下手中的胭脂,站起身來,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服,看著劉公公:“走吧!”
劉公公很詫異:“武才人就這樣去見皇上?”
武媚眼珠子一轉:“劉公公,皇上平日裏見多了濃妝豔抹的嬪妃,而我就偏要用素顏真容以麵君。”
劉公公笑了笑:“嗬嗬……武才人說的是,沒準皇上看到您的別出心裁,與眾不同之處,會更加的喜歡您。”
武媚聽這話,愣了一下,心想:“真的會是那樣的結果嗎?”
但她話已經說了出去,劉公公也已經帶著她前往甘露殿,想化妝來不及了,隻好揣著一顆忐忑不安的心,多種結果的猜測,來到了甘露殿。
李世民並沒有像上次一樣隻是披著外衣,而是整裝坐在屋裏的桌子旁邊:“來了。”
武媚渾身發抖的跪拜在地上:“臣妾拜見陛下。”
李世民看著這個驚恐的女人,不由得笑了:“起來吧!”李世民走近低著頭的武媚:“你就那麽怕朕?”
武媚點了點頭:“嗯,很怕。”
李世民拉著武媚的手:“放心,朕今晚不動你,朕隻想帶著你去一個地方。”
武媚想躲而不敢躲的任由李世民拉著,到了淩煙閣,點亮了屋裏四周的油燈。屋中有一個平台,平台上還有不少的長明燈,長年由專人照顧,從不曾熄滅。
武媚感覺很好看,緊繃的神經也放鬆了,好奇的問:“陛下,這是用來做什麽的?真好看。”
李世民皺了皺眉頭:“這每一盞燈都是一個人,一個已經死去的人。有冤死的大臣,有功勳卓越的功臣。朕明年就要重返大明宮,前來悼念一下。”
武媚感覺奇怪:“為什麽叫重返?”
李世民拉著武媚坐了下來:“貞觀八年(634年),大明宮就建好了。朕本來已經遷居於大明宮,卻因為去年(636年),長孫皇後在大明宮病逝,朕時常忍不住會來到這太極宮的承慶殿和淩煙閣思念皇後,索性就遷迴了太極宮,迴憶朕與皇後在這裏的點點滴滴。”
武媚沒想到李世民也是一個重情的男人,可又想:“重情還在後宮選那麽多的嬪妃?與隋文帝比起來差遠了。”
李世民看著武媚發呆的樣子,倒覺得挺是可愛:“傻丫頭,想什麽呢?”
武媚迴過神來,感覺這稱唿不錯,有一種長輩對晚輩的溺愛之感,抬起頭來:“陛下,傻丫頭在想些燈的故事。”
她將話題岔開,一是不想問起長孫皇後勾起了皇上的傷心事,二是她也不好直接把剛才所想說出來。
李世民拿起一盞長明燈,遞到武媚的手上:“你看看這盞燈是誰的?”
武媚拿著長明燈仔細的看著,看到燈座上刻著三個字,隨口念著:“劉文靜。”
李世民迴想了一下,說道:“這劉文靜可說是幫助先帝策劃太原起義,創建唐朝的功臣。卻因為感覺自己屢建軍功,地位遠不如他的摯友裴寂,心中不平,常在議論朝政時與裴寂對立。劉文靜與其兄弟劉文起又遇事不合,兄弟反目。劉文起竟然誣告劉文靜有謀反之意,裴寂更是添油加醋,硬是勸先帝以社稷為重,為防範於未然,將劉文靜斬殺了。朕於貞觀三年(629年)才為其平反。他是冤死的功臣,也死在度量太小,沒有城府的嫉妒之心。”
武媚聽得心中寒冷,不免感歎:“兄弟與朋友都會背叛的人,也不見得怎麽樣。”
李世民用手指在武媚的鼻子上刮了一下:“傻丫頭,你還小,不懂得官場的爾虞我詐,也不明白權貴的兄弟之情。”
武媚還是沒能抵擋住心中的好奇,想知道李世民的愛情,她想了想,還是把之前沒問的話問出了口:“陛下,跟臣妾談談您和長孫皇後的愛情故事吧!”
李世民還真沒想過這是一段“愛情故事”,他拉著武媚的手,去了承慶殿。
隻見,承慶殿中有一幅長孫皇後的畫像,讓李世民看得如癡如醉。
武媚在一旁看著也深內感動,心想:“看來皇上對皇後真的是一往情深,皇後已經死了,他皇宮嬪妃無數,卻始終對皇後念念不忘。”
李世民用手靠近長孫皇後的畫像,想摸而又怕把畫像摸壞了。隻能閉上雙眼,想象著長孫皇後的模樣,想象著他的手已經觸摸到了長孫皇後的臉頰。
此時,承慶殿的一道屏風倒了,還傳來一個孩子的喊疼聲:“哎喲……”
驚得李世民和武媚都迴頭看。
原來是李世民的第九子晉王李治,爬在倒掉的屏風上麵。
武媚機靈的跑過去,把李治扶了起來:“你是誰的孩子?大半夜了還不去睡覺。”
隻聽到李世民大笑:“哈哈哈……在朕的後宮,還能有誰的孩子?治兒,你這麽晚了,怎麽還不休息?”
