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曹操的身影終於不見,王寶玉才終於舒了一口氣,“嘿嘿,二哥,你聽我慢慢給你解釋……”
哼,關羽的臉色異常鐵青,根本不想搭理王寶玉和範金強,神情中還帶著幾分落寞,然後冷冷的命令眾人,立刻迴兵樊口。
關羽一言不發,王寶玉卻不能不說話,厚著臉皮跟上去,不停的解釋。關羽豈能聽進去這些,甚至現在都有些後悔,恨不得追去把曹操斬於刀下。
王寶玉看出來了關羽的心思,最後隻能搬出迷信的那一套,“二哥,咱倆也不是外人,誠實說,我這麽做也是為了你。”
關羽冷豔看了王寶玉一眼,目光凜冽,嚇得王寶玉一個哆嗦,若不是和劉備結義,他信關羽此時殺自己的心都有。
王寶玉穩穩神,低聲說道:“二哥,其實曹操是你命裏的貴人。二哥你先別急著表態,不光是你,咱們大哥也是如此,曹操一死,也會對大哥的運程產生不利。多了我就不說了,咱們兄弟倆知道就行了。”
不是不說了,而是王寶玉實在不知道該怎麽繼續編下去,好在關羽聽到最後兩句話,既然跟大哥有關,眉間大疙瘩便消了。
再說曹操,生怕關羽翻臉再行追來,一路倉惶奔逃,速度倒是超快,中午時分,一行百十人便出了穀口,又走了兩個時辰,終於望見了南郡。
早有士兵飛奔前去稟報,駐守南郡的大將曹仁,一聽說老大來了,連忙出城迎接。曹操看到了曹仁,那根緊繃的神經一鬆,來不及說一句話,悶哼一聲,昏倒在地。
醒來之時,卻已經是深夜。曹操披衣起床,來到大廳之中,看見大廳中諸多將士正因擔心他的安危,還在守候著,荀攸等謀士也一路趕來南郡。
打了敗仗,還輸得那麽慘,大家的臉色都不太好。曹操喝了一杯酒,似乎才恍然醒轉過來,終於確認自己依然還健康的活著。
將士們都沒言語,靜靜等待著曹操的訓話。曹操先是慘然一笑,忽然仰天嚎啕大哭,聲音之悲切,讓聞者不無動容。
下麵頓時哭成了一片,過了好半晌,荀攸才壯起膽子問道:“主公因何痛哭?”
曹操默然不語,不停的捶打著自己的頭,一幅無比悔恨的樣子。
“主公一路大笑,為何今番反而大哭不已?”徐晃拖著傷腿,不解的跟著問道。
“我哭郭奉孝,若有他在,必然拚死相阻,又豈能有今日之敗!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曹操又捶胸大哭。
郭奉孝,就是郭嘉,有曹操第一謀士之稱。其人神機妙算的本事,決不在諸葛亮之下,隻可惜,諸葛亮出山之時,他年紀輕輕就病死在路上。
大家都沒敢說話,荀攸心裏暗想,本人也曾多次給你提過建議,也拚了個半死,隻是你沒聽而已,現在說這些,還有什麽用呢!
曹操哭了半晌,忽然想起了一件事兒,眼睛紅腫的問道:“可有人知曉,那關羽的四弟又是何人?”