李治憋著嘴就想哭,淚水順著眼角流下:“父王,兒臣想念母後。”
李世民懷抱著李治,父子倆相擁而泣。
武媚看到了李世民軟弱的一麵,感覺皇上也並不是那麽可怕。
過了一會兒,李世民替李治抹去眼淚,令公公將其帶迴去休息。
承慶殿就隻有李世民和武媚。
武媚四處看著,拿起了長孫皇後所寫的《女則》,隨意的翻閱著,看著裏麵全記載著以往婦女行善之事,使得本性善良的武媚看了很是喜歡,忍不住的一直看下去。
李世民看著武媚專注的樣子,也是忍不住的喜歡著,從身後懷抱著武媚。
武媚放鬆的神經又緊繃起來,手上拿的《女則》掉到了地上。
李世民將武媚抱了起來,武媚不敢拒絕,但想起了李世民之前所說今晚不會動她,於是壯膽問:“陛下可是一個守信之人?”
李世民很堅定的說:“當然,莫說朕是一國之君,單單身為七尺男兒,也定當做到一言九鼎。”
武媚掙脫著從李世民的懷裏跳到了地上:“那臣妾就放心了,陛下之前說過,今晚不會動臣妾的。”
李世民先是一愣,而後放聲大笑:“哈哈哈……原來傻丫頭一點也不傻,還有些鬼精鬼精的。朕說過的話肯定做數。”
他的心裏在想著:“早晚有一天,你會愛上朕,自己跑到朕的懷裏。”
這一夜,武媚和李世民就在承慶殿一直聊天。
武媚總是好奇的問東問西,李世民不厭其煩的給武媚講著他與皇後之間的故事,講著他是如何的助先帝奪得江山,收得中原,平定叛亂。這些故事,一直都是他的驕傲,講起來是眉飛色舞。
雖然武媚沒有看到戰場上的李世民,隻是聽故事她也看到了一個英雄的形象。
時間過得很快,到了李世民應該上早朝的時候了,李世民透過窗戶看了看外麵的天色:“朕得走了。”
武媚卻覺得還沒聽夠:“陛下,臣妾還想聽。”
李世民拍了拍武媚的手:“你一夜不睡,還不快迴去休息?朕要去上早朝了。你要是還想聽,過兩天,過兩天朕再跟你講。”
武媚點了點頭,被劉公公帶著離去。
武媚迴房的時候,其實感覺有些困乏,合著衣服就上床睡覺了。
小翠隻以為是武才人昨夜伺候皇上累著了,不敢打擾。
武媚中午飯時還沒睡來,小翠又不敢叫醒,隻好看了看就從屋裏走了出來。
屋外的禦女、寶林們七嘴八舌的評論著。
“這武才人看來在這裏住不了多久了。”
“那可不,人家有狐媚之術,會勾引皇上,哪像我們這些啊?”
“沒錯,看她那走路的姿勢,渾身抖著狐狸的騷味。”
“還有那眼睛,看女人都在發騷,真是惡心死了。”
小翠聽不下去了,走了過去:“是啊,武才人就是會勾引皇上。你們就不想勾引皇上嗎?那光想也沒用啊,還得有機會。”
八品柳采女一巴掌打在了小翠的臉上:“你算個什麽東西?不過武才人身邊的一個婢女,也敢這麽和我們說話。”
小翠一巴掌還了迴去:“對,我隻是一個婢女,那也是五品才人的婢女。打狗還得看主人呢,你敢打我?你又算是個什麽東西。”
柳采女正要還手,劉公公帶著皇上給武媚的賞賜來了:“武才人,皇上有賞。武才人,皇上有賞……”
小翠借勢倒在了地上,哭泣著:“柳采女,你別打了,別打了。”
其實柳采女的手根本沒碰到小翠,聽到劉公公的聲音就把手收了迴來。
劉公公走過來:“小翠,怎麽了?”
小翠假哭著:“柳采女罵武才人是妖精,我聽不下去就讓她別說了,她就打我。”
劉公公也不問事情真相如何,直接喊著:“來人,把這個柳采女拉出去杖斃了。”
此時,柳采女才嚇得跪到了地上:“劉公公饒命,劉公公饒命。”
這時候,她隻顧著求饒了,根本顧不上去爭論是非對錯。
最快更新無錯小說閱讀,請訪問 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