“迴稟主公,當日長阪坡中,懷抱孩子,背負婦人者,便是此人。”張遼道。
“哦!其人倒也有膽有識,並不簡單。”曹操驚訝道。
“我也知曉此人,他年紀尚不足二十,姓王名巴字寶玉。據說乃是名仕王連之子,自小遺棄,幸被黃承彥收養,與那諸葛亮亦師亦友,關係密切,前番又被劉備結義為四弟。”荀攸補充道,他的工作任務中,就有探聽對方消息這一項。
哦!曹操大感驚愕,思忖道:“那劉備本是勢利小人,能與此人結義,其人必有所長。”
“據屬下探知,諸葛亮火燒博望,火燒新野,草船借箭之時,均有此人不離左右。聽那烏有道長言,此人尚且還擔任周瑜帳下副都督一職。”荀攸道。
“其人如此年幼,怎可擔任副都督如此重任?”曹操驚得簡直合不攏嘴。
“雖徒有虛名,但足見孫權對其十分看中。”荀攸說完有些得意,自覺情報工作做得非常到位。
曹操越發的覺得王寶玉神秘莫測,但不管怎麽說,如果沒有王寶玉在,他絕對難以從關羽的刀下逃脫。
思量了半天,曹操緩緩說道:“此人必天資稟異於常人,在那華容道,若非其仗義為我擋刀,我必難以安然而歸。傳我令,軍中將士無論何時何地,凡遇此人,必厚禮相待,引他來見我。”
“其人為劉備所驅使?”荀攸免不了提醒一句。
“下方諸公,自我起義軍便跟隨者,又有幾人?”曹操反問道。
眾人皆無語,尤其那些半路投奔而來的,都訕不拉幾的耷拉下腦袋。
曹操唯恐忘了王寶玉的模樣,連忙又找來了畫師,根據大家的共同描述,又經過畫師的幾番修改,王寶玉的容貌躍然紙上,活靈活現的,甚至那股子痞氣也描繪了出來。
此後,曹操就將這幅畫像帶在身邊,由於時不時就會瞧上幾眼,竟然漸漸覺得,王寶玉就像是他身邊的老熟人一般。
給王寶玉畫完了畫像,曹操這才開始詢問戰爭的情況,得知赤壁一戰,又折損了十幾萬人,夏口又被劉備所得,巴丘也落入了周瑜之手。
“丞相,尚且還有三十萬兵馬,不如一鼓作氣,再與那周瑜一戰。”荀攸建議道。
曹操擺了擺手,說道:“將士們士氣低落,多有患病,不可再戰,傳我令,收拾兵馬,迴兵許都。”
“丞相,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孫劉兵將亦有折損,此時出擊,勝算頗大!”荀攸又說道。
曹操翻了個白眼,甕聲甕氣的說道:“若是奉孝在此,定不會主張出兵。”
呃,又把死人給搬出來了,荀攸一時無語,老大說怎樣就怎樣吧。
卻說王寶玉跟著關羽,奔走了近一天一夜,這才重新迴到了樊口,由於諸葛亮事先給劉備做了工作,對於放走曹操一事兒,劉備既沒有責怪關羽,更沒有埋怨王寶玉,反而盛讚二人,其做法相當具有遠見卓識。
哼,關羽的臉色異常鐵青,根本不想搭理王寶玉和範金強,神情中還帶著幾分落寞,然後冷冷的命令眾人,立刻迴兵樊口。
關羽一言不發,王寶玉卻不能不說話,厚著臉皮跟上去,不停的解釋。關羽豈能聽進去這些,甚至現在都有些後悔,恨不得追去把曹操斬於刀下。
王寶玉看出來了關羽的心思,最後隻能搬出迷信的那一套,“二哥,咱倆也不是外人,誠實說,我這麽做也是為了你。”
關羽冷豔看了王寶玉一眼,目光凜冽,嚇得王寶玉一個哆嗦,若不是和劉備結義,他信關羽此時殺自己的心都有。
王寶玉穩穩神,低聲說道:“二哥,其實曹操是你命裏的貴人。二哥你先別急著表態,不光是你,咱們大哥也是如此,曹操一死,也會對大哥的運程產生不利。多了我就不說了,咱們兄弟倆知道就行了。”
不是不說了,而是王寶玉實在不知道該怎麽繼續編下去,好在關羽聽到最後兩句話,既然跟大哥有關,眉間大疙瘩便消了。
再說曹操,生怕關羽翻臉再行追來,一路倉惶奔逃,速度倒是超快,中午時分,一行百十人便出了穀口,又走了兩個時辰,終於望見了南郡。
早有士兵飛奔前去稟報,駐守南郡的大將曹仁,一聽說老大來了,連忙出城迎接。曹操看到了曹仁,那根緊繃的神經一鬆,來不及說一句話,悶哼一聲,昏倒在地。
醒來之時,卻已經是深夜。曹操披衣起床,來到大廳之中,看見大廳中諸多將士正因擔心他的安危,還在守候著,荀攸等謀士也一路趕來南郡。
打了敗仗,還輸得那麽慘,大家的臉色都不太好。曹操喝了一杯酒,似乎才恍然醒轉過來,終於確認自己依然還健康的活著。
將士們都沒言語,靜靜等待著曹操的訓話。曹操先是慘然一笑,忽然仰天嚎啕大哭,聲音之悲切,讓聞者不無動容。
下麵頓時哭成了一片,過了好半晌,荀攸才壯起膽子問道:“主公因何痛哭?”
曹操默然不語,不停的捶打著自己的頭,一幅無比悔恨的樣子。
“主公一路大笑,為何今番反而大哭不已?”徐晃拖著傷腿,不解的跟著問道。
“我哭郭奉孝,若有他在,必然拚死相阻,又豈能有今日之敗!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曹操又捶胸大哭。
郭奉孝,就是郭嘉,有曹操第一謀士之稱。其人神機妙算的本事,決不在諸葛亮之下,隻可惜,諸葛亮出山之時,他年紀輕輕就病死在路上。
大家都沒敢說話,荀攸心裏暗想,本人也曾多次給你提過建議,也拚了個半死,隻是你沒聽而已,現在說這些,還有什麽用呢!
曹操哭了半晌,忽然想起了一件事兒,眼睛紅腫的問道:“可有人知曉,那關羽的四弟又是何人?”
“迴稟主公,當日長阪坡中,懷抱孩子,背負婦人者,便是此人。”張遼道。
“哦!其人倒也有膽有識,並不簡單。”曹操驚訝道。
“我也知曉此人,他年紀尚不足二十,姓王名巴字寶玉。據說乃是名仕王連之子,自小遺棄,幸被黃承彥收養,與那諸葛亮亦師亦友,關係密切,前番又被劉備結義為四弟。”荀攸補充道,他的工作任務中,就有探聽對方消息這一項。
哦!曹操大感驚愕,思忖道:“那劉備本是勢利小人,能與此人結義,其人必有所長。”
“據屬下探知,諸葛亮火燒博望,火燒新野,草船借箭之時,均有此人不離左右。聽那烏有道長言,此人尚且還擔任周瑜帳下副都督一職。”荀攸道。
“其人如此年幼,怎可擔任副都督如此重任?”曹操驚得簡直合不攏嘴。
“雖徒有虛名,但足見孫權對其十分看中。”荀攸說完有些得意,自覺情報工作做得非常到位。
曹操越發的覺得王寶玉神秘莫測,但不管怎麽說,如果沒有王寶玉在,他絕對難以從關羽的刀下逃脫。
思量了半天,曹操緩緩說道:“此人必天資稟異於常人,在那華容道,若非其仗義為我擋刀,我必難以安然而歸。傳我令,軍中將士無論何時何地,凡遇此人,必厚禮相待,引他來見我。”
“其人為劉備所驅使?”荀攸免不了提醒一句。
“下方諸公,自我起義軍便跟隨者,又有幾人?”曹操反問道。
眾人皆無語,尤其那些半路投奔而來的,都訕不拉幾的耷拉下腦袋。
曹操唯恐忘了王寶玉的模樣,連忙又找來了畫師,根據大家的共同描述,又經過畫師的幾番修改,王寶玉的容貌躍然紙上,活靈活現的,甚至那股子痞氣也描繪了出來。
此後,曹操就將這幅畫像帶在身邊,由於時不時就會瞧上幾眼,竟然漸漸覺得,王寶玉就像是他身邊的老熟人一般。
給王寶玉畫完了畫像,曹操這才開始詢問戰爭的情況,得知赤壁一戰,又折損了十幾萬人,夏口又被劉備所得,巴丘也落入了周瑜之手。
“丞相,尚且還有三十萬兵馬,不如一鼓作氣,再與那周瑜一戰。”荀攸建議道。
曹操擺了擺手,說道:“將士們士氣低落,多有患病,不可再戰,傳我令,收拾兵馬,迴兵許都。”
“丞相,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孫劉兵將亦有折損,此時出擊,勝算頗大!”荀攸又說道。
曹操翻了個白眼,甕聲甕氣的說道:“若是奉孝在此,定不會主張出兵。”
呃,又把死人給搬出來了,荀攸一時無語,老大說怎樣就怎樣吧。
卻說王寶玉跟著關羽,奔走了近一天一夜,這才重新迴到了樊口,由於諸葛亮事先給劉備做了工作,對於放走曹操一事兒,劉備既沒有責怪關羽,更沒有埋怨王寶玉,反而盛讚二人,其做法相當具有遠見卓識。